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600億歐元推進“Together 2025+”戰略 大眾厲兵秣馬穩定動力電池供應

近年來,氣候變化問題正逐漸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根據聯合國和歐洲環境署發佈的報告,交通所佔的二氧化碳排放約佔全球總排放量的14%,正因如此,低碳化作為新一輪汽車業革命的主攻目標之一,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汽車業的未來。“未來四年我們將在電動化、數字化、混動化三個領域共投資6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616億元)”,大眾中國執行副總裁劉雲峰近日在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公開表示,“其中33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539億元)將投入電動化,並計劃於2050年之前,在全球市場實現碳中和”。據電池中國網瞭解,截至目前,大眾已經與電池企業簽訂超過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67億元)的訂單。

大眾汽車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迪斯博士曾表示,《巴黎協定》和相關的法規框架是大眾汽車的行動標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go TO zero”戰略也為集團設定了更加長遠的減排目標和相應的規劃。為了實現碳中和這一艱鉅目標,在全球範圍內,大眾汽車集團將繼續推進“Together 2025+”戰略。劉雲峰指出,作為集團2025戰略中的重要基石,研發以及相應的工廠改造等投資將佔總投資的40%。

電池中國網從現場瞭解到,大眾汽車將在2029年之前為市場帶來75款純電動產品,規劃銷量預計將達到2600萬輛,其中基於MEB平臺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2000萬輛,PPE平臺的高端電動車車型將達到600萬輛。

“中國始終是我們的戰略核心市場”,劉雲峰如是說,“基於我們對中國市場未來的信心,大眾汽車集團僅在2020年就將與我們的合作伙伴在中國共同投資超過4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08億元)”。伴隨著2020年投資計劃的實施,以及兩個MEB工廠在中國正式投產,到2025年大眾汽車將在中國推出30款新能源汽車,實現新能源汽車佔整體產品組合至少35%的比例,並設定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50萬輛”的目標。

近年來,隨著中德兩國合作的不斷加深,汽車產業的合作與交流也取得了豐碩成果。2019年7月2日,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行的首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迪斯指出,到2035年,全球電動汽車的年銷量有望提升至汽車市場總量的50%,這個目標同樣適用於中國市場,加之即將出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21―2035)》以及德國政府和行業的進一步支持,均體現了其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劉雲峰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一個透明、穩定和可預期的政策環境,以及統一的市場環境,這可以幫助企業在研發和生產環節進行更好的規劃;而中國國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對充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則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有力保證。

在動力電池方面,劉雲峰表示,“我們應更多地關注安全和節能方面,而不是過度地追求能量密度、續航里程等”,他認為這些指標應該由市場來決定。此前,大眾汽車曾表示,僅在歐洲和亞洲地區,動力電池的需求量每年就將增加30GWh,需求口徑較大。

據悉,大眾汽車與其一梯隊的動力電池主要供應商SKI、LG化學和寧德時代,已經簽訂超過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67億元)的供應協議。而為保證其供應體系安全、穩定,大眾汽車也在不斷建設開發自有動力電池生產線:2019年6月,大眾汽車計劃投資9億歐元與Northvolt 公司聯合開展電池研發,新建的電池工廠或將選址德國的下薩克森州,初期產能為16千兆瓦時(GWh),並最早於2020年開始建設,2023年年底或2024年年初投產;同年9月,大眾汽車在德國薩爾茨吉特的卓越中心開設了總投資10億歐元的動力電池試驗生產線。同時在產業鏈末端,大眾汽車也在加速佈局,2019年3月,大眾汽車在薩爾茨吉特新建一座用於動力電池回收的工廠,並計劃從2020年起,每年回收1200噸電動汽車鋰電池。

動力電池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是大眾汽車有效實施電氣化戰略的重要基礎,而面對快速增長的動力電池需求,自建工廠也好,綁定優質產能、培育新的供應商也罷,都是大眾汽車為自己產能擴充留的“後路”,而非急於求成。穩定的動力電池供應體系可有效保證大眾汽車在“狼群環伺”的市場競爭中,不會因“心肌缺血”而陷入被動和尷尬。那麼未來大眾汽車的電氣化戰略如何順利推進,劉雲峰則堅定地表示,“大眾汽車集團將保持高度的信心,並全力以赴”。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