12.16 武威市概況

武威位於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東端,是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出土地。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曆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2001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地設市,2005年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12年10月被命名為中國葡萄酒城。現轄涼州區、民勤縣、古浪縣和天祝藏族自治縣,總面積3.23萬平方公里,有9個鄉、84個鎮、9個街道辦事處、1129個行政村。常住人口182.7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7.33萬人、鄉村人口105.45萬人,聚居著漢、藏、回、蒙等38個民族。

武威市概況


  武威歷史悠久,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為彰其“武功軍威”命名武威。自漢武帝開闢河西四郡,歷代王朝都曾在這裡設郡置府。武威是古絲綢之路要衝,境內名勝古蹟眾多,雪域高原、綠洲風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具有較高的文化旅遊價值。
  武威區位優越,東接蘭州、南靠西寧、北臨銀川和內蒙、西通新疆,處於亞歐大陸橋的咽喉地位和西隴海蘭新線經濟帶的中心地段,蘭新、幹武鐵路、G30、金武高速、G312國道貫穿全境。
  武威物產豐富,自古就是“人煙樸地桑柘稠”的富饒之地,地勢平坦,風能、光熱資源豐富。武威農業資源得天獨厚,是全省瓜果及肉類生產基地,也是綠色食品最佳產區之一,更是釀酒葡萄的絕佳產地,日光溫室蔬菜、肉蛋奶以及特色林果等發展優勢明顯。
  武威所轄縣區中,天祝縣為國定“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古浪縣為省定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涼州區、民勤縣為“插花型”貧困縣。全市有古浪縣西靖鎮、黑松驛鎮2個深度貧困鄉鎮,115個深度貧困村。2018年10月,涼州區、民勤縣經省上正式公佈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2018年底,全市剩餘貧困村130個、貧困人口2.6萬人,貧困發生率1.81%。

武威市概況


  努力建設經濟強市、生態大市、文化旅遊名市,全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和諧武威”,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突出抓好脫貧攻堅、全域生態文明建設、產業轉型升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點工作,努力促進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崛起,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等各項事業發展取得新成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69.27億元,增長4.8%;全部工業增加值66.38億元、增長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78億元、增長5.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5.72億元,增長7.3%;大口徑財政收入53.44億元、增長4.0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45億元、增長7.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68元,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18元,增長8.7%。
  2019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能源消費總量和主要汙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上下達的目標以內。

武威市概況

大天鵝和豆雁在紅崖山水庫棲息。民勤石羊河國家溼地公園紅崖山水庫及周邊生態環境的逐年改善,為候鳥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候鳥已經變成這裡的一道靚麗風景。

武威市概況

群鳥在雪後的民勤石羊河國家級溼地公園棲息飛翔。近日,天鵝、大雁、白鷺、赤麻鴨等大批候鳥前往石羊河國家溼地公園越冬,成為大漠溼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武威市概況

遊客參觀天梯山石窟第13號洞窟大佛像。有著中國石窟文化鼻祖之稱的天梯山石窟吸引了眾多遊客慕名而至。


武威市概況

景色宜人的武威海藏溼地公園。該公園整合南北兩湖,藉助原有水系格局提升改造形成一個景觀軸、兩條遊行線、九個功能區、兩條濱水綠化帶結構的功能佈局。建成後將成為涼州區植物種類最多、觀賞性最強的生態綠地公園。

武威市概況


武威市概況


武威市概況


武威文廟(AAAA級) 位於涼州區崇文街。始建於明正統二至四年(1437--1439)。被譽為“隴右學宮之冠”。由儒學院、孔廟、文昌宮三部分組成。文廟內的武威市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4.5萬餘件(套),其中國寶級文物2件,一級文物168件、二級文物268件、三級文物573件,是甘肅省第二大歷史博物館。主要景點有文昌宮、山門、崇聖祠、大成殿、戟門、欞星門、狀元橋、泮池,尊經閣、儒學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