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人說中國思維缺乏邏輯,是什麼原因?

風捲大地


謝謝頭條號【開心媽媽835】的邀請,認知框架挑戰一下這個問題。

這裡所指的思維缺乏邏輯,個人理解為思維裡邊缺乏有意識的去使用邏輯學的一些知識去思考。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問題呢,個人認為【邏輯學】作為一個學科並沒有被普極,很多人都沒有接觸過邏輯學,沒有系統的學習邏輯學,因此大腦裡邊必然缺乏對邏輯學的認知。


學習只是建立一種主觀認知來解讀知識。學習邏輯學也一樣,要建立起對邏輯學的主觀認知。所建立的主觀認知,有時候會有些問題,我們並不能總是正確的去解讀知識,我們並不能總是正確的去解讀邏輯學的知識。

我們的思考就是要基於我們所建立的主觀認知,而邏輯思考就是要基於我們大腦裡所建構的邏輯思維。如果這種主觀認知不切合實際,思考就會有很多問題,而很多問題,就會促進我們去反思自己大腦裡的構建的邏輯思維,去反思自己大腦裡對邏輯學形成的主觀認知。經過一番折騰,我們可能對邏輯學就會有更深入的解讀,大腦裡的邏輯思維也會更加正確。

學習邏輯學,把它學通,就可以具備最基礎的邏輯思維。如果不學習邏輯學,或者說學得一絲半解,大腦裡的思考就會缺乏經由後天學習所掌握的邏輯思維。

在這裡有一點要區分,學不學邏輯學,人都具有先天的邏輯思維,是人先具有邏輯思維,才有後邊的邏輯學的。


但先天的邏輯思維,很多時候是無意識的。經由後天學習邏輯學所掌握的邏輯思維,這種邏輯思維是基於知識體系的,讓我們可以更好的、更加主動的,有意識的去駕馭邏輯思維。


認知框架


中國人思維缺乏邏輯,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人是一個實用到骨子裡的民族,凡事先問有沒有用,沒有用的東西容易丟,連秦始皇焚書都是這樣,有用的書不燒,比如醫書,農書,種樹的書,所以中國人的邏輯思維沒有發展起來。


中國在春秋和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其中是有一派是研究邏輯學的,就是名家,代表的人物是公孫龍和惠施。


中國大概讀過說的人,都知道一個白馬非馬的故事,這個白馬非馬就是個邏輯訓練,它就是公孫龍提出來的。

公孫龍的觀點是,馬這個名字,表明的是一種形狀。白呢?表明的是一種顏色。表明一種顏色的並不表明一種形象,因此白馬非馬。

這個要用西方的邏輯怎麼表達呢?

西方人會認為公孫龍所要強調的是“馬”“白”“白馬”這三個詞的內涵不同

“馬”的內涵是一種動物

“白”的內涵是一種顏色

“白馬”的內涵是一種動物且還具備一種顏色

這三個詞的內涵不同。所以白馬不等於馬,白馬非馬。

而惠施就更有名了,他和莊子辯論過“子非魚”的問題。

惠施有一個著名的觀點:“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這個話,按西方邏輯來說,就是分析命題

覺得自己有邏輯思維的不妨把這個問題分析一下,看看能不能給出個證明,然後再說自己有沒有邏輯思維。


中國人沒有在這條路下走下去,有一部分責任要怪儒家,因為儒家提倡身體力行,經世致用,孔子連性與命都不願意分析清楚,又怎麼會關心邏輯分析,按中國人的話說就是就算你搞明白了,管啥用,當飯吃嗎?


雖然邏輯思維沒有發展起來,但是以邏輯思維為出發的“詭辯”思維卻增加在中國某一個時期大行其道,而且後世也有流傳,原因也簡單:有實際的用處而已。


吳公子燎


一、什麼叫邏輯思維?

