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蔣方舟說“我不敢勸年輕人輕易辭職”: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了

你有想過要換工作嗎?


最近疫情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了。

隔離在家裡的職場人,有的心態不錯,在家裡辦公悠閒舒適;

有的心急如焚,畢竟無法線上辦公,就沒有辦法賺錢。

蔣方舟說“我不敢勸年輕人輕易辭職”: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了


很多中小企業在2019年的下半年已經在虧損中,如今遇到疫情,更能夠說得上是雪上加霜,如果企業真的撐不住,那“復工”真的就變成了所謂的“尋工”。

往年,春節的前後都是公司離職的高峰期,可如今這個形勢下,不少行業的職場人都在暗自慶幸,自己那封準備了許久的離職申請還好沒有遞交上去。


蔣方舟說“我不敢勸年輕人輕易辭職”: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了


隨著疫情的蔓延,全球都迎來了難以計數的經濟損失,尤其是旅遊業、餐飲和影視院線行業都是舉步維艱。

前段時間西北莜麵村線下店鋪陸續停業,創始人聲稱即使是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個月;許多影視基地也暫停了拍攝,影視行業也迎來了一個“寒潮”。

蔣方舟說“我不敢勸年輕人輕易辭職”: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了


我記得之前有個在三亞的旅遊公司做導遊的朋友,告訴我說他們公司每年就是盼著假期大賺一筆,誰知道今年疫情影響,單是他們公司取消訂單金額就高達幾百萬。

有人說:

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在家辦公已然成為現在職場人的常態。

因為全國院線停業,電影沒法看,如今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已經變成了“宅經濟”線上娛樂的“頭牌軍”;

聚會沒法去,遊戲開黑也是一種聯絡情感的好方法,甚至遊戲行業又短暫的迎來了小春天。

蔣方舟說“我不敢勸年輕人輕易辭職”: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了


當然,有為了遊戲通宵達旦的,自然也有人為了知識而廢寢忘食的,知識付費從業者,開始加班加點地製作課程。


許多教育培訓機構,也急忙趕上互聯網這輛快車,開通了“雲課堂”,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

蔣方舟說“我不敢勸年輕人輕易辭職”: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了


人們常常說:危機中常常隱藏著轉機。

看起來我們職場人,能做的事情就只有等待這場疫情結束,但實則不然。危機對我們來說,究竟是困境還是跳板,關鍵是看你怎麼去對待它。

你究竟是選擇安於現狀,還是選擇奮起直追,利用現在互聯網的便捷而給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


不破不立,能夠打破困境的,也唯有你自己。

蔣方舟說“我不敢勸年輕人輕易辭職”: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了


最近大家討論的問題,最多的應該還是關於找工作這塊。

多數人都對未來感到迷茫,焦慮自己的出路,一來不想在現在的單位裡工作,二來又不知道自己想做哪一行?可以去哪些公司?

蔣方舟說“我不敢勸年輕人輕易辭職”: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了

前幾天,我和一位剛剛辭職的朋友聊天,她是這麼和我說的:

“在最近不能出門的期間,我也選擇了辭職。我報名了FRM的考試,準備等疫情結束之後,憑著新本領去尋求更好的工作。


而且利用現在網絡平臺的便利,給自己弄了個寫作賬號,每天分享一些我的內容到平臺上,還收穫了不少粉絲,也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筆廣告費用。”


蔣方舟說“我不敢勸年輕人輕易辭職”: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了


在一些職場人的眼中,如果說行業是一艘“大船”,當這首“大船”已經撞礁的時候,不如自己選擇跳船逃生。

在疫情結束之後,倘若你並沒有改變主意,依然是想做回你的“老本行”的話,那我建議不妨你趁著這次疫情在家裡隔離的機會,給自己查缺補漏,完善提供自己的能力。

假如你選擇換行,那麼你就要好好思考自己想從事什麼行業,自己的能力適合什麼行業?


