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王羲之《行穰帖》(摹本) 24.4×8.9cm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

釋文:足下行穰九人還示,應決不?大都當任。

王羲之《行穰[ráng]帖》,原跡已失傳。此為初唐時期的雙鉤填墨摹本,硬黃紙本,24.4×8.9cm。二行,十五字,由北宋徽宗金泥題簽和宣和之印,從南宋到晚明之間這個帖子曾一度與組織失去聯繫,直到為董其昌友人吳廷所藏,才重見天日。董其昌極其欣賞此帖,在後面題跋:“東坡所謂’君家兩行十三字,氣壓鄴侯三萬籤’者,此帖是耶?”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董其昌題跋

近代以來,清宮舊藏散落民間,《行穰帖》也不例外,為張大千所得,算是他最得意的收藏。張大千來日本曾攜此卷並一時存放於書法家西川寧處。現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號稱“美國藏中國書法第一名品”。可以說,正是有了這件珍品,中國書法藏品在西方的地位亦隨之大大提高。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此帖應為右軍書札的一個片段。後入清宮,自然難逃乾隆有題跋彈幕及鈐印點贊。

2018年年底-2019年初,《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中,此件珍品得以在上海博物館展出,引起國人極大關注。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上海博物館董其昌大展海報

我們把手機橫過來欣賞一下全卷。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行穰帖》筆畫厚實,不顯鋒稜,有篆籀意味。字勢一瀉而下,體格開張,姿態多變。綜合運用了“單筆”和“廓填”法。例如原跡中的筆畫有一尖鋒,複製者亦試圖再現這一現象。但如果由於用筆時的壓力、速度、斜度或墨滲入紙的深度的不同,影響了原跡筆畫的輕重或墨色的濃淡,複製人就試圖相應地調整墨色,表現出色調上微妙的差異。


(下面是《行穰帖》的高清局部圖,細節控可以享福了~)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行穰帖》局部1

原作中最細小的不規則處,都再現出來,在局部圖放大的幾個字中,注意有些筆畫的下側有一兩根不順的賊毫露出,但未逃過複製者的眼睛。複製者的精確還表現在他再現了原作紙張的特徵。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行穰帖》局部2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行穰帖》局部3

再看看題跋部分

本卷董其昌共有四段跋語,其中較長的有兩段,分別以小字與大字書寫,最重要和引人注目的是寫於1609年的十一行行書,他的書法清俊勁健,用筆既謹嚴有度,又瀟灑閒逸。墨色由濃至淡,由溼至枯。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董其昌小字跋語

宣和時收右軍真跡百四十有三,《行穰帖》其一也。以淳化官帖不能備載右軍佳書,而王著不具玄覽,僅憑仿書鋟版,故多於真跡中掛漏,如《桓公帖》,米海嶽以為王書第一,猶在官帖之外,餘可知已,然人間所藏不盡歸御府,即歸御府或時代有先後,有淳化時未出而宣和時始出者,亦不可盡以王著為口實也,此《行穰帖》在草書譜中諸刻未載,有宋徽宗金標正書,與《西升經》、《聖教序》一類,又有宣和政和小印,其為內殿私藏無疑。然觀其行筆蒼勁兼籀篆之奇蹤,唐以後虞褚諸名家視之遠愧,真希代之寶也,何必宣和譜印傳流有據,方為左券耶?萬曆甲辰冬十月廿三日,華亭董其昌跋於戲鴻堂。”

這段跋語算是他非常用心的一段,後來董其昌又在後面作了一段11行大字題跋。

王羲之《行穰帖》全卷賞析

▲董其昌大字跋語

《行穰帖》為王羲之草書中最為奔放爽暢之作,顯示著其書筆勢由內擫向外拓的跡象。其字與字大小懸殊前所未見,且字勢一瀉而下,體格開張,姿態多變,開王獻之“尚奇”書風之先河。陳振濂先生將《行穰帖》與《喪亂帖》、《孔侍中帖》諸帖看做是“忠實派”唐摹本,並評說:《行穰帖》“留下了最真實的‘晉帖古法’‘魏晉筆法’的線條形態,其它反映出了真實可信的‘魏晉筆法’的本相來。”

陳振濂從《行穰帖》等帖分析:首先,用筆皆多用筆尖刮擦,基本上少用“筆肚”,更不用“筆根”。此外,在線條運行時皆取“衄扭”“裹束”“絞轉”之法,而決無“萬毫齊力”“平鋪紙上”的現象。這應該與單勾執筆、低案低座有關,也與筆毛的硬而瘦有關;它與後來的高案高座而用軟羊毫,不是出於同一種思考方式與行為方式,當然更不宜簡單比附與套用。

再者,在《行穰帖》這幾種帖中,線條外形呈“腰鼓型”“香蕉型”或非常規形狀的情況甚多,表現在“晉帖古法”中,許多線條用筆是豐富多變,而不僅僅是限於幾種固定不變的成法的。這與宋元蘇軾、趙孟頫以降的平推平拖只注首尾頓挫的技巧動作,更是不同。唐楷盛行以後書法用筆線條,是注重頭尾頓挫回鋒,但在行筆是則大抵是平推平拖順暢帶過;而唐楷以前的“晉帖”,其線條特質卻是不限於頭尾而是隨機進行頓挫而較少用“推”“拖”平行之法;更進而論之,也不僅僅是在線條頭尾或中段隨機進行頓挫提按、也有不斷變更行進方向與筆毫狀態的“衄扭”“裹束”“絞轉”等諸多技巧。在陸機《平復帖》中,還因為線條短促而不甚明顯;在王獻之《鴨頭丸帖》與王珣《伯遠帖》中,卻是淋漓酣暢地凸現出來,從而使出於推想的“晉帖古法”“魏晉筆法”,有了一個最形象的註腳、一個最直接、最清晰可按的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