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印度敢對巴基斯坦動武嗎?

廣西平果小唐


只要莫迪頭腦發熱,並在激進的民眾鼓動下,趁著國際局勢有利於印度,向巴基斯坦發動侵略戰爭是有可能的。巴基斯坦的老朋友正在與美帝全面對抗,美帝當然期望巴基斯坦的老朋友腹背受敵,難於應付。沒有老朋友的全力支持,巴基斯坦以自己的力量對抗印度十分艱難。在這種國際背景下,印度更是張牙舞爪,故意製造事端,作為侵略巴基斯坦的藉口。


金豆的姥爺是我


在歷史上,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曾爆發過三次規模比較大的戰爭。在這三場戰爭中,印巴雙方雖互有勝負,但是印度從戰爭中獲得的利益更大一些,尤其是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孟加拉國脫離巴基斯坦獨立,進一步弱化的巴基斯坦的國家實力。


今年以來,印度和巴基斯坦又摩擦不斷,尤其是在印度宣佈取消克什米爾地區特殊地位之後,印巴又進入到新一輪的關係緊張時期,兩國在實控線附近時不時就搞出一點動靜;除了在軍事上對峙之外,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政治、外交上也不斷較勁,以爭取更多國際上的支持。

不可否認,印度對整個克什米爾地區都抱有野心。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最近表示,“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主權屬於印度,印度有朝一日將取得對該地區的實際控制權”。這是印度自改變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地區現狀以來,印度高官對巴控克什米爾地區提出最明確的主權聲索。


蘇傑生的表態暴露了印度企圖吞併整個克什米爾地區的野心,同時也反映印度對自身實力過度自信的一種膨脹心態。自莫迪執政以來,印度在政治、經濟、軍事、航天等等方面確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這些榮譽面前,印度顯得有些飄了,對之前想幹而不敢幹的事開始動心思了,甚至已經開始付諸行動了,改變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自治地位就是印度邁出了第一步。


但是,儘管印度懷有一顆狼子野心,但是在短期內,印度還不會對巴基斯坦動武。

首先、印度剛剛改變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現狀,起碼要先穩穩神而,等把這塊肥肉消化了再說;其次、東方大國的態度非常關鍵,足以讓印度膨脹的心冷靜下來,放棄軍事冒險主義;第三、巴基斯坦不俗的軍事實力,尤其是核武器方面的能力確保了印度不敢輕易對巴基斯坦發起大規模的侵略戰爭。


大仗打不起來,小摩擦不斷,這將會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長期面臨的一種政治局面。

【親們,記得點贊喲!覺得我回答的還可以,不妨關注一下吧!thanks】


三號二


第一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輸的一塌糊塗,那時候孟加拉國獨立出來。現在如果沒有中國支持,巴基斯坦很難抗住阿三的進攻。第三次印巴戰爭以後,巴基斯坦被肢解,根本不是印度的對手。巴基斯坦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大規模的印巴衝突不太可能。現在的國際局勢,印度也不大可能發動消滅巴基斯坦的戰爭,局部戰爭還會發生。 我們所熟知的印控克什米爾(包括克什米爾谷地、查謨地區、拉達克地區等)和巴控克什米爾爭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主權紛爭而引發的一系列克什米爾爭端。克什米爾爭端是英殖民主義在1947年撤出印度時留下的問題。克什米爾情況很特殊,它處於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地理因素”的考慮在這裡不起作用。而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將近80%卻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數決定原則,應該歸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決定原則,顯然印度會被優先考慮。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以下是兩國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地圖:

關於兩國在該地區的近期衝突事件:

2013年1月6日凌晨3時15分,駐紮在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巴軍突然無端向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靠近邊境地帶的印軍哨所及一處村莊發射迫擊炮,並用自動步槍進行襲擊。印軍僅以輕型武器向對方進行回擊,雙方交火持續了大約一個多小時。

2016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三軍公關部證實,巴印兩軍當天在克什米爾地區印巴實際控制線附近再次發生交火,導致3名巴軍士兵和7名印軍士兵死亡。印軍當天還向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一側開火擊中一輛客車,造成至少7名平民死亡,多人受傷。