關於「邏輯思維」的解釋很多,有些甚至繁雜到「你不說我還知道,你一說我反倒糊塗了」的程度。在《麥肯錫工作法》中的解釋,我以為對於初學者最為簡明。

邏輯思維可以解釋為“邏輯性的思考方法”,本意是,明辨原因與結果,找到合乎道理的思考方法或判斷方法。它可以將含混不清的問題理順。

通過邏輯思維推導出的結論與解決方案,必須使任何人從任何角度出發都能感受到嚴謹的邏輯。

二、我們為什麼會缺乏邏輯?

在《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中,對常見的四種思維方式及其特點作了概括,見下圖。



邏輯思維理性、嚴謹、注重客觀、講究因果,一切都以事實說話,所以顯得冰冷、不近人情,而我們中國人更多地依感情說話,憑感覺行事,有溫度但感性、主觀,與實際情況每有不少出入。可能這就是與中國這個傳統的人情文化有牴觸的原因吧。

三、我們怎樣更有邏輯?

在《邏輯思維只有五步》中,作者介紹得簡潔明瞭,我不再贅述。


1.邏輯思維的用武之地

2.邏輯思維的兩大工具



3.五步鍛造邏輯思維

如有不妥,敬請批評指正!


劍客談教育


說中國人的思維缺乏邏輯人,實際上就是在睜眼說瞎話,自己孤陋寡聞,缺乏基本都知識,卻把中國人都當作無知識的人,是自己在作踐自己的同時卻還在作踐別人!或者說是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奴性思維在作怪!

那麼究竟是誰在邏輯思維能力上佔有絕對優勢呢?

大家都知道河圖洛書與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實質上它就是這個人類最早的集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於一體的結晶!只不過它是一種文化形式的表現,沒有大張旗鼓的點明罷了!

比如河圖洛書以點粒子有規律的分佈方式把宇宙能量輻射的先後天結構象表現了出來,而不是密密麻麻,雜亂無章,這種有規律的宇宙能量分佈結構,就是一種最有說服力的邏輯體系體現,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人類正確認識宇宙四方能量性能打下了堅實基礎!

再比如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易經,把時空運動的紛紜萬象歸納演繹為8象64卦爻圖方陣形式呈現出來,最早為人類認識和掌握宇宙運動規律提供了最科學的方法,這難道不是中華民族祖先邏輯思維能力在大顯身手,光芒四射嗎?

因此我們中國人不僅有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邏輯思維建立在形象思維基礎上,起點高,基礎紮實,時間最早!是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結合為一體的模本,只不過是在微觀科學的領域裡表現的不那麼張揚罷了!

綜上所述,我們作為一名中國人必須要具備一個正確的民族自尊心,潛心研究祖國的傳統文化,不能盲目的崇拜別人,作踐自己!應該為自己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擅長邏輯思維的中華民族子孫而感到驕傲!


易境2


中國人很聰明,智商很高,但絕對智商與是否有邏輯並不是一回事。是否有邏輯與是否擅長邏輯思維也不是一回事。

邏輯除了先天智商基礎以外,還需要後天思維訓練和整理概念。智商越高越需要整理概念,否則思維活動太多,在某些方面就會有邏輯混亂。中國人普遍缺一堂課,就叫做思維訓練。

中國人第一沒有思維訓練的課目,國際大專辯論會算是一個早期啟蒙。但畢竟太稀少。第二漢語先天就有概念模糊的特點,所以詞彙概念是需要整理辨析的。還有很多人不斷髮明垃圾概念,你不辨析整理,很容易掉入坑裡。

記得我剛上網時與人辯論也是邏輯不清晰,概念混亂。辯論最容易出現的就是利用概念理解不一致,進而詭辯。還有就是雙方概念理解不一致,辯論半天都沒有說到點上。我自己的思維訓練一是通過網絡辯論慢慢提高,二是看鏘鏘三人行以及郎鹹平早期演講這類節目獲得啟發。也就是說是很晚才補的課。如果很早就受到啟發的話,我估計就不會荒廢前三十年了。

辯論可以讓你獲得思維訓練和概念整理,看那些節目並不是都能獲得什麼知識,但由於他們往往會說一些切入點、視角不同的例子,這樣就能讓你獲得啟發。引發你的多層次思考。說實話,他們說的很多我早就不同意了,因為不斷接受思維訓練,我已經快速成長了。但聽到不同意的觀點,更能引發思考。直到有一天你感覺到一種知識觀點的貫通,這樣也就等於你搭建了你的知識體系。

