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很多老人寧願孤獨在家,也不願進養老院,為什麼?

合肥寶迅


現今老年化愈發嚴重,自己的父母也即將步入老年。現在的老人都是從舊社會舊時代走過來的人,沒什麼太多的文化,思想觀念也相對保守落後。去了敬老院感覺像被自己的子女拋棄了一樣。



我外婆也是個年近八旬的老人,早些年外公去世後,她就變了,像小孩一樣黏著子女,啥時候都想兒女陪伴在身邊,想方設法要兒女來看她,幫她做事。曾經我媽和她的兄弟姐妹見外婆一個人太孤單,年紀大了性格也越來越古怪,就商量將外婆送到敬老院去養老,外婆說寧願“死”,也不去敬老院。現在老人的還好幾個子女可以輪流照顧著,將來我們獨生子女要照顧四個老人,到那時候也許自己父母思想開通些,會去敬老院。不管在家還是在敬老院為人父母也理解子女工作忙,也有難處。但還是希望能常回家看看,哪怕只是一頓飯的時間也是滿足的。



願所有的老人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身體健康


匿名的藝名


現在的養老院,大多數是私營性質的,盈利多了點,大多數老人退休金不夠,有的也許夠了,但治病的錢就沒了。中等價格的養老院,十二平方米兩個人住,房租費就是每人一千左右。加上伙食費,水電費清潔費等,每月要支付三千左右。在家呢?伙食費每月六百多點,水電費幾乎一百,請個人鐘點工,每天做一次簡單的飯菜,晚餐自己熱一下。每月一千不到。算起來一共還不到兩千,還可以剩下一千作為治病費用。這就是真正的原因。


F雙月


因為去養老院想吃什麼東西卻不能,又不能自由,消費又很高。我聽些老人去的都悔了,至使有錢也不要去,有錢還不如給自己家裡因何一個人詞候,不能從電視裡看的那麼好,不要聽它呼由,誰聽了就上了當了。我的母親就沒有去,特別有病的老人更不能去了,誰去了就上當了。


用戶7833554171198


大多數的養老院裡,感覺老人是沒有尊嚴的被“照顧”著。有一次去我所在城市最大的一家養老院,剛一進去就碰見一個護工,在對著想去門口曬曬太陽的老人大呼小叫(大廳到門口不過十米),看見陌生人進來了雖然壓低的嗓門,但那嫌棄、煩躁的眼神一覽無餘。一排排老人,就像犯錯的孩子似的,安靜的坐著。那一幕,很讓人心酸!


他佈置的作業


朋友你好。這裡是心理諮詢師老友手札,很高興回答朋友你的問題。


朋友的爺爺奶奶先後到了80歲。他的父母呢,平時也比較忙,考慮到老人家現在獨自住在老房子,怕出點什麼事兒,所以也曾建議老人家去敬老院。

不過老人的意思也很直白,我們還能跑能跳呢,送進去幹嘛。

於是協商未果,最終兒女也只好聽從。

是的,很多老人其實不服老,對於他們來說去了敬老院,就等於是在說“你沒用了”。雖然只有四個字,但卻也不是那麼容易接受的。


記得曾經有次過年,去了一次親戚家。中午吃飯的時候,大家本來有說有笑的,突然主座的長輩就開始抱怨兒女不孝,現在就想把他送到敬老院。

兒女趕忙說,我們就是提一下,哪兒能不尊重你的意見,再說也是怕你孤單。

老人就接著說,我去了才是真孤單。

人一輩子與親人相處的時間最長,臨到暮年,確實不是誰都能接受的。


孤單、分離、金錢、懼怕死亡、不服老等很多原因都可能使老人家只想呆在自己的家裡。

但我想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對於老人家來說,敬老院只是一個地方,而家永遠是家、家永遠是歸宿。

是啊,眼看著快要走到頭了,卻要“背井離鄉”,這對於看重“家”的中國人來說,確實不容易接受。


我不想闡述敬老院沒有積極意義這樣的意思,我不想表達不願意去的老人,都是冥頑不靈這樣的意思。我只是講一下可能因為什麼。

而無論因為什麼,每個人都有選擇權,也都值得尊重。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希望我的回答能協助朋友你看到世界真實的樣子。祝好。