2017年7月18日下午,印度軍隊再次朝印巴實際控制線附近的巴控克什米爾地區開火,並進行炮擊,共造成2名平民死亡、13人受傷。

2017年7月22日,印度軍方發表聲明說,印度和巴基斯坦21號晚在克什米爾地區印巴實際控制線附近再次發生交火,造成印度士兵一死一傷。

2017年9月27日,印度邊防部隊展開“阿瓊(Arjun)行動”,在邊境線附近瞄準巴基斯坦現役和退休軍官的農場和住宅進行開火,對巴基斯坦一側造成“重大損毀”,導致7名巴基斯坦巡邏隊人員及11名平民死亡,並摧毀巴方多處邊境哨所和建築物。

2017年9月29日,印度軍隊在克什米爾地區向巴方一側進行炮擊,造成3人死亡、4人受傷,巴軍方進行了回擊,並造成印軍傷亡。

2017年10月2日,印巴軍隊再次在克什米爾地區赫韋利縣附近發生交火。巴方稱,印軍對邊界村莊開火導致1名老人死亡,5人受傷;印方稱,開火導致印方3名未成年人死亡,另有8人受傷。

以上就是近期印巴衝突,規模不大,衝突不斷。動武肯定會,滅亡性的戰爭不太可能。加上中國對巴基斯坦的大力援助,還有巴國的政治外交的成熟,該國的物力在迅速提高,並具備了有威懾力的核武器!

早期巴基斯坦空軍,使用中國的F一6(殲-6)、A5、F-7(殲一7)戰鬥機、攻擊機。到2007年3月23日之前首批JF-17戰鬥機交付巴基斯坦,中巴軍事合作的技術水平一直呈現上升趨勢,中巴聯合研製的K-8教練機幾乎同時裝備兩國空軍。。而且就國與國之間的軍事合作關係而言,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技術保留非常少,巴國感激中國的援助,鐵桿粉絲。   

陸軍裝備領域,從第一批300輛59式坦克到85-11AP主戰坦克批量裝備巴基斯坦,中國陸軍裝備性能相似的96式坦克。目前,“哈利德”主戰坦克在巴基斯坦的生產已經走上正軌,中國陸軍也開始裝備基本相同水平的99式主戰坦克。 “紅箭”8A/C反坦克導彈、“前衛”1防空導彈等據說合作達到百億元規模,在巴建國初期是無償援助,後來改為最惠國待遇,由我國提供貸款,分期償還。 再分析中美巴印四國的敏感關係,中國在巴基斯坦有中巴經濟走廊,巴印的衝突會影響到中國的利益,所以中國是希望巴印和平的。而美國要控制印度聽話,需要用巴基斯坦牽制印度,因此美國也會在巴印之間平衡,偏向於印度,但又不能沒有巴基斯坦,也不想看到兩國大規模戰爭。

總結:巴印之間未來還會發生小規模衝突,隨著巴基斯坦的發展國力增強,印度滅掉巴國更不可能。未來,走向和平的可能會有,但近期還會摩擦不斷。


一封家書名店


就現在而言,印度對巴基斯坦動武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印度現在的條件並不成熟,而且印度還要看國際環境是不是對自己有等等。

印度正在走向經濟建設的發展期,國內的基礎設施並不完善,人民生活並不富裕,軍事建設也是以購買他國的武器為主。

巴基斯坦又與我國關係緊密,印度要對巴基斯坦動武,首先他就要考慮中國的態度?否則,他是心有餘悸的。

印度現在與美國日本走得很近,如果要發動對巴基斯坦的戰爭,必須要徵得他們的支持。而美國和日本是不可能參加進入的,只能夠嘴巴上支持,不會有實質上的內容。

歐洲國家根本就不想理這樣的事情,這與他們的利害無關,所以只能保持中立態度。俄羅斯在這個問題上,也是持中立態度。如果印度與美國走得太近,恐怕俄羅斯還會對印度實行武器禁運。

印度國內自己的條件也不成熟。印度國內有多個地區要求獨立建國,如果戰爭失敗有解體的危險。印度的邊遠山區還存在著許多的反政府武裝,而這些武裝在印度對外作戰時,會如猛虎下山,給印度來個措手不及。這個都是印度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印度的狂忘分子叫器著同時能夠滿打贏二點五個戰役,這個簡直好象是在說夢話。所謂的兩個戰役是巴基斯坦和中國,半個戰役指的是國內的反政府武裝。可以想象一個國家要同時面對內外作戰,困難有多大?可能嗎?

