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擊敗曹操、孫堅的徐榮,最後卻死於李傕、郭汜之手


擊敗曹操、孫堅的徐榮,最後卻死於李傕、郭汜之手

董卓對東漢王朝的打擊是不小的。他進入並控制權力中樞,其野蠻的手段和武人的身份不能夠被士人認可,袁紹、曹操等人紛紛離開洛陽在地方起兵,聯合起來討伐董卓。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進行了幾次戰役。其中孫堅和曹操的表現比較活躍,在討董的事情上很積極,但是都遭遇過慘敗,並且是敗在同一個人的手中,那就是徐榮。徐榮擊敗過曹操、孫堅兩個具有相當軍事能力的人,本應該在亂世中有所作為。可是徐榮死得太早,死於董卓餘黨李傕、郭汜等人的反攻。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徐榮這個人物,以及他最後的失敗。

擊敗曹操、孫堅的徐榮,最後卻死於李傕、郭汜之手

徐榮在董卓集團中的地位

董卓的軍事力量大概由三個部分組成,幷州軍、涼州軍,還有何進兄弟的中軍。董卓本人是涼州出身的,幷州軍和中軍都屬於新附,在信任程度上當然沒有涼州人那樣高。“董卓將校及在位者多涼州人。”不過徐榮並非涼州人出身,根據《三國志·魏書·公孫度傳》來看,徐榮是幽州遼東郡人(一說玄菟郡人),至於是如何被董卓吸收進來的,小編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徐榮作為非涼州出身的部將,是很受董卓信任的。

擊敗曹操、孫堅的徐榮,最後卻死於李傕、郭汜之手

董卓這個軍事集團,除了董旻(董卓的弟弟)這個左將軍以外,最高的官職應該是中郎將。其中有牛輔、董越、呂布、段煨、徐榮等人。還有人說胡軫和楊定二人(後面會提到)也是中郎將,不過小編沒有找到具體的出處,暫時不列入。其中牛輔是董卓的女婿,可以說是董卓最信任的部下之一;董越的資料比較少,從姓氏上來看可能是董卓的族人,也有人根據董越後來被牛輔所殺一事否定董越與董卓有親屬關係,這個小編不做判斷;段煨是涼州武威人;呂布是一個例外,他是幷州軍閥出身,董卓提拔呂布或許是為了藉此穩定對幷州軍閥的統治。而且董卓對呂布也未必有那麼信任。在“陽人之戰”中,呂布就要受到胡軫的指揮,而胡軫就是涼州軍閥出身。

可以看到董卓,包括很多東漢末年的軍閥在軍權上都有任人唯親的表現,這些人當中,有自己的親屬、有疑似族人、有涼州軍閥出身、有新附的幷州軍閥的代表人物,徐榮不具備其中任何一點,但是卻成為董卓集團中除董卓、董旻以外最高級別的武官之一,其原因可能就是在於他卓越的軍事能力。而在與諸侯聯軍的戰爭中,徐榮的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

擊敗曹操、孫堅的徐榮,最後卻死於李傕、郭汜之手

“汴水之戰”與“梁東之戰”

徐榮對諸侯聯軍取得了兩次勝利,都是大勝,曹操和孫堅,日後曹魏和江東集團的奠基人,都是徐榮的手下敗將。這兩次戰役分別是“汴水之戰”和“梁東之戰”。首先來說說“汴水之戰”。

擊敗曹操、孫堅的徐榮,最後卻死於李傕、郭汜之手

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諸侯聯軍形成,在同年二月,董卓迫於壓力把東漢的首都西遷到長安。遷都是一件大事,無疑會造成一定的動盪。曹操認為這是一個一錘定音的好機會,勸說諸侯聯軍追擊董卓。《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對這段歷史的描寫有一些模糊,感覺像是曹操一個人追擊董卓一樣。其實諸侯聯軍認可了曹操的建議,參與追擊董卓的軍閥有張邈、鮑信、袁紹、曹操等人,可以看出這是諸侯聯軍很花費成本的一次大規模的進攻,結果在滎陽汴水這個地方遇到了徐榮。徐榮應該是董卓派出來斷後、截擊諸侯聯軍的。雙方展開了交戰。徐榮以兩萬騎兵,擊潰了數以萬計(具體數字不詳,應該超過三萬人),而且是以一種碾壓的優勢,其中曹操差一點就丟掉了性命。

擊敗曹操、孫堅的徐榮,最後卻死於李傕、郭汜之手

在同年冬季,孫堅率軍從魯陽進攻洛陽。董卓派遣徐榮、李蒙四處劫掠,就和孫堅相遇在梁縣。也就是說徐榮本身並不是以進攻孫堅為目的,外出劫掠的話,可能並不是一支規模太大的部隊,也沒有充分的準備;反觀孫堅是對董卓發動進攻,其部下除了從荊州帶出來的義軍以外,還包括豫州的部隊(孫堅被袁術表為豫州刺史),比如潁川太守李旻。這並不是一次旗鼓相當的會戰,而是一次遭遇戰。結果卻出人意料,本來以劫掠為目標的徐榮,卻擊潰了孫堅的部隊。孫堅不得已犧牲祖茂來吸引徐榮的注意,祖茂也有心眼,把孫堅的紅頭巾掛在一根柱子上,才逃過一劫。總而言之,徐榮對曹操和孫堅的戰績都是完勝,可見他的軍事能力。

擊敗曹操、孫堅的徐榮,最後卻死於李傕、郭汜之手

徐榮之死

諸侯聯軍中除了孫堅這一支(孫堅雖然敗於徐榮之手,但是不久後又從胡軫、呂布、董卓等人的身上找回了場子),其他的軍閥的表現都比較拉胯。還沒等董卓被消滅,諸侯聯軍就開始窩裡鬥,重新洗牌。在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四月,袁紹等人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王允買通呂布殺死董卓,重新控制東漢王朝。這個時候董卓的舊部也分散為幾個部分,牛輔、董越、段煨等人分佈在弘農郡的黽池、陝、華陰等地;呂布成為王允的爪牙;徐榮也洗掉董卓的標籤,成為王允的助力;胡軫、楊定兩個人出身涼州,不被王允重用,但也得到赦免。

擊敗曹操、孫堅的徐榮,最後卻死於李傕、郭汜之手

董卓舊部發生內訌,牛輔因為巫蠱之說殺死董越,自己也死於內訌,其部下李傕、郭汜等人瑟瑟發抖,不知所措。王允又不願意赦免這些人。這個時候賈詡提出一個建議,也是為了自保。賈詡勸說李傕、郭汜等人反攻長安,重新控制漢廷,得到了同意。於是李傕、郭汜等人合兵數千進攻長安,王允派遣徐榮、胡軫、楊定到新豐截擊李傕郭汜。徐榮就死於這次戰役中。不過這並不能說明李傕、郭汜的軍事能力強於徐榮,因為胡軫、楊定二人並非真心歸服,他們率軍出長安,其實就是投靠李傕、郭汜,重新迴歸涼州軍閥。徐榮戰死的事情,在史料上的記載又非常少,小編認為可能是受到了胡軫、楊定的背叛。吸收胡軫、楊定、樊稠、李蒙、王方等董卓舊部之後,李傕、郭汜等人合軍十萬攻下長安,控制漢天子劉協,進一步促成了東漢末年的亂局。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