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從技術層面講,現在iPhone依然吊打其他手機嗎?

顏丶顏


現在要說蘋果手機能吊打其他的安卓或者所有手機,我認為不現實啊,如果放到十年以前,你要說這句話,我還相信,但是隨著國產手機的發展,與蘋果之間的差距是越來越小了。

從技術方面來說,我們現在必須要承認,蘋果手機現在依然領先於其他的智能手機,作為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大哥,其地位還是很難被撼動的,而且每次蘋果手機的發佈會,都會引起全球範圍內的矚目。這就是蘋果的實力!


雖然蘋果手機現在全面處於領先的地位,但是它並不是萬能的,就那屏幕來說,三星的屏幕技術是業內公認的,就連蘋果手機的屏幕都要像三星定製。

還有,在相機方面,蘋果手機確實有非常強的實力,但是三星手機的拍照能力也不是吹得,可以和蘋果手機相提並論,而且華為這幾年也和徠卡合作,技術也是有非常大的進步。


那麼,有沒有蘋果可以完全吊打其他手機的地方,我認為還是有的,那就是蘋果的iOS系統,使用這iOS系統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蘋果的核心競爭力就是iOS系統,其流暢性是安卓沒有辦法比擬的。

所以說,蘋果手機能完全吊打其他手機廠商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大家對於蘋果手機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帆辰科技


不能說吊打,只能說iPhone 8領先大部分國產手機。總是很多功能目前很多國產機也都實現了,但也有蘋果開創。

Face ID

iPhone X用於替代Touch ID而推出的刷臉認證方式,搭載環境光傳感器、距離感應器,還集成了紅外鏡頭、泛光感應元件(flood camera)和點陣投影器,多種配置共同搭建用戶3D 臉部模型。

True Tone顯示技術

TrueTone 顯示技術,這簡單來說就是根據周圍環境色溫來智能調整的屏幕顯示效果。之前9.7寸iPad Pro首發這項技術。iPad Pro上為了實現TrueTone Display顯示技術,提供了四通道光源傳感器,監測當前使用環境的光色溫,然後調整屏幕顯示的色溫與其相近,達到猶如真實紙張在不同燈光環境下顏色不同的體驗。比如天氣比較陰的時候屏幕也會偏冷色,周圍是暖色調屏幕也會呈現暖色調。

肖像模式

即通過深度學習人臉特徵來保證整張照片的虛化效果,是蘋果公司2016年秋季發佈會上公佈的一種新的拍照方式,只能用於雙鏡頭的iPhone 7 Plus上,藉助雙鏡頭和相應算法,可以在拍照時候虛化背景以突出主體。在拍攝人像的時候,效果會比較突出,對於物體同樣有效果。

animoji

Animoji是在iPhone X上的3D動畫表情。是蘋果在iPhone X發佈的新功能。其使用面部識別傳感器來檢測用戶面部表情變化,同時用麥克風記錄您的聲音,並最終生成可愛的3D動畫表情符號,用戶可以通過iMessage與朋友分享表情符號。

TrueDepth

iPhone X的前置相機模塊包括下圖所示的這些傳感器單元,從左至右分別是:紅外鏡頭,泛光感應元件、距離感應器、環境光感應器、揚聲器、麥克風、700萬像素攝像頭、點陣投影器。

曲面屏

由三星開發並率先採用的曲面屏面板在近兩年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也已經逐漸被國產廠商採用,並且很受用戶喜愛。曲面屏作為全新的設計,在目前大部分直板手機中,算得上是一股清流,未來發展走向非常值得期待。在這樣絕佳的機會之下,蘋果也準備為未來的iPhone(比如iPhone 8)配備OLED曲面屏。

通過國內外行業分析師的爆料,蘋果早就已經有了推出OLED屏幕手機的計劃。隨著蘋果曲面屏專利的曝光,也進一步坐實了傳聞。蘋果曾不止一次向美國專利和商標管理局提交有關曲面屏的設計解決方案,其中一項專利為“可以在彎曲屏幕上搭載虛擬按鍵”,包括了透明的按鈕、鏡頭、觸覺反饋組件、音頻反饋組件等其他交互按鈕,這項專利的公佈至少透露了蘋果有推出曲面屏手機的想法。

不過,我們都知道專利跟最終設計的落實之間的距離還有些遙遠,之前蘋果也申請過很多新專利,但最終實現的很少。個人看法,蘋果iPhone有采用曲面屏的希望。但用曲面屏取代實體按鍵還需要一步一步來完成,這個設計的實現恐怕不是隻爭朝夕就能容易達到的。

還有什麼技術蘋果是領先或者開創呢?歡迎各位氪官來嘮!


