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教父》:人脈不是那些能幫到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到的人

(文章原創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深夜書桌,ID:

shenyeshuzhuo


“人脈,不是那些能幫到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到的人”,這句話是《5分鐘商學院》的劉潤老師說的。我第一次聽的時候不是太明白,因為人們提到“人脈”這個詞的時候,通常指的是能幫助自己的人。


看完小說《教父》,我發現老教父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者。教父給我上了一堂最深刻的人脈課。


1

《教父》:人脈不是那些能幫到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到的人

《教父》的故事開始於老教父維託·柯里昂女兒的婚禮,按照西西里的傳統,西西里人不能在女兒結婚的日子拒絕請求。所以老教父在女兒結婚這一天接待了絡繹不絕的請託者。

其實不止是女兒婚禮如此,教父從出道開始就在踐行一件事:

“人人向唐·維託·柯里昂求助,希望也從不落空。他不必是你的朋友,連你有沒有能力報答也無關緊要。不可或缺的條件只有一個:你,你本人,要承認你對他的友誼。滿足了這個條件,無論求助者多麼貧窮和卑微,唐·柯里昂都會把他的麻煩放在心上。”

承認對他的友誼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要尊敬他,同時他有權隨時請你做點什麼小事作為回報。

教父深諳人際交往中的互惠原則。

那些能幫到你卻不需要你的人,無法成為你的人脈,你再迎合、討好、獻殷勤,也很難讓別人重視你,把你當回事。而那些你能幫到的人,他們需要你,他們才能成為你的人脈。

教父更進一步,他幫助的那些人正急需他的幫助。

故事的開頭,重點描述了三個請託者,最後他們都以各自的方式報恩。

一個是女婿作為二戰戰俘會被美國政府遣返意大利本土的麵包師,他想要教父幫他女婿獲得美國國籍,留在美國。

後來教父遇刺住院,身邊的所有保鏢被敵人勾結黑警陰謀清空,教父險些喪命。在那個九死一生的夜晚,正是這位女婿去看望教父,冒險主動要求留下來幫忙,作為臨時人手陪教父小兒子邁克,分立兩側守在醫院門口,才嚇走隨後而來的刺客。光邁克一個人很可能守不住醫院大門。

第二個是教父的教子、曾經是好萊塢頂流但是越來越過氣的歌手約翰尼·方坦,他想要教父幫他爭取一個電影角色。教父派人繞過嚴密的安保,砍下製片人價值60萬美元的名馬喀土穆的馬頭,放在製片人豪宅臥室的床上,在製片人正在臥榻之上酣睡的時候。

此舉最終幫他從油鹽不進的製片人手上,爭取到這個電影角色。不止是這個角色,之後教父還投入資金,幫他轉型做製片人,成為在好萊塢真正擁有權勢的人。

後來家族遷往拉斯維加斯,轉型合法化的博彩業,需要娛樂業幫忙吸引賭客,約翰尼·方坦成為重要的人脈。

第三個最有意思,是殯儀館的老闆,就是電影《教父》裡第一個出現的那個請託者。他的故事需要細說。


2

《教父》:人脈不是那些能幫到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到的人

“人脈,不是那些能幫到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到的人”,那是不是你幫過的人,都會回報你呢?不一定。有的時候,還容易“升米恩,鬥米仇”。

那教父是如何讓所有他幫過的人,都成為他的有效人脈呢?

其實教父也不是什麼人都幫的。

他有幾個原則:

第一,只幫助尊重他、把他當朋友的人,只幫助肯定他所提供幫助的價值的人。

這個殯儀館老闆很有趣,他和老教父一樣是從西西里到美國創業的第一代移民,他的殯儀館很賺錢。老教父的妻子是他女兒的教母,但是他知道教父是黑幫,他想當個好公民,不想和教父有任何瓜葛,所以多年來都沒有往來。

他的女兒被兩個美國青年侮辱,打到下頜破裂,可是行兇者卻憑著家世得到輕判,幾乎沒有付出代價。美國法官給不了他正義,他才來找西西里教父伸張正義。他心裡其實是不認可教父的。

教父說:“我不會把友誼硬塞給不需要的人,尤其是那些看不起我的人。”

我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些人找你幫忙,卻沒有給你應有的尊重。

曾經有個機長,在我當記者的時候,利用和領導的關係讓我給他寫稿子,後來稿子無法在我們報社上版面,他卻把我的稿子拿到其他報社以其他記者的名義發表。這個稿子佔用了我很多時間,我卻沒有拿到一分錢報酬,也沒有得到像樣的感謝。當時我不過是剛工作的窮記者,我心裡非常生氣,但是因為我居於人下,我忍著。

