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運城特產有哪些?

誰比我帥我打誰


山西運城的特產有很多,我在這裡就舉三種特產!1⃣️連伯韭菜,它沒有絲,菜的葉子一掐就斷,葉子很寬很厚,而且聞起來香味很濃。用連伯韭菜包水餃吃起來又脆又嫩,香辣中帶一絲絲甜味,別是一番滋味!


2⃣️王過酥梨。由於山西運城“小氣候”的特殊原因,王過酥梨看起來果實很大,色澤也很金黃,它的皮很薄吃起來汁多又美味酥爽可口!王過酥梨含有多種維生素,可以讓我們止渴去火化痰,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營養品!


3⃣️萬榮蘋果。它看起來色澤鮮豔,個體很大,外表的果面非常光潔,皮薄肉脆,吃起來酸甜可口。而且萬榮蘋果還享有“一口萬蘋果,三日未絕香”的美譽!

山西運城的特產還有很多,比如聞喜花饃、北景柿子、杜馬百合...我就不一一例舉了!反正一句話每個地方都有它的特產和文化,這些都是我們寶貴的寶藏!


小杰請留步


山西運城主要特產有聞喜花饃、臨猗蘋果、絳縣山楂、垣曲獼猴桃、稷山麻花。

1、聞喜花饃

聞喜花饃是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的傳統名點,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種樣式的饅頭,因花式各樣而命名為花饃。聞喜花饃盛行於明清,已有1000多年曆史,已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完整的創作體系。 聞喜花饃有“花糕”、“花饃”、“吉祥物”、“盤頂”四大系列200多個品種。

2、臨猗蘋果

臨猗蘋果,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臨猗蘋果以其個體形好、色豔、味美、甜脆、爽口享譽全球,暢銷全國25個省市,並出口東南亞、俄羅斯等國家。

3、垣曲獼猴桃

獼猴桃為雌雄異株的大型落葉木質藤本植物。雄株多毛葉小,雄株花也較早出現於雌花;雌株少毛或無毛,花葉均大於雄株。花期為5—6月,果熟期為8—10月。

4、絳縣山楂

絳縣共有山楂面積2萬畝,鮮果年產量000萬公斤,品種以大金星為主,被國家林業部、財政部、農業部列為全國七大山楂基地縣之一。 從事山楂食品加工的企業有100餘家,主要產品有山楂果脯、蜜餞、汁、果醬、糖、餅等8個系列30多個品種。

5、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山西運城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據傳,麻花原是宮廷食品,傳至民間時成為兩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狀,現在洪洞一帶還可見到這種食品。


譽君


運城地區是風味特產眾多的地方,較為出名的有解州羊肉泡饃、“三倒手”、晉南醪糟、聞喜煮餅、稷山板棗、蒲州青柿、芮城麻片、席張白水蜜杏,還有北相羊肉和泡泡糕、無鹼饃,關公酒等。

運城的主要土特產有中條山的黑金漆樹和人參;萬榮、永濟的柿餅;稷山的大棗;聞喜的煮餅;平陸的百合以及河津琉璃製品、絳州澄泥硯、永濟桑落酒等,

還有山西小酥肉,玉米麵發糕,辮子餅,雞蛋烙餅,金絳牛肉,羊肉泡饃等。


上進派農民工


山西運城特產有哪些?

運城土特產豐富,柔軟甜美的運城柿餅、個大肉厚的平陸佰和、肉多味美的稷山板棗等都是運城土特產的代表,而已有千年歷史的桑落酒、四大名硯之一的澄泥硯等特產更宣示運城的人傑地靈。

白水蜜杏

主要產於運城席張五馬、李家墳一帶,迄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這種杏個大形圓,淡黃透白,略綴紅色,皮薄肉厚,質細汁多,含纖維少,味甜醇香,並含有果酸、果糖、蛋白質、鈣、磷、鎂、鐵、抗壞血酸等。

