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2020年是 “鑽豬年”,到底是不是真的?看業內人士是怎麼說的!

今年,養豬界流行這樣一段話,“2019年是金豬年,2020年是鑽豬年,2021年是銀豬年”,這三年將會成為養豬史上最掙錢的時候。當然,去年下半年的豬價在18元/斤左右運行,養豬戶們確實是掙到了一些錢。可是,對於2020年是養豬史上的“鑽豬年”,比去年掙到的錢還要多,有一些養豬戶們還是表示懷疑態度的!

2020年是 “鑽豬年”,到底是不是真的?看業內人士是怎麼說的!


截至3月7日為止,我國的生豬外三元均價36.64元/公斤,較昨日的豬價下跌0.18元,內三元和土雜豬均價為35.80元/公斤和35.21元/公斤,也是分別下跌了0.29元和0.31元。全國的豬價止漲轉跌,有5個地區的豬價上漲,有11個地區的豬價下跌,其它地區的豬價保持穩定。

2020年是 “鑽豬年”,到底是不是真的?看業內人士是怎麼說的!


其中,華中地區穩中上漲,江西,河南,湖南都是上漲了0.1元;華東,東北地區漲跌交互,浙江和遼寧的豬價上漲,而上海,江蘇,福建,黑龍江,遼寧的豬價下跌;華南,華北,西北,西南地區穩中下跌,下跌幅度在0.1~0.3元,下跌幅度最大的是貴州的0.3元。

那麼,今天咱們來聊一聊,2020年是“鑽豬年”,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從整體上來看,據權威官方網站的數據顯示,2019年豬肉產量4255萬噸,下降21.3%;年末生豬存欄31041萬頭,下降27.5%;生豬出欄54419萬頭,下降21.6%。其中,年末的生豬存欄下降約3成,又撞上湖北神農架野豬發生非洲豬瘟,國家防控冠狀病毒的需要,各地的養豬場擴產補欄動作遲緩,預計今年的生豬產能恢復到正常水平有一定的難度。

從母豬生產週期來看,一個母豬的完整生產週期大約為12個月左右,如果算上各種養豬生產的意外情況,至少需要15個月以上的時間。那麼,國家在去年的8月份鼓勵養豬生產,預計在今年的11月份生豬產能恢復到正常水平。然而,在去年的8月份,非洲豬瘟持續發生,人們只能進行“肥轉母”工作,並不是使用優質的外二元母豬,甚至是什麼母豬苗都留下來。因此,在母豬成色不足的情況下,養豬場裡的生產效率肯定提不上去,年底的生豬產能恢復到正常水平有一定的難度。

2020年是 “鑽豬年”,到底是不是真的?看業內人士是怎麼說的!


從生豬價格週期上來看,根據近十多年來的豬市走勢觀察,國內的生豬價格週期大約48個月為一個豬週期,豬週期又分為上行週期和下行週期,上行週期和下行週期各為24個月,而此一次的上行週期是從18年的11月份開始的,預計在2020年11月結束。然而,這一輪的豬週期跟以前的都不一樣,它是由環保禁養,非洲豬瘟共同造成的,中間又有冠狀病毒來助力。而且,上行週期的結束時間是11月份,可是,這段時間又是一年中的豬肉消費高峰,只能是延後一定的時間結束了。

2020年是 “鑽豬年”,到底是不是真的?看業內人士是怎麼說的!


綜上所述,在國內的生豬產能恢復緩慢,至少需要1年以上的時間恢復到正常水平。於是,業內的人士們普遍認為,2020年的將會是“鑽豬年”,養豬戶們還能繼續過上好日子的。那麼,大家又是怎麼認為的呢?

2020年是 “鑽豬年”,到底是不是真的?看業內人士是怎麼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