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微信步數標準嗎?

隕落26931894


在回答微信步數標準嗎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讓題主瞭解微信步數是怎麼工作的。

手機內置了振動傳感器和協助處理器,根據這些設備的震動頻率來儲存數據。邁出步伐的時候,加速度最大。放到座標軸上,加速度的變化看起來就像一個cos波形。

兩個波峰之間,就被認為是一步。如果連續出現8個波峰,就確定這個人在運動狀態。設備就把前面的波動以及後面的波動算成步數。

因此,微信步數只是根據振動傳感器和協助處理器的震動來計算步數,並且這個工作原理也容易造成偏差。

那麼既然微信步數是根據振動傳感器和協助處理器的震動來計算的,我可不可以讓這兩個器件以為我走了,但其實我沒走呢?

答案是可行的,將手機ROOT(獲取最高管理員權限,手機的所有的軟件部分你都可以更改了)之後,我們通過Xposed框架,便可以讓振動傳感器和協助處理器誤以為我們在運動,從而達到自定義步數的目的。

就算你不會/不捨得ROOT自己的設備(ROOT是把雙刃劍,在完全獲取手機控制權的同時也使手機的風險大大增加),網上也有售賣這種搖步器的

只需要把手機放在上面,手機就會不停地搖擺,振動傳感器和協助處理器就會誤以為你在運動,你的步數就會一直增加了。

所以答主不用太糾結與微信步數標不標準上,畢竟作弊方法這麼多,微信步數早已沒有了參考價值。



GuChu顧初


感謝您的閱讀!

先不慌說標準,我們先說說微信是怎麼計算步數的?它的原理是什麼?瞭解了這些,你才能知道到底微信步數標不標準?

基本的記步原理:

  1. 通過加速傳感器分析你的加速度,並且通過協處理器進行分析,通過人走路出現的加速度,來分析人走了多少步數。

  2. 手機內置的振動傳感器(比如陀螺儀,重力感應等)以及協處理器,通過設備的振動頻率來分析人走了多少步。

其實,我們分析這兩者解釋的原理,其實都是相同的,它們都是一種通過傳感器來記錄人的運動的,在通過處理器進行分析得出。很明顯,因為機器只是根據振動或者加速度來完成記步,我們自然可以作弊。

我們知道大人和小孩、兩個同齡人的高矮,其實步數都是不同的,可能有些人走50米需要25步,有人只需要20步;所以同樣的距離,我們可能走的步數是不同的,因此微信很聰明的是,它不是計算距離,只是計算你走了多少步(正常步行的話就是0.4到0.6米之間),至於你走了多少,你可以自己計算。

可是,問題就來了,因為微信的步數和我們使用運動手錶GPS定位不同,我們通過手機,可以作弊的,我們人不走,手機晃動,可能都會帶來步數的變化,因此,有些人可能沒有走實際體驗數據的步數,靠著作弊帶來的步數差別,其實沒有什麼意思。

我覺得我們也不用太過在意步數,畢竟身體是自己的,運動是自己的,攀比可得不來健康。


LeoGo科技


  靠譜的答案是,微信步數既不標準,也不準確,有很多是作弊行為。

  在探討這個問題前,先粗略瞭解一下微信步數的工作原理。現在手機、手環和一些智能手錶,都具備計步的功能,這個數據是通過陀螺儀、重力感應等多個傳感器的狀態分析來計步的。既然是通過傳感器獲取數據,那這個數據就是可以作弊的。


  事實上,微信步數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因為作弊的方法太多了。早些年,很多人把手環拴在寵物狗身上,以此提高步數。現在,微信步數摻假,主要是通過一個專業的小設備。

  網上有很多銷售刷手機步數的產品,只要把手機放在這個作弊器並固定後,作弊器會來回擺動,這樣步數就增加了。據介紹,這種作弊器支持多款計步App,微信只是其中之一。


  顯然,微信步數有很大水分。由於這種計步作弊器非常專業,一些計步App也很難識別。為此,建議用戶不要盲目崇拜微信步數,因為很多人一天不動彈,微信上也是幾萬步。


賈敬華


帆辰科技專注於科技資訊,帶你遨遊科技世界!