稷山板棗

主要產區在稷山縣陶村、姚村、南陽、辛莊、吳村等地,是當地的傳統特產。

板棗呈長圓形,體大肥碩,紅光閃閃,肉厚核小,質地細密,含糖分多。大棗核小、小棗無核。

蒲州青柿

古蒲州一帶產的柿子,以果皮薄、肉細漿多、味甜無籽和最容易脫澀的特點而誘人。品種頗多,有豬頭柿、珠柿、木柿、板柿和青柿等,其中青柿更屬上品。用青柿加工成的柿餅,無核、綿軟、香甜、餅霜厚。把青柿餅掰開,能拉出一尺多長的油絲。把這種柿餅放在碗裡,用濃茶一衝,便可溶化為湯汁。

青柿餅個頭特別大,經過加工,可以在柿餅上面雕成各種圖案。所以,在明清兩代,是地方官向皇宮進貢之品。

平陸百合

平陸縣地處中條山下,盛產百合。平陸百合營養價值頗高,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並含有少量鈣、磷、鐵等。藥用價值高,具有補中益氣,溫肺止咳,安神、清心之功效。有“中條參”的美稱。

它是由野生百合移植培育來的。個頭大,肉厚,後味不苦,瓣內無柴。最大的重三兩以上,一般的也在二兩左右。鮮嫩時,鱗莖如一朵白蓮。收穫後的鮮百合,放置起來幹而不爛,埋入溼土可終年保持鮮嫩。

新絳雲雕、螺鈿

是一種雕漆工藝品,是山西民間家庭擺設品,舊稱剔犀。這種產品在元代至明代時曾盛極一時。

製作雲雕產品是在做好的胎型上,以不同的顏色漆層層堆起,然後剔刻出圖案花紋,不同的顏色的漆層就從刀口暴露出來,花紋最常見的是雲紋,統稱之為“雲雕”。新絳雲雕、螺鈿產品,線紋圓潤、漆光瑩亮照人,趣味古樸醇厚,而且設計製作出了許多造型優美、圖案新穎、品種齊全、生動別緻的雲雕、螺鈿產品,為傳統工藝品生產的發展增添了異彩。

運城池鹽

因運城曾古名潞村,又名“潞鹽”;又因鹽運使曾駐解州,也叫“解鹽”;還因鹽呈顆粒狀,人們也稱“顆鹽”。池鹽顆粒大,色潔白,質地純淨,含芒硝和鎂元素較多,不但可供人食用,也是化學工業、輕工業和製藥工業的重要原料。用池鹽醃製的醬菜,色正味美,久存不腐。


點滴啟示錄


運城位於山西省的南部,接陝西,河南,自古以來也是鹽運之城,所以稱之為運城,自古以來的走南闖北也造就了運城飲食上的融合多姿和豐富多彩,同時匯成一派有了自己獨特的特點,也是非常的好。運城特產豐富,當然也要佼佼者。這些都是運城人的豐富的精神智慧。

世界面食看中國,中國麵食看山西,運城作為山西的一部分,日常生活當然也離不開面食。山西人善於製作麵食,也能夠把麵食做的花樣多彩,而其中就有聞喜花饃。聞喜花饃是運城市聞喜縣的漢族傳統名點。是用面做成各種樣式的饅頭,花式各樣,多姿多彩,從而命名為花饃。聞喜花饃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傳承到今,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品位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聞喜花饃有“花糕”、“花饃”、“吉祥物”、“盤頂”四大系列200多個品種。非常的有趣。



氣候炎熱,當然就盛產水果。而運城王過村的特產就是這甜脆多汁的王過酥梨。王過酥梨不僅果實大,色澤金黃靚麗,而且皮薄肉厚,肉質細嫩潔白,汁多味甜,酥爽可口,更是稱之為為梨中上品,食後止渴、下火、化痰。既是鮮食佳品,又是梨罐頭、梨膏加工的上等原料。