36氪


這回沒邀,自帶小板凳

要說蘋果,這是一家非常牛逼的公司,雖然喬布斯走後,每年都有人唱衰蘋果,畢竟一個造型用了4年,但是蘋果自家的利潤每年都是上漲的,吐槽歸吐槽,每次蘋果新品發佈,大家還不是繼續買買買。

那麼蘋果到底有什麼黑科技在上面呢?

face id

屏下指紋做不出來,直接砍了。蘋果推出face id,點陣投影儀會投影3萬個紅外點到人臉上,進行3D建模,按照官方的說法, 能從1百萬個人中認出你,為了推face id,蘋果還自黑了一波,自家的touch id的正確識別率為1:50000。早前蘋果收購了primesense,faceshift,都是為了18年的face id技術服務。

為了保持領先,蘋果直接包下了臺灣廠的一家景深攝像頭的全部產能。短期來看,蘋果的面部識別技術是領先的,然而安卓廠商也一直在努力,據傳安卓廠商的面部識別技術將採用tof,我們來期待吧

SLP——主板堆疊技術

SLP技術允許蘋果在iphone8大小的機身塞下比8plus還要大的電池,所以iPhoneX可以提供更好的續航(據網友吐槽,8plus續航普遍優於X,蘋果的電池管理還得加把勁)。SLP需要廠商有極優秀的設計能力,不然沒辦法解決信號干擾,熱量堆積一系列的問題。三星也可以做,但是無奈要帶個高通這樣的豬隊友,因為要兼顧佈局,需要高通對soc主板進行修改,高通不同意。為了平衡獵戶座和驍龍,三星也只能放棄上SLP主板

AMOLED屏= 劉海 + 無下巴

amoled可謂十分適合調教,彎曲打孔為所欲為。

為了做到無下巴,iPhone X底部把屏幕彎曲到了裡面,這也代表了手機屏幕封裝的最高工藝,cop。

當初蘋果把X的設計拿給SDC(三星顯示部門)看的時候,SDC可愁死了,又要打孔又要掰彎,工藝極其複雜,還好,最後SDC還是不負眾望,成功交貨。

既然技術是SDC的,三星旗艦自然隨時都可以用,但是三星有自己的追求,不會盲目追劉海屏的潮流的。用劉海是不可能用劉海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用劉海的。

A11bionic

A11,代表了地球上最強的移動處理器,具體有多強,蘋果每年對手只有自家上一年的處理器,領先安卓全家至少2年。

好在最近的三星獵戶座9810跑分讓我們看到一絲希望,9810基本追平了A10,快摸到A11屁股了,三星——安卓之光

3DTOUCH

3D touch可謂一出生就被質疑創新。技術上沒什麼難點,安卓廠商也做過一兩款產品,但是市場反饋不佳。谷歌提供了shortcut的方案,甚至不需要廠商換壓感屏,但是依舊極少廠商跟進,可能還是沒人看好吧。

拍照

放到以前,拍照還是蘋果的一大亮點,但是現在已經位於第一梯隊墊底那個了。雖說今年進步挺大,但還是沒能超過對手。蘋果前有三星谷歌壓著他打,後有華為緊追。

想到再繼續補充


這不是su矢你


第一也是蘋果一直領先的技術,處理器方面!

