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小孩肺炎怎麼預防?

KoraManuja


小兒肺炎種類(病原體)

1、常見細菌性肺炎,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桿菌,大腸埃希菌等。

2、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沙眼衣原體肺炎。

3、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水痘病毒。

等等。

(圖

如何預防小兒肺炎

因為小兒肺炎病原體多種,所以不能全部靠疫苗接種來預防肺炎。

1、疫苗接種非常重要,比如流感病毒疫苗,水痘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可以有效預防得小兒肺炎。

2、注意保護寶寶的免疫力,很多病毒性肺炎大多數靠寶寶自身的免疫力康復,所以平時別亂補補品和營養品。

3、平時注意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

4、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5、肺炎高發季節,儘量別去擁擠的地方。

6、孩子有咳嗽發燒症狀,和平時感冒症狀異常表現是及時就醫。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在線找柯友建主任。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嬰兒肺炎一般有幾個表現:一是發燒,多數嬰兒均有發燒,體溫都在38至40度,屬於高燒,有少數早產兒或體質較差的小嬰兒可表現為無發熱。記得大寶出生那天,剛從產房抱出來就送去了新生兒科,醫生診斷的就是肺炎,孩子既沒有發燒也沒有其他症狀。二是咳嗽有痰,小嬰兒不會咳痰,但一般可聽到咳嗽有痰響或呼嚕聲,在肺炎初期也可能出現刺激性乾咳。醫生後來告訴我們,大寶就是喉嚨裡面有痰,需要吸痰處理。第三是呼吸急促,嬰兒表現出來的呼吸淺而快,特別是在小嬰兒睡覺的時候,可見呼吸表淺而且頻率很快,有些小嬰兒可見吸氣時肋間隙和頸前窩出現凹陷。第四是消化道症狀,小嬰兒多數都表現吃奶不好或者嗆奶,也有些小嬰兒表現出不吃奶或者吐奶。第五精神症狀:孩子出現萎靡、焦躁或昏睡交替。


嬰兒肺炎一般有幾個表現:一是發燒,多數嬰兒均有發燒,體溫都在38至40度,屬於高燒

輕型肺炎容易與上呼吸道感染混淆,上呼吸道感染孩子會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增快。退燒後呼吸、飲食和精神都立即恢復平穩。但如果出現持續發燒;或體溫不高的時候仍然出現呼吸急促;或者嘴巴周圍發青,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輕型肺炎一般治癒後比較良好,而重症肺炎不但肺部炎症範圍廣,還可能發生其他功能紊亂,甚至威脅到小兒生命。所以對小嬰兒患肺炎應給予足夠重視,並採取積極的治療。


小兒呼吸道感染多數病原為病毒感染,只有少數為繼發細菌感染和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因此,預防病毒感染是預防肺炎的關鍵,也是預防肺炎的難點。但肺炎並非是不可預防的。對小嬰兒注意一般護理,積極預防和治療上呼吸道感染,都可起到降低肺炎的發病率,下面介紹幾種預防小嬰兒肺炎的方法:

第一,一般性預防:首先要注意嬰兒的生活環境。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要隨著氣溫變化調節嬰兒的衣物,注意不要穿得太厚也不要太薄。在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季節,儘量避免帶嬰兒到人多擁擠的場所,避免交叉感染。另外,要注意嬰兒的飲食營養,及時添加輔食,適當補充各種維生素,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不斷提高嬰兒自身抵抗能力,預防佝僂病、貧血等營養不足引起的疾病。一般性預防是要給嬰兒一個舒適衛生的環境和一個健康的體質。


第二,藥物性預防:抗菌素對細菌性肺炎的發生有明顯的控制能力,雖然早期應用可預防細菌性肺炎進一步加重,但因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種類多,加之還缺乏特效的抗病毒藥物,儘管如此,臨床上觀察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時用抗病毒藥物也有緩解病情和減輕症狀的作用。


第三,免疫接種:許多感染性疾病的預防通過接種疫苗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疫苗的應用可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從而達到降低嬰兒肺炎的發病率,但由於嬰兒肺炎病因複雜,加之一些呼吸道疾病的病毒容易發生異變,所以還沒有指定的疫苗可以預防所有的嬰兒肺炎。


肺炎的治療要採取積極的態度,首先應該明確病因的診斷,以便及時採取有效的對策,絕大多數肺炎的治療原則是抗感染為主,具體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所以遇到嬰兒出現肺炎表現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奶爸修煉記


小兒肺炎之所以讓人覺得如此“猖狂”,是因為它早期的臨床症狀不容易被發現,並且病情變化的非常快,我們要做到防患於未然,要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提早識破小兒肺炎,以免加重病情

