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五代時期後梁名將楊師厚是怎樣的一個人?

勇敢堅強ygjq


伴臣如伴虎的楊師厚


君王無常的喜怒,足以使人朝夕之間,或富貴逼人,或命喪九泉,這就是俗語說的“伴君如伴虎”,生動形象的說出了古往今來人臣的心理感受。


但是在五代後梁時期,卻出現了一位讓君王感到如同“伴虎”一樣的大臣,這個大臣就是楊師厚。


1.叛晉投梁成大將


楊師厚,潁州斤溝(今安徽太和)人。他原本屬於晉王李克用麾下,那時候聲名不顯。後來因為得罪李克用而被迫投靠梁王朱溫,後來成為了後梁諸將之首。


楊師厚顯名發跡可以說是朱溫一手提拔起來的,朱溫眼光毒辣,楊師厚新入梁軍,朱溫就封他為宣武軍押衙(牙兵總領官)、曹州刺史。此後,楊師厚跟隨朱溫東征西討,屢建奇功。


楊師厚打敗岐王李茂貞,朱溫才得以從李茂貞手中搶回唐昭宗。


青州王師範反叛,楊師厚率兵東討,大敗王師範於臨朐。


襄陽趙匡凝據漢水為天險以阻梁兵,楊師厚造浮橋速渡漢水,將其驅逐。


梁將王景仁兵敗柏鄉,新一代的晉王李存勖趁機包圍邢州,楊師厚出兵相助,邢州才得以保全。


這之後楊師厚被朱溫派往駐守魏州,魏州乃河朔三鎮中魏博鎮治所,乃天下重城。朱溫派楊師厚駐守這裡,是對楊師厚過往軍功的肯定,也標誌著楊師厚正式成為後梁名將之一,也標誌著其軍事力量以後會發展成後梁諸將之首。

有人說楊師厚因為害怕朱溫所以才收斂了自己的權臣霸氣,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朱溫在柏鄉之戰不久之後就被自己的兒子朱友珪殺死了,也正是這個時候,楊師厚的地位與權勢才一下被拔高,後來發展到位極人臣無以復加的地步。而在這之前,楊師厚一直處於累積軍功慢慢發展的狀態,朱溫當然不會忌憚楊師厚了。真正忌憚並且害怕楊師厚的是後梁的另外兩位皇帝:弒父篡位的郢王朱友珪和後梁末帝朱友貞。



2.穩定河北冠後梁


郢王朱友珪弒父篡位後,引起後梁群臣不滿,但在這個時候楊師厚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


魏州衙內都指揮使潘宴聯合駐守在河北的大將臧延範、趙訓想起兵去洛陽攻打朱友珪,被楊師厚提前發覺,暗藏伏兵,將三人抓獲並處死。


沒過多久,又有一位兵馬指揮使趙賓想起兵作亂,被楊師厚圍剿,並將其黨一百多人斬首示眾。


楊師厚兩度剿滅河北的叛軍,穩定後梁局勢,朱友珪非常感謝楊師厚,封楊師厚為天雄軍節度使、檢校侍中。後來晉軍來犯河北,楊師厚率兵斬首五千,活捉晉軍都將三十人,威震中原,於是河北軍民都對楊師厚拜服。


此時楊師厚的聲威冠絕後梁諸將,加上坐鎮河北,麾下乃天下聞名的河朔精兵,引起了朱友珪的忌憚與懼怕。

郢王朱友珪設計想除掉楊師厚,詔令楊師厚來洛陽面聖。


楊師厚部下田溫等人都勸他不要去,楊師厚藝高人膽大說道:“吾二十年不負朱家,今若不行,則見疑而生事,然吾知上(指朱友珪)為人,雖往,無奈我何也。”


於是楊師厚帶著兩萬河朔精兵出發前往後梁首都洛陽,楊師厚把部隊駐紮在城外,自己只帶十幾個隨從入宮面聖,這等豪氣干雲的氣勢,加上楊師厚久經沙場的氣場,把朱友珪嚇壞了,哪還有心思殺他,趕緊賜予楊師厚重禮,讓他返回魏州。


3.後梁末帝懼虎臣

郢王朱友珪的位子沒做多久,他的四弟朱友貞就準備弒兄篡位了。


朱友貞在開封留守,和謀士商議謀反之事,趙巖說:“誅殺朱友珪易如反掌,成敗在於楊令公(楊師厚),但得一言詔諭禁軍,大事可期。”


於是朱友貞拜心腹將領馬慎前往魏州拜見楊師厚,先利誘說:事成之後,將賜五十萬帛犒勞魏州,還答應繼續讓楊師厚做節度使。後曉理說:郢王弒父篡位,荒淫亂政,處處奢靡,以致於如今洛陽大勢已去,而開封眾望所歸,公若因而成之,則有輔立之功,討賊之效。