老友手札


自我剖析,我願在家養老,把生活安排的井然有序,重要的是身體調節,在家是自由的,東西南北,任由行,天氣變了,比如下雨,心情也許鬱悶,可以出去看看比雨水洗過的花草及每片亮澤的葉片,那種混合一起的芳香,襲去你心中的鬱憂,生活要朝前看。至於敬老院,我過去幫助過敬老院,那是民政局辦的,強勢欺負弱勢的人,院長管不了,吃餃子時得他說了算,不讓給那倆老人吃,那倆位老人因為餃子是我端給他們的,他們卻因為這兩碗餃子給我下跪磕頭。至今這件事難以忘懷。但時代變了,敬老院的伙食有規定,幾菜一湯,衛生,住宿條件都很好,但是規範了,我的自由。這也許與我不合群的性格有關係。


昔米西


做過養老院的行政工作,對養老院相當熟悉,當你看完了之後,就知道老人,為啥不喜歡到養老院的理由:

1養老院的服務,因為它是一對多的服務,就是說一個護工要護理六個老人以上,護工忙的基本沒有休息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忙裡偷閒,休息一下,所以很多老人的需求,不能及時到位護理。

2 由於一個護工,護理多個老人,護工服務質量,不是很穩定。很多時候,兩個以上的老人,同時需要護理,護工忙得滿頭大汗,結果老人還是不滿意,因為沒有及時服務到位,護工也很累。

3對日常吃飯問題,口味要求不一樣,儘管菜譜花樣多,也無法滿足老人的要求,由於老人來自五湖四海,要求的口味不一樣,有人吃甜的,有人吃鹹的,有人吃辣的,有人要喝湯等等,五花八門的要求,難以達到,再說飯堂不是不是酒店,廚師不是五星大廚,真的是眾口難調!

4 養老院肯定要有一套紀律性,統一食宿時間,開飯的時間就要吃飯,過了時間就沒有飯吃,到時間就要睡覺熄燈,對於喜歡自由的老人來說,這樣的約束太讓人難受,就出現了老人,在吃飯的時間,還在睡覺,護工發現了,就要給他送到房間裡,結果還是不吃,沒有人做思想工作,勸你吃飯,因為都太忙了!如果經常這樣,身體素質下降的就很快,就像別人說的,進了養老院死的還要快!

5 老人進了養老院,他的活動範圍只能在養老院,自由活動的空間很小,大門有雙崗保安時刻在崗,想偷偷溜出去,根本就沒有機會。如果能有溜出去,那就是重大責任事故!

6 在養老院,沒有人陪你聊天,護工更沒時間陪你聊天,孤獨感是老人最大的天敵,普通護理的大房間五個老人,基本上能自理,但是相互間從來不聊天,各自的脾氣,那真的是不一樣,有的聽話,有的不聽話,有的還罵人。

7 能夠稍微自理的老人,他可以自己吃飯,還可以走步路,在養老院還有點日子可以過,這樣的人護工願意護理他,因為比較輕鬆一些!

8 特護老人,這些老人自己不會吃飯,也不會走路,這樣的人不適合在養老院,護工也不願意伺候這樣的老人,千萬不要想錯了,會有護工推輪椅,陪護老人出去遛彎,這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另外加錢,當場兌現,其他下班的護工,加班護理推著輪椅陪護老人遛彎。

9 護工經常流失,養老院就得經常招聘新的護工,因為太辛苦啦,給老人洗澡,給老人換尿袋,給老人摖屁股,給老人餵飯,不能讓老人摔跤,真的是如履薄冰,能夠堅持下來的護工,那都是英雄!

10 不能自理,癱瘓的老人,最好自己請住家保姆,家人能夠時刻了解到護理情況,更能瞭解老人的情況,一對一的護理,更加的細心周到!

老人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便秘問題,就是在養老院也沒有辦法解決,很多老人很痛苦的,有的半個月才大便一次,有的家屬經常給老人吃香蕉,也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吃的越多,便秘的越厲害。老人痛苦,護工的工作量也很大。

吃一些荸薺,廣東人稱為馬蹄,最好榨汁給老人喝,或者車前子殼粉,都很有效果,再配上電動按摩機,每天兩次,在腹部按摩五分鐘,這樣做效果特別好!

就簡單說一點,希望對你有所啟迪!