山西新鮮事


新絳汾雁香

汾雁香 新絳縣所產,是1979年山西省命名的優質白酒,在清香型地方名酒中,僅次於祁縣的“六曲香”。

據古籍記載:新絳瀕臨汾水,隋置絳郡,唐為絳州。縣北九原山,為晉大夫趙盾葬地;縣西大黃村,亦稱仁貴村,為唐平陽郡公薛仁貴故里。從管涔山南下的千里汾河,至新絳倏然西折,形成一道大河灣,為大雁棲息之所,古詩有“不見汾水上,年年秋雁飛”的佳句。相傳,當年薛仁貴及其子薛丁山打雁為生就在這個地方。至今傳統戲曲還有“汾河灣”的劇目,說的就是這個故事。“汾雁香”酒,即由此得名,酒瓶的商標上,還有展翅的大雁。

產品特點 新絳酒廠生產的“汾雁香”酒,系採用特種工藝釀製的優質清香型白酒,該酒酒質無色透明,清香純正,入口綿順,落口有餘香。

原料配方 “汾雁香”酒以優質高粱為主料,以玉米芯為輔料,採用多種微生物共同發酵。其主要菌種有河內白曲,白曲925,生香酵母酒精酵母,擬內孢黴,白地黴等18種,各種微生物單獨培養,混合使用。

製作方法 採用清蒸混入老五瓶的傳統操作,原料清蒸,輔料清蒸,清蒸流酒,回醅發酵,發酵期長達10天,然後經緩火蒸餾,掐頭去尾,因而,酒質純淨。再加以精心勾兌,貯存半年以上方裝瓶出售,所以酒味更加清香綿順。優質名酒,屬清香型。以優質高粱為主料,輔以玉米芯,採用多種微生物制的酵母共同發酵,該酒無色透明,清香純正,人口綿順,落口餘香,酒度雖高達61度,但飲之暢快而無暴烈之感。

萬榮三白瓜

西瓜原產於非洲,相傳為五代時期由商人傳入我國,歷史悠久。它品系多種,其瓤或紅或白,其皮其籽也呈多樣,其中有一則皮、瓤、籽均為白色,獨具特點,後來人們便漸漸依據它的這一特點稱其為“三白瓜”了。《本草綱目》記載:其瓜瓤甘、淡、寒、無毒,消煩止渴,解暑熱,療喉痺,寬中下氣,利小水。皮:甘、涼、無毒,主治口、舌、唇內生瘡。所以它既是人們消夏止渴的上乘佳品,又常常被人們用來作藥引用。

據史載,三白西瓜自唐五代以來就有栽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它以皮如玉,瓤如脂,籽如珠而冠名“三白”。三白西瓜自七月上市,丹桂中秋,長幼相聚,品瓜賞月,其樂無比,歲寒虛燥,溴痺舌痛,以瓜汁佐以白糖、蜂蜜、清涼甘美,消煩潤腸,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古醫書載雲:三白瓜瓤亦稱“白虎湯”,除暑熱,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瘡;其皮曰“翠衣”,亦有生津解煩之奇效;其籽甘寒,清肺潤腸,補中宜人,主治腸痛。據說當年太后長安之行,路途奔波,虛火上升,口燥便赤,一臣供三白瓜食之,頓覺目明無恙,大加讚賞,傳旨為貢。近年醫案有載,三白西瓜對各型肝炎療效獨具,藥物而無不及;並對因中熱而引起的鼻衄、視力模糊以及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病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另外,三白瓜籽對糖尿病也有療效。例:萬榮縣某印刷廠李某患有肝炎數年,吃藥打針不少卻一直得不到治癒。去年秋,當她無意中聽別人說南張鄉一帶的“三白瓜”能治肝炎時,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到當地買來“三白瓜”天天吃,冬後到醫院一檢查,病情竟然全愈。去年12月初,西安市的一位患者得了肝炎,也是聽人說要用這“三白瓜”做藥引,便千里迢迢坐專車來到這裡,用200元買了一個近30斤重的上好“三白瓜”,一時被當地傳為美談。南張三白西瓜產於南依孤山,北鄰黃河的萬榮縣南張鄉,依山傍水,山川交界,獨特的地理環境為三白西瓜提供優異的生長環境,使其成為享譽晉陝豫的名瓜之一。“三白瓜”個頭大,水份多,瓤口硬,口感細,耐貯藏,它最長可貯藏到第二年清明時節。每年到陽曆12月份時,其瓜外表不變,其瓤則會成為湯糊狀,這時其味則更為淳濃,這便不能切而食之,而要在其頂部切一小口,用小勺舀著喝,如果再加些白糖,那會更甘涼沁脾,美不勝言,且一碗兩碗,絕不會引發你的咳嗽來。當地的群眾還將其糖漬醬醃,已成為百姓餐桌上獨具風味的佳餚。三白西瓜在南張鄉種植面積達五千餘畝,今年又喜獲空前豐收,年產量可達500萬公斤以上,主要銷往晉、陝、豫等周邊市場;