蘋果的處理器一直都是手機業界第一,同期的蘋果處理器性能表現,都要遠超於其它手機使用的聯發科,三星獵戶座,高通驍龍,海思麒麟的手機處理器。而且基本都是超過一大截,這也是蘋果手機性能一直是手機裡最好的性能!其它手機還要努力。
8


第二.iPhone的系統iOS系統,流暢性都遠高於其它手機:

蘋果的引以為傲的還有就是iOS系統,流暢,好用,功能多,交互性多,用戶反饋都是非常不錯!雖然國內廠商都有基於安卓系統優化出現了MIUI系統,Flyme系統等到時流暢性,和其它功能還是要略遜於iOS系統的。

第三.小小各項技術上的領先突破

指紋解鎖蘋果是第二齣的;攝像頭雖然都有好幾千萬,但是拍出來還是沒有蘋果清晰;音樂播放音質調教也很好。還有令人一直吐槽的異形劉海全面屏,今年被其它廠商大量模仿。(雖然很多人覺得醜,但是身體還是很誠實,買iphoneX的人還是那麼多,真希望你們說到做到!)


我是魚翼安卓圈,更多手機資訊關注我,可以給朋友們推薦實用手機


吧唧科技


不考慮價格因素,在技術上確實佔有一定優勢,但是除了芯片以外,別的談不上吊打。

系統

隨著安卓這兩年的大幅度進步,本來是蘋果完全吊打安卓的,但是現在已經差距變得比較小了。原因是安卓將過時的Dalvik換成了art虛擬機,剔除了大量冗餘代碼,並且也在效仿蘋果的假後臺。並且讓安卓機越用越卡的碎片,也有更高效的處理方式。

由於蘋果是封閉系統,加上其小功能並沒有安卓完善,我認為安卓系統在兩三年以後勢必會超越蘋果。蘋果最注重的安全,其實對於中國用戶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因為用安卓系統也沒幾個人會吐槽他的不安全,用了那麼多年,也沒出什麼問題。

還有關於省點的問題,在電池容量同等大小的情況下,確實比別的手機要節省電量。但是其容量確實也是小了一些。

如果覺得自己安卓機卡了,記得三點,修改動畫縮放速度,更換電池,雙清重置系統。

拍照

Iphone手機的拍照確實是比其他廠商的要強不少,雖然其像素並不佔優勢,但是採用的傳感器以及影像算法都是世界頂級水準的。國內的廠商拼不過,只能將賣點轉移到像素多少多少或者雙攝什麼的。但是華為的萊卡雙攝做的確實很不錯,已經將差距儘可能的縮小了,其成像效果別樹一幟,這就看個人喜好了。

智能語音

在國內手機裡比較好的其實的小米的小愛同學,華為的屬於爛的一批,作為花粉也表示很無奈。蘋果的智能語音到國內水土不服,表現一般,但是在國外,用母語的話,表現完爆其他手機的智能語音。

良好的生態鏈

這個在你擁有多款蘋果設備時會感受特別明顯,設備與設備之間的默契感是別的廠商無法給予的。國內大廠現在也在做這方面,但是差距較大,過兩年可能會追上吧。

其實按照中美貿易戰的趨勢,蘋果在未來一兩年國內市場必然會受到打擊。不止止是這個。

最近曝光出的蘋果手機上軟件充值或收費比安卓機高很多,這個是非常硬的傷,相信會傷了很多果粉的心。蘋果也有很多不人性的設置,價格貴,配件也貴。根據身邊的朋友反應,感覺買蘋果機體驗感明顯沒有安卓機強。

對於不差錢的人來說,買啥機子完全就是倆字喜歡,就不用在這說什麼性價比。蘋果做的一年不如一年。



邊走邊看的羊叔


就目前來說世界上可能就只有蘋果手機和安卓手機兩種手機之分,所以iphone吊打安卓手機這種說法我認為並不恰當。

蘋果手機技術部分優先這是不可否認的,先從cpu這上面來說,蘋果的A11處理器完全可以和高通的驍龍845處理器一較高下,而A11採用的是6核心設計,高通驍龍845採用的則是八核心,從這種角度來說蘋果的A11還是決勝一籌,甚至還處於領先狀態,在處理器上面的高通還需努力。


在屏幕上面,蘋果的屏幕向來都是分辨率不是太高,但是蘋果的屏幕的確是以“驚豔著稱”,尤其是在新發布的蘋果x手機上面,破天荒的採用了2k分辨率屏幕,讓屏幕的優勢更加明顯,對比度甚至超過一萬,要知道小米的手機對比度不超過2000,這也是不能比的。不過話說回來屏幕跟蘋果的處理器不同,蘋果使用的屏幕並不是自己的,而是是安卓手機陣營的“老大”三星的屏幕,所以安卓手機尤其是三星自己的旗艦手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這只是成本的問題,而蘋果的處理器有錢你也買不到的。


