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孩子上大學之後,家長們從哪些渠道瞭解他們的學習以及其它在校情況?

治癒系汪星人—小法寶


兒行千里母擔憂,即便孩子長大成人,上大學了,家長任然不放心,希望全方面掌握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比起中小學階段,孩子離家更遠,回家頻率大幅降低,最先難以適應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特別是媽媽,操心的命。所以推測,提出這個問題的家長應該是一位母親。

孩子上大學,建議家長先“斷奶”

孩子到大學後,很快會有新的同學朋友圈子,家長在他們生活中的角色退居次要地位。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進入大學後,主動打電話的次數越來越少,所以就會越來越擔心,孩子在學校吃得好不好,學習成績怎麼樣,跟同學處得怎麼樣,忍不住就想打電話或者直接跑到學校去看看。次數多了,往往又發現孩子反感,因為他們也是要面子的,上大學了還事事要家長操心,在同學中會沒面子,所以電話越來越少,見面話也不多。家長就更擔心了,上了大學咋跟變了一個人似的呢。

給予孩子充分信任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是非常必要的,保持正常的聯繫頻率,也沒必要刻意去問他們在學校的情況,主動的孩子會跟你講,不主動的孩子問也不會說,再說家長也沒有辦法一直照顧孩子,得讓他們學會自立。

瞭解孩子情況的幾種途徑

不過這麼說仍然會有不少家長不放心,同時部分自制力比較差的同學也確實需要家長督促。在遠離孩子有想要了解孩子最真實的情況,主要有幾種途徑。

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是與孩子溝通良好,孩子主動向家長彙報,這樣瞭解的情況是最真實,最省事效果最好的辦法,但是這依賴於家庭關係,以及孩子的主動性。

第二種是關注孩子的朋友圈,QQ空間,孩子發出來的也是最真實,最自然的生活情況,建議家長少留言,不然被孩子給屏蔽掉就尷尬了。

第三是通過輔導員,班主任瞭解情況。在可能的情況下,適當保持與輔導員班主任的溝通還是必要的。從他們那裡能夠得到相當一部分你想要的消息,不過可能也不全面,畢竟輔導員也不是對每個人都瞭如指掌。

第四是家長到學校陪伴孩子。這個方法不是特別實用,畢竟不是每個家長都有時間和精力定期往學校跑。

第五是如果同寢室有家長去學校,可以通過他們瞭解孩子的情況,但是瞭解的情況也可能不全。至於家長群什麼的,很難了解到自己家孩子的情況,反而受各種消息影響很多。即便有各種消息也需要跟老師核實後才可信。

只要孩子在學校沒有太多出格的行為,家長真沒必要太過操心,以各種方式打聽打多,孩子會有不被信任的感覺,反而影響家庭關係。給孩子成長的空間,比一直把他放在溫室裡長大要好得多。


象牙塔裡講故事


現在很多孩子上大學都選擇離家遠遠的,就是為了逃開父母的監視,自由自在的享受大學生活,但是有的父母確是放心不下,特別是那些從小就在身邊,給孩子安排好所有事情的家長就更不習慣,總想著從不同的渠道去了解自家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1. 現在信息這麼發達,小孩子做什麼事都喜歡曬朋友圈、發說說,可以多看看(當然前提是他沒有屏蔽你)。

2. 多和孩子溝通,每天打電話、發微信什麼的聊聊天。

3. 從孩子的同學、室友處側面瞭解,想當年我把借送我上大學的機會,認識了幾個室友和她們家長,現在偶爾還聯繫呢。

4. 大學的輔導員和老師其實一般對學生管的不嚴,除非孩子表現比較突出(好的壞的都有)可能他們會比較瞭解。

孩子上大學基本上是半隻腳踏進社會,以後的路都要靠他們自己走。


不太聰明的婭子


現在的大學教育一般是全日制的,大學生吃喝拉撒睡全在學校裡,不像中小學那樣可以天天見面了,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家長們的管控,由“圈養”變成了“放養”,十多年家長早已習慣的情況突然變化,確實會讓人措手不及,甚至有點恐慌擔憂,[思考]所以很有必要知道孩子離家上學後,該怎麼及時地瞭解學生的在校情況。

知道君簡單地羅列了一下,供參考。[憨笑]

1.輔導員、班主任

大學裡學生的“頂頭上司”是輔導員(有的學校也叫班主任),大學的學生人數眾多,動輒一萬兩萬,管理難度加大,所以一個輔導員要管理好幾個班,二三百人也不足為奇,[皺眉]儘管輔導員不會認識瞭解每一位學生,但輔導員有義務責任向家長告知孩子的在校情況,雖不能面面俱到,至少學習成績,綜合表現情況老師手裡是有數據的,所以給輔導員老師打電話詢問也是一個渠道。

