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無用的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

無用的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

在閱讀本書的眼鏡的男生

“中國的家長還是很喜歡有用的書,要教會孩子一個技能,一個道理的書。什麼都不教,但是藝術性非常高超的書不一定受歡迎。我們在國際書展看到很多好書都不敢引進。”

這是我跟中國繪本的啟蒙者,蒲蒲蘭的創始人石川鬱子聊天,石川總結了中國的十年繪本啟蒙史,認為最遺憾的事情,就是中國家長的讀書有用論。

讀書當然是有用的,但我們讀書不是為了有用。抱著有用的目的去讀書,最終不會愛上讀書,而會恨讀書。

一個東西,如果不是享受,沒有人會主動做這件事,對於小孩更是如此。這是人的天性,對待人的天性,我們只能去順應它,而非挑戰。大人的強加引誘都會削弱它的內在動機。內在動機不足,孩子就只能被迫去看書,被迫看書最可怕的一點是什麼?大家還記得高考完之後,我們是處理那些教科書的嗎?我的很多同學是把它課本燒了、扔掉。不是發自內心看書閱讀,而是因為“有用”被迫去閱讀,最後對書的態度就是這樣子。

讀書本來應該是一種享受,就跟我們喝明前龍井或者中秋吃大閘蟹一樣的生活享受。享受是“沒有用”的,如果把享受變得“有用”會出現什麼情況呢?當你掏出準備了一年的“蟹金”,拿出全副工具,溫一壺古越龍山,打算吃一隻螃蟹的時候,你是打算攝取一些優質高蛋白以及膽固醇嗎?如果打算是這個,那麼請用某牌子蛋白質粉。


無用的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


當朋友千山萬水給你送來一盒明前綠茶,佳人在座,明月入懷,竹影搖窗之時,汝窯茶具也洗淨燙溫,西山汲來的山泉已在炭火上滾出蟹目大的水泡……你沖泡出一壺佳茗,正準備徐徐品味的時候,你是打算攝取一些抗氧化劑嗎?如果打算是這個,某牌子好像還有另一款產品——綠茶粉膠囊。

我一直不喜歡一些披著科學外衣,而把生活樂趣喪失殆盡的“高科技”產品。比如不吃肉而吃的蛋白粉,比如不喝茶而吃的綠茶膠囊,比如不吃水果而每天吞的幾片維生素膠囊。當然,從目的論而言,吃膠囊都比吃原生態的食物強,但真的是了無生趣。

要求孩子閱讀一定要學會某項技能,或者懂得某個道理,就跟你要求一個人吃大閘蟹或者喝明前茶要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或者抗氧化劑一樣掃興。而且,用吃蛋白質粉,來談論品嚐大閘蟹的目的,是多麼侮辱大閘蟹啊!

是的,就像大閘蟹一定含有蛋白質一樣,書也一定含有很多有益的營養物質的。讓你覺得特別幸福的書就一定是一本好書,它也一定會具有你想要的一些功能,因為它會包含在裡面的。

一個偉大的作家,他本身就有非常偉大的人格魅力,你相信他的高尚人格,他寫出來的書,傳遞出來的價值觀會是你非常需要的。這個我認為是童書選擇的最好標準,把閱讀享受作為最高的標準去選擇這些書。你跟小孩之間就會度過好多愉快的時光.

但請記住,我們不是為了吸取營養去看書,而是為了獲取快樂、享受人生樂趣而看書。而孩子只有像喝茶品酒一樣對待讀書,才會形成茶癮、酒癮、書癮,他才會發自內心地真正愛上讀書。

無用的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

那麼,如何讓閱讀去功利化呢?

第一、不以功利的目的去為孩子選書。不因為這本書可以教會孩子上廁所、刷牙……作為選擇一本書的重要理由,也不以這本書可以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分享來作為選書的理由,同樣也不以這本書可以開發多元智能選擇一本書。選擇書的理由只有一個,你和孩子看著都很享受。(還強調一點,你需要的所有目的,在好書裡面都有,而且表達得更加好)

第二、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要忍住不要考小孩,更不要打扮成“啟發”的形式去考小孩,閱讀就是享受消遣,不教學、不練習,也不考試。結束時候要忍住不做總結。要耐心地讓孩子自己去領會。

第三、如果說家長要親子閱讀做些什麼的話,最重要的是心無旁騖的陪伴,尤其是不看手機。其次是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感情朗讀等種種手段,讓孩子覺得更加有趣,更加吸引,更加享受,那就非常非常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