所以印度對巴基斯坦動武的條件是很不成熟的,對巴基斯坦動武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幸福地帶2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印度莫迪政府為了稱霸南亞次大陸完全或肯定大規模進攻巴基斯坦,印度莫迪政府為了實現自己強國之夢,不惜重金進口軍事武器和裝備從美國,俄羅斯,法國,以色列等國家得到了大批先進軍事武器和裝備,世界格局出現不可想向的預見,巴基斯坦作為南亞一個小國經濟落後也就是說;是弱國和窮國,沒有經濟實力的小國巴基斯坦是被美俄和西方國家看不起的,他們這些大國和西方國家用有色眼睛,甚至用最惡厲的方法用雙重標準對待巴基斯坦這個窮國,世界上沒有正義感了這些大國和西方國家就是一個目標,有錢就是好朋友沒有錢就不是好朋友,有錢使能鬼胎魔,有錢能收買拉攏人心,印度莫迪政府用這種技倆獲取了大國和西方國家的青睞和支持,要對巴基斯實行全面進攻,戰爭迫在眉睫箭在弦上,印度莫迪政府為了達到強國之夢,野心猖狂之夢,進口武器軍事和裝備遠遠進入印度軍隊,印度的十萬大軍整裝待發對巴基斯坦實行全面進攻。然而巴基斯坦也不是軟柿子任意讓印度來肢解,巴鐵軍隊雖然人數少,但人員軍事素質高基本軍事功夫過硬,武器軍事準備也不輸於印度,人是第一位,其次軍事武器裝備第二位。巴基斯坦也有大國支持,大哥會援助你們主持正義,不管怎樣中東強國伊朗和埃及支持巴基斯坦正義鬥爭,因而印度不要勢氣高傲,驕傲自滿,用人山人海的戰術會取得勝利,其次不一定會取得勝利,巴鐵只要戰略戰術用法得當,武器選進以少勝多,集中優勢兵力殲滅印度來犯之敵。


戲迷阿德1


印度發生金融危機是大概率事件,而且就在眼前,時間留給印度的機會已經不多了,聯繫一下,前期印度廢鈔事件,就會清楚印度離發生金融危機不遠了,而且西方邪惡勢力為了吸血自救,已經等不及了。為了轉嫁金融危機帶來的民眾不滿,和國內矛盾,莫迪政府很可能鋌而走險,用發動一場戰爭掩蓋危機,同時在克什米爾開戰也迎合了它日益膨脹的,與它國力不匹配的野望,而且西方邪惡勢力也在竄弄,迫使它在克什米爾問題上開啟事端,就像前期的洞朗事件一樣。


玉尚昂


由於英國從印度撤退時埋下了很多釘子,所以印巴之間存在一些糾紛和衝突。但客觀來說,印巴之間大仗是打不起來的,但是小衝突一直沒有消停過。

原因很簡單,雙方的實力對比是比較明顯的,如果沒有外援的因素,巴基斯坦絕不是印度的對手。但好在印巴旁邊還有個大國,所以印巴就在地緣政治上就有了利用價值,其它大國都會在這裡插一腳。

比如說,旁邊的大國知道印度更強大,自然會選擇支持巴基斯坦。而地理上並不在這一板塊的其它大國,比如美國和歐洲,為了制約印巴旁邊的大國,就會給印度很大幫助,讓印度幫忙牽制旁邊的大國,以免旁邊的大國成長太快,挑戰現有的國際政治格局。

巴基斯坦又緊鄰中亞,尤其是阿富汗,阿富汗多年來是恐怖分子的基地,所以在國際反恐問題上,美國也需要巴基斯坦的合作,所以巴基斯坦的盟友除了旁邊的大國,和美國也是盟友,而且有美國的軍事基地。

印度和歐美關係密切,但和俄羅斯一直以來關係也不錯,軍事方面的合作一直很多,是俄羅斯軍工的大客戶。如果說韓國是東亞地緣政治地位最差的國家,那麼印度在地緣政治上可謂是亞洲範圍內最好的國家,各方面都拉攏和幫助印度,印度從中受益很多。

巴基斯坦除了和旁邊的大國、美國關係密切,因為宗教原因,是伊斯蘭國家,和中東國家其實關係也不錯。巴基斯坦許多人在中東幾個土豪國家打工,也掙了一些錢。除了打工,巴基斯坦還派軍隊幫幾個土豪國打仗,比如沙特在也門的軍隊,現在就是大量的巴基斯坦僱傭軍在幹活。

所以,印巴兩國能否打仗,不僅取決於國內,也取決於大國的利益訴求,並不完全由印度雙方的利益決定。如果沒有其它大國的支持,只靠印巴雙方,其實也無法支持比較大規模的戰爭。而印巴兩國都是人口過億的國家,又是山水相連的近鄰,如果大打起來,一時半會兒也結束不了。所以都要保持克制,都不能願意和對方陷入大規模戰爭。

