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馬上幼兒園了孩子不會穿衣上廁所怎麼辦?

蟲蟲兒982075


正規幼兒園在分班後,會要求老師利用暑假,逐個家訪,瞭解未來自己班裡小朋友的情況。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三個方面。家長要如實向老師介紹情況,這樣孩子入園後,老師才知道該位每一位小朋友提供哪些幫助。

其次,孩子入園後,吃飯喝水上廁所這些基本生活需求,最好能自理。如果孩子不會,也不用擔心。老師會幫助每一位小朋友的,比如餵飯、教孩子逐漸學會用勺子吃飯等等。


最重要的是,利用入園前這段時間,培養孩子具備基礎生活能力,這樣孩子上幼兒園後,才會過得更開心,也更舒服。這些能力包括——


學會用小水杯喝水

很多兩歲多的小朋友只會用吸管杯喝水。入園前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學習用小水杯喝水。因為幼兒園裡都是用小水杯的。這會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另外,要幫孩子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而不是各種果汁或飲料。



有的家長出於安全考慮,會教育孩子不能隨便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隨便喝陌生人給的水。小孩子不懂得如何分辨,造成某些孩子入園後,會拒絕老師給的食物和水,在幼兒園不吃不喝。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入園前家長先帶孩子認識老師,通過接觸告訴孩子,老師並非陌生人,可以吃老師提供食物、喝老師給的水,就可以了。


學會用勺子自己吃飯

逐漸停止餵飯,讓孩子學會用勺自己吃飯。同時,學會把飯和菜搭配著吃,吃一口菜吃一口飯,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這樣孩子在幼兒園攝取的營養才夠均衡。

剛入園的時候,老師會教小朋友們怎樣用勺子吃飯。對於個別能力弱的,老師還會餵飯。為了激起孩子的食慾,幼兒園的飯菜是要求色、香、味俱全的。如果孩子自己吃飯時,撒到了桌上或弄到身上,老師會幫他收拾,然後耐心的教給孩子正確的進餐方法。


學會自己上廁所

上廁所,是挑戰小朋友能力的另一個難點!畢竟,上廁所的步驟還挺多的,小腦瓜容量有限,加之一般孩子說出想廁所時,已經“情況緊急”了。這也是為什麼,剛進幼兒園時,小朋友容易尿褲子、尿床的主要原因之一。


養成午睡和洗手的習慣

一般老師不會強迫剛入園的孩子午睡,而是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誘導孩子午睡。比如帶著孩子先安靜地到床邊坐下,哄哄他,等孩子有了睡意,再勸他睡到床上等。當然,從拒絕午睡到自覺午睡,需要一個過程。

洗手也是一樣的。老師會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耐心地配合著孩子慢慢學習。如果這兩項能力能在日常生活中幫孩子逐漸養成,對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會很有幫助。


芝士父母



這個需要家長引導。我家孩子三歲多一點,才剛剛學會自己主動說:我要把把尿,拉粑粑。

同齡孩子早就會主動說的時候他一直在尿褲子,即使大便憋的臉紅還是不肯主動說。經常褲子老人就很大聲說他:怎麼又尿褲子了。我自己帶娃就不會這樣說他,我很平淡的說:沒關係,是玩的忘記了是吧,我們換條褲子就可以了。下次尿之前跟媽媽說好嗎?這樣孩子對小便大便不會有思想壓力,也不對尿褲子有恐懼,害怕被責罵。過了一段時間後,孩子尿褲子的次數少多了。現在慢慢的,大便也會主動說了。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還是要家長慢慢引導。父母態度平和就好。

有時候孩子玩的比較瘋,忘記了,或者來不及脫褲子就尿了,這都屬於正常的。

對於穿衣服,孩子三歲多,穿鞋子可以,衣服還不行,比如穿鞋子我是先給他示範一遍,怎麼穿法,儘量讓他自己穿,給他時間,耐心等他慢慢穿好。次數多了,自然就會穿了。

父母的耐心很重要,給予孩子信任,給他時間,允許他磨蹭。


楊小羊168745131


兩個星期以來,茵茵因為感冒,媽媽已經跑了兩趟醫院了。在家裡還是好好的,怎麼上幼兒園回來就感冒了。所以媽媽就跟老師交流了解情況。原來是因為現在天氣變冷了,中午睡覺醒來,孩子還不會自己穿衣服,就要等老師給還不會自己穿衣服的孩子一個一個的穿。茵茵也比較敏感,所以就著涼了。

