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他們站在這裡,成了一道防線


在廣西移動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是派駐到鄉村的扶貧工作者,疫情期間肩負著防控“守門人”的重擔,他們堅守一線,把基層工作做精做細,拉起一張鄉村防疫網。


危難面前,身為黨員的我更應該身處一線!

玉林移動駐村第一書記伍世洲春節期間,組織村幹部在村口設崗值守,每天在珊羅村32個生產隊挨片兒轉,勸散街頭巷尾聚堆兒聊天的村民。

伍世洲每天在村委辦公室對著廣播,一遍遍地重複著疫情防控要求,還通過微信、和安鄉村APP、電話隨訪等各種渠道不厭其煩地宣傳強化,不放過任何一個告知村民瞭解疫情,做好防範的機會。


他們站在這裡,成了一道防線

伍世洲村口值崗


我希望“口罩不再稀缺,人們不再隔空喊話,吃火鍋還得繼續排號。”


疫情開始以來,一面小旗總是穿梭在富川縣古城鎮莫家村的小巷裡,這是賀州移動派駐在莫家村的駐村工作隊員毛立勝在帶隊巡邏。賀州被評定為低風險地區,逐漸恢復生產,村裡漸漸恢復了欣欣向榮的場面,出村務工的人也多起來了。毛立勝在村口給村民們站崗量體溫,“他們站在村口、每天巡邏,我們都聽話做好防疫,感覺村裡很安全、很放心”村民這樣說。

他們站在這裡,成了一道防線

毛立勝村內巡邏


我們特意錄了壯語版音頻


2月初起,來賓移動駐村工作隊員負責在的監測點協助鎮、村幹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發現有不戴口罩的村民,他們會立即上前提醒和勸導,還會把口罩送到村民手中,並指導如何佩戴,還重點關照村口小賣部的老闆:“不要讓人逗留聚集,買了東西就提醒他們趕緊離開。”


“村民有事會扎堆烤火”駐村工作人員何寶林說,他們就錄製了壯語勸導音頻,每天在村裡循回播放,很快扎堆烤火、串門聊天的現象越來越少,村民的防範意識越來越強了。

他們站在這裡,成了一道防線

何寶林在村口執勤點


疫情再猛,也要保證孩子學習!


正月初二,桂林灌陽移動駐村工作隊員陸建軍就按照當地黨委政府安排返崗到位,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延期開學,陸建軍深入貧困戶家中瞭解學生網上學習情況,“家裡沒有寬的帶、沒有有線電視的,手機流量不夠的,我們都會積極想辦法協調,疫情期間免費安裝,免費試用,儘量保證孩子學習。”

他們站在這裡,成了一道防線

陸建軍張貼疫情防控宣傳單


主動請戰上一線


中峰鎮上洞村地處興安、全州、資源三縣交界處,自興安、全州出現疫情後,上洞村被確定為重點防疫村。桂林資源移動扶貧隊員李驥第一時間與村委聯繫,主動請戰上一線。他積極配合村防控小組加強源頭把控,發揮防控的“前哨”作用,在村口晝夜守卡,並且配合村幹部對村內人員進行摸排,盡最大可能防止疫情出現。

他們站在這裡,成了一道防線

李驥挨家挨戶走訪摸排


他們站在這裡,成了一道防線

李驥上洞村夜間守卡


我必須儘自己的能力,能做就多做點


貴港平南移動派駐貴港市平南縣馬練瑤族鄉水晏村扶貧工作隊員劉潔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當地黨委成立的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劉潔和村志願者、村醫們實行三班倒,24小時在交界路口設卡值班。還對重點區域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消毒消殺。劉潔說:“在防控疫情面前,我必須儘自己的能力,能做就多做點,努力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

他們站在這裡,成了一道防線

劉潔協助設卡排查


“抗疫前線,我是黨員更是第一書記“


南寧移動駐上林縣三里鎮三里社區第一書記盧宗賢除了掛橫幅,發傳單、村口執勤,還和村幹們把公共場所、垃圾桶、活禽市場、家禽養殖場、衛生狀況差的地方一一消毒,他一鼓作氣連續噴灑,消毒完三個莊才休息,他說:藥水泡好要儘快噴,藥力效果更好。執勤人員頂著寒風守卡,他從有限的經費中購買木炭送到各執勤點烤火取暖;有的執勤點沒有雨傘、帳篷,盧宗賢又向公司申請了八頂帳篷。他把村裡的抗疫工作安排得妥妥當當:“抗疫前線,我是黨員更是第一書記。”


他們站在這裡,成了一道防線

盧宗賢組織村幹到各村屯街道宣傳


他們站在這裡,成了一道防線

盧宗賢為群眾房前屋後消毒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移動扶貧工作者們以身作則,站成了一道健康防線,為鄉村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了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