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馬上2020年了,再這樣練琴你就把自己“毀”了

馬上2020年了,再這樣練琴你就把自己“毀”了

文章來源:哎呀音樂作者:橙子

有許多朋友問我說:為什麼我每天都在練琴但還是在原地踏步,沒有絲毫進步呢?
那是因為你大部分的練琴,都是在做無效率的練習,那麼為什麼會無效率的練習導致事倍功半呢?請看以下幾點。
馬上2020年了,再這樣練琴你就把自己“毀”了

沒有計劃隨性所欲的練琴


很多初學者朋友每天掏出吉他,就不知道自己改練習什麼腦子裡沒有一個明確的計劃,總是一會練會這個,一會又去彈這個,就跟猴子撿苞米一樣,到最後其實什麼都沒有練好。
馬上2020年了,再這樣練琴你就把自己“毀”了那麼怎麼樣才能杜絕這樣的情況出現呢?
首先根據自己的時間分配然後做出一個計劃表,這個計劃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

在這裡我為很多初學的朋友分享一下,我剛開始是怎麼計劃練琴的。
首先是熱身練習1:爬格子練習15分鐘2:和絃轉換練習20分鐘
接下來就是複習和強化練習3:複習前面所學過的技巧和曲目30分鐘4:當前學習調式的音階練習:30分鐘5:掃弦與和絃分解琶音練習:20分鐘
後面就是學習新的知識或者曲目練習6:學習新的技巧或者知識點:30分鐘7:練習或學習當前的新曲目:30分鐘8:最後我會留點時間用來學習樂理,或者彈點自己喜歡的東西。
以上就是我在剛開始的時間計劃安排,大家可以參考根據自身的時間來安排。
馬上2020年了,再這樣練琴你就把自己“毀”了

沒有效率的去練琴


那麼什麼是效率練琴呢?
效率練琴就是在所計劃的時間內,全身心投入的去做正確的練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是效率練琴。
想要達到效率練琴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1:瑣事處理完以後再練琴
練琴拖拉是很多人的通病,剛拿上琴沒兩分鐘一會渴了去喝杯水,一會餓了吃點零食,哎手機響了是不是有人給我發微信了,要不先刷一下抖音快手......諸如此類的藉口層出不窮,反正就是不能專心練琴。
所以在這裡建議:練琴前把該做的事全部做完,不要一會做這個一會又去做那個,遠離手機電腦和一切能影響你注意力的東西,身邊該有的東西就是琴,樂譜,節拍器,這三樣。
馬上2020年了,再這樣練琴你就把自己“毀”了
2:慢練才是王道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那麼在這裡我要改一下:“天下曲目唯慢不破”。
馬上2020年了,再這樣練琴你就把自己“毀”了很多朋友在練琴時總是很急躁,特別是碰見覆雜的樂句,總是練不好,越想彈好反而越彈不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該如何解決呢?
原因是出在速度上,因為一上來就按照原曲的速度來練的話,是肯定不行的,那麼我們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還是哪句話,“天下曲目唯慢不破”。

那麼多慢才算慢練呢?這個看曲目情況而定,如果原曲是120的速度那麼我們就用60的速度來練,等你吧60的速度練穩定了再逐漸提升至原速。
還有就是要學會拆分練習,比如這一個樂段你練的困難,那就先一個小結一個小結的練,如果一個小結還是有困難那我們就一拍一拍的練,一拍都困難的話就一個音一個音的練,如果一個音都不行的話.....那麼就把吉他燒火吧,最起碼可以取取暖~哈哈開個玩笑。
馬上2020年了,再這樣練琴你就把自己“毀”了慢練能解決一切技術上的問題,只有先慢後面才能快起來,彈快很容易但是想彈慢是需要下一定功夫的。

3:細節決定成敗
在這裡我們還是套用一句老話,只不過也是改過的:“成大師者必拘小節”。細節很重要,如果你想在這一方面上有所成就,那就必須注重每個方面的細節問題。
細節我們從最基本的說的話,左手的按弦,右手的撥絃這些都是細節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音色好不好聽也就在於這兩樣上。
然後就是在曲目上的細節,經常可以碰見有的人說:自己一個星期就練完了某某曲目,最出名的就是Fight了吧。
但是讓他彈的話就會發現很多問題,其他的先不說甚至譜子都是錯的,節奏忽快忽慢,音色糊成一團更別說其他的了。
我們就拿這Fight這首曲子來說,這首曲子雖然很多人都能彈下來,但是真真能彈好的又有幾個呢。
馬上2020年了,再這樣練琴你就把自己“毀”了這首曲子技巧方面有點泛音,拍泛音,左手點弦,啞音,pm,am等技巧所以說想把這首曲子練好還是要下功夫扣扣細節的,就快速點泛音那一段能點的音色清晰明亮是有難度的。

