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天下第一劍”所在地,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盡在這裡


“天下第一劍”所在地,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盡在這裡

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城107國道與洪河交匯處東南角,有一處“天下第一劍"文化苑。談兵論劍,還得從追塑它的源頭冶鐵鑄劍說起。

“天下第一劍”所在地,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盡在這裡

在距離西平縣城西南40公里出山鎮酒店村南500米譚山水庫南岸處,有一座古代冶鐵遺址,它為戰國時期韓國的冶鐵重地,直至漢時期一直為冶鐵基地,其重要文物冶鐵爐被當代權威冶金專家譽為“天下第一爐”。酒店冶鐵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下第一劍”所在地,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盡在這裡

酒店冶鐵遺址發現於1987年,總面積約2.8萬平方米。遺址內發現有戰國時期冶鐵爐1座,爐平面呈橢圓形,東北部殘高2.17米,爐口寬2.14米,底寬1.6米,該爐是中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冶鐵爐。

“天下第一劍”所在地,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盡在這裡

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558米,南北寬190米,面積11152平方米,文化層厚1.5米。遺址上殘留有煉爐殘壁、煉渣、鐵礦石,殘鐵劍和生活用陶盆、陶罐、陶甕及建築材料磚瓦酒店冶鐵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酒店冶鐵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冶金業的發展歷史,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等。西平縣被授予為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

“天下第一劍”所在地,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盡在這裡

由於該遺址臨棠溪湖(譚山水庫),其西數里尚有一溪為棠溪河,故戰國著名的棠溪寶劍即出產於此,史書中記載有“韓卒之劍出於棠溪”,因此,棠溪冶鐵基地生產寶劍種類甚多。

“天下第一劍”所在地,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盡在這裡

據《史記》記載:“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陽、合伯、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牛馬,水截鴻鴿,當敵則斬……”上述稱號皆劍名,均出於棠溪。《太康地誌》雲:西有龍泉水,可以淬刀劍,特堅利,故有龍泉劍一一楚之寶劍也。又云:“天下之劍韓為眾,一曰棠溪、二曰墨陽、三曰合伯、四曰鄧師、五曰宛馮、六曰龍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將。”又云:“干將、莫邪,匠名也,其劍皆出於西平。

“天下第一劍”所在地,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盡在這裡

在民間傳說中,還有日月劍、姊妹劍、韓非劍、羅劍、帝王劍。真謂豐富多姿,博大精深。

“天下第一劍”所在地,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盡在這裡

對於昔日棠溪治鐵基地盛狀,李白曾有詩云:“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寧知草間人,腰下有龍泉。”

“天下第一劍”所在地,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盡在這裡

酒歌劍魂,一剛一烈。人心激盪,無限豪邁。

“天下第一劍”所在地,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盡在這裡

而今,棠溪寶劍成了西平縣的一張名片。

“天下第一劍”所在地,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盡在這裡

西平縣發掘恢復生產的棠溪寶劍系列中的香港澳門迴歸劍、棠溪中華第一劍、和平劍、國威劍、成功劍、太阿劍、青冥劍、福祿壽劍等成為稀世珍品,中華第一劍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永久收藏。棠溪寶劍享有中國國家地理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