從這個角度說,印巴兩國的地緣政治地位決定了,雖然存在克什米爾這樣的領土糾紛,但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並不大,如果要打大仗,就等於逼著幾個大國在兩者之間選邊站隊,這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更何況,現在雙方都是有核能力的國家,就更加不可能爆發大規模戰爭了。


蕭武


其實印巴邊界一直都不消停,印巴克什米爾地區經常發生小規模衝突。至於印度會不會對巴基斯坦動武也就是說大規模戰爭,這種可能性很小。印度如果進攻巴基斯坦,他也會考慮中國因素必定中國和巴基斯坦關係很鐵,而且中國和印度也有領土糾紛。



雖然印度最近幾年和美日走的很近有點小膨脹,美國向他出售武器,日本向他投資,印度洋美、日、印聯合軍演,貌似關係不錯也給印度壯膽了,但是美日會幫印度打仗嗎?印度自己清楚,美日只不過把他當成圍堵中國棋子罷了利用而已。印巴都是有核國家誰也不想引火燒身!即使真的打起來,美日最多也就是輿論上軍援上幫幫印度,受傷的還是自己戰爭的代價還要自己承受!



再說印度最近幾年經濟發展的也不錯,發展經濟就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如果真的發生大規模戰爭,這麼多年來之不易的經濟成就,就會毀於一旦,印度人又不傻。所以有時候邊界緊張只是有些國家內部出現了問題,轉移焦點的一種手段。兩個核國家,發生大規模戰爭的幾率很小很小!



煙淡而無味


不能排除這點:印度確實從很多層面看是敢於對巴鐵下手的。

這需要從歷史、現實對比和決心等三方面來看。

從歷史來講——

過去幾十年兩國打了三次大戰,被稱為印巴戰爭,其中第三次印巴戰爭讓印度獲得了大勝,巴基斯坦不僅失去了東部的孟加拉國,而且在北部也失去了不少戰略要地。

印度既然能有對巴基斯坦過去發動戰爭的信心,那麼未來當然還敢對巴方動武。

雖然這幾十年雙方沒有什麼大戰了,但是邊境摩擦不斷,幾乎每週都發生,其中印度當然有過挑釁。

因此從雙方過去的比拼來看,印度是有敢於對巴基斯坦動武的,他們的自信就來自歷史的經驗。

(莫迪戎裝視察前線)

從現實對比來看——

印度目前整體軍力當然要高於巴基斯坦,這是國際社會的共識。

雖然雙方都有核武器,但誰都知道,沒人敢輕易使用。所以作為威懾的戰略武器而言,這不能投入實戰,還是要看常規武器的對比。

同上來講,雙方比拼的是空軍。

印度空軍雖然時不時掉飛機,但比巴基斯坦軍力要強。比如印度從俄羅斯裝備的蘇30機群,對比巴基斯坦現役戰機有很大優勢。

雖然巴基斯坦有F16,但美國人限定在印巴衝突中,巴基斯坦不能使用,這等於自縛手腳。因此整體上的空中力量,巴基斯坦還是相對弱小。

印度和巴基斯坦如果開戰,不僅是空軍和陸軍參戰,海軍可能也會有出動。

這是海軍對比圖,巴基斯坦更是被印度徹底碾壓。

如果打大戰,巴基斯坦港口可能都會被印度佔領,或者封鎖巴基斯坦外海,之後南北夾擊的問題就可能產生。

從決心來看——

莫迪當政後,對地區戰略局勢呈現了強硬態勢,而巴基斯坦新總理伊姆蘭·汗和莫迪比起來,更願意走緩和路線。

莫迪的強勢對巴基斯坦的弱勢,肯定是強勢一方更容易佔便宜。

而且莫迪是帶著印度民族主義分子情緒執政的,在印度經濟出現下滑的背景下,民族主義情況可能就會上升。

這樣對莫迪未來的政治決策,很可能出現更大的推動與促進。


木春山談天下


按目前軍事實力來看,巴鐵的確不是印度的對手,若兩國爆發全面戰爭,巴鐵必敗無疑。目前印度磨刀霍霍,已作好了對巴鐵的全面戰爭準備,只等總理莫迪一聲令下。一旦戰爭打響,中國必須站在巴鐵一邊,共同面對來打擊印度。決不會讓巴鐵兄弟敗在阿三年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