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一年級學生成績沒考好,家長在微信群裡說該老師水平太差,你怎麼看?

小紅人教育先生


如果說,真的有這樣的家長,我只能說,他過於急切了一些。也有些小題大做了。

一年級的孩子,考試有很多因素會受影響,剛剛從幼兒園步入小學,原本就是需要適應很久的,還有就是有些孩子不認字,不會讀題,老師讀題的語速,也能影響到孩子,有些題目不是不會,是不理解,要是在家中再讓孩子做一遍,沒準都能作對了。還有,剛剛上一年級,還不知道考試是怎麼回事,不能嚴肅的對待這個問題。這些都有可能。

如果說班級內普遍的成績都不好,同樣的試卷,而同一年級的其他班級成績確很優異,在這樣的情況下,或許責怪老師還有那麼點道理可尋。如果班級裡的學生成績有好有壞,你還能說,就一定是老師的問題嗎?

盲目的給老師,給孩子施壓壓力,反而取不了什麼好的效果。

試著找出問題的所在,一次,甚至幾次成績,代表不了什麼,一年級的內容原本就不復雜,做為家長,課後適量的引導,幫助孩子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或許很快,成績就能上來了。


懶懶推文


我是寒石冷月,我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一年級其實是相當特殊的年級段,不懂家庭教育的家長,往往都把孩子的學習成績寄託在老師身上。一但孩子成績不理想,有些家長就怪罪起老師,說老師水平太差,對於這樣的做法,我持反對意見,為什麼這樣說呢?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第一,一年級孩子的學業成績如果將責任歸類的話,老師和家長的比例應是4:6。

為什麼老師所佔責任才僅是4成呢?主要源於一年級孩子的理解能力、學習專注力、身體自控力、書寫能力等主要靠家長在家裡培養,如果家長忽略,想讓孩子在課堂上去自我養成,本身不可能。如果想讓老師給你培養出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不現實。所以說,決定一年級孩子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取決於家長的家庭教育素養,育兒素養高的家長,往往能下功夫連續施教,培養孩子基本學習能力與素質,而這才是決定一個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根本,所以家長責任佔6成。

第二,同一個老師教一個班的學生,為什麼只有極少數學生成績差,家長需要思考。

如果家長一味責怪老師,認為老師水平太差,那你就要想想自己說的話是否負責任嘍。同一個老師教一個班,一個班有幾十個孩子,為什麼絕大多數孩子成績都不錯,而你的孩子成績差呢?如果按家長的邏輯,應該是極少數孩子成績尚可,絕大多數學生成績都特別糟糕的情況下,才能證明老師的水平差啊。如此簡單的邏輯推理,就能夠把家長的錯誤觀點推翻了。因此,家長必須要認真思考,你應該從哪些方面下功夫。

第三,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是可以通過試卷分析出問題來的,只是要掌握方法。

理性的家長一般不會把孩子成績不好的責任推給老師,而是冷靜地做試卷分析。因為通過一份試卷可以看出孩子都有哪些原因導致的丟分,如孩子一年級時識字少,考試時需要老師給讀題,如果孩子不認真聽讀,自然不知道怎樣正確答題;如孩子平時基礎知識就沒有掌握,且家長過度輔導孩子,給孩子養成很強的學習心理依賴性,到了考試時自己沒有了父母的輔導,自然就慌了神,不能夠獨立思考答題,能考出好成績嗎?

結束語:一二年級這兩年,最考驗家長的成色。如果家長真重視家庭教育的話,你自然會重視培養孩子的識字和閱讀興趣,首先解決孩子識讀能力偏弱的問題,其次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秩序感,讓孩子在學習或考試過程中能保持一定的專注力,這樣才能算是有效率的學習。同時還要結合生活細節去培養孩子心理獨立能力,讓孩子在日常生活細節中學會基本生活技能,在學習中掌握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在考試中擁有心理獨立能力。


寒石冷月


孩子才上一年級,考試成績不好,家長在微信群裡公開說老師水平太差,這能反映出什麼來?只能是這位家長太自私,信口雌黃,沒素養。

窺一斑而見全豹,有這樣行為的家長,完全可以推斷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自己的孩子沒有考好,不從自身找問題,反而理直氣壯的把責任推到老師身上,隨隨便便對老師做出評價,這合適嗎?

