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孩子不吃飯家長追著喂,學會用“鯰魚效應”,孩子才會乖乖吃飯

同事家的姑娘出生後,上班閒暇時間她就有了個曬娃的習慣,好在她家小姑娘確實很萌,被親媽曬了三年多,也不招人厭。不過最近同事的畫風變了,總抱怨她家小姑娘不好好吃飯,要麼是隻吃一點,要麼乾脆不吃,喂也不管用。每次吃飯就像是打仗一樣,孩子生氣,大人也著急,大人累還是小事,關鍵是她怕時間長了孩子身體出現問題。

孩子不吃飯家長追著喂,學會用“鯰魚效應”,孩子才會乖乖吃飯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其實非常理解同事現在的心態,我家兒子也是從這個階段走過來的。那時候兒子剛上幼兒園,發現他不好好吃飯以後,我就特別怕他餓著,尤其是在我看不見的地方,特別擔心孩子攝入的營養不足,身體出現問題或長不高。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逮著人就問孩子不好好吃飯該怎麼辦?後來問得多了才發現,孩子不好好吃飯,其實不是個例子,而是一種普遍現象。

一、為什麼多數孩子都不能好好吃飯?

1、湯泡飯不和胃口,寶寶不愛吃

孩子的脾胃弱,未免給腸胃造成負擔,家長給孩子準備地飯菜,通常都是湯泡飯,而且還少油少鹽。然而,不是每一個家長都有大廚水平,所以飯菜對寶寶的吸引力確實一般,一兩歲的寶寶給什麼吃什麼,還好一些,三四歲的孩子已經懂得分辨什麼東西好吃、什麼東西不好吃了,而且也懂得拒絕了。

所以,孩子吃飯的時候,才會不好好吃。再說了,就是大人一樣飯菜吃多了,也會厭煩,又怎麼能要求孩子一直對湯泡飯情有獨鍾呢!

孩子不吃飯家長追著喂,學會用“鯰魚效應”,孩子才會乖乖吃飯

2、加餐東西吃多了,正餐時寶寶不餓

對於孩子的飲食,我們一直提倡少吃多餐,正餐之外還會準備水果、牛奶、餅乾、糕點等等。只是很多家長不懂得控制加餐量和加餐時間,寶寶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以至於正餐的時候,寶寶根本不餓,自然不會好好吃飯。

另外一點,就是加餐的東西比湯泡飯有滋味多了,有了對比,孩子也有自己的小聰明,於是正餐時不好好吃,故意留著肚子,吃加餐東西。

3、吃飯環境不好,寶寶分心

現在人都要上班工作,吃飯也是難得的閒暇時間,很多人就習慣一邊吃飯一邊看手機或電視,當了爸爸媽媽之後,也不會糾正這個習慣。而三四歲的寶寶正是活潑好動、好奇心旺盛的時候,他們做不到大人的“一心二用”。

吃飯的時候,自然沒法專心,玩一會兒吃一點還算是好的,如果電視裡播放的內容是他們感興趣的,他們甚至能忘了吃飯這回事。除此之外,還有生病等特殊原因。

孩子不吃飯家長追著喂,學會用“鯰魚效應”,孩子才會乖乖吃飯

所以,當寶寶不好好吃飯時,家長不要著急埋怨,避免急昏頭用錯方法,孩子生氣、家長上火。

二、孩子不好好吃飯,家長們慣用的錯誤方法

1、端著飯碗四處追著喂

現在孩子少,大部分家庭都是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打轉,都非常嬌慣,很多孩子都是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喂大的。所以當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時候,餵飯這種行為就又升級了,端著飯碗追著寶寶的嘴巴喂,孩子得空吃一口,用的時間長點,寶寶也能吃飽。

