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油電混動,豐田THS的江湖地位無需多說,但本田i-MMD並不甘心只做個陪襯。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在中國市場,本田正在上演一出彎道超車的好戲——今年上半年混動車型的銷量只有對手的一半不到,但進入下半年之後,只花了3個月時間,本田就已經快追上了豐田的步伐。下圖紅色線為本田混動車在華銷量。藍色線為豐田。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1-10月份豐田及本田混動車型銷量走勢,可以看出,從2019年2月份至今,本田幾乎呈現直線上升態勢,數據來源:乘聯會

根據乘聯會及相關廠家的官方數據,8-10月份,豐田品牌混動車型的銷量為4.94萬輛,而本田為4.6萬輛,差距已經在三四千輛範圍。雖然上半年的差距還沒能補上,但本田的後勁顯然更足,甚至讓人充滿好奇:本田在混動車型的銷量方面超越豐田,還需要幾個月時間?

本田混動,來勢洶洶

12月第一個週五,下午臨近下班的時候,重慶一家東風本田4S店門口,銷售顧問小周還在忙碌著,因為她手頭明天有三個客戶要來提車,兩輛CR-V,一輛艾力紳,筆者趁著她準備車輛的時候看了看,發現這三輛車都是混動版的,也不知是不是巧合。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我們店只有混動版艾力紳,這個車才上市不久,現在客戶基本都只要混動版。”小周告訴筆者,“CR-V還是汽油版賣得多,混動版沒有仔細統計過,但客戶接受程度還可以。”

小周口中的“還可以”,根據東風本田的官方數據,10月份CR-V售出的1.9萬餘輛車裡面,混動版有3481輛,佔比18%。這個比例對於其他品牌已經很是可觀,可在東風本田這裡不算高,因為同期東風本田旗下另外兩款車的混動車型佔比都超過它,inspire十月份混動車型佔比為27%,而上市不久的艾力紳高達80%——這也印證了小周的說法,現在買艾力紳的用戶確實都是衝著混動版去的。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本田的混動車型,最近都很火。

根據乘聯會的官方數據,10月份本田在華售出的147716輛車裡面,包括了16730輛混動車型,創下新高,整體佔比達到11.33%。據悉,這已是本田連續5個月混動車型銷量上1萬輛。

要知道,在今年一季度,本田在華混動車型的銷量還停留在月均五千來輛的水平,佔比也只有4%左右。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本田1-10月在華混動車型銷量情況,數據來源:乘聯會

本田的混動車型是何時開始發力的?答案是6月。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趕在4月最後一天前,廣本推出了混動版奧德賽,經過一個月時間的熱身,這款車在6月徹底爆發,4144輛車裡面,有3028輛都是混動版,佔比73%。此後幾個月更加一發不可收拾,其7-10月份累計1.6萬餘輛銷量中,混動版支持了1.3萬多輛,佔比精確到84.6%!

在奧德賽混動車型全面發力的時候,本田雅閣也在混動車型上取得新突破,在創下月銷記錄超過5000的同時,7-10月份兩萬輛的銷量也使得雅閣的混動佔比超過了27%。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這一點,在重慶最早開業的廣汽本田4S店,筆者從銷售經理周源的口中得到了證實,“本田現在混動車型很受歡迎,奧德賽混動上市之後就成為了絕對主力,現在基本沒有幾個客戶會問汽油版的。至於雅閣混動,下半年勢頭不錯,最近幾個月店裡平均每個月都要賣20臺以上,基本能佔到接近30%的比例。”

根據乘聯會的統計,進入下半年來,本田品牌混動車型4個月的銷量就已經超過5.8萬輛,比起上半年的4.4萬輛,勢頭猛增。

豐田混動,後勁乏力?

與本田的來勢洶洶相比,在華混動江湖多年的老大,豐田的地位就顯得岌岌可危了。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豐田1-10月在華混動車型銷量情況,數據來源:乘聯會

根據乘聯會數據,豐田在華上半年共賣了近8.9萬輛混動車型,是本田同期的兩倍多。進入下半年之後,豐田4個月時間賣出近6.8萬輛,看似依然保持著近萬輛的優勢,但如果我們把目光聚焦到最近三個月,就會發現,原本近萬輛的優勢就縮水到只有三千多了。

不是豐田下滑了,而是本田追得太快!

當然,拉通全年數據,本田想要在今年內實現混動車型對豐田的整體超越並不現實,畢竟前十個月累計差距已經超過5萬輛。

其實,豐田的表現一直比較穩定,因為豐田今年基本保持著自己月均1.4萬輛左右的水平,但在本田的攻勢面前,“不進則退”就成為豐田混動的現狀。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混動車型全部都要預訂,亞洲龍和RAV4混動基本都要等4個月,卡羅拉混動稍短點,大概三個月的樣子。”在一汽豐田重慶某4S店,銷售顧問小彭告訴筆者,“我們店卡羅拉只有汽油版,因為絕大多數人還是買汽油車型,下半年才上市的全新卡羅拉,混動車型銷量有的月份甚至比之前的老款還略微偏少一點。”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而在廣汽豐田店內,情況則有些不同,當筆者表達了對混動版凱美瑞感興趣後,銷售顧問小湯把筆者帶到展車面前,說售價23..98萬元的豪華版有現車,顏色也可以選,但店裡只賣豪華版和旗艦版兩個款型。“凱美瑞買混動版的人不多,一個月也就能走幾臺的樣子,好的時候能到10臺左右吧。”而當筆者問他雷凌的情況時,小湯表示:“整體都差不太多,雷凌混動一個月能多賣幾臺,但店裡沒有現車,得預訂。”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小湯說的“差不多”,在乘聯會的數據中顯示,前十月凱美瑞混動版車型賣了剛好3萬輛,比直接對手雅閣混動少了6千多輛。

但在豐田品牌中,卡羅拉和雷凌這對組合才是混動車型的支柱,前十月就有10萬輛的銷量,佔了豐田所有混動車型的三分之二,並相當於本田所有混動車型的總和。那為什麼說豐田岌岌可危呢?不是還有亞洲龍和RAV4麼?