微信的步數標準嗎?其實這個是很多用戶心頭的一個疑問,就是我們使用的微信運動的步數是準備的嗎?微信是當下火熱的社交軟件,不斷更新的同時微信運動也出現在大眾視野中。關於微信運動很多人都在說到底準確不準確,那麼我們接下來具體說說。

微信運動的步數只是一種手機計算的結果。肯定會有一定的誤差,但是誤差不會很大。相信大家看完小標題也能夠理解,它是通過手機計算而呈現的結果,它不是專業的計數器,所以在結果上肯定會有誤差。


其實很多人都不在乎這個結果,大家也都是看看自己以及朋友今天的步數。那麼微信運動計數它肯定也有自己的原理存在,那麼什麼是微信運動計數原理呢?

微信運動計數原理:人們走路的時候,手機會隨著身體朝著不同方向進行規律性的運動,芯片通過分析這些規律的性波動就能得出運動的步數,同時根據正常一步的距離和運動的步數還可以估算出步行的距離。這種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GPS在垂直距離上的缺陷。所以再這樣的情況下也會導致計數誤差的存在。

微信運動更新不及時,我相信很多人都通過微信步數來看自己今天走路的步數,但是微信運動步數是每三十分鐘更新一次,每天晚上十點半更新總步數。所以我們很多時候看到的步數不一定就是準確的,但是總步數更新完以後和結果差不多。當然微信運動現在更新論以前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


不管微信運動計數器它的精準度怎樣,但是我們的生活還在正常的生活,它其實也就是記錄了我們每天生活的樣子。有人看到自己的微信步數很高就會很滿足,總感覺今天沒有白白的生活。


最後,任何一種生活方式,總有一個小軟件在記錄著,願我們都能更好的生活著,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那麼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帆辰科技


這個先不說準不準啊,基本上現在每個人都有微信,每個人每天也都會走路,自從微信裡面新增了這個小功能之後,還弄一個好友步數排名,很多人一開始都是為了好玩,而不是針對制定了運動計劃需要達到多少步才可以,看著每個好友的步數排行,再看看自己的,無形之間就會想到將排名網上再頂一頂,已經不是為了運動而走路了,而是為了湊湊排名刻意的去多走路了。真要是制定了針對自己的運動鍛鍊計劃,哪會依據這個微信運動的步數啊,認為步數走的多就是鍛鍊過的人只是自己安慰自己罷了!

所以這個在小編看來純粹是一種消遣娛樂的一個項目而已,更有甚者,一些企業公司號召員工發奮工作的同時,也要適當鍛鍊身體,就制定了微信運動步數每天要達到多少才行的一個強制標準,讓下面的員工每天執行,有的人正常走路不一定能夠達到,但是又不想想刻意去多走路,就作假搖手機嘛,理論上是可行的,因為在微信運動步數的判定機制標準內。


接下來我們看看微信運動的判定機制以及誤差到底有多大

1.微信運動的基本原理是走路時人會有一個向前的加速度和一個向後的加速度,根據身高體重調整這兩次加速度大小和時間間隔的閥值就能統計步數。

2.手機內置了振動傳感器和協助處理器,根據這些設備的震動頻率來儲存數據。簡單來說,就是人在步行時重心都有一點上下移動,傳感器和協助器感應到這種重心移動並進行記數。

擴展資料:

1.微信運動確實是計算步數,與距離無關,也與步伐大小無關。

2.計步數據不會受到地形影響,無論是走平路還是爬樓梯,都是走一步記一步,基本誤差都在兩步左右。

3.來回甩動手機確實能夠增加步數嗎,小編前面提到的“作弊”一說確實可行。

4.不想別人看到自己運動步數也是可以的,以蘋果手機為例,只要取消公眾號裡的“加入排行榜”選項,或是在手機設置中找到“隱私”一欄,點擊進入,找到“運動與健身”一欄,點擊關閉即可。


嘴炮談科技


首先,從我個人的實際感受來說,微信步數的計算不能說是標準,只能說是可以參考。之前因和家裡人競賽,所以特意拿自己和老婆的手機一起進行過測試。

分別把兩臺手機放到褲兜和上衣兜裡,出門遛彎,兩個手機顯示的步數會有差異,差異值大概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左右。也就是說一個手機顯示到1萬的話,另外一個手機會顯示8000多或者11000。

