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心理摆效应:别让情绪的灰蒙了你本真的心

印宗法师在广州法性寺讲解《涅槃经》之时,突有风吹动幡。

一僧曰:风动。

一僧曰:幡动。

六祖慧能说:非风动,非幡动。

二者心动。

其实,二僧心动,既是他们情绪的体现。

风未动,幡未动,情绪无常却扰乱了我们的心志。

心魔由此便生。

心理摆效应:别让情绪的灰蒙了你本真的心

心里摆效应: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情绪不仅会在短时间内呈现出较大的波动,而且也会在短期内出现由高涨到低潮的周期性变化。

我们每个人作为宇宙中渺小的个体,总是会受到外界各种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的变化。

大多数时候,我们也总是把心中难以向外人所表露的情绪发泄到与我们比较亲近的人身上。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两个自我在控制着自己:一个天使,一个魔鬼。

在某种外在条件的刺激下,内心的魔鬼便会蠢蠢欲动。

如果你没有很好的控制自己,那么愤怒便会像洪水猛兽一般吞噬着你的理智,让你做出连自己都无法相信的事情。

一个父亲在因为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

回到家里就把在沙发上乱蹦乱跳的孩子臭骂了一顿。

孩子心里生气,就把身边的猫狠狠地踹了一脚。

猫逃到了街上正好开了一辆卡车。

司机赶紧避让却撞上了路边出来寻猫的孩子。

愤怒的情绪就像是链条一样,传递给了我们身边的人。

就像故事中的父亲一样,愤怒的情绪不仅没有为他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激发了更大的矛盾,引发了更大的麻烦。

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适时的调节自己的心态,才不会白白做了情绪的奴隶。

心理摆效应:别让情绪的灰蒙了你本真的心

有时候,阴雨绵绵的清晨往往会吸去人这一天对生活一半的热爱,而晴空万里的一天便会令人精神抖擞、信心百倍。

在大学时教授讲的个故事依然让我记忆犹新:

医院的某间病房里住着两个病人,一个住在窗边,一个住在墙边。

靠墙的人每天都唉声叹气,为自己的病情担忧。

靠窗的人则给他讲窗外的景色,哪种花开了,哪种蝴蝶飞来有飞走了……窗外一片生机勃勃仿佛被他引进了病房里。

靠墙的人心情好了许多,不由得羡慕起了靠窗户的病人。

某天深夜,靠墙的病人听见室友苦苦呻吟,便叫来了医生,可遗憾的是那个人还是死了。

经过申请,靠墙的病人搬到了靠窗的床位。

可是,他却没有看到鲜花草和蝴蝶,而是一堵高高的墙。

故事里的“墙”和“窗”其实就是人们心里的墙和窗。

如果心里围起高墙,即便身居窗边,也难以领略到窗外怡人的风景和扑鼻的芳香;

如果心里开启明窗,即便身居高墙,也足以体会到墙外无云的春天和光亮的前方。

心态决定着我们的情绪,转换着我们的情感。

任何事情有是有弊有利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要学会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从而培养我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当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亲近大自然,也是培养乐观心态缺一不可的因素。

生活充满着无限的乐趣,值得我们投入所有的热情。

心理摆效应:别让情绪的灰蒙了你本真的心

有时候,有些事情的结果往往是朝着我们预期的相反轨道行径,这其中情绪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们的情感世界里,负面情绪就像是灰尘,而积极情绪就像是阳光。

灰尘蒙蔽了我们的本心,就会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黑暗,越来越污浊,原本简单的一件小事影响却很“深远”。

阳光照进了我们的心田,就会灿烂我们生活里的每一天,越来越幸运,让哪怕原本漆黑的长夜也变得明灯盏盏,充满希望。

所以,千万不要让情绪的灰蒙了你本真的心。

心理摆效应:别让情绪的灰蒙了你本真的心

-END-

点击右上角“关注” 每天推送精彩原创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