中國是否擅長邏輯思維,答案是很擅長。別看中國文化似乎又感性色彩,其實高智商的標誌就是邏輯思維能力很強。比如數學這類抽象思維,中國人是有天賦的。中國人沒邏輯是因為幾乎沒有思維訓練和概念整理的機會,就是說你自己沒有開發這方面的能力。相反西方人很喜歡搞辯論,他們思維訓練很充分。但這不代表他們擅長這個。其實西方人更擅長感性思維,一般對音樂藝術敏感的都是擅長感性思維。中國人相反感性思維的天分要差一些。這個也是需要薰陶和訓練的。思維訓練其實只要補課了,很容易提高,因為我們有這個智商基礎。而音樂藝術情商感性部分也會提高,但很緩慢。這是我自己的感觸。

所以題主說的應該是中國人普遍缺乏邏輯,而不是沒有邏輯思維能力。


國病


我覺得中國人缺少邏輯思維,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現在可能說西方文化的影響,覺得中國人缺少邏輯思維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如果把他抽出來從上住下看的話,這只是兩種文明之間的不同思維程度。重視邏輯性,就是重視前後的聯繫也就是二元了。前因然後後果,然後結論沒有第三條路。


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你說我們要請某個人吃飯,他會怎麼說?如果是中國人的話是說好的,到時候再說。如果是一個外國人的話,他就會告訴你,我那天有時間或者沒時間。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外國人的結論他就是一個的,唯一性的。但是中國人給出的結論就是多樣性的。你可以說外國人誠實,中國人圓滑。你也可以說中國人靈活外國人蠢笨。

誰優誰劣,其實比不出來,也沒有必要去比。也沒必要說中國人一定比外國人強,或者外國人一定比中國人強。


知常容


中國人把大道思維研究不透,結果就整成大圓思維了。把一切事物不求甚解,也不求深解,唯中庸為上。

幹每件工作或事物,先設定一個失敗的藉口和高大上的說辭。左說也正確,右說也不錯,上說有上理,下說有下理,最後大而化之,同而和之。

所以如此思維貫穿了人的一生和教育的主體功能,對任何人和事物,不做詳細的調查和研究,只從表象和感觀去判斷事物。在生活和學習工作中,以形式為主,以現象為重。根本沒有現象與本質的研究,沒有形式與內容的研究,沒有因果關係觀察和研究,沒有辯證論證思維等,嚴重缺乏這些邏輯學的主要構件思維方式和能力。

所以中國人創造了四大發明和人類一切初級科技知識,如古天文天象學,古建造設計學,古農業手工業學,古練金術,古煉丹術,古醫術,古冶煉術,古制造業等。

所以,在科學上,中國人只有古算術,古化學,古物理,古天文學等。而且這些數理只貫穿在以上那些術裡,並沒有研究總結成高級數學,高級物理,高級化學,這三門現代科技最基礎的系統學說理論。

但中國人的基本數理學、術學、哲學等古代基礎科技知識和學問,從各種途徑傳到了中世紀的歐洲野蠻遊牧民族手中,其中的精英們就用哲學指導和對古數理和術學進行了邏輯性的推究和盤根問底的研究。昇華了中國古數學,古物理,古化學,並對其進行了系統性的試驗證明研究和總結,產生了三大科技理論基礎體系,即高級數學,高級物理,高級化學。

以後北歐的精英們進行了更多的科學技術應用研究,如鋼鐵的精煉,金屬機械製造,汽壓動力學研究等。後來這些技術傳到的當時的大國和強國英國。

後來就產生了蒸氣機,蒸氣機最初用於紡織機械,使勞動生產率幾十倍的提高,極大的推動了英國紡織工業的發展。

之後蒸氣機用於交通運輸工具和工業製造和加工設備上。第一次工業革命誕生了,大商業資本家和大工業資本家產生了。後來英國向荷蘭學習,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最大資本主義國家。