其實孩子在一歲到兩歲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學穿衣服啦,媽媽只要在選購衣服的時候注意,給寶寶一些指引,孩子就可以早點學會自己穿衣服。

給孩子選衣服有什麼要注意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先從衣服準備開始

一般我們都是先讓孩子學習脫衣服的,所以家長一定要選擇一些容易脫的衣服。例如開衫有紐扣的,如果是套頭的衣服就要選擇口領大一點寬鬆的。

有正反面的衣服

我孩子剛開始學穿衣服,我們最好選擇有圖案的,可以分清楚正面和反面。如果孩子喜歡小白兔,就給孩子買一個有小白兔的圖案的衣服,這樣就更好了。

方便上洗手間的衣服

一歲半以後,媽媽就可以教小孩上廁所了,所以我們可以給孩子選一些鬆緊腰的褲子,方便小孩可以自己脫下褲子又可以自己穿起來,連體衣服就儘量少購買了。

朗媽媽:在我孩子1歲時,孩子就有意識自己穿衣服了,我就給他指導一下,然後穿的時候給他說說,這樣可以讓他慢慢體會一下,當我穿衣服的時時候,也會放大動作,給孩子做示範。


齊麗娟



家長只要耐心教導,孩子就很快能學會。

寶寶的上衣有的前面係扣,有的套頭,套頭的衣服穿起來相對比較麻煩,

家長可從教寶寶穿前面係扣的衣服開始,再教他穿套頭衫。通常在寶寶4歲左右,就可以請他配合穿衣服了。

剛開始,家長可以通過玩遊戲的方式,激發寶寶配合的熱情。如,讓寶寶學習把胳膊伸進袖子裡,可以這麼說“寶寶的小手要鑽山洞了”,慢慢的,寶寶就會自覺地把胳膊伸進去。

教寶寶學扣扣子,則需要家長比較細緻的指導。首先,告訴寶寶扣扣子的步驟:先把釦子的一半塞到釦眼裡,再把另一半釦子拉過來,同時配以很慢的示範動作,反覆多做幾次,然後讓寶寶自己操作,及時糾正寶寶不正確的動作。

其次,也可以讓寶寶在娃娃身上練習。另外,要注意讓寶寶先從下面的扣子扣起,這樣能夠防止寶寶把釦子扣錯。

穿套頭衫時,要先教寶寶分清衣服的前後裡外。領子上有標籤的部分是衣服的後面,

有兜的部分是衣服的前面,有縫衣線的是衣服的裡面,沒有縫衣線的是衣服的外面,然後,再教寶寶穿套頭衫的方法:

先把頭從上面的大洞裡鑽進去,然後再把胳膊分別伸到兩邊的小洞裡,把衣服拉下來就可以了。

注意寶寶的套頭衫領口一定要寬鬆些,有的寶寶比較膽小,怕黑怕悶,因此會非常抗拒穿套頭衫,

家長可以多讓寶寶觀察自己穿套頭衫的過程,還可以在套頭的時候,和寶寶玩一玩“躲貓貓”的遊戲,以此減少寶寶內心的恐懼。


藝術鍵


這個問題,對於孩子馬上要上幼兒園的寶媽而言,真的是十萬火急的!因為去年的我,也同樣經歷了這個“焦慮不安”的階段,那麼,讓我來安利幾個實用小貼士給寶媽們解解憂吧!


