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歷史上比較命苦的3位太子

  在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中,王朝更替頻繁,每當新的皇帝繼位的時候,立太子便成為其重中之重的大事,然而有個奇怪的現場出現了,在中國歷史上,有些人儘管被立為了太子,但是卻最終沒有登上皇位,有的是窺視皇權,引起皇帝的猜忌,最終被罷免,有的是欲圖謀反,最後把流放,有的是英年早逝,與皇位無緣。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歷史上三位太子的悲慘命運,他們一生都沒能登上皇位,讓人覺得十分可惜與同情。 

歷史上比較命苦的3位太子

  第一位便是李承乾。說起李承乾,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可是唐太宗和長孫皇后的第一個兒子,也就是名副其實的嫡長子,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王朝繼承人的選擇是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來實行的,換句話來說,只要李承乾安分老實,做好自己分內之事,李世民死後,皇位一定是他的。如果歷史真的是這樣,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唐高宗和武則天了,然而歷史沒有如果,李承乾的叛逆心比較重,受不得一點委屈,當年李世民只是責斥了他一下,他便勾結大將侯君集謀反,最後謀反被洩露,他的太子之位被罷黜,自己也被貶為平民,流放千里。

  

歷史上比較命苦的3位太子

  第二位是朱標。朱標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父親,也是朱元璋的長子,朱元璋在剛建立大明王朝之後,便將朱標立為太子,解決了一件大事。而且據史料記載,朱元璋對朱標是相當滿意的,朱標在治國理政方面頗有才華,不僅能夠獨立處理相當多的政務,而且在軍事方面也有一些謀略,在朝中威信極高,可以說,滿朝文武都是比較支持朱標繼位做皇帝的。然而就是這麼造化弄人,1392年,朱標因病英年早逝,朱元璋十分痛苦,為了補償對朱標的疼愛,便立了皇太孫朱標之子朱允炆為太子,但是這也導致了後來的靖難之役,我想,朱元璋也是沒有想到的。  

歷史上比較命苦的3位太子

  最後一位是胤礽。胤礽是康熙皇帝和皇后赫舍裡的兒子,是標準的嫡長子,擁有天然的繼承優勢。在他才1歲的時候,就被康熙帝立為太子,但是胤礽算是"倒黴"了,他遇到的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胤礽足足當了30多年的太子,可以說當的已經沒意思了。於是便開始覬覦皇權,但是康熙帝是一個十分貪權之人,在知道胤礽正在窺視皇權之後,非常不滿,再加上外人的挑撥離間,康熙帝最終罷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也就是說胤礽當了30多年的太子,最後居然沒有登上皇位。  

歷史上比較命苦的3位太子

  筆者認為,當雄才大略的皇帝的太子是相當痛苦的。如果太子明哲保身,那麼會讓皇帝覺得你是無用之人,時間長了,太子之位也會出現威脅,但是如果你表現出來能力突出,也會讓皇帝擔心你會奪權篡位,畢竟秦王李世民可就是這樣上位的。除此之外,假如當年朱標真的繼承皇位了,朱棣是不會造反的,因為他出師無名,朱標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並且在朝中威望極高,不會再有人支持朱棣,而且朱標的才華不會比朱棣差,但是奈何天意弄人,朱標早早地去世了,其兒子建文帝的去向至今還沒有一個定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