數據顯示,豐田旗下產品的混動車型銷量,除了亞洲龍,其他基本都保持在20%出頭的水平,凱美瑞甚至不到20%,RAV4則還沒有真正進入狀態。

反觀本田,仔細觀察其近幾個月混動車型的表現,最突出的奧德賽和艾力紳,混動車型已經穩定在80%以上,雅閣也已經超過27%,inspire基本穩定在25%左右,至於佔比相對較低的CR-V,近幾個月也比上半年提高了6個百分點,超過了21%。

照這個此消彼長的趨勢來看,豐田的在華混動老大地位,被本田超越,似乎也只是時間問題。

本田混動兩板斧:更多可選,更低價格

縱觀本田2019年在華上市新車,“混動”都成為關鍵詞。

“皓影上市之後,因為混動車型定價很有競爭力,所以近期到店諮詢這款車的人很多,即便是混動車型要等下個月才能到店,但差不多近半的客戶都願意等這一個多月。”周源告訴筆者。除了奧德賽和艾力紳之外,皓影成為本田今年第三款混動比燃油更受歡迎的全新車型。

根據規劃,明年本田將在凌派和享域兩大車系中引入混動系統,並且會匹配全新的1.5L四缸自吸發動機。此外,豐田普銳斯多年的老對手——本田insight這款緊湊型混動新車也將國產上市,本田2020年的混動攻勢會比今年更猛。

反觀豐田,除了廣汽豐田即將國產的威蘭達之外,值得期待的也就只有全新一代漢蘭達在混動領域的表現;而一汽豐田在經歷了2019年的新車集中推出之後,2020年在混動領域的增量,更多隻有看RAV4的成色。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除了新車數量,影響銷量表現的,價格也是不得不提的一個方面。

四年前,豐田推出凱美瑞混動車型的時候,與同配置燃油版車型的價差有4萬元,這也是影響其銷量的直接因素。如今,這個價差已經降到了2萬元,但在消費者心目中,2萬元依然是一道實打實的障礙——按照混動版車型百公里油耗節省3升的官方說法,這2萬元換算成油錢,用戶需要10萬公里才能省回來,但很多家庭用戶根本就在不到10萬公里的時候就換車了。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這種障礙,筆者在一汽豐田的4S店裡得到了證實,根據銷售顧問的說法,“卡羅拉混動主要就是跑網約車的人在買,因為他們跑的里程多,這個車就是跑的越多越划算。因為現在汽油版有5千元優惠,而混動版沒有,兩個車實際價差有2.1萬元,除非你每年能跑2萬公里以上,而且確保5年內不換車,不然就是為環保做貢獻。”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在這方面,本田顯然是做足了功課,混動版車型與同等配置燃油版車型,價差已經縮小到1萬元出頭。

以雅閣終端售價為例,1.5T精英版和混動入門版車型的價差只有1.2萬元,跟老對手凱美瑞23.98萬元的門檻相比,雅閣19.48萬元的混動門檻,無疑更具競爭力。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又比如剛剛上市的皓影,其混動版車型的最低門檻,直接下行到了20.98萬元,這不僅跟同門兄弟相比更有優勢,跟RAV4相比,更是有2.5萬元的優勢。

“記得剛剛來到這家店工作的時候,店裡就有進口的思域混動車型賣,但價格很高,接近27萬,那個時候更多也就起到一種展示作用。如今真的不同了,混動車型價格跟汽油車型非常接近,消費者接受度整體大概在30%左右,相當於傳統燃油車的一半。”東風本田4S店銷售顧問小周告訴筆者(她口中的另外10%,是留給電動車的)。

而在一汽豐田4S店銷售顧問小彭看來,“買亞洲龍混動版的客戶,最主要的目的其實並不是為了省油,而是因為有電機的輔助,整車動力更好。RAV4也差不多,因為混動版不僅搭載的是2.5L發動機,還有電機,而汽油版只有2.0L發動機。”對於這種說法,筆者無法質疑這種說法的代表性有多高,但至少反映出一種現狀,那就是在豐田的銷售終端,特別是中高端車型,混動版車型的定位,多少有些尷尬。

最後說說

自從1997年開始推廣THS混動系統以來,豐田在全球已經積累了超過1300萬的油電混合動力用戶,優勢不可謂不巨大,其混動技術至今已更新至第四代。而本田為了繞開豐田的專利壁壘,花大力氣研發出的i-MMD混動系統剛剛實現第三代技術的裝車,其在全球的用戶基數跟豐田差距明顯。

行業觀察:豐田在華混動老大的位子,本田要取而代之?

但在中國,本田顯然更有決心,行動也非常高效。

而且,考慮到多年來本田在中國市場的整體銷量都能力壓豐田一頭,在混動這一仗上,本田能夠做到後發制人,倒也並不奇怪。

不過,老對手之間的戰爭,很難會出現一邊倒的局面。更何況,豐田似乎已經意識到自身在推廣混動技術方面過於看重眼前利益,從而展開了大範圍的佈局——繼年初與吉利傳出“1元錢轉讓混動專利”之後,豐田年內已經先後與一汽集團和廣汽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推廣自家的THS混動技術。頻頻往自己身邊拉攏小夥伴,不難發現,豐田已經著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