首先,上幼兒園要給孩子穿對衣服。

孩子剛上幼兒園小班時,最好給孩子方便穿脫的外套,比如拉鍊型的,按扣型的(相對紐扣型的和套頭型的會簡單操作的多),他們在玩得熱了或者午睡時,就很容易自己脫下外套,穿起來也很方便。因為孩子一多吧,老師和阿姨就很難面面俱到,有時候等得久了吧,孩子容易受涼感冒,而且,孩子自己動手也可以增強他們上幼兒園的自信心,老師一定會表揚“哦,這個誰誰誰很厲害哦,會自己穿衣服脫衣服哦,小朋友們要向她學習哦!”,而且他們也不必老是喊老師來幫助了,畢竟,剛入幼兒園的孩子,還是有點認生的,很多孩子都是被動的,

ps:孩子的衣服都要穿純棉的,這個寶媽們應該都知道的哈,不贅述了。然後,運動型的衣服和褲子是最受幼兒園老師歡迎的裝扮哈,還是因為穿脫方便來的。有些特別時尚的破洞褲呀,長到膝蓋下面的連衣裙和大外套什麼的,真的就不要給孩子上學穿了,因為孩子跑動比較多的,太長的衣服容易跑不開也容易摔倒,破洞褲的話摔倒容易受傷呀。週末出去玩啊拍照啊再好好時尚吧。


其次,在家要給孩子多練習穿脫衣服的機會。

不管還有幾天要開學了,都要馬上開始給孩子自己動手練習穿衣脫衣的機會哦,不要嫌他們動作慢而老是代勞,放大心,讓他們多試試唄,孩子們的學習能力特別強的呢!當然了,孩子學不會也不用太擔心的啦,幼兒園午睡前,老師會讓孩子儘量自己脫外套,如果是不會的,老師和阿姨會幫助脫的,起床時也是一樣的。要說的話,孩子在幼兒園裡學得特別快,大概是同伴壓力吧,哈哈,我家娃本來在家怎麼都學不會脫套頭毛衣,竟然在幼兒園裡沒幾天就學會了,回到家自己脫套頭毛衣時,我都驚呆了!所以啦,寶媽們放寬心哦,咱們的娃,很厲害的呢!


最後,上廁所的大事情。

在家的時候,一定要重複訓練重複提醒孩子:上廁所一定要叫老師!就像在家裡叫爸爸媽媽一樣!一般情況下,在家習慣了上廁所會叫大人的模式,孩子在幼兒園也是會叫的哦!而且,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會在固定的時間點叫孩子們分組排隊去廁所,需要小便大便的排隊解決。當然了,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陌生的環境而大小便的次數(跟他們自己不太主動去喝水也是有關係的,不喝下去自然也就小便少了)。

開學前,老師會提醒家長,在書包裡放一套備用的衣服(從內到外都要),萬一孩子尿褲子了,也會及時給他們換下。

大概1個月左右,大部分的孩子都會習慣幼兒園的上廁所模式,不在老師的固定時間時,也會自己主動去方便哦!


總之呀,還是那句話,孩子要離開家了,我們當媽的就是各種焦慮各種不安,分離焦慮症比孩子厲害的多呀!其實哦,我們孩子,學習能力都是非常強的,只是在家裡,習慣了我們的照顧,所以才會顯得這個不會那個不會,放手去了幼兒園後,剛開始可能會掉眼淚會哭鬧,一段時間後,孩子們每天回來後帶給我們的都是滿滿的驚喜哦,喔哦,寶貝這個會了,寶貝那個居然也會了!嗯,是的,讓我們安心期待孩子們的變化和成長吧!


更多真實的育兒體驗,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育兒路上遇見你),漫漫育兒路,苦與樂的堅持,讓我們一起分享交流吧!


育兒路上遇見你


馬上上幼兒園的孩子不會穿衣服上廁所這個好辦呀。

一:打算入園的孩子家長要提前做準備

要入園的小朋友們將近三週歲了。也應該有些自理能力了。親愛的家長們為了孩子入園後能很快的適應園裡的環境,要提前做好準備在家裡鍛鍊孩子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上廁所。 這一切都是必須的自理能力。




二:在鍛鍊中要多鼓勵自己的孩子,不要用否定的語言來刺激孩子

孩子已經習慣了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開始鍛鍊時孩子肯定做不太好,這時的媽媽們千萬別給孩子送上“看你笨死了”這時候孩子做的再不好也要誇獎孩子。只要孩子學著做了就是好樣的,就應該得到肯定的表揚。這時候媽媽的鼓勵就是孩子的動力,有了動力就不愁學不成了。這需要媽媽們的耐心教導。


