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人說只要房價一跌下來,人口增長率就會升上去。你信嗎?為什麼?

職業農民蔣大叔


馬雲對於未來曾經有過預測,他首先認為未來的房價一定會降低。因為人口減少,買房的人自然也就減少了,到時候房價雖然下跌,但是物價可能並沒有什麼改變,所以人們的生活成本也會提高。想來也不無道理,人口的減少首先會導致社會生產力的下降,即使有人工智能的幫助,但是在某些領域還是無法彌補人口數量減少引起的後果。

不過人口減少還會帶來許多問題,比如生活壓力的增大,因為中國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在未來,老年人會越來越多,並且由於現在的獨生子女比較多,所以年輕人可能會面臨贍養多位老人的情況,這也是經濟和精神上的雙重負擔。雖然因為現在人口數量較多,所以房價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一旦人口數量減少,房價勢必也會大跌。而中國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几十年取得這樣巨大的進步,與我國人口眾多是有很大關係的,畢竟人多力量大,所以人口銳減帶來的問題是非常值得重視的。





標峰理評論


算一下,三四線城市幼兒園3周開始送中等的學校,都不算吃喝穿,4年每年1.6萬學費,在小學6年3年級開始補課每年10000元,初中每年補課1.6萬元,高中每年補課1.2萬元,在就上大學四年,等,出來找工作若干元,娶媳婦,嫁姑娘若干元,壓力的多大,還有什麼房貸等不算車,


房產解答專員


房價降下來,肯定是好當亊情了了,但說房價一降,人口就上升,也不一定。

現在的人,生活成本高,房價是首當其衝,其次是教育,教育雖沒有收費,但各種培訓班比收費更厲害,老師上課不認真授課,專搞輔導班,各種培訓班也是害人不淺。

其次是育兒成本太高,現在生孩子,從幼兒園一直陪讀上大學結束,壓力可想而知。

孩子上學下學要接送,不然家長不放心,要很大的精力。

現在的人,職場壓力大,競爭激烈。生孩需要時間,帶孩子和培養孩子更是難以承受之重。這些因素都是決定生孩子的根本原因。

所以說,不一定房子下降了,生育就上來了。綜合因素很多。


名列前茅307


首先個人認為房子現在不會跌,房價下跌會有什麼影響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番:

1、很多高負債家庭會破產

假如一個家庭在一線城市800萬元買了一套房子,其中貸款500萬元。但是房價暴跌一半後,如今房子只值400萬元了。但是貸款還是那麼多,還了多年後還差450萬元,剩餘貸款都能再買套更大的房子了。

如果放棄貸款,銀行就會收走房子,還會再索賠一百萬的貸款。而家庭除了房子和有限的存款外,並沒有更多的資產了,理論上已經破產。

至於其他城市,除了數字上會有差別,實質都是一碼事。

有其是工作不穩定的時候,遭遇房價下跌更是雪上加霜。

2、出售房子的難度會加大

買漲不買跌是普遍的投資心理。商品價格上漲的時候,很多人會有繼續漲價的預期,所以會跟進買入。而一旦商品價格下降,則都會產生降更多的預期,購買會更加保守,以免吃虧。

相應的,手裡持有多套房產的炒房客變現的難度會加大。假如房產都有貸款,手裡又沒有足夠的現金還房貸的話,那麼房產就有可能被銀行收走。

3、銀行的壞賬會急劇增加

家庭破產迫在眉睫,欠的貸款足夠買套更大的房子,反正還貸也是虧本,不如揹負不良信用不還了。

當無數貸款人這樣選擇時,銀行的壞賬就會大量增加。

4、銀行會成為最大的房東

銀行收不回貸款,就可以收回房子,每家銀行少說收回幾十萬套房子,就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房東。

這麼多房子遭遇房價下跌,顯然出售不容易,降價銷售只會讓市場更壞,價格下跌更慘,所以只能出租。

租售同權這時候就有用武之地了,看到前瞻性沒有。

5、金融風險的可能性加大

銀行壞賬規模過大,就有可能造成個別銀行破產,一旦形成擠兌現象,多家銀行破產都有可能發生,進而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比如破產銀行裡的企業資金提取不出來,企業生產也會陷入困境。賬款如果在該銀行,收不回來也會造成虧損。存款保險制度每個賬戶可以保證賠償50萬元,但是假如企業賬戶裡有一個億呢?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房價的下降會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會有很多力量支撐和護盤。

