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面對復工後的降薪、裁員、調崗?有效策略就三條


如何面對復工後的降薪、裁員、調崗?有效策略就三條


如今,陸陸續續,很多企業開始復工。

而復工後,各種降薪、改績效、裁員、調崗紛紛出現,該來的一個都不少……

很多人抱怨,很多人給建議,但真正有效的策略,其實就三條:

1.短期忍耐

2.再定未來

3.機動中期

短期、中期、長期,還有其他嗎?顯然已窮盡。

一個階段一個核心策略,不多不少,剛剛好!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想,大部分人是很煩躁、不安、憤恨、抱怨的,甚至,有些衝動者主動選擇離職……

說些現實的,如果家裡條件非常好的話,短期直接辭掉算了,走中期和長期道路。

而對於條件一般的呢?房貸、車貸、消費貸、孩子學費……

怎麼辦?


如何面對復工後的降薪、裁員、調崗?有效策略就三條


1.短期忍耐

除了忍耐,還能咋地?

打開各個媒體渠道,你都能看見,發生這種情況的企業,太多了……如果你還抱有希望,能在短期內找個比之前更好的工作,概率太低了,大概率是裸辭後失業半年!

為何?

首先,疫情之後很多人失業,就業壓力大增;

其次,雖然是金三銀四,但要知道,人才市場都不開門,可能你會說,都是網上找工作啊,是的,大家都集中網上找了,壓力是否更大?

最後,經歷過疫情後,大部分企業都會在人員使用上,儘量壓縮,降低人才使用成本,哪怕給現有員工增加一點工資。

試問,工作怎麼找呢?

你可能還會認為,不是物流、醫療、遊戲與自媒體等行業業務很好嗎?

是的,確實如此,但又有多少招人呢?為何招聘的就是你呢?

簡言之,如果家裡沒有礦,忍忍是上上之策!

那,這麼忍著就算了?

當然不行!


如何面對復工後的降薪、裁員、調崗?有效策略就三條


2.再定未來

曹德旺說,疫情期間,月虧損是1個多億,但自己沒有任何抱怨,而且還為疫情捐款1個多億。舉這個例子,想說明什麼?

疫情之下,除了疫情直接利好的行業與企業外,即使傳統企業,也一定有很多是不裁員、不降薪的。那為何他們能夠做到呢?

這就涉及到企業健康問題。

健康的企業會平衡短期與長期的利益,會考慮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確保企業能夠可持續發展。

但這樣的企業有多少呢?

一定是少數!比例更低!

對於大多數職場人來說,很少會在一家公司直接幹到底。多數人都會有多次職業生涯的選擇。這就是說,企業只是手段,目的是幫助你實現自己的理想或事業!

疫情只是催化劑,讓該來的加速到來,讓該走的快速離開。

但問題是,你的職業或事業理想是什麼呢?

如果仍然不清楚,那麼,在某個未來,你仍然重蹈覆轍!

是時候,痛定思痛重新確立自己的職業未來了:

A.進入什麼行業?

B.扮演什麼角色?


如何面對復工後的降薪、裁員、調崗?有效策略就三條


3.機動中期

一旦確立未來職業方向後,當下的短期忍耐就有了方向,有了盼頭!

然而,在未來沒有到來以前,你不能坐等未來自然而來,需要為中期的擇機而動打下堅實基礎。

首先,你可能需要閱讀一些必須的資料,行業資料,角色資料,相關企業資料;

其次,你可能需要加入一些培訓班,聽一些課程,甚至,增加學歷或某個證書;

最後,你要錨定你想進入的企業群,並持之以恆地投遞簡歷,直到進入。

除了這些,你還能做些什麼呢?


如何面對復工後的降薪、裁員、調崗?有效策略就三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