自家的孩子沒有考好,那你瞭解過別人家孩子的情況嗎?如果別人家的孩子考得很好的話,那是誰的問題?

孩子才上一年級,所學的知識只是簡單的認知,只要家長抓得緊一點,考好成績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沒有考好,那一定是家長沒有跟到位,沒有管理到位。

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好多習慣正在形成過程中,這個過程家長必須要做好高質量的陪伴、指導、引導、幫助和管理。

如果家長做不到,而把這個責任全部推給老師,那隻能說你是一位不負責任的家長。

不但不負責任,還自私蠻橫,無理取鬧,挑撥是非,引發矛盾,這就不是一個簡單推責任了,這純粹是人品有問題。

微信群裡是一個什麼地方?這裡不是你的私人空間,微信群裡有很多人,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你這樣公開發表言論,評價老師別人會怎麼看?怎麼想?懂事理的人,都不會把問題看到老師身上,但不懂事理的人,也許還會迎合支持你,這樣做對你自己和孩子到底有什麼好處?

我只能很遺憾的說,如果你真的還不能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還不能正確面對問題,還執意的堅持你的意見和做法,到頭來老師最多受一點不白之冤,有一些委屈,最終害了的是自己的孩子。


教育探微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在網上流傳有一句很廣的話就是:“有什麼樣的熊孩子的就會有什麼樣的家長。”

針對這件事我們可以站在中立的角度去看問題,分析有以下兩點。

首先從家長的角度出發。

一.家長不會教孩子,教育方法存在問題。

孩子成績不好的第一原因,先是父母的責任。應該找出孩子成績差的原因,尋求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先去家長群說老師水平低。

這位家長的做法很沒有水準,當著那麼多的家長,那麼說,那是對老師自尊心的一種打擊。

作為家長,孩子成績差,應該先是找清楚孩子的原因,再去找老師尋求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一有事就做先指責別人的沒素質行為。

一個老師教出很多學生,為什麼有的學生成績好,有的成績差?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的教育佔據教育主導因素的60%以上。

孩子的成長其實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也可以說孩子的成長其實就是一次模仿的過程。孩子會去模仿任何事情。比如:模仿隨地亂丟垃圾,模仿亂闖紅燈,模仿大聲喧譁等等。

所以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作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樣,是孩子模仿學習的第一對象。孩子的成績好壞,家庭也佔據著重要的因素。

我們再看上述問題中的家長,孩子學習不好,成績差,是自己的孩子不學習喪失了學習興趣,還是孩子學習能力低下接受程度慢那?

二. 老師的引導不到位

孩子學習成績差,首先家長的責任後,便是老師的責任。

老師是一個傳道受業解惑的人,在孩子們的眼中老師是神聖的。

那麼孩子的成績差,作為老師有沒有去找孩子溝通和交流,去找一找孩子學習差的原因。是家庭原因造成的,還是孩子接受能力差學的比較慢?還是自己講的不好,孩子不喜歡聽?作為老師是否有去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那?是否有和孩子成為朋友那?

這些都是老師的問題,需要作為老師去解決的課題。

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老師,職業素養存在問題,勢利眼,只喜歡成績好的學生,對於成績差的學生,就會選擇拋棄他們,不管不顧,把責任推給家長。

這樣的老師是不配作為老師,簡直是有辱教師這個職業。

作為老師,應當是一箇中立的人,去面對每一個孩子,不拋棄任何一個孩子,努力的學習去尋找更好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們喜歡。

因此,孩子學習差,因素是多方面的,老師的因素也只是佔據其中一部分。


Dragon大龍教練


一年級是個要非常重視的起點,是一輩子的事情,重要的不是卷面上的成績,而是孩子對學校,老師,同學和學習的興趣:

1.孩子這個時候是需要情感呵護的,在學校裡的人際關係如何會決定孩子在學校生活的狀態

2.孩子剛剛開始進入競爭性的學習氛圍,需要讓孩子有興趣,有信心,才有動力

3.老師對孩子有重要的影響,需要家長維護老師的權威,如有個別需要將孩子的情況跟老師溝通的,要及時溝通

4,孩子與同學間的關係如何也會影響孩子的狀態,需要多團結家長,讓同學們互相熟悉,拉進同學之間的感情

5.孩子的學習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很重要

6.孩子教育更多的是人格教育,孩子的性格形成與勤奮好學精神都需要家長與老師共同努力,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基於愛的家庭教育