6、土地價格下降,靠賣地賺錢行不通了

所以,要靠房產稅,三年內出臺的可能性還是不小的。


易成置業房先生


相信。現在大多數年輕人最關心的是怎麼買房,買了以後怎麼供樓,那有吋間和精力生孩子。不過這種說法也難以自圓其說,現在的中老年人也曾是當年的年輕人,那個時候國家很窮國民收入偏低,他們不也一樣走過來了嗎?沒有他們,那有你們的爸爸媽媽,還有今天的你們?


婉婉林


能不能別把世間萬物的消極面都與房子掛鉤?麻煩問這個問題的人你好好搞清楚一下,整的房子好比是萬惡之源一樣!房子能決定出生率????這是哪門子邏輯?

怎麼看怎麼像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感覺!

房地產只是作為一個實體行業存在於商品經濟範疇中,只不過房子這個產品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房子在“衣食住行”這四大必需品中位置排第三,說白了也就是穿暖吃飽後就得先解決住的問題,目前房產除了居住的屬性又附加了投資屬性和財富象徵屬性,所以導致每個家庭都在追逐自己擁有屬於自己的產權房!這本是人類滿足良性慾望的一種積極表現!請不要把房地產妖魔化!國家管控房地產是為了讓房地產良性發展,請不要誤解國家調控房地產交易政策的初衷和目的!更不要房地產行業貼上不良標籤(注意,我說的是“房地產行業”)。


大牛樹


那要看跌多少錢,跌少了也不會增長,因為還有高額的教育費。



用戶6168246125091


1.房價與人口沒有正相關性,房價跌幅多少合理呢,具體項目也不一樣。比如說一個地方高端樓盤降幅20%,剛需降幅10%,這一地區房價總體降幅就是15%,但是高端樓盤有些人該買不起還是買不起,剛需樓盤有一定降幅,但也不一定會給人們現實增加多少財富,舉個例子,現在大部分買房都需要貸款,一百萬的房子首付30萬就可以,後來房子降價90萬,首付27萬,首付只是便宜了3萬塊錢,對人們的積蓄增加有限,並不能大幅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並且也不一定就與人口相關。

人們的消費是多樣化的,並不是一有錢就得停下來生孩子,可以買車,可以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現階段養孩子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人們的意向生育率是建立在對未來有有穩定的期許上的,比如說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並不是建立在稍微增加的一點積蓄上的,因為那是存量財富,如果未來預期不高,人們不一定會有生育意願。



青島李小樓


我一個農民工也是真的希望房價下掉一點,最少不要再上漲了。如果真的房價跌一半我敢肯整個社會可能一半人的生活會受影響肯定要比上漲的傷害大特別那些買不起房子的老百姓。據我觀察一半以上的行業和打工者都在靠房產行業生活這就是不爭的事實,房價再便宜你沒工作沒收入也買不起房。


闕氏代表


房價只是影響人口增長率的一個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沒有房子,房價高,生存就沒有安全感,很多人就會在房子跟生寶寶之間做選擇。房價確實有一定的影響。

自由思想潮打破了傳統的多子多福的觀念。很多有錢高文化的人也慢慢選擇少生優生,追求生活的質量,注重小兒的培養。父輩年代,家裡沒有男丁會被人恥笑,欺負。傳宗接代,香火延續,人丁興旺的觀念對於他們刻骨銘心。

國家的保障制度,福利政策也是影響人口增長率的重要因素。很多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障政策優越,福利好,不用擔心養老防老問題。很多落後國家,發展中國家,他們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大多想通過養兒防老,多子多福來預防未來。

社會的進步,生產效率的提高,機械自動化的發展取代了很多人工勞動力。發達國家很多產業鏈都是機器操作,對勞動力的依賴越來越少,發展好的國家很多需要勞動力的工廠直接搬到國外去。勞動力的需求減少也是人口增長率升不上去的因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