情感俏百合


結合我身邊一些老人的實際情況,分析原因大致有六個方面:


  1. 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只有孩子不孝順,沒人管的家庭才會把老人送進養老院。這類老人很要面子,怕別人非議,所以不願意去。
  2. 不想離開家,不想離開兒女。一旦離開居住一輩子的房子,離開兒女,心中便生出失落感和拋棄感,心裡一下子變得空蕩蕩的。
  3. 有心理陰影。近些年,關於養老院的負面新聞比比皆是,尤其是前幾年有一個護工逼半夜打老人,逼老人喝尿,影響特別惡劣,類似的視頻和新聞報道都會給老年人帶來揮之不去的陰鬱,甚至造成心理陰影。
  4. 來自熟人的直接影響。如果說網絡傳聞的真假程度不好斷定,那麼熟人的講述則可以深信不疑,特別是來自一些住過養老院並受過不良待遇的老人的建議,對老人影響最明顯。比如他們講,養老院老人多,護工少,服務不周全;一些護工態度差,反應慢,服務不到位;大鍋飯不合胃口,眾口難調;約束多,空間有限,不自由;老人之間不和諧,素質不同,性格不同等等,聽了這些來自養老院的真實感受和評價,不僅老人不願意去,連子女也不放心。
  5. 矛盾心態。一些老人因心疼孩子,想減輕孩子壓力,也考慮過住養老院,但此時又有了新的糾結,那就是條件好的養老院去不起,條件差的養老院不想去。
  6. 家裡舒適程度高。老人待在家裡,雖然孤獨,但是自由自在,且有私密空間,與兒女也能經常見面,尤其孫子輩,這是對老人最大的心理安慰。

歸納起來,老人不願意去養老院說明兩個問題:

一、說明進養老院養老一事尚未被部分老人接受,多多少少有著抗拒心理。

二、說明養老院還存在許多短板,有待進一步改進。

不過隨著醫養結合模式的啟動,養老院的狀況會得到很大改觀,待到制度規範管理成熟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很樂意去養老院的!


阿杜的一紙清歡


思想認識問題,有一定的偏見性。

導致老人從內心對將來去養老院感到怯懦的因素比較多。比如:傳說、傳聞、偏見。

其一、老死不進養老院

我的一位鄰居大姐,退休後在家半年後感覺無聊,就報名當了一名養老院的義工。半個月之後她結束了養老院義工的工作,晚上和我們聊起了她做義工的所見所聞,最後告訴我們她的體會:老死也不進養老院。當時對她的話我們都半信半疑。問她,她搖一搖頭說:受不了。我們不知是服務不好,還是老人孤獨。她沒有再講,我們也沒有再問,畢竟去養老院對我們來說,還是很遙遠的事情。



其二、想死就進養老院

應該說:大部分養老院的條件、服務、飲食、醫療等條件還是比較好的。可是為什麼有些新聞視頻、宣傳報道、消息披露的大都是一些老年人在養老院受虐待的消息呢?消息中充滿著打罵、侮辱、欺凌、虐待一些不能生活自理的老人,甚至是有些老人留言:我是餓死的。這些消息的真實性有多少?但是對人們的意識震動太大了。



其三、等死才進養老院

有些老人之所以不想進養老院,是因為他們害怕孤獨,認為去了養老院就意味著孩子們都不管自己了,從此與孩子們、與外界都隔了,有一種孤獨到老、等死的思想。



總之,社會養老是今後老人生活的大趣勢,鍵全的養老機構和設施,也更加完備和齊全,減少孩子們養老的負擔,為老人找個老有所需、醫養結合的歸宿也是明智之舉。但是要切實記住:自家的老人進了養老院,也並不意味著孩子們放手管理。要充分認識到:老人仍然需要孩子的值班和探望,這是倫理道德的充分體現和要求,也是做子女應盡的義務。



個人觀點,如有偏頗,權當杜撰。


走在路上亦是風景


這個問題隨著人口老齡化,

變得越來越重要。

和本老師是一名心理諮詢師,

有7年的心理諮詢經驗,

也熱心於參與公益事業,

平時會有一些機會接觸到獨居老人,

這裡提供一個新的回答角度。

通過與這些老人的接觸,

和本老師發現了一個原因,

雖然大家都說去養老院,

但是在老人眼裡,

這和集體宿舍進行管理沒什麼區別。

兩者都面臨著被迫交流,

以及資源稀缺的問題,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說,

這就很容易引起矛盾和不滿。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

到底會是那部份人,

才有條件和需要住進養老院?