提前去了解行業前景、行業所需技能等等,再結合自身的實際能力去考慮自己適不適合進入這行,這樣才能規避你轉行時的風險。

蔣方舟說“我不敢勸年輕人輕易辭職”: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了

作為一個過來人,或許以下的幾點建議,對於即將跳槽的你會有些許幫助:

1)切記裸辭


在這種特殊時期下,大部分的線下招聘會都會取消,春招延後,而且許多公司現在也處於一個虧損期間。


為了開源節流,辭退員工的機率要比招聘新員工要高得多。

歸於現實來看,裸辭之後也就意味著你失去了經濟來源,生活絕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假如你生活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那麼一旦你選擇了裸辭,吃飯、房租水電、找工作的成本這些都將成為你很大的壓力,而且裸辭還會導致你的社保公積金斷繳,影響購房、買車搖號等等。

蔣方舟說“我不敢勸年輕人輕易辭職”: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了


蔣方舟曾在《圓桌派》節目上聊到跳槽這件事,他表示自己曾經經常鼓勵大學生趁著自己年輕,有本錢可以多試錯,但後來他不敢再這樣和別人說了。

因為他發現,

這個社會的容錯率是非常低的,年輕人雖然有時間本錢,但他們的時間也同樣珍貴,浪費不起。

對於想要更換行業、公司職位的職場人來說,雖然現在面試招聘多數被取消,但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線上面試招聘成為了多數企業的選擇,你大可以通過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APP與自己心儀的公司盡進行溝通,拿到了offer再決定是否要辭去現在不滿意的工作。

這樣一來,你在更換工作的期間就不容易出現“空窗期”


2)權衡其中的得失


其實找工作,和我們購買商品是一樣的,如果你覺得它不值得你,那你就不要買這件商品。如果你覺得換這份工作不值得,那就別換。

我記得之前有個朋友,她進入了一家新媒體公司,每天就是複製黏貼一些文章,然後負責在幾個平臺上發發文章,一天的工作量就完成了。

蔣方舟說“我不敢勸年輕人輕易辭職”: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了


那時候她經常在朋友圈曬出自己上班有多清閒,聊天煲劇,簡直是讓我們這些做內容的羨慕不已。

可她工作了兩年之後,行業迎來革新,以前那些做流量的賬號都已經變得沒有人再關注,他們公司也開始轉型開始做內容產出。

可我那位朋友這兩年時間根本就沒有為自己累積任何技能,每天就是得過且過,一下子要求他們要寫原創的內容,並且還設定KPL。


果不其然,我這位朋友沒過多久就失業了。

多數時候,我們選擇工作的前提,自然是以收入放在首選考慮。但一份工作的好壞,真的是靠收益作為判斷嗎?

蔣方舟說“我不敢勸年輕人輕易辭職”: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了


答案是否定的!


假如你只是注重報酬收益,那麼你從事的這份工作可能並沒有太多的含金量,也許它的眼下收益不錯,可從長遠來看,它並不存在著長久效益。

錢只能解決一時之難,可我們找工作當下的“快感”,而是要從中獲取長期收益,做一個“推雪球的人”

3)學會調整心態


因為此次疫情帶來的影響是長遠、沉重的,有些人即便是開始了在家裡辦公的模式,可雲辦公很難讓人進入到工作中的狀態,心情還是會隨時跟著疫情的變化而變得跌宕起伏。

蔣方舟說“我不敢勸年輕人輕易辭職”: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了


對於疫情何時能夠結束,我們也無法知道準確時間,也許很快,也許很久。

但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好理智,讓自己從消極的狀態中走出來,工作是為了將來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

趁著這個空窗期,你大可以思考對自己而言,你的人生中目標是什麼?你需要為了這個目標付出什麼?你又應該通過什麼途徑取為這個目標付出?

蔣方舟說“我不敢勸年輕人輕易辭職”:這個社會的容錯率,太低了


只有明確一個方向,做好前期的準備,就像推雪球一樣,一點一點的為自己儲蓄能量,在最頂峰的時候製造一場聲勢宏大的“傾瀉”,才能找到一份稱心的好工作。


我是張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