另外,網上也應該經常能見到很多搞笑視頻,比如為了步數把手機拿著使勁搖,或者貼個膠帶把手機掛在某個臺子上晃啊晃的,以此來增加步數。

微信計步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據人走路時在三個不同方向上產生的加速度,重心變化,以及時間速率等等一整套的算法來統計步數。當然實現這個功能的不僅僅只是軟件,得靠手機名為“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和運動單元的硬件支持。所以當你拿著手機在原地進行位移操作的時候,同樣會有幾率被三軸傳感器識別為移動。

如果想讓微信計步準確性高一些的話,最好還是佩戴專業的運動手環之後和微信綁定在一起,注意我說的關鍵詞是“專業的”,專業運動手環的幾步方式是以識別你心率變化+GPS識別實際位移想結合為參考的,這種方式雖然不能說萬無一失,但是遠比只靠手機的傳感器來的準確的多。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您認同我的回答,記得點贊關注我~


學徒老魏


先說一個相關的個人經歷。以前迷戀於Xposed,這是個神器的東西。其中就有修改微信、支付寶步數功能實現。

以前支付寶推出螞蟻森林,很多人都在想些辦法儘可能提高步數。除了手動作弊這種常規方式外,通過插件輔助似乎更是不費吹灰之力。百倍步進,每天輕鬆走出幾萬步,甚至是10萬都有。當時也為支付寶公益事業做出了不少貢獻。

這裡我們思考的問題是:既然能夠手動搖步數,還可以插件輔助修改數據,那支付寶、微信步數豈可談得上準確性?

額外的例子,相信有些人也有親身體驗。在一些非常顛簸道路上形勢的車輛,上躥下跳的那種,也可能錯誤性地乘客們計算了步數。

所以,這裡我們有的結論是微信計步的準確性只是相對的,因為它不可能作為整個事實依據。

而再談微信計步的精度問題。為什麼在日常的體驗中,有些人感覺微信計步跟實際所走步數相差無異?但又有些人覺得偏差較大?

  • 陀螺儀,用於判斷空間的移動以及振動,記錄次數,並回傳到微信計步模塊。

  • 重力感應器,用於記錄非水平運動的計步。為何走樓梯步數也能記錄?是重力感應器在起作用。

此外還有回傳計步數據優化。人在走路時會先有一個向前的加速度再有一個向後的加速度,根據身高體重調整這兩次加速度大小和時間間隔的閾值就能統計步數。再通過陀螺儀和重力感應器回傳數據進行處理判斷。

而記錄模塊對回傳數據的處理判斷是要結合網絡的,進一步確保計步的精確度。原來,計步的精度問題除了手機硬件層面外,網絡也起到了輔助作用。當然了這其中還有更多的細節優化問題。

所以,一般來說微信計步是相對準確的。不過既然有精度問題可談,有時候出現不同設備的計步稍有差異也是很正常的,但兩者的數據多數情況下基本是接近的。


IT小眾


微信上的步數不能說是標準,但是可以給大家作一些參考。

現在的手機對於步數的測量,一般是用加速度傳感器,測量其在三個不同方向上的加速度。然後通過對這個加速度的值進行計算,大概測出走路的步數。

而加速度的變化就像一個cos波形,兩個波峰之間,可以被認為是一步。如果連續出現了8個(不同的硬件廠商有不同標準)波峰,就可以基本確定這個人在運動狀態。設備就開始把這些前面的波動以及後面的波動,算成步數,這就是最基本的計步原理。

所以如果想要較為準確的知道自己的步數,建議還是佩戴專業的運動手環。


科技的興盛時代


很不準確,我平時佩戴著反覆校準的一個“歐姆龍”計步器,和手機計步對照,手機計步總是能多出幾百步,走同一段路,手機計步一天一個數,而歐姆龍計步器是每次都一樣,誤差不到一百步!


與非或非gy


同樣的距離每天走步數都不一樣,誤差在500米左右,氣溫低於零下6°,攝氏33°時,誤差更大。計步器記得數一個參考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