這就是歐洲人用了邏輯思維和邏輯學的結果。


新人類醫學創新者李傑


“中國思維缺乏邏輯”這種表述方法本身就缺乏邏輯,中國十幾億人口,即便是一個幾萬人口的小城市,或一個學校、一個班級,不同人的思維結構和方式差別也很大。

我明白“中國人思維缺乏邏輯”所表達的是什麼意思。舉例說來,缺乏邏輯的思維包括但不限於:大而化之——又叫帶蓋搖、高度概括、口號化標語話、不就事論事而搞人身攻擊、以情緒和感情代替事實、喜歡象徵和隱喻、不相干事件之間的類比等,這些思維方式和說話方式,在不需要嚴密邏輯和缺少必要邏輯訓練的群體常見。

由於祖上創造了太多的名言、諺語、常言道和俗話說,為我們的思維提供了豐富的、封裝的模塊化工具,為不擅長用腦的後人進行“符號化思維”開闢了道路。名言諺語句式整齊、朗朗上口,以一種武斷的語氣捍衛著不可質疑,似乎帶有天然的帶有公設的正確性。可是很少人統計過,下面的一些封裝的“符號化思維”冤枉了多少人、損害了多少人、誤導了多少人。

蒼蠅不叮無逢蛋;一個巴掌拍不響。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打是親罵是愛。

大智若愚,難得糊塗。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三個臭皮將,頂個諸葛亮。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窮不和命爭,富不和官鬥。

天欲降大任於斯人也,必……

沿著這條簡便、輕的符號化思維一路下滑,在更不需要邏輯的酒桌就創造出了字句整齊、毫無意義,但行之有效的行酒令。

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一分酒,一分活。

無論酒桌上,還是生活中,凡是不就事論事,拿口號諺語當大棒揮來揮去的,本質上都是酒蒙子,談不上邏輯思維。


歐比旺羅克


我認為中國人缺乏邏輯思維的原因如下:1中庸之道在起作用!由於幾千年封建王朝循環,老百姓都形成了共同的理念:追求真理是沒有用的!實力,埋頭苦幹,以人為善才是最重要的!人的命運是天註定的!於是大家都不追求真理,知識的積累根本就沒有!甚至只有一些假的東西,比如中醫!孔子的片面學說!民間的六合彩等等!於是乎假的東西越來越多!於是乎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是真的了!這就是謊言的代價!第二,中國人的事情太多了、人口密度太大了!沒準哪天就有一個人和你過不去了!想不通啊!於是又被這個人耗上了!那裡有時間和精力去講什麼邏輯,說什麼真理!第三,中國人的性格非常的溫和有趣,就像朱大可神話了的黑白無常!非常的搞笑!不像西方的死神非常嚴肅的戴著骷髏頭、披著黑色的斗篷、拿著割喉的鐮刀!西方人是認真的!他們或者她們打算介入任何領域!追求這個世界甚至宇宙任何與人有關的本源!我想這些是中國缺乏邏輯的原因!


煉丹爐2


對這種說法,不敢苟同,說這種話的人,估計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可能性不大,因為這句話本身就不符合邏輯,更不符合中國人的邏輯,多少有點洋人的“強盜邏輯”味。如果這種說法成立的話,國人放個屁,他就要拉一褲子,因為持這種崇洋媚外觀點者,總認為洋人“強”於國人。

何為邏輯,儘管這是個外來語,但早以溶於漢語,文雅點說法叫“思維的規律和規則”,早在“邏輯”這個詞出現前,我們的古人就有了“心之官則思”,因此所謂“邏輯”,說白了就是你經得起推敲的想法,請問古人說言行“三思”是什麼意思,那點又違犯了“思維的規律和規則”,因此說中國思維缺乏邏輯,純瞎說,胡吹。

當然邏輯又有廣義,狹義之分,形式邏輯,辯證邏輯之別。形式邏輯又包含歸納邏輯和演繹邏輯。辯證邏輯包含矛盾邏輯和對稱邏輯,等等。無論古人還是今人。通過言語就可證明,思維的清晰,就說明了問題,難道說中國人思維缺乏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