後來我離職了,他又在老同事的介紹下來找我寫稿子,誇我稿子寫得好,想讓我再寫。那口氣彷彿兒童時期不相熟的長輩使喚我去給他買菸。我不客氣地說:我的稿費報價是x元。

其實不是錢的事,而是對方不尊重你。你要花很多時間幫他,但是他覺得對你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在我這個情境下,不願意付出報酬,就是在貶低我提供的幫助的價值。

或者另外一種情境,覺得你擁有的很多,拔根毫毛就能幫他,你的影響力很大,隨便動動嘴皮子就能幫他,沒有什麼損失,這也是在貶低你所提供幫助的價值。

這樣的人不值得幫。記住,你可以不要回報,但是對方不能一開始就不打算給你回報;你可以自謙“都是小事,不用放在心上”,但是絕對不能允許對方貶低你以及你所提供幫助的價值。

在教父和殯儀館老闆之間,老闆的不尊重是把教父的幫助當成一個有市有價的交易,要求教父殺人,問教父要多少錢。哪怕是對教父這樣的人來說,殺高官的兒子也是需要冒險的,可是老闆卻生怕欠教父人情,生怕將來教父讓他做涉險的事。

也就是說,他要求教父為他冒險,他卻不願意回報以同樣的友誼。想立刻支付物質回報,把教父的幫助當成一個可以購買到的服務,把這次接觸變成錢貨兩清的交易。

這顯然是對教父的冒犯,因為教父並不缺錢。

我和機長,教父和殯儀館老闆情況略有不同,區別在被求助者的地位。

向在低位者求助,給予金錢回報是肯定對方的價值,向在高位者求助,就需要回報以允許對方隨時請你幫點小忙的友誼。

所以,直到殯儀店老闆承諾友誼,教父才伸出援手。

《教父》:人脈不是那些能幫到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到的人

第二,避恩如避仇。

中國古代有“大恩如大仇”的說法,一個對你有大恩的人,常常在你眼前晃,就算不強調你對他的幫助,也會給對方造成非常大的負擔。這種負擔累積起來,就會變成惡感。

教父避恩如避仇。殯儀店老闆被要求回報,已經是一年多以後了。書裡有一句話非常有意思:“時間對謝意的侵蝕比對美的侵蝕還要更快。”

這就是教父的厲害之處,施恩之後,儘量避免給對方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第三,秉持共贏原則,不會逼迫對方回報,並且不會要求對方犧牲或侵害自己的利益來回報他。

每次教父要求回報,都會加一句“你如果有異議,請現在就開口”或者“當然,你也可以拒絕”,他不會逼迫對方回報。

最難得的是,他不會要求對方犧牲或侵害自己的利益來回報他。他只會要求對方自願地、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報他。

殯儀店老闆最怕的是,教父讓他利用殯儀館的便利來隱藏屍體,把他捲進殺人事件。教父只讓他做他最擅長的事,他擁有讓死者遺容宛若在生的化妝手藝。教父的大兒子桑尼被謀殺,臉部被槍打成了篩子,教父不忍心讓妻子看到兒子這副樣子,親自到殯儀館請他施展手藝。

對於教子約翰尼·方坦也是如此,按理說約翰尼·方坦能有今天的成功,全是教父的恩賜,教父讓他做什麼都不過分。但是要求約翰尼·方坦籤合同,每年到拉斯維加斯表演五次,以娛樂吸引賭客並且讓他幫忙找朋友一起做這件事時,柯里昂家族給他們賭場的股份,並沒有只講感情,不談利益。

哪怕是在對方欠了很大人情的情況下,教父依然秉持共贏原則,分給對方充分的利益。

《教父》:人脈不是那些能幫到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到的人

第四,保護求助者的自尊心。

最值得幫助的人,肯定不是那些沒臉沒皮,張嘴就要人幫的人,而是那些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才會求助,一旦得到幫助就會湧泉相報的人。

教父搬進了長島的豪宅,但是從來沒有忘記老朋友和舊鄰居。他發達之後,對待貧賤的朋友,依然像當初一樣,一點也沒有施恩的那種姿態。

麵包店老闆是教父小時候的玩伴,是那種輕易不會求助的人,他是怎麼招待這位朋友的?