很多家長髮現孩子有感冒、發燒和咳嗽的症狀,第一反應都會以為是上呼吸道感染,比如最常見的感冒,但有時候可能就是下呼吸道感染,除了上述類似於上呼吸道的症狀外,孩子還會出現消化功能下降、嘔吐和腹瀉的問題。另外多數新生兒由於不會說話,各個器官尚未發育完善,有時候呼吸道的症狀表現的也不會特別明顯,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從其他方面著手判斷,比如寶寶吃奶欠佳,精神弱,口吐白沫等現象。大部分新生兒肺炎也不會出現發熱的症狀,即使發熱也是低熱,一般只持續2-3天。

如何預防小兒肺炎

秋冬季節晝夜溫差大,是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儘可能的少帶孩子去人特別多的公共場所,但是在戶外還是要多和寶寶做些有氧運動來增加其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其次對於增減衣物這一塊要注意不要孩子一覺得熱出汗了就馬上脫掉衣服,出汗的時候感受到冷空氣也會讓孩子呼吸道和肺部受損。


魯南製藥健康小達人


導致小兒肺炎的因素有很多!



1.感冒咳嗽,時間綿長,咳嗽加重,可能就會引起肺炎!所以如果要預防肺炎,你必須在感冒初期,你就要加強防備,多喝水,前期的話我覺得不需要喂孩子吃藥,是藥三分毒嘛!注意給孩子保暖,每天給孩子燉梨吃!放點兒生薑!也可以輔助小兒推拿,綠色治療!不要讓咳嗽惡化,我覺得五六天就會痊癒的!

2、警惕喉炎!時間長會發展成肺炎,喉炎初期,咳嗽可能不是太嚴重,你適時的多喂水,清淡飲食,可以把孩子的飯量稍微減點兒,以免加重身體負擔,咳嗽加重!如果咳嗽嚴重的話,擔心出現喉痙攣,家長一定要注意,如果出現喉痙攣,一定要趕緊就醫,特別在晚上,會導致孩子呼吸困難!

3、

上火也會引起肺炎,平時多給孩子喝水,是很必要的!

4、


這個季節最容易感冒,咳嗽,所以孩子的衣服一定要穿減得當!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

5、
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孩子的抵抗力!學學媽媽小兒推拿,可以平時在家幫寶寶按摩,增強免疫力!


快樂皮寶


秋冬季節,身邊很多寶寶突然發燒、咳嗽,連續幾天不見好,一到醫院檢查,就是“肺炎”,搞得大家現在一說“肺炎”就色變,在很多家長心目中小兒肺炎就是非常嚴重的疾病,覺得焦急和驚恐,甚至孩子剛有點咳嗽加重,不去醫院檢查,就開始給寶寶吃消炎藥,怕“咳嗽成肺炎”。

小兒肺炎是咳嗽出來的嗎?是感冒拖太久拖成肺炎的嗎?我們如何預防小兒肺炎的出現?

咱們今天就來說說小兒肺炎那些事。

一、不要被“肺炎”這個名字嚇到

我們的呼吸系統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等。在發生呼吸系統感染時,醫生是使用發生感染的部位所在而命名,例如咽炎、支氣管炎。

“肺炎”就是指肺部感染,因為肺的位置導致“肺炎”在呼吸道感染中位置最深,但不一定是最厲害的。

如果只是得了輕微的肺炎,也會很容易治癒哦。

二、小兒肺炎的病因

引起小兒肺炎的病因主要有兩大塊:細菌性肺炎和非典型性肺炎。

細菌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引起。

而非典型性肺炎則主要是由各種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引起,例如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等等。

在兒童的病例中,細菌性肺炎大約有20%,會比較嚴重,需要抗生素治療;而非典型性肺炎則有80%,大部分不嚴重,症狀輕微,可以自愈。

所以,不是所有的小兒肺炎都是要用抗生素的,家長不能亂用濫用藥。

已證實提前服用抗生素對預防肺炎並無效果,如果亂吃劑量不足的抗生素,反而會養出具有抗藥性的細菌,如果後面確實感染肺炎,更難治癒。

所以千萬不要提前服用抗生素來預防肺炎哦!