2.親身探訪

如果孩子上的是本地大學,或離家比較近的大學,可以不定時地親自去看看。

比如看看孩子的住宿情況,以便了解宿舍的衛生情況、硬件設施情況、學習氣氛濃不濃厚。看看孩子的食堂怎麼樣,飯菜可不可口,衛生好不好,與孩子一起吃個飯,在校園裡散個步,不但增加親子感情防止疏遠而且孩子的生活細節也會了解到。以上是明察,暗訪也可以。[看][看][看]

3.建立家長群

如果您的社交能力不錯,可以通過老師,通過其他學生建立個家長群,群裡互幫互助,形成一個整體的關係網、監管網[白眼][白眼][白眼]。

如果能力不足,由輔導員牽頭建立也可以。[看]

4.加入學生的班級群

大學裡每個班都有自己的群,而且不止一個,有專門用來傳達信息的,也有專門閒聊的,還有輔導員管理的所以班級的群,在裡面可以第一時間知曉情況。

5.電話查崗

顧名思義就是打電話詢問,報告報告你自己的狀態,你自己的位置等等,但也要有技巧。

比如提前瞭解孩子的課程表, 別與孩子上課時間衝突,坑了孩子,讓孩子生你的氣,自己理虧變得被動。[捂臉]頻率和時間點也有講究,一週兩三次就行,最好是下午,晚上,週末也要問問。

嗯嗯,基本上知道君絞盡腦汁,[來看我]知道得就是這麼多了,歡迎各位留言補充一下。








不知道說什麼好


孩子上了大學,對於家長和孩子最難適應的,就是彼此的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空間上兩代人不能天天見面,甚至相隔千里;心理上孩子馬上成人,逐漸斷絕對父母的依賴。這時候,孩子的心裡通常是興奮和期待,父母的心裡通常是忐忑和依戀。

最好的瞭解孩子情況的渠道,就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其他單方面的窺探和打聽,意義都不大。當然前提條件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有良好的關係、有清晰的邊界、都足夠成熟。接下來咱們就分析分析幾種瞭解情況的方式吧。


一、最好的方法:溝通

父母對孩子沒有控制和壓制,是保證健康溝通的前提。孩子在什麼情況下,願意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給自己的父母呢?

如果你作為家長從小很少對孩子頤指氣使,充分的尊重孩子,喜歡聽孩子說自己的想法,不輕易的打斷,也不會在沒有正當理由的前提下強迫孩子順從自己,那麼你就可以放心:你們的溝通足夠健康,孩子上了大學也會願意跟你分享他的生活。

這種健康的溝通方式,客觀上是把分享的自由給了孩子,他願不願意分享,願意分享多少給自己的父母,都是他自己做主。從這個過程中,他能體會到尊重。同時父母也要跟孩子達成協議,對於學習、對於生活,制訂一些硬性的規則(底線)。

二、最被動的方法:朋友圈和QQ空間

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極其發達,人人都是媒體。孩子的衣食住行、學習狀況,都能從他們的朋友圈和QQ空間中找到蛛絲馬跡。你完全可以從中做一些傾向性的判斷。

咱們做家長的也想想自己跟自己父母之間的關係:你會事事都告訴自己的父母嗎?你有過覺得父母壓根兒不理解你,不像跟他們在某些問題上進行討論的時刻嗎?你有心情不好只想自己一個人待會,不被打擾,卻被父母打斷的時刻嗎?如果有,請理解你的孩子。

被動方法需要注意:不要貿然對孩子的動態指手畫腳,點到為止即可,有問題完全可以平等溝通,不要逼著他們屏蔽你。

三、不得已才用的方法:校方、其他家長

事先說明,下面說的這些方法都是迫不得已的時候才用的。比如作為父母的你們,跟孩子之間的關係比較緊張,溝通特別困難;比如孩子自己的自制能力特別差,很容易隨波逐流;比如發現孩子最近的狀態不對,需要緊急溝通處理等等。

跟學校的情況對接,一般通過孩子的輔導員就好。輔導員負責孩子的生活方方面面,孩子的學習狀況,輔導員也會了解到,他們通常跟孩子的年齡差距不大,關係走得比較近,也會有微信群緊密聯繫。

需要注意的是,輔導員比較忙,所以有時候不能及時回覆信息,再者不要芝麻綠豆大點的事,都要打探一番。將心比心,不給別人添麻煩,需要幫忙的時候,人家也更願意伸出援助之手不是?

至於同專業同班的學生家長,也有機會互相知曉聯繫方式,進行溝通。需要了解孩子的狀況,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

以上就是繆老師總結的,瞭解孩子大學狀況的方法,我本人最推崇的是第一種,希望所有的孩子和家長之間都能健康溝通、愉快相處,順利度過大學階段。

我是繆登峰,歷盡十年考察千所大學的“大學活地圖”,祈禱你的點贊、評論、轉發和關注哦~!