“他遞給麵包師一根‘高貴’雪茄,一杯黃色‘女巫’利口酒,按照面包師的肩膀,鼓勵他說下去。這是唐有人情味的一面。他也有過苦澀的經歷,知道人求人幫忙需要多少勇氣。”

很多人把幫助別人,當成炫耀地位、財富和優勢的機會,擺出高高在上的施恩姿態,很容易促使他人記仇不記恩。幫助別人的方法方式也很重要。

《教父》:人脈不是那些能幫到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到的人

第五,“我願意先表達友誼”。

教父的人脈經營,走的是廣結善緣的路線。

為了擺平美國警察和司法部門,他建立起賄賂體系,按月塞錢。律師儘量縮小名單,為高昂的費用道歉,教父卻安慰他說:“不,別這樣,把大家都列上,哪怕暫時還幫不上忙。我相信友誼,我願意先表達友誼。”

行賄這種破壞社會公平的違法行為當然不值得提倡,但是“我願意先表達友誼”的態度,卻是高級人脈經營者的一致做法。

教父的人脈經營,除了廣結善緣,還是長線投資。他總是做那個先表達友誼的人。

他資助意大利窮苦人家的聰明孩童上大學,有些孩童日後成為律師、助理檢察官甚至法官。

為什麼柯里昂家族是紐約勢力最大的黑幫,並不是因為他們有最多打手,而是因為“唐·柯里昂的口袋裡裝了很多法官,數量比得上擦鞋匠口袋裡的零錢”。

很多人經營人脈,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生怕吃虧,他們的互惠原則是別人先“惠”自己才成立。這種做法非常短視,最多隻會建立起短期的利益交換,很難得到長期的、值得信賴的人脈關係。

第六,不答應不願意做的事和做不到的事,一旦答應就言出必行。

雖說老教父有有求必應的名聲,但他有過兩次拒絕。

第一次是殯儀館老闆要求教父幫他殺死兩個傷害自己女兒的年輕人,教父不願意替他殺人。

有兩個考慮,一個是老闆的女兒只是受重傷並沒有死,叫對方償命不夠公正;第二,殺人,尤其是殺兩個出生非常體面、且其中一個有高官父親的人是非常冒險的行為,殯儀館老闆的老交情還無法讓教父做到這種程度。

他只願意把兩個年輕人揍一頓,讓他們吃和殯儀館老闆女兒一樣的苦頭。

第二次是,另一個黑幫的一個年輕人殺人之後自首, 被判死刑要上電椅,又引起下至普通市民上至州長的全社會關注。這已經是鐵案,根本不可能翻案。

所以老教父收到請託後斷然拒絕。但是他非常聰明的讓這個已經沒有生機的年輕人,認下小兒子邁克槍殺毒販索洛佐和黑警麥克勞思凱警長的罪行,換取柯里昂家族給他家人的一筆不菲撫卹金。


3

《教父》:人脈不是那些能幫到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到的人

老教父唐·維託·柯里昂靠著這些原則,慢慢編織起一個強大的人脈網絡。但這個人脈網絡並不僅僅是基於互惠原則、實行冷冰冰利益交換的關係網,老教父在裡面有一種非同尋常的影響力。

這種影響力在職場上被稱為“非職權影響力”。老教父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但不僅僅是因為老教父權勢滔天,行事狠辣,打手如雲,朋友們尊重他,更多是因為他本身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大家發自內心地敬愛他。

總結一下我從老教父身上學到的人脈原則:

1、“人脈不是那些能幫到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到的人”,無論是向上社交還是向下社交皆是如此,所以要成為一個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才能擁有有效的人脈。

2、不幫助那些不尊重你,輕視你以及你所提供幫助的價值的人。

3、有能力幫助別人也要注意幫助別人的方式和態度,一個體面的人求助是需要莫大勇氣的。

4、做那個先表達友誼的人,太精明和斤斤計較的人無法得到也不配得到真正的友誼。

5、秉持共贏原則,需要別人利益層面的幫助時,不要只談感情,不談利益。打著感情牌,讓別人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幫助你,更是要不得。

6、做不到的事不要答應,一旦答應就要做到。


(文章原創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深夜書桌,ID:shenyeshuzhuo


- The End-


書還是親自讀的好,別人的終究是二手的

《教父》:人脈不是那些能幫到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到的人


李小墨

前海南特區報記者,職業讀書人,新書《請停止無效社交》全網熱賣中。

公眾號:深夜書桌(ID:shenyeshuzhuo

我相信,一個人的閱讀史,往往就是他的思想成長史和能力發育史。

每看完一本書就寫一篇深度解讀文章,每個月一份高質量書單。不賣劣質雞湯,不說正確的廢話,歡迎關注、星標和置頂。

我們一起讀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