除了處理器最讓蘋果得意的就是它的系統了,目前安卓在總體性能上面的確還沒有達到ios的高度,這是蘋果手機的一大優勢,系統上面就不多說了,用過了自然知道。

但是,理性的來講,蘋果最近幾年創新不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從iphone6到8p,沒有一點拿的出的創新技術,一直到了x才擠牙膏般的推出了劉海式全面屏,併成為了安卓陣營學習的模範,同樣,安卓在技術創新方面也讓蘋果可望不可及,安卓有的功能蘋果沒有的還是很多,就算是一些技術含量並不高但非常實用的功能蘋果也不支持,或者說有些技術含量很高的功能在安卓推出幾代產品後才推出,因此,在技術創新方面蘋果講究的是少而精,安卓則是多而實用,從某些方面來講蘋果甚至是落後的,有一個事實就是蘋果有的東西安卓都有,而安卓有的蘋果不一定有。


總的來說在蘋果創新力度下滑的大前提下,安卓系統在擁有全球幾十家手機廠家共同為安卓手機提供創新元素的情況下,蘋果並不佔優勢。


Geeker宅技術


蘋果無論是在性能、系統、設計方面都是手機市場的標杆,並且很多手機廠商都爭先恐後的模仿,比如說現在的"劉海屏"。

在iPhoneX發佈的時候,有一大批國人說"劉海屏"非常的醜,並且表示自己不會去買。結果買iPhoneX的人並不少,而且也出現了很多廠商的旗艦手機模仿了"劉海屏",可見蘋果在手機界的地位。

強悍的CPU,驍龍845也不是對手

三星S9作為安卓的機皇,性能強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安卓手機。很多媒體人也拿搭載驍龍845的三星S9和iPhoneX進行了對比評測,三星S9是6G內存,而iPhoneX則是A11處理器加上3GB內存。在評測時,三星S9的多項跑分都比iPhoneX低,並且整體打開軟件的速度還是蘋果X領先。

經過測試,儘管驍龍845是高通最強的CPU,但還是比蘋果A11落後一點。


系統的優勢最明顯

雖然很多人認為系統不能算在技術層面,但畢竟系統需要很多程序員的奇思妙想,這也需要很大的技術支持。

雖說現在安卓也不錯,但相比於IOS還是相差一大截。手機剛買的時候流暢度都差不多,但手機使用時間長了差距自然出來了,這也是很多人選擇蘋果手機的主要原因。

屏幕和相機

雖說蘋果的屏幕分辨率不是業內最高,但屏幕卻很討好眼睛。除了蘋果屏幕用料好,最重要的是蘋果的屏幕調教技術好。再者是相機,很多安卓手機的評測視頻都是拿蘋果做比較,這也足矣體現蘋果相機的出色。

在很多論壇裡,都是各種說安卓手機比蘋果好,吐槽蘋果手機菜的不行的人。如果按照那些網友所說的,蘋果手機早倒閉了,但事實是蘋果手機賣的依然很好。其實我們沒有必要自欺欺人,當然我也不是說安卓手機不好。

你認為蘋果和安卓誰更好?你用的是什麼手機?

壘高思維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很業餘,沒有雙卡雙待,連基本的通話錄音都沒有,之前的白帶設計,握的姿勢都能影響手機信號的bug,Intel版本的基帶問題,包括iPhone X的信號都不是最好的。手機首先的定義,它是一部手機,通訊是基本的功能,不是CPU多強 ,屏幕多好就能一統天下的。其他的就拿華為來說集成的紅外遙控,可以遙控家裡所有的電器,iPhone也沒有這個功能。再往小了說,用個充電寶都要轉接頭!別的手機都有快充了,iPhone還是沒有,無線充電也推行的很晚才出來。大負荷應用續航時間短,升級降速系統無法降級,不支持GIF動圖,iCloud速度遠不如國內的其他手機,包括拍攝能力近年來也不是穩坐第一。何來吊打? 買的起三星 華為高端機的完全買的起蘋果,但是為什麼還是很多人不選擇?因為它並不完美,無法滿足一些人群的需求。就比如我來說,幾個門店開單,小孩子用的平板電腦都是iPad,但是手機,我用三星華為


