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成功沒有偶然,揭祕連鎖米線店的成功祕訣

壯志雄心

2012年是中國創業潮起之年,我當時在上海一家國際家居品牌做高管,雖然公司的業績和前景都不錯,但總覺得是在為別人打工。

恰好這時有倆個同學邁出了這一步,想做一個快餐品牌,問我有沒有興趣加入,我當時沒直接回復,而是回去後對周邊兩座辦公樓的辦公人群做了簡單的市場調查,發現70%的人對目前的用餐狀況都不滿意,問題主要集中在“安全、便捷、價格和味道”

成功沒有偶然,揭秘連鎖米線店的成功秘訣

這幾點明明是餐飲的基礎,連基礎都沒做好,可見當時餐飲行業的落後,也是這個調查堅定了我創業的決心。

一個月後我正式離職,和兩個同學註冊公司並開始研發產品,中間又經歷了拉專業師傅入股、和同行搶門面、員工連續被挖走等一系列波折,大概半年時間,我們的米線店終於開業。

40平的小模式、明檔廚房、乾溼分離餐盒以及滿減配送,現在流行的餐飲手法我們當時已經在用了,大概也因為這些特色,再加上結合新媒體進行的個性活動營銷,只用了兩個多月我們就收回成本。

當時要求加盟合作的人絡繹不絕,而上海市又對創業項目有不錯的扶持政策,讓我們換了免費的辦公地點,成本進一步減少,如此看來,成功已經近在咫尺,我們幾個合夥人內心也都充滿了讓門店遍佈全國的豪情壯志。


踩坑

中國人講究“居安思危”,從我們踩坑的經歷來看,說的一點都不錯。

在不斷有人上門談合作加盟的“繁榮景象”鼓舞下,為了保證口味統一,我們決定上中央廚房。這個決定是沒錯,但錯的是執行力度——我們使勁兒太大了!

通過走訪其它企業的中央廚房,其中包括國際品牌,我們把原定滿足供應200家分店產能的計劃一躍提高至500家,當時的想法是,一次性投入,終生受益,而且免去了中間再拆建的麻煩。

成功沒有偶然,揭秘連鎖米線店的成功秘訣


找人設計造價,整個下來要大幾百萬,場地、搭建、設備、人工、宿舍、冷庫,一應俱全,不但先期的盈利全放進去,還貸了一部分款,但等到實際投產,才知道這是多大一個坑!即便現在好幾年過去,一談起這事我們幾個還是忍不住嘆氣。

中央廚房投產後,本來預想能迅速供應門店,但除了直營店,加盟店對除了料包之外的淨菜和輔材根本不買賬。

米線店一般以夫妻店為主,對價格比較敏感,前期量沒上來的時候淨菜成本確實要高一些,而直營店店長也是敢怒不敢言,在開會的時候,店長們經常和央廚廠長吵得不可開交。

這樣一來中央廚房完全成了一個燒錢機器,不得已,在運行五個月後,央廚項目下馬,部分設備出售,人員遣散,用了好久才緩過勁,直接對品牌發展產生影響。

3

撥亂反正

雖然“大央廚”撤了,但是為了保證現有門店的正常運行,我們又建起了“小央廚”,建成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才是我們想要的。

小央廚是由現有一個直營店改造過來的,該店因為位置比較偏,所以房租便宜,經過改造,原來150平的門店面積,三分之二都成了廚房。

改造過後,央廚主要以生產料包為主,也會有一些輔材滷味,不再有淨菜加工。

人員大幅減少,運營成本降低,而且意外的是,央廚解決了我們的人員問題,所有應聘者,不論前廳後廚,入職後先要到中央廚房培訓,之後定期回來換崗,不論新員工融入團隊的速度還是對集體的觀念對比之前好很多。

另一個較大的改動是,現在的央廚獨立核算,不再是品牌的配套部門,每年央廚都有盈利目標,所以,除了給自有品牌提供料包之外,現在還有專門的市場人員跑客戶,做研發和代加工。

中央廚房是品牌發展的“發動機”,但是這臺“發動機”的型號一定要選好,馬力、油耗都是需要考慮的實際問題,不要頭一熱就上馬,吃了虧可能要影響品牌一生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