柿子和柿餅

古蒲州和絳州一帶產的柿子,以果皮薄、肉細漿多、味甜無籽和最容易脫澀的特點而誘人。品種頗多,有豬頭柿、珠柿、木柿、板柿和青柿等,其中青柿更屬上品。用青柿加工成的柿餅,無核、綿軟、香甜、餅霜厚。把青柿餅掰開,能拉出一尺多長的油絲。把這種柿餅放在碗裡,用濃茶一衝,便可溶化為湯汁。青柿餅個頭特別大,經過加工,可以在柿餅上面雕成各種圖案。所以,在明清兩代,是地方官向皇宮進貢之品。

新絳橋東蓮菜

絳州蓮菜-新絳名吃。據說比其他地方的蓮藕多一個窟窿眼。

新絳泉掌豆腐

據《本草綱目》豆腐可“寬中益氣,清熱散血”深受群眾喜愛。

新絳縣西北邊緣的泉掌久負豆腐之鄉盛名,歷年不衰,常年作坊70餘家。所作的豆腐鮮嫩適口,久煮不化,低脂高營養。行銷周圍各縣。

稷山板棗

板棗,原產稷山縣境內,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為歷代皇廷之貢品,1957年打入國際市場;1973年遠銷日本、北美和東南亞各國;1981年在常州全國紅棗鑑定會上得到專家好評;1992年獨家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銀質獎;1993年獲山西省首屆農業博覽會金獎;1994年獲全國林業博覽會金獎;1995年列為國宴食品;1997年10月山西省首屆乾果經濟林產品評獎展銷會上,被評為山西十大名棗之首;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板棗棗皮紫紅色,鮮棗肉白綠色,可食部分佔96.65%,含糖量75.30%,VC含量500mg/100g,常食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稷山縣是棗鄉之一,這裡盛產大棗,品種有板棗、長棗、蛤蟆棗、柳罐棗、園紅棗等。其中以板棗最為有名,稷山板棗被列為山西省七大名棗之首。

據傳說,板棗源於山東。過去有個叫段成已的稷山人在山東當縣令,他見當地的金絲小棗很好吃,便將棗樹用馬車運回了故鄉。由於水土、氣候的緣故,以後便逐漸形成了一個新品種——板棗。

這種新品種,呈板長圓形,色紅豔而有光,肉厚核小,味道甜香,每顆果重10克左右。板棗久貯不涸、不變形、不生蟲,晾乾後依然是圓鼓鼓;皮柔韌而富有彈性。生食甜脆,乾製品尤甜香。又以“棗大核小,棗小無核”而著稱。鮮棗含糖量為35%左右,乾製品含糖量可達74%。板棗用酒浸泡密封可貯存10多年而不黴變,用手拉開便能看到縷縷金絲。

板棗主要產於該縣的陶梁、姚村、南陽、辛莊、吳村、上柏、下柏等丘陵地區,這些地區海拔低,氣溫高,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氣候乾燥,宜於棗樹生長和果內糖分的積累。總年產在10多萬公斤,50%以上出口外銷。板棗屬於速生高產樹種,每株產用30~40公斤,有的大樹單產可達上百公斤。

