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時候會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嗎?因為什麼?

AstroC


父母不理解的時候肯定存在,首先年齡不同 ,對很多事、物的認知不同,其次人在不同年齡段,自我要求不同等等。一定存在父母對子女的不理解。但是,一般情況下,雙方都可以互相包容,衝突就不會發生。然而,尤其對於高齡老人,身體機能痛苦多於舒服時,常常有心而無力,一味想幫助子女,這種狀況下,衝突尤其強烈。老人逞能,發生意外的幾率非常大,他們自己意識不到。對子女拒絕他們的行為感到非常沮喪。必然衝突。這就是俗語幫倒忙,越幫越忙。


神六驛站


剛出去廣東打工的時候,父母經常打電話叮囑,晚上下班不要跑出去玩,還說外面壞人多,哎!那時候我還真的聽父母話,天天下班就回去玩手機,然後睡覺!時間長了,宿舍的人都以為我有什麼自閉症呢。後面我跟宿友說了情況,哈哈他們都笑死了![捂臉]



紫龍表哥


我的成長過程中一直有這樣的感受。尤其是上高中那三年。後來上大學了,我就不在乎理解還是不理解了。遇到有衝突,我儘量站到父母的角度考慮問題。至今,我已40多歲,其實,他們還是不理解我。但是這並不影響我愛他們,也不影響他們愛我。


妖精丁小魚


父母不理解孩子是常態吧,兩代人事事都理解的其實非常少。


因為父母和你成長的環境不一樣,受的教育不一樣,他們那時候的經驗,到今天你可能覺得毫無用處,而我們的行為,父母也常常覺得不能這樣。



父母不理解自己,沒關係,怕是的父母沒有界限感,在孩子成年之後,依然插手孩子的事情,事無鉅細都要管,這源於有的父母認為“愛就是要管他”。


很多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憑著自己一片好心,認為要對孩子好,得指出他的不對,並且改變孩子的行為。


但這種糾正的做法,往往只會引起下一代人的反感和抵抗。



兩代人之間的代溝是普遍現象,面對這個問題,一方想要控制,另一方想要逃離,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


我們需要做的是,允許問題存在,但我們要守住自己的界限。


意思是說,作為下一輩,我理解父母的愛和不易,但我不能接受父母過多插手自己的事情。拒絕幾次,不要妥協,慢慢父母也會知道你的心理界限在哪裡,也會改變。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你覺得我說得有道理,也歡迎你轉給自己關心的朋友看。


歡迎關注“一點心理學”,讓生活輕鬆一點。


一點心理學


🌾🌾🌾🌾🌾🌾🌾🌾🌾🌾🌾

一個人很多時候連自己都理解不了自己,未來的自己很可能理解不了現在的自己,為什麼有那些想法?做了那些決定?

你怎麼能奢望另一個人或者另一些人,總是理解你呢?

別抱著“外人不理解我就算了,為什麼你們是我最親的人,也不理解我” 這樣的想法。

血緣關係並不是搭建起雙方100%互相理解的橋樑。

你和父母表達了你內心真實的想法了嗎?如果從未表達過,就不要奢望父母如你肚子裡的蛔蟲,猜猜猜,猜到你心裡想的是什麼。

你抱怨的同時,你的父母也有相同的感受:“我的孩子為什麼就不理解我們呢?”

你和父母就某個問題進行溝通時產生了矛盾,可能你們不是在溝通,只是在自顧自地表達。這個溝通就是無效的。

雙方都以自己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和表達。總覺得自己的想法是更正確的,並且想要強行將自己的想法灌輸進對方的腦子裡面,希望對方能夠立刻接受。如果對方不接受就覺得對方不理解自己,就憤怒,進而拒絕溝通。

但對方想要傳達給你的信息,你壓根兒一丁點兒都沒有聽進去,或者說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了。

建立在互相理解基礎上的溝通,是有效溝通的基礎。

父母和你因為年齡代溝,成長背景,社會經驗,學識見識的不同,必定會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這些看法和觀點是你們自己在各自的生活過程中,經過長時間的實踐,總結出來的,是自己百分百接受和認同的。

你們溝通產生矛盾時,想要通過一次短暫的無效溝通,就讓對方改變他長期形成的價值觀,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況溝通不暢所帶來的負面情緒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你都不聽我的,我為什麼要聽你的?”