三:鍛鍊孩子的自力能力特別的重要

孩子的每個階段都要有自己的進步,這樣的鍛鍊不單純的是自己的自理能力的鍛鍊,也是大腦進一步的鍛鍊,思維的提升。比如:孩子在學穿衣服時會想“怎樣穿好呢?那面穿在前邊?那面穿在後邊呢?……”一個小小的問題會帶給孩子好多問號。所以做家長的不要替孩子做的太多。要讓寶寶有自己的發現提升自己的空間。


貝樂媽成長記



我的寶寶是2歲5個月去的幼兒園,是託班裡面最小的小朋友。由於我們提前有意識的進行了入園前的能力準備,比如如廁訓練,讓寶寶去幼兒園之前學會自己脫褲子、穿褲子、穿鞋子、穿襪子、小便後自己擦屁屁等。入園之後,孩子會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針對馬上入園,且能力不足的小朋友,筆者有以下幾個建議:

一、 推薦一套很實用的書《走,去幼兒園》。此套書從認識幼兒園,入園心理準備、入園習慣培養、入園語言準備、入園技能準備、入園安全認知等6個方面,讓家長和寶寶從不同的主題全方位的瞭解幼兒園的生活,幫助寶寶順利入園,儘快融入幼兒園的生活。我們是在孩子2歲時,購買的此套書,對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提前做好了準備。老師給我家寶寶的評價是年齡最小,能力很強。

二、 帶孩子參觀幼兒園。讓寶寶實地體驗幼兒園的廁所,小床、看小朋友吃飯、喝水、小朋友做遊戲等,讓孩子喜歡幼兒園,想上幼兒園。讓孩子知道在幼兒園有很多快樂的活動。很多好的幼兒園都有體驗課,家長入園前不妨帶孩子多參觀幾家幼兒園。

三、 入園前能力的培養,家庭成員要統一思想。讓孩子在入園前每天堅持練習。夏季,天氣熱,穿衣服比較少,特別利於訓練孩子穿脫衣服的訓練,從現在開始到入園還有近3個月的時間,孩子會很輕鬆的都學會了。

四、 入園時間9月份,天氣還比較熱,入園初期儘量不給孩子穿帶扣子的衣服,讓孩子穿套頭的衣服,便於孩子自己穿脫。多給孩子帶幾條備用褲子。

五、 一定教會孩子大小便告訴老師。特別是女孩子,小便如果不會自己擦屁屁一定請老師幫忙。初入園情緒緊張、喝水少、女孩子小便後不擦屁屁的話,很容易紅屁屁。大便一般老師都會幫助擦屁屁的。


Aali的成長之路


很多家長在孩子去幼兒園都會擔心這個問題,其實與其擔心焦慮,莫不如從教,從做開始。

孩子馬上就要去幼兒園,家長還在給孩子穿衣服,追著餵飯,孩子經常尿褲子,那就真的應該擔心孩子會不適宜幼兒園,而且要花比其他孩子更長時間才能完全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關於吃飯:基本孩子一週歲左右,就可以自己拿飯勺吃了,當然這種吃飯是很有畫面感的,會弄得到處都是,臉上、衣服上、飯桌上都是,很多家長就是見不得這樣,孩子伸手要飯勺,堅決不給,溫和一點的會說:寶寶還小,還不能自己吃,急躁一點則會說:看你吃得哪都是,完了還要給你收拾,餵你趕緊吃完得了!孩子自己吃飯的主動性就這樣一點點的被打擊掉了。然後他就習慣了由家長餵飯。幼兒園開學經常能看到不會自己吃飯的寶寶,等著老師來喂。想一想孩子看著其他同學都能自己吃飯,而自己卻要從這時才開始學著自己吃飯,肯定會慢,對孩子的自尊心是多麼大的打擊。

關於穿衣:練習很重要,其實孩子越小的時候,越想什麼事情都自己做,但很多都被家長扼制了,反倒是孩子大了,你想讓他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倒不愛做了。所以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在他顯示出要自己穿衣時,鼓勵他,並適時的指導他,幾次練習,孩子就能做到,孩子從中還會很有價值感。不要怕慢,其實每個人不都是從零開始學起的嘛?