寶寶的身體抵抗力比不上大人,呼吸道較短,有些寶寶因為早產、營養不良、先天性心臟病等天生體質更弱,更容易呼吸道感染。來自臺灣馬偕兒童醫院的黃瑽寧醫生提到,肺炎的感染往往需要兩個巴掌才能拍得響:一是寶寶當時的免疫力比較差,二是當時遇到致病原,簡單說就是在一個不巧的時間點碰到一個不素之客(惡性的細菌或病毒),肺炎就發生了。

有時在病毒感染的時候,已經削弱了寶寶的免疫功能,如果細菌趁虛而入,就會在原有病毒感染的情況下再出現二次感染,加重病情。

三、小兒肺炎的症狀

除了與一般感冒相同的咳嗽、發燒等症狀,比較嚴重的肺炎會有寶寶精神狀態不佳,食慾減退,呼吸快速或緩慢,呼吸困難,有時可以看到臨床上提到的“三凹徵”,即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出現明顯凹陷,口周或指甲青紫及鼻翼扇動。一般醫生可以聽到肺裡有呼嚕呼嚕的聲音,也就是常說的細溼囉音。

但是這些症狀不一定全部發生在一個寶寶身上,例如10月份我們家寶寶就是咳嗽,不怎麼發燒,但是突然出現氣喘等現象,而同事家寶寶就是高燒39-40度多天,一直有咳嗽,最後兩個寶寶都確診都是肺炎,但他們的症狀是不太相同的。

而咳嗽也只是小兒肺炎的症狀,而不是導致肺炎的原因。單純的咳嗽是我們正常的生理防禦機制,通過咳嗽來清理我們的呼吸道。真正肺炎的原因是上面我們提到的細菌或病毒的感染。

一般小兒肺炎的確診需要驗指尖血和胸部X線檢查。建議家長們保存備用哦~

  • 細菌性肺炎,白細胞一般升高,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C反應蛋白一般升高。

  • 重症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和流感桿菌肺炎,白細胞總數反而降低。

  • 病毒性肺炎,白細胞一般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百分比一般升高或不變,C反應蛋白一般不升高。

  • 胸部X線一般在早期可見肺部紋理增強,或雙肺有大小不等的點片狀浸潤,或融合成片狀陰影。

四、小兒肺炎的護理

  • 保持空氣的流通和新鮮,相對溼度60%左右

  • 保持寶寶呼吸道的暢通,必要時進行化痰,可以霧化治療。

  • 如果是細菌性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療;支原體感染需要服用阿奇類抗生素。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劑量,用足療程,不要自行停藥。因為寶寶可能在用藥後病情好轉,但是體內的細菌和支原體還殘留在體內,如果不消除乾淨,很有可能會捲土重來,也造成細菌耐藥性的產生。

  • 如果是病毒性感染,需要注意休息,適當飲水,注意寶寶的精神狀態

  • 寶寶生病期間一定要清淡飲食,少吃肉蛋奶等較難消化的食物,而多以粥面等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五、小兒肺炎的預防

正如前面分析的小兒肺炎的病因,我們知道,一個巴掌拍不響,小兒肺炎是由於寶寶自身抵抗力較弱時,又遇到壞的細菌和病毒,所以要預防小兒肺炎,也要雙管齊下。

  1. 平日注意營養全面,多進行運動鍛鍊,增強體質,提高寶寶的自我體抗力是王道
  2. 在各種呼吸系統頻發的季節,不要帶寶寶去人群集中的地方,避免感染;家中有人感冒或咳嗽時,一定要帶上口罩,也不要給寶寶餵飯等,避免傳染給孩子

我是南瓜愛分享,希望能夠幫助你,祝所有的寶寶們健康成長😄


南瓜愛分享


我們是醫生爸媽,育有一寶,今天我們回答一下小兒最常見的肺炎問題,以及預防肺炎的最最最關鍵的一個因素。

什麼是肺炎

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症。往往起病急,患兒出現寒戰、高熱、咳痰、胸痛、呼吸困難的症狀。可由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致病微生物因素引起。幼兒性肺炎,症狀常不明顯,可有輕微咳嗽。

根據臨床解剖部位,可分為大葉性肺炎、小葉性肺炎、間質性肺炎。按病程分為急性肺炎、遷延性肺炎、慢性肺炎。



導致肺炎致病因素

引起肺炎的原因很多。

1、細菌:如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桿菌、流感嗜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埃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

2、病毒:如冠狀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鉅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

3、非典型病原體:如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弓形蟲、原蟲等。


如何預防

1、多吃高營養容易消化的飲食,肺炎期間多吃清熱生津的瓜果,忌菸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2、免疫力低下是導致肺炎的關鍵因素,所以要經常帶寶寶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保證充足的營養。避免淋雨、受寒、疲勞、等誘發因素。

3、體弱多病的患兒群體可注射肺炎疫苗。

5、提倡母乳餵養。



最後,奉勸各位家長,孩子不要過於“乾淨”。很多家長每次餵奶前,必清洗乳房;奶瓶每天消毒,房間消毒,每天不停的給孩子洗手等等。而國際衛生組織提倡嬰兒出生後,最初的免疫系統建立需要“有菌餵養”。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過尤不及。

