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這種生活在高原地區的冷水魚,以後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了

高原地區生活著一種冷水魚。與泰山的紅鱗魚、富春江的鯡魚、洱海的弓魚、油魚一樣。又稱中國五大名魚。他是一條厚嘴唇的魚。

這種生活在高原地區的冷水魚,以後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了

重唇魚是冷水魚,俗稱:重唇魚、麻魚、石魚。它們喜歡生活在淺水區,在海灘邊的遷移區或大岩石間水流相對緩慢的地方也很常見。冬天,它們生活在深潭和岩石裂縫之中。適應性強,對生活條件沒有嚴格要求,池塘較小,湖面較淺,可生活。幼魚孵化之後成群游泳,大多在河口淺水區。

這種生活在高原地區的冷水魚,以後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了

重唇魚體表大部分裸露,身體和頭部呈黃褐色或灰褐色,黑褐色斑點均勻分佈,側線之下有少量斑點;腹鰭呈灰白色或黃灰色。背鰭淺灰色,尾鰭淺紅色,有小斑點。所以看起來很不俗!由於該魚生活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之上,水溫高,食物有機體少,生長期長,因此生長慢。除第一年生長3.5cm外,無顯著的體長生長階段。最小的個體最短可達95釐米,並重約6.5公斤。

這種生活在高原地區的冷水魚,以後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了

過去,在青藏、甘肅、四川等省的長江高原寬河谷河流和黃河上游地區,河灣洄游較為普遍,也是漁民常見的一種魚類。它們以石蛾幼蟲、蝦類幼體和石蠅等水生動物為食,也吃少量植物殘渣。漁夫經常用肉餌釣他們。

這種生活在高原地區的冷水魚,以後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了

很多年前我就有過垂釣重唇魚的經歷。

高原河邊,浪花拍岸,青草翠綠,晨風吹起,迎著高原初晨的陽光,拋下誘魚的早餐,浪花久久迴盪在梭磨河畔。這樣的感覺,絕對是釣魚人的嚮往。

這種生活在高原地區的冷水魚,以後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了

我使用手竿雙鉤垂釣,動作麻利地拋下釣組,瞬間就被漩渦卷沒,主線被水流拉直,竿尖呈現彎弓狀。我坐在軟軟的沙地上,等待著心儀已久的時刻,陽光直射身體,暖洋洋的。

這種生活在高原地區的冷水魚,以後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了

突然,竿尖出現了兩三下緩慢的拉動,“有了!”我激動起來,不知道它是誰,趕緊握竿,一股大力傳到手掌,只見主線在水底遊動,從漩渦的下游走到上游,連一個拐彎都沒有,主線、魚竿、手臂都被拉成一條直線,我只好被動地踏進水邊步步跟隨,既十分興奮又十分緊張,心臟“突突”地狂跳不止。河谷海拔約3500米,本來平時就感到缺氧,現在更是感到胸口發悶。

這種生活在高原地區的冷水魚,以後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了

緊握魚竿生怕被大魚拉走,她在漩渦中來回拼命遊動,我藉機把她引向緩緩的沙岸邊。她露出整個身體了,腹揹帶有灰白的淺色花斑,在岸邊的淺水中激烈地跳躍著,絕對不甘心就擒。上岸後,白肚皮,青灰的脊背,淺灰色的花紋,對比很鮮明,她的胸鰭非常粗壯有力,可以輕易地在陸地上自己直立身體,這也是他在激流險灘中適應生存的一種本領。

這種生活在高原地區的冷水魚,以後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了

這是一條重唇魚,約30釐米長,約400克重,渾身光潔潤滑無比,清秀的體形是適應生存環境的需要,大嘴一張一合的,似乎是在向我這遠道而來的客人高聲打著招呼:喝碗酥油茶吧?著實招人喜愛。如果在內地,這麼大的魚根本不算什麼。但是要知道,這可是在人跡罕至的高原上,而且在這生存環境極其惡劣的條件下,她每年只能增重一兩左右啊!走進高原,你才能真正體會、深刻理解,高原上的一草一木都令人敬重。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親眼見到重唇魚、釣到重唇魚,倍感快慰。釣魚,也是我瞭解大江大河水生生物尤其是魚類的生存狀況和環境狀況的一種方式。

這種生活在高原地區的冷水魚,以後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了

最後提醒,高原上,無論釣到什麼魚都必須就地立即放生,而且一定要快速拍照、記錄,以免傷害到這些珍稀魚類,也很可能以後就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