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無"豕"不成"家"

自新石器時代主要文化遺址中

幾乎均有豬骨出土

用豬或豬下頜骨陪葬不僅具有宗教意義

亦是財富和政治權威的象徵

說明豬在古代居民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中

均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肉食來源是中國人最主要的六畜之一,豬作為中國古代,馬居首而豬最後,此六畜,人所飼,馬牛羊,雞犬豕,三字經中有:

古人把六畜中的馬牛羊列為上三品,馬和牛隻吃草料,卻擔負著繁重的體力勞動,是生活勞動不可或缺的幫手,理應受到尊重。

而雞、狗、豬為何淪為下三品,比如雞在農業社會的家庭經濟中,只能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豬就更不用說了,僅有“庖廚之用”。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但還有一種說法,豬為六畜之首。中國是第一養豬大國,豬肉一直是主要肉食來源。


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是中國的經濟重心和政治文化中心,天氣炎熱潮溼一直不適合馬的繁衍生息。


歷史上無數駿馬都是通過各種方式進入中原,但至今沒有培育出中原特色的良馬品種。


因此說,我國是養豬大國,這反映了中國民族文化的特徵。而且今天我們還把豬肉價格做成了指數,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成都與豬

Chengdu and Pig


成都人第一次吃豬肉,至少是三千多年前的事,商周時期的金沙遺址,就曾出土過家豬骨骼。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可能你怎麼也沒想到有一天,我們四川最稀有的動物不再是大熊貓,而是我們可能再也吃不到了的本土豬。


那麼,如今走進千萬成都家庭餐桌的豬

是從哪裡來的呢?


1


-THE FIRST-


乾元元年,唐肅宗李亨當政,成都市區分設為成都、華陽兩縣。揚雄辭賦中描述的以細淘精洗的大米為食的生豬,逐漸在地域交流和培育改良中立穩腳跟,有了自己的“姓名”——“成華豬”。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俗話說“家家都有黑毛豬”,這種黑毛豬便是成華豬,以前,成華豬是成都豬肉市場的主力品種,也是回鍋肉的“最好搭檔”。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死水微瀾》

成華豬

起碼在四川全省

可算是頭一等好豬

豬種好,全身黑毛,毛根稀疏

矮腿,短嘴,皮薄,架子大

頂壯的可以長到三百斤上下……比任何地方的豬肉都要來得

嫩些,香些,脆些

……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隨著人口的增加,這個時候的“成華豬”在養殖上也有一定講究。廚房殘剩的米湯菜蔬、酒糟、米糠、碎白米稀飯等,皆是它們的吃食,食料相當豐富營養。

另外,成都人餵豬的石槽極窄,尺寸只夠它們將嘴巴放進去,生豬吃完了食料只管睡,睡醒了吃,養出來的生豬肉嫩膘肥,以之為原料烹飪出來的諸如回鍋肉之類的美食,讓人垂涎三尺。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在吸引了相當一部分好吃嘴粉絲群體後,對“成華豬”的未來規劃,成都人有了新的構想。


新中國成立以後,“成華豬”被重點培養,先後與英國的約克夏、巴克夏,前蘇聯的蘇大白、克米洛夫,原產自丹麥的蘭德瑞斯等諸多國外豬種進行培育。


1973年

“成華豬”被列入四川省良種選育規劃

1982年

四川省標準局發佈了“成華豬”標準

1986年

“成華豬”被收入《中國豬品種志》

2007年

“成華豬”再次成為四川省地方標準


“成華豬”不負各時期歷史名人的讚譽,成為了發展地方特色養豬業的重要品種資源。


不過,由於生長週期長、養殖期耗料高等原因,考慮到經濟效益,很多養殖戶選擇了棄養,2013年有媒體報道“成華豬”已瀕臨滅絕,只有位於成華區北郊磨盤山的成都種畜站,還有幾個獨立血緣的百來頭“成華豬”。


2


-THE SECOND-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豬豬都瀕危了,那我們餐桌上的豬肉咋就從來沒斷過呢?


其實,豬的整體數量依然龐大,只是本土豬所佔比例正在不斷的降低,我們平時吃的豬也大多是“洋豬”。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當然,這些“洋豬”並不是像吹風機佩奇那種進口豬,普通人家吃的大多是外國品種豬,是被帶到中國來培養繁衍的後代。


本土豬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從豬崽到被宰 1年

瘦肉含量 40%


洋豬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從豬崽到被宰 0.5年

瘦肉含量 60%


從1907年第一頭英國豬登陸中國過後,我們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不斷引進洋豬,英國的、美國的、丹麥的。而這些引進豬以及和本土豬生下來的洋豬二代、洋豬三代,“洋豬”早就融入了本地人的生活。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養殖洋豬既賺錢又背了個洋名號,在2007年的時候,洋豬就已經佔領了98%的市場份額。


洋豬讓養殖的效率更高,不用等待長時間的飼養週期,便能吃到美味的豬肉,也是當下很多人的選擇。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3


-THE THIRD-


雖然在科學上我們需要保持豬類的多樣性,但很少有養殖戶飼養。


所以像這種瀕臨滅絕的田園品種,只能是國家專門把它們保護在農場裡面養殖,未來如果有需要,再拿來大量繁殖,這個也就是農業裡面俗稱的“保種”。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成華豬的保育,也從2013年開始受到重視。


成都市種畜場、邛峽嘉林生態農場與四川農業大學豬遺傳育種研發團隊達成合作,將成華豬群分成保種和選育兩個群體。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保種群體的目標,是讓成華豬保持現在的品種特性,擴大群體數量,控制近交程度,確保遺傳基因不丟失。


育種群體的目標,是提高成華豬的生長、產肉和繁殖性能。用術語來講,就是給整個種群“復壯”。


到2018年年底,成都市種畜場與邛峽嘉林生態農場的成華豬保種基礎群體有公豬16頭8個家系,母豬150頭;育種核心群體有公豬20頭,母豬300頭


如果看到有人專門好吃好喝的伺候豬的時候,不要驚訝,因為這些種豬,可能像大熊貓一般珍貴。


4


-THE FOURTH-


至今,四川省仍是中國養豬產業龍頭,2018年生豬出欄量6638.3萬頭,這個數字是美國小一半的生產量(然而四川仍然是豬肉進口省)。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隨著成都“豬十條”的落地落實,生豬穩產保供政策和養殖效益正雙向驅動復產信心。措施提出,成都市下轄9個市、縣承擔地產生豬最低保有量任務,確保全市地產生豬年出欄400萬頭以上。


● 成都市財政對承擔地產生豬最低保有量任務的區(市)縣按照每年每頭10元的標準給予獎勵。


● 支持建設、改造提升一批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探索跨市州建立生豬“菜籃子”基地機制,鼓勵支持企業在成都市外建設一批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力爭用2到3年時間,使成都市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達到80%以上


豬肉成今冬單奢!成都的豬從哪裡來?


作為人類最早飼育的動物

豬陪伴中國人走過了漫長歲月

歷代中國人也通過自己的智慧

影響著豬這一物種的進化方向


#今日互動#


反正,我不挑

啥豬做的回鍋肉我都愛吃

大家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