過去,我們認為,孩子嬰兒期,免疫系統建立不完善,抵禦外邪能力弱。而實際上嬰兒出生後,他的免疫系統和器官都已發育成熟。所謂的免疫低下是因為免疫系統“無經驗”的緣故。何謂無經驗?就是免疫系統還沒有接觸過細菌而產生抗原,沒有建立記憶反應。所以,過於“乾淨”的環境,不利於嬰兒免疫系統的建立。嬰兒在1歲之前,是免疫系統接受訓練的最佳時期。過於“乾淨”的環境,容易導致嬰兒免疫力低下,過敏體質。

所以,嬰兒的免疫系統需要“刺激”才能更加強大和完善。家長講衛生要有一個度。


米兒媽



如果您的孩子患有持續高熱、體溫在39度以上、刺激性乾咳症狀,這就是小兒肺炎的前期症狀,家長朋友一定要放在心上,要及時就診千萬不要自行用藥,特別是不要輕易使用鎮咳藥。


提早發現:

如果孩子在發熱、咳、喘的同時精神很好,則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孩子精神狀態不佳、口唇青紫、哭鬧或昏睡,有時不用聽診器就能聽到水泡聲,細心的家長在孩子熟睡後聽聽他的胸部。



症狀表現: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發熱、咳嗽、吐痰比平時加快、並且呼吸聲音粗大、鼻翼煽動、發出哼哼聲,應及時送往醫院就診。小兒肺炎多為支氣管肺炎,患兒多有呼吸道病毒感染史或者受涼。

預防方法:

保持空氣暢通、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和一定溼度,太悶太熱對肺炎患兒非常的不好,可導致孩子咳嗽加重,呼吸更為困難。要注意患兒鼻腔有無異物,如果有可以蘸水後慢慢取出。讓寶寶多喝水,吃富含營養及易消化的食物,加強營養補充魚肝油。


顧先生講中醫


無論多麼先進的醫療技術,在面對複雜的人體構造以及兇猛更迭的疾病種類時,仍舊會出現難以查清病因的情況。這些看似常見的疾病實則隱藏著巨大的兇險,甚至出現一些令醫學界聞所未聞的新型疾病,不得不讓人提心吊膽。

治病,是醫生與病魔鬥智鬥勇的一場“宮心計”。

反轉1:肺炎牛奶蛋白過敏

男童,一個月大,因[咳嗽、咳痰、氣喘半月]入院就診,其間無發熱,混合餵養。家長在每次哺乳時,孩子都哭鬧不止。

入院期間一直反覆診斷為肺炎,給予胸片檢查、抗菌藥物等處理,病情卻反覆、遷延。最終經分析診斷,該男童症狀為牛奶蛋白過敏。

嬰兒牛奶蛋白過敏是由於嬰兒體內的免疫系統對牛奶蛋白過度反應而造成的。嬰兒出生後第一年最常發生的食物過敏,大約有2.5%的嬰兒在出生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牛奶過敏現象。

上述男童症狀為對牛奶蛋白過敏引起的呼吸道症狀,為輕-中度過敏,描述為:有非感染性流涕、慢性咳嗽及喘息。

嚴重的牛奶蛋白過敏進展迅速、累及兩個以上器官系統,尤其是心血管系統,出現血壓下降及心律失常等表現,甚至導致過敏性休克。

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為過敏呢?通常經以下表現來判斷:孩子拒絕吃奶粉,餵食後引發嘔吐;奶粉進入腸道後引起腹瀉;身上起溼疹;孩子喝奶粉之後體重不漲。

當孩子出現上述症狀時,應立刻前往醫院查看過敏原,做好相關檢查,儘快改善症狀,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選擇奶粉。

反轉2:普通感冒百日咳

4歲男童春季末因咳嗽於呼吸科就診。3 周前,患者出現咳嗽和鼻塞,症狀持續,無發熱和寒顫。接受鹽酸非索非那定治療後,症狀無改善。3天前,患者出現夜間咳醒,咳嗽劇烈,咳嗽後出現嘔吐和呼吸困難。

經分析判斷,該患者不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疾病,而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百日咳。

百日咳是百日咳桿菌引起的,多見於嬰幼兒,症狀表現較為嚴重,甚至可能會危機生命。成人感染後症狀表現較輕,表現為慢性咳嗽。

為預防百日咳,孕婦應該接種抗百日咳的Tdap疫苗,目的在於誘導母體生成能夠穿透胎盤的抗體,從而保護嬰兒在最易感的階段免於感染。嬰幼兒也要在規定時間及時接種百白破疫苗。

