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看《家有兒女》學到的道理:掌握好獎勵方法很重要,小心害了孩子

相信我們這一代人都看過電視劇《家有兒女》,其中有這樣一集: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勞動積極性,夏東海家制定了一種家務卡,每張卡一塊錢,每完成一次家務,可以領取一張卡片。

看《家有兒女》學到的道理:掌握好獎勵方法很重要,小心害了孩子

孩子們為了得到獎勵,紛紛主動承包家務。一開始,這個方法十分有效,可是弊端也漸漸浮出水面:刷碗相對其他家務來說簡單又輕鬆,為了能多得到獎勵,吃飯的次數都增加了好幾頓;地板一天被搶著拖好多次,但是質量卻不敢恭維;最後,甚至連給姥姥捶背也變成了家務活之一……

看《家有兒女》學到的道理:掌握好獎勵方法很重要,小心害了孩子

這樣下來,原本的獎勵就好像慢慢地變了味道,也失去了原來的意義,變成了一種"盲目獎勵"。 混淆了獎勵的本質,搞不清什麼是值得獎勵的,什麼是不值得獎勵的。時間長了,孩子是非觀念不分,甚至反過來用物質條件"要挾"父母來做本該去做的份內事情。

家長一定要把握好獎勵的度,適當的獎勵機制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01.獎勵一定要適度

記得小時候開始學鋼琴的時候,媽媽為了讓我能夠堅持下去,便跟我說只要我堅持考出5級就帶去旅遊。在那一年的學習裡,我對鋼琴抱著極大的興趣和動力,因為我知道只要我堅持一年就能夠看到我一直心心念唸的風景。一年之後當願望實現了,我對鋼琴的熱情也隨之減少,慢慢地連碰都不想碰了。

看《家有兒女》學到的道理:掌握好獎勵方法很重要,小心害了孩子

不管是學什麼,學習的內在動力才是堅持下去的重要原因,家長可以利用適多的獎勵去激勵孩子,但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興趣一定要是大於獎勵本身,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形成努力的興趣,併為之堅持下去。

02. 明確獎勵的目的

在獎勵孩子的時候我們務必要告訴孩子,這是因為孩子獲得了進步,在學習上有了新的認知才給予孩子的,而不是因為他完成的任務,二者存在本質差別,家長們該謹慎。

看《家有兒女》學到的道理:掌握好獎勵方法很重要,小心害了孩子

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這是因為家長們沒有看到德西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而幼兒在物質激勵之下,非常容易削弱其內驅力,轉移原有的注意力和中心,對此家長需牢牢把握界限。

03. 發自內心的肯定和讚美

有的時候,孩子需要的,僅僅是一個肯定,哪怕只是一個讚許的眼神。不是每件事都要用物質去衡量,家長不要用大人的思維去對待孩子,使孩子學得世故和圓滑。

看《家有兒女》學到的道理:掌握好獎勵方法很重要,小心害了孩子

其實,最怕的就是家長隨手給孩子一個獎勵,感動了自己,卻沒有想過孩子是否真的從這件事上有值得肯定的做法,從而使孩子沒有獎勵激勵就沒有動力,反而害了孩子。


看《家有兒女》學到的道理:掌握好獎勵方法很重要,小心害了孩子


總之,

家長不應該吝嗇對孩子的嘉獎,但一定要把握好這個獎勵的度。當孩子能夠真正在一件事中有所收穫,他們就會明白這件事情本身能夠帶給自己的快樂,從而激發自己做這件事情的內在動機,這樣他們才可以收穫真正的成長。

作為父母,一定要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豆豆媽為了不讓自己的無知誤導了孩子,給自己買了兩本書,一本是《蒙臺梭利的教育》

看《家有兒女》學到的道理:掌握好獎勵方法很重要,小心害了孩子

一本是《斯托夫人的教育》。這兩本書裡都寫了如何培養孩子好性格、好習慣、好品行,介紹了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收錄了許多經典的幼兒教育方案,是蒙臺梭利和斯托夫人對家長們最真誠的建議。

看《家有兒女》學到的道理:掌握好獎勵方法很重要,小心害了孩子

書中內容豐富,條理清晰,文字優美易懂,相對比其他育兒書枯燥無味的大道理,這兩本書更能引起家長們的共鳴,得到實際的幫助。

看《家有兒女》學到的道理:掌握好獎勵方法很重要,小心害了孩子

現在,這兩本書一共只要39.8元,平均一本不到20元,還不到一張電影票的價錢,卻比看場電影有意義多了!豆豆媽把鏈接放在下面,希望所有的家長都能有所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