楊師厚深思熟慮過後決定幫助朱友貞,於是派他部下將軍王舜賢到洛陽,和朱友貞在洛陽的內應袁象先(朱溫外甥)商議這件事,再派朱漢賓領兵屯滑州接應。最後袁象率領禁軍千人直接衝殺了朱友珪。

朱友珪死了之後,朱友貞在開封即帝位,首先封楊師厚為鄴王,加封檢校太師、中書令。朱友貞非常清楚楊師厚既然能擁我,也能擁立其他人,所以每次下詔不直呼其名,而以官爵號稱呼他。


而且事無鉅細,必先與楊師厚商量。因此楊師厚也越發的驕傲放肆,動不動就發脾氣,嚇得朱友貞瑟瑟發抖,生怕楊老爺子一個不高興,擁立別人去了。


手下人告發楊師厚私養甲士,朱友貞聽而不聞;
楊師厚親自採巨石做碑記錄自己的功德,朱友貞視而不見;
楊師厚還截斷朝廷的稅銀留為己用,朱友貞敢怒不敢言;
楊師厚還經常自行帶兵出征,焚燒掃蕩街市房舍,移軍掠劫稿城、束鹿,所劫掠的石材和錢財都拉到魏州不分與朝廷,朱友貞也沒有辦法。


什麼叫做“伴臣如伴虎”,朱友貞深有體會。好在朱友貞即位後,不到三年,楊師厚在魏州病逝。


朱友貞聽到楊師厚病逝的消息,先是按照朝廷禮儀為楊師厚罷朝三天,並追贈楊師厚為太師。三天結束後,朱友貞又在宮中大擺筵席三天,慶祝自己終於不用在忍受“伴臣如伴虎”的感覺了。


歷史中簡堂羚羊飛渡


朱溫在公元907年登基稱帝,楊師厚被剛稱帝的朱溫提拔到十分顯耀的位置。當時的後梁正在和後唐打仗。楊師厚所帶領的軍隊是一支朱溫十分倚重的精銳部隊。每次打仗的時候,他都是作為先鋒。公元911年,後梁皇帝朱溫命楊師厚駐紮在魏州,預防後唐軍隊的襲擊。楊師厚駐紮在魏州,他雖然擁有一支十分強大的精銳部隊,但是由於朱溫對他有一些猜忌,導致楊師厚並沒能夠做到魏州的軍節度使。朱溫對楊師厚的猜忌還沒有來得及出手,朱溫這時候卻被自己的親兒子朱友珪給殺掉了。

在公元912年,楊師厚招募了八千名牙軍,並對招募的這一批軍隊進行加強度的軍事作戰訓練。這支軍隊號稱是“銀槍效節軍”,當時這支軍隊是五代時期戰鬥力最強大的軍隊之一。有一點點類似於現代的特種兵部隊。楊師厚當時控制著整個後梁的軍隊,再加上還擁有一支十分效忠於他本人的類似於特種兵的軍隊,這讓靠不正當手段坐上皇位的朱友珪十分的忐忑不安。畢竟在哪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誰擁有強大的軍隊誰就有可能當上皇帝。

朱友珪內心十分想殺掉控制著後梁軍隊的楊師厚。於是作為皇帝的他給楊師厚下了一道詔書,請他來京城喝茶談天商議事情。楊師厚身邊那些幕僚都勸他不要去,楊師厚是一個見過世面的人,他知道皇帝朱友珪心中那一點點小九九。他冷笑的說:“這20多年來我幫朱家打天下守天下,並沒有什麼地方對不起他們的。如果現在他下詔書我不去,不是剛好說明我有私心嗎?皇上那點心思,我心裡清楚的很,他不會也不敢對我怎樣。”於是楊師厚率領幾萬大軍來找朱友珪喝茶,這一舉措差一點就把朱友珪嚇尿褲子,看見好吃好喝款待著,再給發一筆來回車馬費用才把楊師厚打發走。

朱友珪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是他並沒有施行仁政帶給百姓帶給國家富強,反而行徑惡劣而沒有受到的百姓的擁戴,他的弟弟朱友貞作為朱溫的嫡子,對他很不滿意,準備造反。朱友貞派了人去找楊師厚商量,楊師厚作出回應也派人去與朱友貞商量有關事宜。之後楊師厚率領“銀槍效節軍”幫助朱友貞成功殺掉他的兄弟朱友珪並奪得帝位。

登基後的朱友貞封楊師厚為鄴王,對控制著強大軍事力量的楊師厚朱友貞十分懼怕,這種懼怕讓他不敢對楊師厚下殺手。終於在公元915年朱友貞等到楊師厚的死亡消息。在楊師厚病死之後,朱友貞停朝三日並在宮中大肆慶祝楊師厚的死。