歡迎來到盧老師解惑時刻,我是讓學習和生活更有激情的盧鵬強老師,喜歡的話記得訂閱我的頭條號。

一年級學生因為成績沒考好,家長的微信群裡說該老師水平差。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為這樣的現象感到可悲和擔心。

其實對於一年級的孩子沒必要過多關注成績,要關注孩子是否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思維。就此事我有以下兩點看法:

1. 在群裡指責老師水平差,是家長沒有素質的體現。

家長的微信群就是一個公共場所,在公共場所對一個老師指指點點,師道尊嚴還成立嗎?不可能。面對問題不是從自身找問題,而是把責任推卸給別人、怨天尤人,這樣的怨婦心態能培養出怎樣的孩子?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班主任,父母的一言一行無形中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微信群中點名指責老師,那麼該老師以後該如何開展教學工作?可見家長素質真的讓人不敢苟同。

2. 學生成績的決定因素是學生自己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對於學生的成績,老師有一定的影響因素,但不是全部。其實我們不難發現一個現象:學霸即使遇到水平很差的老師,學習成績也差不到哪裡去;而那些不喜歡學習、已經麻木的學生,即使遇到教育名師,成績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所以家長更應該反思的是:孩子有沒有認真學習?作為家長有沒有認真給孩子輔導功課?

當然一年級的學生如同白紙,只要成績不太差就行。

但一定要注重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思維的培養,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好的,本次解惑就到這裡,喜歡的話記得關注 !


教育銳享


沒考好要看情況,現在很多人說考不到一百分就是沒考好,那不是老師不行,是觀念不行。如果是考不及格,則老師家長都有責任,很多老師把鞏固責任交給家長,是老師的不對,老師不但要教也要負責鞏固。很多家長沒有給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沒讓孩子早睡早起,沒給孩子提供能讓孩子吃得飽的三餐,沒給孩子提供輕鬆愉快的家庭環境,一味的施加壓力導致沒讓孩子保持良好心情,這些都是家長責任


stone8265132


一年級學生沒考好,家長就在微信群裡說老師水平差。心情可以理解,但作法難以接受。

現在社會,子女本就不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績優秀。為人父母,心情當然理解。

第一,老師水平差不差,不是憑一次考試一個學生的成績就能下結論的。

第二,孩子成績不好,責任未必全在老師。常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是否有監管不周配合不到位的責任呢?

弟三,孩子成績不好的評判標準是什麼?有沒有考慮試卷的難易程度和考試時孩子的狀態呢?

第四,退一步講,就算老師水平真如你所說,也不該在群裡公開評論。損人又不利已的言論,何必去說呢?

如果是我,我會帶上孩子拜訪該老師,和老師一起分析孩子考不好的原因,尋找解決方法,給老師也給孩子一個機會。實在不行,後續調班轉學也不遲。




鵬城視角


孩子沒考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長在微信群裡說老師教學水平差,顯然是不恰當的,也是不客觀的。除非一個班的學生和別的班級相比,都考得不好,還可以值疑教師的教學水平。

所以,作為家長,對於子女的教育,一定要冷靜和理智,決不能因為自己孩子沒考好,就說老師水平差,也許是你情緒的發洩,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瞭解班上同學的考試情況,再看自己孩子的情況,有時候,分數低也未必就是考得不好,比如題難等。要分析自己孩子考得不好的原因,教和學是兩個方面,教也有可能是孩子未考好的原因,你可以私下和老師交流。如果是孩子自身原因,則應加強對孩子的管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的興趣,找到好的學習方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成績自然而然也就慢慢上去了。


簡單145346278


孩子沒考好不能全怪老師,我們要一分為二看待問題。不能全部摔鍋給老師。

首先,如果老師的業務能力強,工作認真負責,那麼所教出的學生一定能考出好成績。

二要看自己的孩子天賦怎麼樣。讓老師教一個一竅不開的學生,努死他也把你的孩子教不出好成績來。還要看你的孩子是不是在學校好好學習。如果他上課不專心聽講,作業不認真做,你就甭指望他考出好成績。

第三考試的題型是否適合孩子,還要看孩子考試時的臨場發揮情況,以及他對知識綜合的運用情況如何。

一年級考試監考老師也是關鍵。如果老師讀一題做一題,學生認真聽細心做,還是能考出好成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