該縣用板棗等加工製成的水晶蜜棗,尤為有名。這種蜜棗,色澤黃亮、花紋清晰、肉厚核小、個頭整齊,吃起來清香昧甜,營養養價值高。產品遠銷國內外市場,頗受讚譽。

稷山紅提

紅提:(又名紅地球.大紅球.晚紅)屬歐亞種,原產美國,1987年引入我國。是當今世界名牌晚熟紅色品種。果實特徵:果穗長圓錐形,平均縱徑26釐米,橫徑17釐米,穗重800克, 最大2500克,果粒圓形或卵圓形,平均粒重12-14克,大的可達22克,果粒著生鬆緊適度。果 皮中厚,暗紫紅色;果肉硬脆,可削薄片,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7%,品質極佳。果刷粗而長 ,著生極牢固,不落粒,果實易著色,成熟期遇大雨也不易裂果,且耐貯耐運。農業生物學特徵:樹勢強壯,幼樹新稍易貪青,成熟期稍晚,結果枝率70%,結果係數1.3,栽後二年結果 ,三年株產16公斤,極豐產。從萌芽到果實完熟150天,9月底至10月初成熟。

中華聖桃

中華聖桃(產地:稷山)

稷山川山紫黑薯

川山紫黑薯(產地:稷山縣)

王過酥梨

產於鹽湖區王過村,果實碩大,色澤金黃,肉質細白,酥梨可口,為酥梨中之上品。原為安微金蓋酥梨品系,1973年引進,在王過一帶栽植3700畝,共73000餘株,以河北鴨梨和雪梨為授粉品種。1978年開始掛果,1982年產量為50餘萬斤,1984年產量為100餘萬斤,1988年產量達200萬斤以上。王過酥梨含有多種維生素,不僅是鮮食佳品,而且是梨罐頭、梨膏加工的上等原料。

永濟蘆筍

蘆筍俗稱石刁柏,是世界公認十大健康“蔬菜之王”之首,在歐洲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1620年蘆筍栽培種隨移民傳入我國大約是在19世紀末或20世紀初,距今約有百年曆史。在我國最早的藥書《神農本草經》中將其列為“上品之上”其嫩莖質地細膩、纖維柔軟、風味鮮美,有特殊的芳香味,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因其品味兼優,對人體細胞的癌變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是目前世界上最為有效的防癌保健食品之一。

“欲得長生,必究養生”,延年益壽,是人類的共識,蘆筍所含的蛋白質、維生素諸方面的營養元素,均高於其它蔬菜和水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經中外科學家研究表明:蘆筍的藥用價值遠遠高於營養的價值,公認蘆筍特有防癌和抗衰老作用,又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所以,蘆筍被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為“十大健康蔬菜之首”。

清甜蘆筍,又名“蘆筍糖”,採用無硫護色、生制低糖、真空糖漬,連續烘乾而成,保留了蘆筍的原有營養。口味獨特,開袋即食。2004年9月,在廣州召開的國際農業與名牌食品交易會上,純天然綠色食品——“蘆筍糖”榮獲金獎。

蘆筍罐頭、蘆筍泡菜,即可烹飪有可涼拌,有麻辣、酸甜、蜜汁、怪味等多種口味,能滿足不同口味人的需求;蘆筍系列紅、白酒,保健醋、飲料、茶經常飲用,有名顯的保健作用和獨到的神奇功效。

河津洋香瓜

河津彩色西葫蘆

聞喜煮餅

聞喜煮餅是聞喜縣生產的著名糕點類食品,已有三百多年曆史。煮餅外裹一層芝麻,滾圓狀。將芝麻團掰開,便露出外深內淺的栗色皮層和絳白兩色分明的餅餡,可拉出幾釐米長的細絲。營養豐富,酥沙不皮,甜而不膩,久不變質,越嚼越香。

聞喜葫蘆藝雕

臨猗蘋果

臨猗縣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晉豫陝金三角地帶,氣候溫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環境無汙染,平均海拔高度500-800米,年降雨量512毫米,無霜期217天,光照2353小時,年平均氣溫13.6℃,7-10月晝夜溫差12℃,是栽植水果的最佳適宜區。經過十多年的不斷髮展,果林面積已達到100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水果生產縣,年產果品達20億公斤,商品率達80%以上,總產值達30億元,果業人均純收入佔到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0%左右。全縣從事果業生產的農戶達10萬戶,從業人員35萬人。

