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都知道物質不能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那麼問題來了,現今宇宙的物質都是哪裡來的呢?

楊莎莉


大家知道的是錯的,現今宇宙的物質是憑空產生的。物質是可以憑空產生,也可以憑空消失的。

微觀科學告訴我們,電子有波粒二象性,如果將電子無限放大,發現電子是一種能量波。這就解釋了物質的本質是波,是非物質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愛因斯坦的能量方程把物質變成能量。因為物質原本就是能量的一種形態而已。

物質本身是非物質,非物質組成了物質,多麼可笑的世界。到頭來一切皆是空空如也。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


用戶6684791671


這個問題無非就是在問,宇宙的最初的最初是哪裡來的。

現在,以目前的科學理論來看,宇宙起源於溫度極高的奇點,這說明宇宙有一個起始點,並不是無限永恆的。那麼佐證這一看法的證據多嗎?

很多。

如果說在半個世紀之前,人們是不太相信的,或者認為它是很荒謬的理論,但是到了如今,大爆炸理論可以說是解釋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論了。證據來源於觀測,比如兩個重要證據,微波背景輻射、星系遠離,另外還有大爆炸理論對於早期核合成的預測與觀測相符合,這些都在佐證大爆炸宇宙論。

既然宇宙存在起始點——奇點,那麼物質是哪裡來的?

我們知道,早期的宇宙是熾熱的夸克、膠子湯,後來溫度漸漸冷卻,“凝結”了四分之三的氫、四分之一的氦以及少量的鋰。有的人問了,夸克、膠子湯是怎麼來的呢?

奇點爆炸的純能量演化而來。

那純能量哪裡來的呢?或者說奇點哪裡來的呢?

量子漲落

這個在目前只有超弦理論有它的解釋,超弦理論認為奇點原本處於11維時空中,是11維時空中不斷進行的量子漲落,量子漲落產生了奇點,並在一瞬間爆炸。

如果還要問之前的之前,抱歉,科學現在還沒有那麼的無敵,想要無敵,還需要不停地前進啊。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我是科幻船塢,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科學船塢


聖經中造世紀寫的很清楚,太初天地間本昰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昰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

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了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神稱空氣為天。有晚上有早晨,昰第=曰

神說“天下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神稱旱為地,水聚處為海。神看著是好的。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於昰地發生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神看昰好的。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

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並要發光在天上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於昰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管理晝夜,分別明暗。神看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昰第四日。

神說:“水裡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各從其類;又造出又種飛鳥,各從其類。神看昰好的。神就賜福一切說:“滋生繁多,充滿海水中,雀鳥也要多生在地上。”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五日。

神說:“地要生出活物來,各從其類;甡畜、昆蟲、野獸,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於是神造出野獸,各從其類,昆蟲各從其類。神看是好的。

神說:“我們要照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爬的一切昆蟲。”神第一次親手捧起泥造了人給他取名聽亞當。

神以話語創世,如今神又以話語來結束時代,以話語帶岒人類進入新世界,神正以公義威嚴來結束舊世界,以話來開闢新世界。因敗壞的舊世界必在神的話中倒下,新的世界必在神的話中成立。天地萬物本來源於神。新舊的更換也隨著神話而倒,而立,而成,而更新變化。誰也不能攔阻神作工的步法。誰也不能改變神的心意。神的一切作為不受認何空間地理的攔阻,神說立必立,說成必存!天地都廢去,但神的話一語一筆都不會廢去,這昰永恆不變的真理啊們!……!

萬物隨著神的心思而變,而轉動,或更新,或滅失。神用意念撐管天宇萬物的更新與轉變。




用戶51203301706


都知道物質不能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那麼問題來了,現今宇宙的物質都是哪裡來的呢?


能量守恆定律中描述,物質是不會憑空產生或消失,只會從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目前能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定律。

那既然能量守恆已經被公認,那我們每個人都該有一個疑問,現在宇宙中的物質從何而來?

目前人類測定的宇宙年齡為138.2億歲,宇宙的年齡是根據星系退行速度算出來的。我們的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中,在此之前任何我們熟知的物質都還沒有出現。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一個奇點狀態,在奇點狀態下是沒有時間的概念,因此宇宙大爆炸之前時間是不存在的,人類也是是在宇宙大爆炸後才誕生的,包括任何物質。

也就是說宇宙來源於奇點,換一種說法就是宇宙中的物質來源於奇點。

那現在又有人要問了,奇點是怎麼來的?

這個目前只有超弦理論可以解釋,在超弦理論中,奇點本來是處於11維時空中,不過在11維時空中不斷進行量子漲落,然後由量子漲落產生了奇點,後來一瞬間爆炸,就這樣有了宇宙。

那什麼是量子漲落?