繆老師妙筆生花


我覺得與孩子交談是最好的,最直接的交流方式。當然,這裡的交談包括面對面的直接交談,也可以與孩子在網絡上進行視頻交流,別講那種交談,他們的作用都是一樣的。因為交談一可以增進與孩子的感情接觸,使自己不至於與孩子存在較大的感情隔膜。二可以從與孩子的交談中,瞭解孩子的思想狀況,學習狀況。三還可以從孩子的談話中揣摩出孩子的思想與生活的傾向,然後對孩子的這種傾向採取合理的措施。如果孩子對你有一定的成見,不想與你交談,這時,你就要注意了,可能孩子在外面有不恰當的行為,怕你知道,才拒絕與你交流。如果孩子不想與你交談你也可以選擇其他的方式來了解孩子的情況,比如,與學校老師交談進行了解,與孩子的同學或家長交談進行了解。現在網絡非常發達,你可以通過建立學生家長與老師群進行互動,來了解孩子。



四清園丁


孩子上了大學之後,家長終於鬆了一口氣。家長對於孩子的大學學習和生活情況,還是非常有必要了解的。

家長通過哪些方式來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呢?

第一種親自到學校去了解。一般來說,孩子上學的時候,父母都跟著看看學校的情況。瞭解一下孩子的生活的環境、宿舍的情況。以及學校基本的地理位置、包括學校的優勢、學校的學習校風情況、食堂的情況、孩子是否能適應等等。

第二種是通過輔導員來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大學輔導員管理很多個班級,通常來說都比較忙,所以這個方法只是偶爾來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大多數家長都做不到經常和輔導員來溝通。但是關鍵的時候還是要和輔導員保持聯繫。

第三種情況是同學、家長建的群。有些大學生很多時候沒有上學就建了很多學生的群、家長的群。在這裡面可以聽到師兄師姐的一些非常好的經驗,可以交流探討,可以瞭解到學習的情況,甚至提醒各位學生,報考各種證,比如說四六級證,計算機二級證等等。



第四種情況是學校的校訊通。有很多學校都是通過一個軟件在微信上下載,輸入孩子的學號就可以查到孩子的成績、全學年的排名、甚至獎學金的情況。當然,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和孩子溝通好,要準確的知道孩子的學號。

第五種,這種情況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孩子經常和大人溝通,及時彙報情況。這種是最詳盡的瞭解,學習和生活的情況。可以適當的家長提醒孩子應該幹什麼?這一階段側重點做什麼?根據孩子目前的情況,給出非常合適的建議。

第六種就是間接的通過孩子的微信和QQ來側面的瞭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通過細心的觀察,仔細的分析,來了解孩子這一階段的學習情況。有的孩子時間學習比較緊,來不及和大人說的太多,通過這些可以進一步的瞭解孩子這一階段做了什麼?從而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家長有必要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嗎?

答案是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萬不可以什麼都不瞭解,撒手不管。

現在大學管理的非常嚴格,嚴進嚴出,有的家長一點都不瞭解孩子的情況,直到孩子掛科太多被勒令延期畢業才知道,這種情況下就太晚了。

還有的女孩子,交男朋友甚至懷孕了,家長都不清楚,退學了好久,家長還不知道。這種情況都非常嚴重,所以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瞭解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情況,一定要有分寸。

既要和孩子經常溝通,也不要去總打擾人家。有的家長要求孩子天天視頻,其實那也完全沒有必要。

現在大學生自律性都比較強,過分的去探聽可能也會引起反感,把握好這個度,既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去學習,去成長。又讓她主動和你交流,瞭解他的學習和生活的情況。母慈子孝,其樂融融多好!


雲夢談教育


孩子長大了,應該有一片屬於他的的藍天的。作為父母,只能為他祈禱,希望他心身健康,生活健康;只能做好自己,為子孫積德,德蔭子孫;只能……

我累了,要睡一會了……


路邊青青無名草


我有一個朋友的孩子前幾年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學,因為這個孩子是女孩而且性格很活潑,我朋友兩口子也是操碎了心,怕孩子結交了校外風氣不好的人,但是孩子大了又不能說太多,沒辦法,兩口子每天晚上8點準時跟孩子視頻,問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一天都做了什麼,聊聊家裡的情況……總之沒話找話,每天都聊到晚上10點。因為孩子上午有課,下午去肯德基打工鍛鍊自己,晚上聊到10點,基本上也就沒時間亂跑了,再加上我們這裡離北京也不遠,週末沒事兩口子也會突擊去視察一下,這樣一年下來,孩子也習慣了校園的生活,而且身邊愛玩兒的孩子看到她這種情況也不怎麼找她了,留下的都是循規蹈矩的朋友。

上大二以後,孩子開始忙著考證,考研,生活和學習都走上了正軌,也就不需要大人監督了。今年,這個孩子本來應該畢業了,但是因為考研英語差一分沒過,打算延期一年畢業,繼續奮鬥考研。


薇觀世界492


老師

輔導員

同學

教務處


百曉書生2019


我覺得真的父母不易,可憐天下父母心,過度關心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這樣讓孩子很難自主選擇,總感覺背後一眼睛盯著他,但同時也覺得這樣有意思,不好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