明星每日說


自iPhone誕生之日起,他們就走了一條絕對精品主義路線,雍容華貴、價格高昂,十年帝國長盛不衰,其中,固然有喬布斯的粉絲文化和庫克高超供應鏈管理的作用,但究其根本,還要回歸到iPhone領先競爭對手一大截的技術上,正因有如此基礎,才逐步衍生出蘋果的飢餓營銷、霸王條款和強勢的供應鏈管理,但經過十餘年的追趕,各路手機廠商正在無限迫近 iPhone手機,畢竟,技術的移轉一直都是非常自然而迅速的,這種移轉不止於通過模仿和抄襲,還有手機人才在企業間的流動,說白了,蘋果斷斷續續的離職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他手機制造商的成長,加之,硬件創新總會出現停滯,大家在技術上的差距會越來越小,直到消失,或者於錯綜複雜的狀況中,相互學習。

顯然,蘋果上一次在技術上實現飛躍的機型應該是iPhone X,這款手機雖然銷量不如預期,但卻採用了大量黑科技,特別是留海屏幕和Face ID功能更是耗費蘋果工程師大量的心血,怎料消費者並不買賬,畢竟,價格實在太不善解人意,或許,我們可以拒絕高售價下的iPhone,但依舊欣喜於蘋果創新型的技術,任何技術都有望引領世界。

現在,消費者對於智能手機有了更高的期望,大家希望它們能成為身體的一部分,社交、支付、學習、遊戲、購物統統都交給智能手機,而製造商對於智能手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賺取手機利潤之外,他們更希望把手機作為一個平臺,比如成為流量入口、搭配自己的軟件服務一起售賣,自然地,一些有品味的企業,還希望藉助手機平臺推廣自己的黑科技,要知道手機硬件只能賺一次的錢,而技術和專利則可以賺很多次的錢。

相信熟悉蘋果手機的人都知道,他們家的設計師都是完美主義者,而且都是一些貪婪的傢伙,自iPhone第一代開始,每年都會疊加新的技術,且從未放棄任何的老技術,比如iPhone5s加了指紋解鎖,以後全部的手機就必須要有這個功能,而從iPhone7有了防水功能以後,所有的新手機就必須要有防水功能,當iPhone X添加了Face ID之後,三款新iPhone就必須要有這個功能。對於外行人來說,這種做法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每年都要疊加新功能,手機卻越來越薄,越來越精緻,如此兩頭懟的要求,幾乎要把工業設計師傅給逼瘋了,但他們都搞定了,不僅設計出A系列超高容量的處理器,還創造性地採用雙層PCB板,把所有芯片都壓縮到一塊更小的面積上了,於是,工業設計師、機構設計師在蘋果是地位最高的一群人,當然,他們在整個宇宙中也是地位最高的,沒人敢惹。

基於“疊加永無止境”的設計理念,iPhone X應該是集合蘋果技術於大成的手機,畢竟,iPhone Xs之類的手機只是把屏幕搞得更大一些,而且它所攜帶的技術基本上Copy上一代產品,沒有辦法給人帶來黑科技和眼前一亮的感覺。

事實上,iPhone X作為蘋果手機十週年紀念款,絕不能只在銷量上來理解之,據說這款手機整整花費了3年的時間才最終研製成功。早在2013年,蘋果就收購了以色列3D傳感器公司PrimeSense,2015年又收購了專精於面部捕捉的Face Shift,又經過兩年的整合研發才最終研製出讓人眼前一亮的Face ID功能,專家說,這是一項領先Android陣營至少兩年的新鮮功能,非常之複雜,包括一整套由紅外攝像頭、泛光感應元件和點陣投影器等組成的“原深攝像頭系統”,還有獨一無二的仿冒技術,蘋果為每一個Face ID都寫入唯一的身份,與自己的機身配對,把一部分設計融合到手機其他零部件裡面,也就是說,即便是有人模仿了Face ID功能,或者類似的產品,它都沒有辦法非常順暢地使用該技術,畢竟,手機零部件千變萬化的零碎設計誰也模仿不了,此外,蘋果在Face ID中還嵌入了注視感知技術以及為應付容貌變化的內置於A系列芯片的神經網絡引擎技術等等。如此複雜的技術不單讓競爭者無從模仿,也讓自家供應商的良品率非常不理想,去年大概九十月份的時候,整個iPhone產業鏈都桎梏於Face ID的產能,陷入停滯。