反轉3:皮疹郎格罕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

患兒,女,因[皮疹2個月,發現血小板減少1個月餘]入院。患兒出生時因周身皮疹,入院後以[皮膚感染]、[新生兒敗血症]治療。4天后症狀無改善,病程中反覆發熱,無明顯咳嗽,偶有腹瀉。

經各項輔助檢查,得出常規病理報告:(左足)皮膚:朗格罕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免疫組化結果顯示:CK(-),CD68(+),CD1a(+),Ki-67(+,增值活性低),S-100(+)。

最終確診為勒雪氏病,經家屬同意,給予VP方案化療,一週後患兒皮疹明顯消退,精神好轉。

郎格罕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是一組由郎格罕細胞為主的組織細胞在單核-巨噬細系統廣泛增生浸潤為基本病理特徵的疾病。本病好發於骨、肺、肝、脾、骨髓、淋巴結和皮膚等部位。傳統上本病分3型:勒雪氏病、韓-雪-柯病、骨嗜酸細胞肉芽腫。


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肺炎一直是寶媽們很關注的一個問題,那怎樣預防寶寶的肺炎呢?我們先來了解下

一、什麼是肺炎

肺炎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很容易患的呼吸系統疾病。和新生兒肺炎不同的是,孩子在嬰幼兒期患肺炎通常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感冒、水痘等疾病的孩子也很容易發生肺炎。肺炎對孩子的危害性比較大,嚴重的肺炎會使孩子出現心功能不全,甚至造成死亡。

二、肺炎的典型症狀

肺炎通常是上呼吸道感染向下蔓延所致,主要症狀有咳嗽、呼吸急促、流涕、發熱(有時會出現高熱,且會持續2~3天)等。發病3~6天后,大多數孩子會出現咳嗽加重、發紺(口唇青紫,有時候甚至連舌頭都會發青)、呼吸困難等症狀;有的孩子還會出現食慾減退、嘔吐、腹瀉、精神萎靡或嗜睡症狀。



三、如何預防

1.預防肺炎的第一個要點是遠離感染源。秋冬流感流行季節一定要少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去,以免無意中傳染孩子。家裡有人患了感冒一定要遠離孩子。如果母親患了感冒,餵奶時最好戴上口罩,防止通過呼吸道傳染給孩子。

2.被動吸菸很容易引發肺炎、氣管炎,為了孩子的健康,父親和其他男性成員一定不要在家中吸菸。為保持室內空氣清新,父母應定時開窗通風透氣,並注意儘量使室內的溫度、溼度保持在適合孩子生長髮育的水平上。

3.增強體質、提高孩子對疾病的抵抗力也是預防肺炎的一個重要方面。遇到天氣晴朗的時候,父母應多帶孩子到室外進行空氣浴、日光浴。平時在家時,父母可以多幫助孩子活動活動手腳,做做嬰兒體操,或勤給孩子洗澡,通過運動和洗浴刺激增強孩子的體質,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

4.經常感冒的孩子可適當服用提高免疫力的藥物,但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帶孩子真的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做寶媽的都感覺自己要無所不能才能照顧好寶寶,我是過來人,完全理解你們的不容易,寶媽們辛苦了。我是慧美幼兒寶典,每天給寶媽們分享一點幼兒經驗,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歡迎寶媽們到下方留言討論哦!


512愛生活


肺炎是一種下呼吸道的炎症性疾病,大多都是在感冒的基礎上發病的。所以在感冒盛行的季節,家長一定要格外注意孩子的身體情況,孩子往往對疾病的抵抗力比較低,必須認真做好預防。首先要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每日通風 2次,每次 30分鐘確保室內空氣新鮮,溫度、溼度適宜。室內特別乾燥時,可以適當的在家裡地上灑些水,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其次在飲食上要給孩子吃易消化和富有維生素的食物。再者就是要讓孩子加強鍛鍊,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戶外活動時,注意適當地增減衣物。最後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病菌的侵入。


孩子生病期間應注意少食多餐,食物應易消化又有營養,不要強迫孩子進食。孩子患病期間由於出汗發熱,一定要給孩子多喂水,這樣還可以使痰變稀,呼吸道通暢。讓孩子臥床休息,孩子鼻腔內如果有幹痂,可以用棉籤蘸水後輕輕取出。孩子患病期間,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精神、體溫及咳喘的變化。若患兒有嚴重喘憋或感覺孩子呼吸困難的話,需要立即吸痰,必須儘快將孩子送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