求關注點贊,喜歡文史趣聞的可以關注我,每天精彩歷史小故事


文軒春秋


首先,楊師厚是一員驍勇善戰的名將。楊師厚生活在五代十國時期,起初是軍閥李罕之部將,但並未受到重用。這個李罕之,學文不成出家,出家乞食不成造反,造反後又被招安,成了光州刺史、懷州刺史等,後來投奔了晉王李克用。楊師厚被作為禮物也送給了晉王,但並未受到重視,後來楊師厚犯了罪,逃奔後梁,得到了後梁太祖朱溫的重用。

在後梁,楊師厚找到了用武之地,先是隨梁太祖打敗了鳳翔、隴右節度使、岐王李茂貞,後又大敗平盧節度使王師範,為梁太祖攻取襄、唐、鄧、復、郢、隨、均、房八州之地,並用奇兵奪取了長安,滅了大唐。後梁共歷三帝,楊師厚可說是後梁的三朝元老。兵鋒所指,戰無不勝。

在對抗晉王的戰鬥中,他先後戰敗了晉主李存勖、晉將王景仁,平定臧延範、趙訓叛亂,威振河朔。在後梁的名將中,楊師厚首屈一指,是一個無敵的存在。就連李存勖都非常忌憚他,有他在,不敢侵犯後梁的疆域。因為楊師厚的軍事地位,後梁末帝在討伐朱友珪爭奪帝位,竟然要先徵詢他的意見。他一己之力,可以左右後梁政局。

但因為楊師厚這樣功高振主,他自己晚年也驕傲起來,乃至大肆斂財,建立私人部隊銀槍效節軍,有不軌之意。一方面,他生前官至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晉封鄴王,死後被追贈太師、西齊王;另一方面,他死後等於後梁柱樑倒塌,銀槍效節軍投降了晉主李存勖,後梁很快亡了國。

春秋史社,專注於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請關注“春秋史社”,有問題歡迎留言。


歷史春秋網


對於五代十國的歷史,大家應該是陌生的,對裡面的將領估計也是捉摸不透。像我們今天要說的楊師厚,能聽過的也沒幾個。不過,楊師厚在五代時期,應該算得上是叱吒風雲的人,打仗十分了得。那麼,我們該給他怎麼樣的評價?

給他最大的評價,就是他作戰勇猛,是不可多得的驍將,立下了赫赫戰功。他主要的戰績有這麼幾個:擊破李茂貞,迎回唐昭宗;王師範在青州叛變,楊師厚率兵與王師範大戰三次,最終迫降了王師範;在襄陽之戰中,擊敗了勁敵趙匡凝;可見楊師厚軍事能力有多強。

楊師厚還是後梁的頂樑柱,替後梁抵擋住多次入侵。當時,李存勖派兵南下,威脅到了後梁晉州安全,楊師厚率軍往援,突破晉軍控扼的蒙坑(今山西襄汾南)險地,解晉州之圍。後又威脅到邢州安全,楊師厚率兵解除了邢州之圍。要是沒有楊師厚,估計後梁是抵擋不住李存勖的進攻。


楊師厚打仗領兵是有一套,可是品行方面不端。在打完棗強之戰後,竟然命令士兵屠城;在鎮州時,焚燒掃蕩街市房舍,移軍掠劫稿城、束鹿。還有就是矜功恃眾,有不軌之圖。用財政收入建立自己的親衛隊銀槍效節軍,還肆意放縱他們。沒有經過皇帝同意,就建立自己的親衛隊,可見楊師厚的專橫。

總的來說,楊師厚是戰場上不可多得的驍將,沒有他的存在,後梁的邊境就會混亂不堪。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在楊師厚死後,後梁的河北之地就丟了。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五代兵強叛將,將強逐君。整個時代“兵強馬壯者”為天子。而天子手下,是大大小小的軍頭。後梁名將楊師厚亦是軍頭中一員。他創建五代有名的勁旅“銀槍效節軍”,歷次大戰都有他的身影,勇猛連李存勖也不敢攝其纓。他為後梁建立立下汗馬功勞,是後梁朱家第一功臣。

楊師厚本人可謂忠心耿耿。他與朱溫君臣相得益彰,朱溫以河北事宜全權託付。他也不負眾望,為朱家兩代守衛河北,壓制了河東李存勖。可惜他終究也只是個頗有能力的軍頭,藩鎮化的銀槍效節軍他在世時尚能壓制,死後這幫驕兵悍將卻立馬投奔後唐,並且反戈一擊,滅亡了楊師厚守護多年的後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