關於上廁所:孩子如廁是需要訓練的,家長要指導孩子不能隨地大小便,告訴孩子有便意時要坐在便盆上。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個小的便盆,現在市場上的便盆種類花樣繁多,選擇孩子喜歡的,也會增加孩子坐在便盆上的興趣。還要告訴孩子有了便意要及時告訴家長,時間長了,孩子就養成了習慣,孩子自然會知道,便意來時該去做什麼。同時,也要理解孩子,很多時候,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會沉浸在遊戲中,忘記如廁,而弄到衣褲上,這時家長不要火冒三丈,一頓批評,孩子心理緊張,反而不易養成好習慣。及時提醒勸告,相信孩子會越來越好。

最後一點:溝通,家長會和老師溝通,特別是剛入園的家長,會非常關心孩子的生活。其實家長更要教會孩子和老師溝通,在孩子有需要的時候,及時和老師講明,相信在幼兒園中老師是最值得他信賴的人。


鑫喜閱


這個問題,估計很多在育兒期準備給孩子上幼兒園的媽媽都遇到過,而且當時是各種擔心的,有木有?但是,事實會證明,寶媽們的這種顧慮完全是多餘的!

我家寶今年幼兒園畢業,給你幾條建議吧:

首先,在孩子入園以前一定要跟孩子的帶班老師有一個很好的溝通,她會告訴你,上小班的小小寶貝們對於基本的生活技能要掌握到什麼程度的!這時你就可以告訴老師你家寶寶的一些基本情況,讓老師對寶寶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為順利度過入園階段做準備!

其次,多帶寶寶去即將進入的幼兒園熟悉環境,熟悉已經入園的小朋友的作息及日常安排,這樣寶寶自己就可以很快度過“新寶入園”這段時期,從而分散媽媽們的這份顧慮!


再次,對於新入園的小小寶寶,老師們都會有一段時間特殊對待的,或者單獨派一名配班老師跟著,或者單獨用一週或者兩週的時間來對新入園寶寶特殊照顧,知道寶寶完全適應幼兒園的節奏!

最後,儘量錯開入學高峰,或者提前一,兩週入園,或者錯後一兩週。這樣做的話,可以很好的避免高峰期入園——可能因學校老師人手不夠而不能照顧到每一位小寶寶!況且小班主要的內容就是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不會出現跟不上課的情況!


所以呢,做好以上幾點,媽媽們絕對就可以安心啦!


育兒麻麻幫


因為不太清楚這個“馬上”到底是多久,是三個月?一個月?還是十天?但是有一點是清楚的,那就是家長還沒有幫孩子一起做好上幼兒園的準備,不管是心理還是生理。

不過,無論還有多久上幼兒園,從今天開始練習、準備,總比什麼都不做的好。先說穿衣服,可以讓寶寶先從給玩偶穿、脫衣服開始練習,要以鼓勵為主,慢慢地再讓寶寶自己穿衣服,為了引起他的興趣,可以讓寶寶來決定穿那件衣服,怎麼搭配,即使有錯誤也不要著急,不要不停地數落孩子,會讓孩子對穿衣服這件事情產生牴觸心理。有一點需要注意,家長要由簡至難,剛開始教孩子練習帶帽子的開衫或背心,有鬆緊帶的褲子、裙子、開衫等。為了提高寶寶的興趣,家長還可以跟孩子進行“扣扣子比賽”等遊戲,讓寶寶在玩中學。

剛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長注意給孩子穿一些方便穿脫的衣服,難度降低了,孩子完成之後自信也會增強。

接下來是如廁問題。可以準備一個小的坐便器,讓孩子能表達主動上廁所的意願,先在坐便器上學會排便,男孩在學會排便後,開始可能蹲著尿尿,然後逐漸學習站著尿尿。

正常來說,一個孩子學會自己上廁所需要大概六個月的時間,所以可能在上幼兒園之前孩子是無法完全掌握這個技能的。但是家長也千萬不要把這份焦慮傳染給孩子。一旦孩子做好準備,家長只要保持輕鬆的、沒有壓力的態度,訓練就可以順利進行了。在訓練過程中,要時刻表揚孩子的進步,不要批評他的小錯誤,否則只會對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困擾、阻礙訓練的順利進行。

至於上幼兒園的問題,沒有辦法,只好擺脫老師多多關照,最起碼要讓孩子能夠懂得求助,一有便意就主動向老師表明,一般來說老師還是會幫助孩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