學任何一首曲目就算是練習曲,也要認真的去學習和練習,要重視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就算你會一百首曲子但是沒有一首彈精的也是沒有用,還不如彈精一首,俗話說得好;土豆一車,不如夜明珠一顆。
我們也可以發現,許多的吉他大師每次演出,都是固定的哪些曲目因為他們把每首曲子都已經彈到極致了,就好比岸部真明它的曲子雖然指法簡單,但是能彈出他韻味的人很少。
那麼我們想學習一首曲子的時候該怎麼樣去正確的練習呢?
第一:就是找到正版的原版譜子,如果譜子都不對其他的就更別提了。
第二:就是要多聽多看曲子作者的演奏視頻或者錄音,做到把旋律刻印在心裡,你學習起來也就對旋律的走向,與和聲的進行有個瞭解。
第三:拿到譜子後先不要著急彈,先要分析譜子看看哪個部分有反覆記號,或者有沒有特殊的要求,繼而看最難的部分是那一段標記。


馬上2020年了,再這樣練琴你就把自己“毀”了

走出舒適區的刻意練習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萬小時理論,這個理論告訴我們:不管你在什麼領域只要練習夠一萬小時都會有所成就。
但是這個理論真的適用所有嗎?其實不然我們舉個例子:假若你是一名公司的普通職員,你在這個公司上一萬小時班你就能成為CEO或者總經理嗎?
這個真的不一定有的人可能在公司幹一輩子可能還是一個領著月薪的底層職員。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勤奮刻苦練習的人,為什麼成功的人寥寥呢?看了「刻意練習」才知道其實10000小時真是一個偽命題,如果只是低水平練習,哪怕100000小時也沒有用啊!真相總是讓人崩潰。
馬上2020年了,再這樣練琴你就把自己“毀”了好在「刻意練習」還是給我們指出了出路在哪裡:那就是有目的的練習。


刻意練習屬於有“目的”的練習中的一種,也是最高效的練習方法。
1、找好自己的定位和風格,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世界上的音樂風格有那麼多比如,金屬,搖滾,爵士,布魯斯,funk.....等等太多了。
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風格都精通,你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和時間,所以說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歡的風格去做學習和鑽研。


2、找到你喜歡風格中最優秀的樂手,去練習他們的曲目,或者他們相關的教材,如果能天天跟湯米或者三哥這樣的吉他手在一起練習,估計要不了多久就能在吉他圈家喻戶曉了。
然而大師總是很行程滿滿很匆忙,即使他們不忙,你也不一定有機會去跟他們每天練習。
這怎麼辦?沒關係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你可以在網絡上觀看他們的作品去聽,去學習,去研究。
3、去觀看和研究大師們的音樂經歷,每位大師都有自己的偶像,所以你也不例外,如果有條件就去買他們的自傳,去研究他們的心路歷程和音樂風格是如何形成的,這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4、堅持練習。當所你已經做好準備時,外部條件都具備時,剩下的就是練習,如果你想成為比別人更加優秀的吉他手,那你就必須要花別人更多的時間去練習。

馬上2020年了,再這樣練琴你就把自己“毀”了

只在乎外在卻忽視了內在


如果說技術是外在的話,那麼樂理知識就是內在了,沒有樂理的支撐的話,你的技術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然而很多學吉他的朋友總是忽視樂理的重要性,一說到樂理就說我又不是做職業的所以說不需要學習樂理。
這樣的觀念是非常可怕的,不管你是不是想要做職業,但是隻要你學習了一門樂器,你就得學習樂理不說多麼的高深,最起碼的基礎樂理你要懂。

要不然你很可能都不知道你彈的是什麼,或者說難一點的曲目你都看不懂節奏或者是什麼調的。
沒有樂理知識的吉他手是瞎子!
馬上2020年了,再這樣練琴你就把自己“毀”了這也是我感覺中外吉他手的差別之處,為什麼別人小小年紀,能彈那麼好能寫那麼好的曲子,樂理和合理的練習!樂理從哪裡來?有的人會說找老師。
但是老師不可能像餵你吃飯一樣嚼細了給你吃,即使那位老師很好很有時間這麼教你,那樣你的進步是有侷限的,你會被那個老師的影子籠罩。

老師的目的只是告訴你方向,然後放手給你去找金子。
不同的人對音樂的感覺是不同的,形成自己的風格,那才是你的東西,別人再模仿也只能做你第二,你自己是老大,這樣的感覺不好嗎?想表現什麼就是什麼,是一個偉大吉他手必備的。
不能靜下心來努力學習樂理,形成自己的風格,你將永遠都在瓶頸裡徘徊。
馬上就要2020年了,不如讓我們重新來過吧!
馬上2020年了,再這樣練琴你就把自己“毀”了-End-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