不過大家都沒有住養老院的經驗,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學生宿舍,

除了一些喜歡熱鬧的人,

好像沒有幾個人很喜歡住宿舍吧?

01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喜歡住集體宿舍呢?

這裡有一個尖銳的矛盾,

資源的稀缺,

必然會引起資源的競爭。

之前和本老師就聽一個學生說,

就因為學校修改熱水政策的事情,

搞得宿舍從其樂融融到反目成仇。

一開始的時候,

因為女生的生理原因,

女生宿舍採用的獨立熱水器,

全天24小時供應。

但是由於學校啟動節能工程,

就把熱水器都拆掉了,

採用集體刷卡的熱水器,

供水時間被限時了,

只有5點到8點供應熱水。

原本6人宿舍相處還算融洽,

各方沒有什麼太大的矛盾,

但是換了熱水系統之後,

宿舍矛盾就多了起來。

雖然說是8點停水,

但是往往7點水就不熱了,

女生本來洗澡時間就不短,

再加上頭髮問題,

2個小時的時間非常緊張。

更改了熱水時間後,

幾乎每天都因為洗澡的時間爭吵,

誰敢在熱水供應期間上廁所,

基本就是罪人,要被全宿舍聲討。

02

生活在條件簡陋、空間不足的宿舍中,

人傾向於斤斤計較,

因為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競爭的激烈度。

過於擁擠的宿舍環境,

是會對人的心理和社會交際能力,

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的。

在密度越高的寢室裡,

住戶對室友的評價也越低。

養老院也是類似的情況,

而且因為目前的養老資源匱乏,

經常一個護工要面對好幾個老人,

自然而然是照顧不過來的。

但是養老院又不可能無休止增加人手,

人手的增加也就意味著成本的增加,

過高的養老成本,

具有經濟實力的人,

往往不會選擇去養老院,

而是單獨請護工照顧。

所以需要進養老院服務的人,

基本上是子女沒時間照顧,

雖然有一定經濟實力,

但是又不足以請護工的情況。

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

往往不會選擇進養老院,

而沒有生活自理能力,

又需要別人照顧的人,

更大概率會迫不得已去養老院。

所以,很多養老院的老人都是需要照顧的,

而護工的時間是有限的,

護工在A身上花的時間多了,

在BCD身上花的時間就必然少了。

03

對於這樣的情況,

你會發現年輕的學生,

自己有生活自理的能力,

各種人際矛盾都很難處理,

更何況老人們?

而且很多老人因為生理原因,

本身就比較固執一些,

在家的時候,地位比較高,

子女還會容忍一下,

而養老院大家都是老人,

誰也不願意讓誰

很難說照顧得周全。

你可以想象一下,

護工平時的工作,

給老人洗澡、給老人換尿袋、

給老人摖屁股、給老人餵飯等等,

有多少人可以堅持住?

所以護工也會經常換,

養老院又不得不換新的護工,

對於老人而言,

內心當然會覺得自己被護工嫌棄,

那個種別個滋味,

只有TA們能夠體會。

優質護工的薪資,

普通養老院往往又請不起,

所以很多普通護工,

做了一段時間就走了。

04

隨著時間的變化,

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漸漸到來,

養老問題也已經開始出現。

其實對於這樣的老人,

並不是只有送到養老院的這條路子,

集體生活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

更多的老人還是喜歡在家的感覺。

這一方面是環境比較熟悉,

另外一個方面是生活比較自由,

而且也有自己熟悉的人。

不過大家也不需要太過擔心,

養老的問題政府也在關心,

和本老師在做公益的時候,

發現了政府在推廣相關的養老服務。

面對一些生活生理能力尚可的老人,

老人付一部分的錢,

政府補貼一部分的方式,

請社會工作者上門服務。

幫忙老人打掃屋子,

照顧一下飲食起居,

一些麻煩的事情也會幫忙,

如維修家電、安裝寬帶等等。

有時還會開展各種活動,

讓行動方便的老人有個交流。

和本老師會更有動力回答你的問題,

當然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如果有什麼疑問的話,

可以在評論、私信留言,

和本老師會抽選部分普遍性的問題,

給予專業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