比如,我閨蜜家的兒子,長到四歲就沒自己拿著勺子吃過飯,每到吃飯時間都是家裡幾個大人輪流端著碗追著喂,大人累不說,孩子該上幼兒園時傻眼了,閨蜜擔心兒子在幼兒園餓著,嘴上還起了一圈燎泡。

孩子不吃飯家長追著喂,學會用“鯰魚效應”,孩子才會乖乖吃飯

2、強迫孩子吃飯

世上有一種餓叫做媽媽覺得你餓,所以寶寶一旦不好好吃飯,寶媽就著急上火,生怕孩子缺營養髮育不好,為此甚至不惜使用家長權威強迫,孩子被吃飯弄哭的不在少數。我有個朋友就是其中的典型,她脾氣急,孩子不吃飯時,她就用強的,時間長了,孩子確實知道乖乖吃飯了,可是孩子卻非常怕她,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也不知道她有沒有後悔過。

3、哄騙孩子吃飯

孩子不好好吃飯時,很多家長都習慣用哄的,比如說“寶寶,這是你愛吃的蘋果味,來吃一口”、“寶寶,這個非常好吃,來多吃點”等等。就這麼哄騙著讓寶寶吃飯,一次兩次還好些,可是時間長了就會發現寶寶越來越不好好吃飯了,因為家長的信用破產了,寶寶會懷疑飯菜不好吃,然後拒絕吃飯。

孩子不吃飯家長追著喂,學會用“鯰魚效應”,孩子才會乖乖吃飯

家長的錯誤做法還有很多,比如說談條件、輔食代替正餐等等,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寶寶乖乖吃飯呢?

三、家長參考“鯰魚效應”,孩子們才會乖乖吃飯

1、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要想讓寶寶乖乖吃飯,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就餐環境,比如說爸爸不要看手機了,媽媽不要看電視劇了,爺爺也不要看報紙了。

三四歲的孩子,正是有樣學樣的時候,大人一邊吃飯一邊幹別的,孩子怎麼可能專心吃飯。除此之外,可以播放一些寶寶吃飯的視頻,或者美食視頻調動孩子的食慾。

孩子不吃飯家長追著喂,學會用“鯰魚效應”,孩子才會乖乖吃飯

2、邀請親朋好友家的同齡孩子一起吃飯

飯要搶著吃才香,孩子年齡小也是懂這點的,所以當孩子不好好吃飯時,可以邀請一個或幾個同齡的孩子來家裡做客,有人爭搶,孩子吃飯絕對比誰都乖。

除此之外,還可以誇讚別的孩子,可以說“隔壁王奶奶說,她家洋洋吃飯可主動了,將來一準長個大高個,在幼兒園還經常受老師表揚”,小朋友們都喜歡比同齡人更受表揚,只要激起了孩子的好勝心,吃飯就不再是難題。

3、多變花樣,科學餵養

孩子不好好吃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飯菜花樣太少,所以寶媽們不要圖省事,也不要拿不會當藉口,多跟著電視或小視頻學做幾樣寶寶營養飯菜,經常給寶寶新鮮感,寶寶吃飯自然就乖了。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科學餵養,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要控制量和時間,以免正餐的時候不餓。還有要遵循孩子的天性,孩子愛玩,可以引導孩子把吃飯當玩耍,雖然可能會讓餐桌狼藉一片,但是卻可以鍛鍊寶寶成長。

還可以多和寶寶互動交流,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讓高熱量的加餐代替正餐。必要的時候要學會對孩子說“不”,引導孩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孩子不吃飯家長追著喂,學會用“鯰魚效應”,孩子才會乖乖吃飯

不好好吃飯是很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當家裡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們先不要急著埋怨,一定要先搞清楚孩子為什麼不好好吃飯,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問題,不然的話只會事倍功半,讓家裡雞飛狗跳。

總之,寶寶不好好吃飯沒什麼可怕的,家長只要多一些耐心,問題就能解決,不知道看到這篇文章的寶媽們是如何處理的呢?歡迎大家分享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