全縣蘋果面積80萬畝,共有500個標準化生產示範區,100個精品蘋果生產示範園,8個無公害蘋果生產示範區,每個區面積不少於1萬畝,總面積達10萬畝。我縣的果品先後榮獲48枚國家級金獎,10枚省級金獎。2003年10月被國家農業部正式命名為全國“無公害水果生產示範基地縣”,認證臨猗45萬噸蘋果為無公害農產品,並允許使用全國統一無公害農產品標誌。2008年農業部將我縣規劃為全國水果生產優勢縣和全國食品安全示範縣。我縣的東張鎮和北景鄉成為全國蘋果生產百強鄉鎮。在2008年的第八屆運城農展會暨第二屆蘋果文化節上臨猗的SOD蘋果被評為最佳水果獎和名優產品獎。

臨猗江石榴

臨猗石榴是山西悠久的傳統果品,又稱“江石榴”。一般的石榴1個重500克左右就已經了不得了,而臨猗石榴重100O克左右為平常之事。最大的達1750克,真可謂是“榴中王”了。這裡的石榴果實碩大,外膜薄,籽粒大,核兒軟,汁液飽滿,渣滓少,它有5~7子房,有650~680顆籽粒同苞,晶瑩透亮。味道有甜味、甜酸味和酸味的三種 。吃起來,甜石榴味甜醇濃,酸石榴味酸爽口,甜酸味的則先甜後酸,酸中有甜,回味無窮。

據傳說,這裡的石榴在明代就已在京師飄香了。皇帝曾命當地人年年向京城進貢大石榴和澆灌大石榴的甜井水。當你來到臨猗,舉目可見石榴樹,夏季紅花耀眼,秋季則果實垂枝。可謂五月榴花紅似火,八月石榴愛煞人!當地還把“榴果垂枝”作為臨猗的一大景觀呢。

臨猗石榴不但是營養豐富、別具風味的佳果,而且也是醫治多種疾病的良藥。其果、葉、花、皮、根均可入藥。果肉搗碎,開水浸泡過濾,晾冷後,每天含漱幾次,可治扁桃體炎和口腔炎。石榴曬乾貯藏為陳石榴,可治久痢不止。幹石榴皮則可治腸炎、膽道感染、氣管炎、肺炎、慢性闌尾炎、外傷感染等多種疾病。現在,在當地人民的努力下,臨猗石榴又得到極大發展,色豔味甜的大石榴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無限的色彩。

垣曲猴頭

垣曲縣地處中條山的中部,境內有云蒙山、舜王坪、馬須崖、皇姑墁等高山峻嶺,因這裡盛產猴頭,故當地群眾又稱這些山為猴頭山。猴頭為野生真菌植物,寄生於舜王坪上(中條山)那片原始森林中的古樹上。

它新鮮時為白色,幹後變為淡褐色,周身密披針刺好象猴子的毛,形狀酷似猴子的腦袋故名“猴頭”。猴頭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名菜。與燕窩、魚翅齊名山珍海味,將猴頭撕成薄片,伴以木耳黃花菜,兌入配好各種調料的雞湯,便成非常著名的猴頭湯。味道香美芳鮮,肉質肥厚,無蟲蝕,絨毛有光澤,久貯色味不變,營養極為豐富,既是高級宴席上的名貴佳餚,又是益氣強身的高級滋補藥品。

垣曲獼猴桃

深入垣曲縣海拔700米到2000米的中條山區,我們會十分高興地見到一種攀援於樹木之間的藤本植物。它那藤本的新蔓上,結著一簇簇棗形果實,顏色好似梨一樣鮮豔。將這種果實摘下來,用刀切開,果肉呈青玉色,還有美麗的淺色花紋,在白色的果心周圍嵌著許多放射排列的小種子。當地的社員們把這種果實叫根棗。因為此果多汁清香,甜酸爽口,獼猴特別愛吃,因此名學叫獼猴桃。