🥝首先,心平氣和地傾聽,父母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理解他們的看法,然後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權衡利弊,去判斷對錯。

🍋其次,好好整理一下自己想要傳達給父母的想法到底是什麼

?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你表達出來的東西也是模糊的,沒有說服力的。

🥦溝通過程中,你要表達出你對他們想法的理解和尊重,讓他們知道,你真的理解了他們的苦心,再心平氣和地說出你的想法

遇到分歧,不要急著反駁,先聽,聽進去,理解了,再表達,有說服力地表達,一次溝通不成功,就在合適的時機,重複多次溝通。


美麗丫


確實不理解,其實互相都覺得對方不理解。

有時候,有些話,即便是親生父母,也說不出口。

站在自己的角度,為父母考慮,父母不理解,覺得你太自私,做事考慮不充分

站在父母角度,他們為你考慮,但是你覺得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和能力,他們的老一套已經不適合目前的情況。

有時候溝通起來真的很難,你都不知道那句話說錯了,父母會對你橫加指責,甚至是哭訴。

有時候覺得大家性格不合,但是後來發現自己變成了另一個父母一方的複製版,不知不覺收到了影響,父母的固執,同樣遺傳到你的身上,兩邊各執己見,任何一方妥協,都有一方受傷害。

想要解決還是要多溝通,克服心理壓力,多跟父母聊聊天,潛移默化的改變他們的觀念,橫衝直撞有的父母會覺得這挑戰了他們的權威,一個屁孩翻了天了,什麼也不懂,就越想控制你。

人嘛,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維,能溝通就多溝通吧


Natuer小雅


正常啊,小時候覺得父母無所不能,無所不曉,就特別祟拜父母。隨著年齡增長,對父母的一些問題感到質疑,再後來就覺得自己都是對的而父母都是錯的[捂臉]可是父母還不改正自己的錯誤還苦口婆心的勸自己,這時候就很抓狂:你們為什麼不理解我?搞得雙方都很難過。這可能就是大家所說的叛逆期吧!再後來,歲數再大些,有了自己的經歷和人生感梧就會覺得:噢我父母原來說的也有道理啊。所以我覺得這就是人生的經歷過程,當然一些不可理喻的父母除外。


阿呆在哪兒


一直都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

也許是我太年輕,還在叛逆吧。

父母對我好是真的好,但是不相信我說的話也是真不相信,不支持我任何決定也是真不支持,永遠都是別人怎麼怎麼說,有事從來不跟我商量,不跟我說,自己就把我的主做了,還要說一句,這就是你想要的!!!

父母對我好是真的好,但是永遠不去試圖理解我,瞭解我,而且還認為,我養你那麼多年,我能不瞭解你嗎?你就是這麼想的,這就是你想要的,一旦我的想法和他們不一樣,他們就會從年三十囉嗦到年三十,直到你妥協,還要說一句,你看我就是你是這麼想的!!!

但是我父母對我真的特別好,沒錢給錢,在他們能力內,把最好的給我,孩子沒人帶,幫我帶孩子等等…,但是就是不相信我,不支持我覺得我說的任何事都是道聽途說,別人和他們自己說的都是對的,我還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應為這都是“我想要的”。


玥小二


年輕時會因為父母不理解自己覺得委屈,會爭辯,會吵架;為人父母后,與自己的父母仍有許多的意見不一。

在嘗試理解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慢慢懂得父母一直在努力理解我,只是因為成長背景與所處環境的不同,無法做到感同身受。

真正不再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是在自己被兒子反駁:你想用你的感受代替我的體驗,是多麼荒唐!

明白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期待別人來理解自己,每個人都能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到底便是極好的。


無論如何99


這個很正常,不論是學歷的提升還是社會閱歷的豐富,會讓你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有所不同,而父母一輩子可能也就處在一個類似的生活圈,接觸的東西也是一成不變的。

當我們的三觀與父母衝突時,總會對他們產生質疑,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父母和子女的角度出發點不同,會讓人覺得父母很頑固,沒有頭腦,其實不是不理解,而是你長大了有了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父母能給的不再是精神,而是物質,剩下的一切需要你自己去探索了。

所以當你覺得父母不理解你時,可以換個角度溝通,不能一下子甩臉色給父母看,畢竟父母也曾經是孩子,哪天你也變成了他們的角色,又是另一番天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