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扶壁式擋土牆施工技術

扶壁式擋土牆指的是沿懸臂式擋土牆的立臂,每隔一定距離加一道扶壁,將立壁與踵板連接起來的擋土牆。

扶壁式擋土牆施工技術

扶壁式擋土牆是一種鋼筋混凝土薄壁式擋土牆,其主要特點是構造簡單、施工方便,牆身斷面較小,自身質量輕,可以較好的發揮材料的強度性能,能適應承載力較低的地基。適用於缺乏石料及地震地區。

扶壁式擋土牆是路肩擋土牆的一種,是將預製的擋牆板焊接在預埋於基礎混凝土中的鋼板上,然後在其內倒填土的一種擋牆形式與其它幾種形式的擋牆比較,扶壁式擋土牆具有節省佔地空間、縮短施工工期、美化城市環境、較易施工等優點,是城市公路工程立交橋引道中常用的一種擋牆形式。

施工工藝過程

1.施工準備

施工前對擋土牆下CFG樁的樁頭進行截除,截除後的樁頂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清理樁頭並報檢測單位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後,先將0.2m厚的碎石褥墊層夯實整平後,再澆築0.1m厚的C15素混凝土墊層,扶壁式擋牆的基礎施工提供作業面。

2.測量放樣

根據施工圖劃分施工段,測定擋土牆牆趾處路基中心線及基礎主軸線、牆頂軸線、擋土牆起訖點和橫斷面,註明高程及開挖深度。每根軸線均應在基線兩端延長線上設4個樁點,並分別以混凝土包封保護;放測樁位時,應測定中心樁及擋土牆的基礎地面高程,臨時水準點應設置在施工干擾區域之外,測量結果應符合精度要求並與相鄰路段水準點相閉合

3.基礎施工

測量放線確定基礎尺寸後進行鋼筋綁紮、立模,同時預埋牆面板鋼筋和扶壁鋼筋。基礎鋼筋的綁紮要注意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墊塊採用和基礎同強度的混凝土墊塊,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擋土牆基礎的施工可以按三個標準單元節同時澆築混凝土,為擋牆的牆面板施工提供較多的作業面。混凝土由罐車從集中拌合站運至現場,經泵送料入模,採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不得過振及漏振。

扶壁式擋土牆施工技術

4.牆面板和扶壁施工

首先綁紮牆面板鋼筋和扶壁鋼筋,鋼筋安裝完經監理檢查合格後,開始灌模,施工中需特別注意模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在鋼筋混凝土與模板間設置墊塊,墊塊與鋼筋紮緊,墊塊應採用細石混凝土製作,保證墊塊的強度與混凝土結構的強度相同。墊塊的安裝應該保證鋼筋的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同時要保證4個/m2。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要經常檢查墊塊的位置是否準確。

5.洩水孔施工

洩水孔按梅花形交錯佈置,間隔一定距離,採用<50mmPVC管,並用透水土工布包裹PVC管,洩水孔的橫坡為4%,在安裝時,可通過鋼筋對PVC管進行固定,對於牆面板方向的洩水孔,要使PVC管與正面模板接觸緊密,PVC管的端面要形成相應的斜面,保證在澆築混凝土的過程中PVC管周圍不會漏漿,使面板光滑、平整。

扶壁式擋土牆施工技術

6.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灌注完畢後,安排專人在初凝前進行混凝土收面,待混凝土終凝前再進行一次收面壓光處理,然後再覆蓋土工布進行灑水保溼養生。當氣候炎熱時或有風時,2h~3h後即可澆水以維持充分的潤溼狀態。在潮溼氣候條件下,空氣相對溼度大於60%時,使用普通水泥時,溼潤養護時間不少於7d。

7.模板拆除

模板的拆除期限應根據結構物特點、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達到的強度來決定。牆面板和扶壁的側模板屬非承重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稜角不受損傷時才能拆除,一般應在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2.5MPa時方可拆除側模板。

8.牆背填土

揹回填應該在擋土牆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才能夠進行填土

使用範圍

它適用於缺乏石料的地區。由於牆踵板的施工條件,一般用於填方路段做路肩牆或路堤牆使用。懸臂式擋土牆高度不宜大於6m,當牆高大於4m時,宜在牆面板前加肋。扶壁式擋土牆宜整體灌注,也可採用拼裝,但拼裝式扶壁擋土牆不宜在地質不良地段和地震烈度大於或等於八度的地區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