獼猴桃,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已有記載:“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其名。”唐朝詩人岑參的詩中記載著陝西太白縣早有栽培,距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到了清朝,已經作為商品上市。它在植物分類學上屬獼猴桃科獼猴桃屬的一種落葉藤本果樹。在漫山漫野的森林中,獼猴桃以她那嫵媚的形態引人注目。春天,紙質般的綠面白底的葉片舒開,呈圓形、卵圓形或心臟形,葉背密生的灰棕色星狀絨毛,好似小雞羽毛一樣可愛。到了五、六月間,白色的花朵飽綻,香味濃郁。獼猴桃成熟於九、十月,除了梨色之外,還有淺綠、紅褐和棕色果。

獼猴桃含有維生素C、B,多種氨基酸、解朊酶、碳水化合物以及鈣、鎂、鐵、鉀等礦物質。特別是維生素C每百克果含量100至421毫克,比柑桔高6至8倍,比蘋果高19倍至83倍。它不僅可生食,還可制果汁、果醬、糖水罐頭、釀酒。這些製品仍保存著較高的維生素C,已成為航海、航空、礦工和體弱者特殊的營養品。它有滋補強身、清熱利尿、生津潤躁等功效。近年臨床治療還證明,對產婦康復、抑制癌症、高血壓都有一定的療效。因為它有這麼多的作用,有些國家稱它為“水果之王”。

我國是獼猴桃的故鄉。新西蘭於1960年從我國引去栽培,到1967年已經發展到1萬畝,美國發展到50萬畝。1955年我國的教學、科研單位開始進行引種、資源調查工作。北京、河南、湖北、陝西、江西、廣西等省、區從良種培育、栽培、加工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據北京植物園試驗,成年樹株產量,高的80斤,低的20斤。垣曲縣的野生資源中,株產最高可達200多斤。1979年出售到日本的獼猴桃,每個鮮果售價1美元。

獼猴桃喜歡排水良好、疏鬆的砂質土壤。但它的適應性較強,凡能生長桃、葡萄的地方均可栽培。繁殖可分為插條、壓條、嫁接和種子繁殖。因為這種植物是雌雄異株植物,所以栽植時,要以雌雄八比一的比例配置雄株授粉樹,或者高接授粉枝。栽後還要搭架,以便藤莖纏繞。定植後一般4至5年結果,7至8年達到盛果期,樹齡可達40餘年。盛果期畝產可達3000斤以上。垣曲縣的獼猴桃資源豐富,有紫果、軟棗和元寶等3個品種,主蔓長達10多米,直徑達10釐米以上,但處於野生狀態。1979年,縣有關部門選擇優良單株,調查研究高產技術,將收集到的種子、剪集的枝條,進行人工栽培繁殖,至今已經大批成活,長勢良好。為迅速發展這一新興樹種邁開了第一步。

絳縣山楂

山楂,又名紅果,具有消食化積、降壓開胃、疏通脈絡之功用。全縣共有山楂面積2萬畝,鮮果年產量000萬公斤,品種以大金星為主,被國家林業部、財政部、農業部列為全國七大山楂基地縣之一。

夏縣、垣曲黑木耳

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被稱為“素中之葷”。垣曲縣南北兩山產量很高,加之近年人工栽培,年產量可達50噸。

芮城麻片

芮城麻片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產於黃河北岸的芮城縣。是用芝麻、小米湯、熟麵粉、大豆油、檸檬酸、廣東榴花白糖等十餘種原料和質軟甘甜的芮城井水精製而成。片薄如紙,晶瑩透光,其味蜜甜,入口酥脆,食後有餘香。經盛夏而不粘連,存放久而不變味。長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勞、振奮精神、補充營養、促進新陳代謝之功效,老幼咸宜。在市場上享有聲譽。

平陸紅不軟桃

1997年平陸縣張店鎮卸牛坪村桃農許殿臣成功選育的芽變品種。個大皮硬、肉厚色豔、紅而不軟、外觀漂亮、口味極佳、在25 ℃下可存放20多天,村裡通了油路、客車之後,村民萌生了舉辦“全國賽桃會”的念頭。