總之,外行看外觀,內行或許也看不懂蘋果的內置設計,但不可否認的是,蘋果的技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在吊打其他製造商的,當然,如開篇所述,Android陣營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大家的差距正在被無限縮小,有些技術甚至已經領先蘋果,比如快速充電技術,Vivo可伸縮攝像頭設計,還有華為電梯的信號捕捉技術。

無論消費者如何吐槽,說iPhone手機創新乏力,說其售價太高,自己作死自己之類的,說其太過於個性化的設計,遭人憎恨等等,但誰也不能否認的是,iPhone手機一向是非常精緻而漂亮的,真得如藝術品一樣傲立在櫃檯中,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品質非常過硬,硬到無法想象。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蘋果有強大的設計團隊,這是喬布斯的遺產,蘋果有著強大的供應鏈管理團隊,這是庫克的財產,同樣,蘋果還有著非常強大的品質團隊。

平心而論,品質團隊的審美性不如設計團隊,甚至趕不上供應鏈管理者,畢竟,供應鏈上動輒上百億的生意,讓人覺得非常拉風,但是品質團隊必須是一些“意志非常強大”的人來擔任,因為品質的要求,會惹得設計者抱怨,他們的設計需要滿足各種殘酷的測試,稍不留神,就如同GATA的藍寶石一樣,碎了一地,同時,供應鏈上的人也非常討厭過於嚴苛的品質要求,將其稱之為“品質過剩”,這個詞兒不僅會引發負面情緒,更要消耗掉大量的成本,一個零部件明明只有一點點碰傷,肉眼幾乎看不到,但按照品質要求,它們就是報廢品;任何一個零部件都要經過數十次地反覆測試,優中選優,而最終的成品手機則同樣要經歷“千刀萬剮”的殘酷考驗,方能最終出貨,這些操作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手機制造的成本,但也正是這些操作,使得iPhone手機的質量一直是槓槓的,而且整個產業鏈也在經年累月地升級自己,以滿足蘋果最嚴苛的品質要求,活下來的,都是狠角色。

最後,iPhone手機能吊打Android陣營的,依舊是穩定如斯的iOS系統,他們把軟件和硬件完美地結合到一起,運行流暢而穩定,而封閉式服務器又避免了碎片化和惡意軟件攻擊,事實上,蘋果永遠可以吊打同行的,或許只有系統,這實在是一個殺手鐧。


科技新發現


iphone已經吊打不了安卓!但是依舊有優勢,近年來國產手機廠商和歐美企業深化合作,不斷實現技術突破,不斷蠶食三星的市場,蘋果由於其ios的特殊性,國產對其影響不是很大,但是蘋果已經很難吊打安卓了!價格差距讓人消費者開始考慮國產!

3年前國產安卓確實不夠好,卡頓都解決不掉,發熱質量問題不斷,雖然蘋果價格一年比一年高,但是確實一直深受消費者喜愛,畢竟小編哥哥的蘋果6用了4年還很流暢,雖然不太能玩遊戲了但是完全感覺不到卡頓!這就是ios的強大,給國產誰可以,所以不需要吐槽那些喜愛蘋果的用戶,蘋果確實很好用!



我們要明白蘋果不是一家硬件公司,它專注的是軟件,而華為是一件硬件公司,所以華為在電池、拍照等方面可以超越蘋果,但是蘋果在軟件方面絕對依舊吊打國產!蘋果的優化能力堪稱恐怖,1G運存還能玩吃雞,有一點大家需要明白,只要是能花錢買到的對於中國企業都不是難事,比如3D結構光,劉海屏,屏幕指紋識別!中國企業還是缺乏創新!抄襲能力很強!中國需要多一點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