平陸百合

平陸百合,地處中條山下的平陸縣,盛產百合。由於質量好,營養價值高,有“中條參”的美稱。它是由野生百合移植培育來的。個頭大,肉厚,後味不苦,瓣內無柴。最大的重三兩以上,一般的也在二兩左右。鮮嫩時,鱗莖如一朵白蓮。收穫後的鮮百合,放置起來幹而不爛,埋入溼土可終年保持鮮嫩。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並含有少量鈣、磷、鐵等。藥用價值高,具有補中益氣,溫肺止咳,安神、清心之功效。白花鮮百合,成為當地治療支氣管炎,失眠症的佳品。


稷山事


運城特產

鹽湖區 王過酥梨、紅星蘋果。

東郭鎮:西瓜。

北相鎮:相棗。

常平鄉:百合。

河津市 山西琉璃製品:以河津所產最為著名。產品分四大類,即琉璃磚、琉璃瓦、法花及室內陳設品。

永濟市 蒲州青柿:明清時該地屬蒲州府治,故名。

郭李鄉:“馬鋪頭蒜”、“幹樊梨”。

首陽鄉:西瓜。

任陽鄉:紅棗、柿餅。

聞喜縣聞喜煮餅:因製作中需將餅坯以油炸熟,晉東南民間通稱“炸”為“煮”故稱。其色澤鮮豔,入口酥沙,不皮不粘,蜜甜不膩,越嚼越香,微帶松柏芬芳,頗耐回味。營養豐富。已有200年曆史。

新絳縣紡織、鑽石、印染、皮毛、漆器、描金、毛筆、香墨、毛氈、地毯、羽毛扇等:馳名全省。

絳州澄泥硯:產於新絳縣 (舊屬絳州府治)。系利用當地汾河澄泥,以制瓦之法燒製而成,故又稱陶硯。

垣曲縣菖蒲、麝香、木耳。垣曲獼猴桃:原產於垣曲縣海拔700-2000米的中條山區。垣曲猴頭:其特點為個頭肥大,絨毛光澤好,形狀各異,氣味芳香,肉質肥厚,無蟲蝕,存貯色味不變。以野生為主。

絳縣絳縣山楂:山西各地均有,以絳縣最多。具健脾胃,行結氣,消淤血之功。

稷山縣稷山板棗:以其形狀長圓,敦肥如板而得名。

臨猗縣臨猗石榴:產於臨猗縣,具有外膜薄、籽粒大、核兒軟、液汁多而渣滓少的優點。其味道分為甜、酸、甜酸三種。食後能除疲勞,提醒神,營養豐富等。


主廚尋味記


運城市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特產有鹽池,在全國獨一無二。因為鹽池,化工產品獨領風騷,元明粉產量全國老大,洗衣粉領導全國。鹽湖像黑海,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可以黑泥浴。第二個特產是旅遊業。因為這裡是古中國,因此,因此,女媧,黃帝,蚩尤,堯、舜等先古門都留下來足跡。運城有世界上最大的武廟關帝廟,有愛情聖地鶯鶯塔,有補天的女媧廟后土祠,有母親河黃河在運城的懷抱裡流淌……還有什麼?請好友補充!



解福昌123



位於具有忠孝仁義優良文化傳統的關公故里――――運城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生產的“晉諾”鍋巴系列,以優質穀物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不加任何防腐劑,系純天然綠色食品,其香酥宜人的風味,乾脆松爽的口感,花色玲瓏的形態,卓越恆定的品質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且便於攜帶,食用方便,更宜消化,在當今“綠色、方便、功能”的消費結構下成為倍受歡迎的休閒食品。


晉諾


運城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轄十三縣市,各類特產數不勝數,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下我知道各縣市的美食小吃,聞喜煮餅酥軟香甜,甜而不膩。稷山板棗,肉多核小,口感甜脆,是古代宮廷供棗。稷山還有麻花,油酥燒餅,河津芝麻糖,酥脆香甜不粘牙。河津還有,汾賓草莓汁,羊湯胡卜,石頭餅。永濟的扯麵永濟的餃子,全國有明。歡迎朋友們到運城旅遊觀光,品嚐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