在量子力學中,有種神奇的現象就是量子漲落,量子漲落是從維爾納·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中推導出來的,是指在空間任意位置對於能量的暫時變化。

在虛空中,認為量子漲落就是一顆種子,也就是可以認為是奇點……這是目前最容易理解奇點的來源。


星球上的科學


對於都知道物質不能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那麼問題來了,現今宇宙的物質哪裡來的呢之話題,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宇宙之中的物質是客觀永恆存在的,只有宇宙物質的客觀存在,才會有有機物的自然形成,才會有活性生命物質的存在,才會有人類的誕生,人類才會通過感知去認識這個無邊無際的浩瀚宇宙。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因為,浩瀚無窮無盡的宇宙,客觀存在著數之不盡的恆星及其恆星系,充滿著宇宙無限的自然空間,客觀存在的無盡物質,以一個個獨立星系的模式,進行著獨立性的週期循環運動,能實現有機物與無機物的週期相互轉換,實現恆星及其恆星系週期的再生與無限輪迴,共同來支撐著宇宙的觀客存在,共同來維護宇宙的恆存。

在每個恆星系物質週期循環運動的過程,會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地球)下,能實現無機物向有機物的轉換,實現活性生命物質的誕生。因而,地球上才會有生物圈的自然形成,才會有各類生物物種的自然存在,才會有現階段進化成為我們人類的今天,人類才會通過感知去認識這個無窮無盡、無邊無際、無限物質、無限空間而客觀存在的浩瀚宇宙。

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可閱讀到我相關科學領域前沿上千個的原創答題,歡迎大家加入相關討論和學習。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地外天使


都知道物質不能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那麼問題耒了,現今宇宙的物都是哪裡耒的呢?

Ⅴ認證,劉捷民,回答,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不能被創造和被消失。世界上各種事物的產生和消失,只是物質形態在一定條件下的轉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揭示了物質不滅定律。物質不滅定律是千真萬確的真理。

現今宇宙的物質都是哪裡耒的呢?

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

我們把"現今宇宙的物質″看成是"有"。把原先宇宙的物質"看成是"無″。

"有"和"無"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它們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由此可知,

世界上一切"有″,都是由"無″中轉化而耒的。

世界上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是由無形的東西中轉化而耒的。

世界上一切看得見的東西,都是由看不見的東西轉化而耒的。無一例外。

現今宇宙的物質,都是從原先宇宙的物質中轉化而耒的。

我們應當從這個角度耒理解無中生有。

《道德經》的核心是"道"。

"道"的本質是"無″。

"無″,是指看不見的物質。

整個宇宙是由看得見的物質和看不見的物質組成的統一體。(歡迎評論)。

南開大學《法律專業》畢業生,

哲學物質科學理論研究者,劉捷民。

2019年12月22日

備註,(本人已通過《頭條》認證)。


劉捷民31


先說一個基本的概念問題,我們的宇宙並有沒所謂的物質/質量守恆,這是一個過時的概念!這個說法只是在當時科學認知還不是很清楚的時候提出的,主要是當時認為一些化學反應前後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相等,在愛因斯坦提出質能方程以後,我們才知道質量其實是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化學反應中釋放的能量,會造成極小的質量損失,當時無法測出,才會認為物質守恆。

這樣說來,宇宙的基本守恆定律其實是能量守恆。因此這就為物質的創傷和毀滅創造了條件。要想知道宇宙的物質是咋來的?我們必須回到宇宙的早期看到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個膨脹的宇宙勢必會帶來熱大爆炸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會和各種物質接觸,而我們也屬於物質的一部分。縱觀整個宇宙,其中充滿了行星、恆星、星系乃至星系團,甚至是我們提出還未明確發現的暗物質,我們不僅會想:宇宙為何有物質,而不是什麼都沒有?

1923年哈勃的出色工作為人類揭示了宇宙的範圍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銀河系,因為他發現了仙女座星雲遠在幾百萬光年之外,並且更是驚人的發現宇宙在膨脹,因為他發現來在遙遠星系得光發生了紅移。這就為我們思考宇宙起源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思路。

你看,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在膨脹,那我們反過來想,如果追溯遙遠的過去,宇宙的體積是不是更小,我們還知道輻射的波長會隨著宇宙的膨脹而被拉長並損失能量、物質粒子會隨著宇宙的膨脹而被稀釋、熱粒子會隨著宇宙的膨脹降低動能變成冷粒子,這就說明在遙遠的過去,宇宙的溫度更高、密度更大!

這就說明在一定的時期,宇宙中我們現存的中性原子並不會存在,而是有原子核、電子、輻射組成的高溫濃湯,因為這時的溫度可以高到電離任何中性原子。而原子核和電子想要結合在一起,就會被一個高能光子炸開。

如果溫度再高呢?相信你也能猜出來,溫度再高甚至連原子核都無法形成。這一點跟中性原子的情況一樣。此時的宇宙是由質子、中子、電子和任何可能存在的高能粒子組成。而這些粒子就組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物質宇宙。但是這些物質粒子怎麼來的?

正反物質不對稱問題

如果我們回到宇宙的早期,能量會高到讓兩個相撞的光子自發的產生物質/反物質對。按理來說,能量自發產生的正反物質對是完全對稱的。也就是說,產生一個正粒子就會相應產生一個反粒子,然後正反粒子瞬間湮滅,又將能量歸還給宇宙。但是我們的宇宙貌似更加偏愛於物質,產生了比反物質多了十億分之一的物質粒子。這就是所謂的正反物質不對稱問題。

儘管我們現在還不清楚宇宙是怎麼獲得物質與反物質之間的不對稱,但關於這個不對稱的事實,我們還是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方案。就觀測而言,我們可以肯定的有以下這些事實:

  • 當前的宇宙中,物質確實多於反物質。

  • 目前已經發現的所有恆星、星系和星系團,都由物質組成,而沒有反物質。

  • 通過在地球上的實驗室中對宇宙中的情況進行模擬,在所能達到的能量範圍之內,我們尚未在任何反應中觀察到重子(如質子和中子)多於反重子(如反質子和反中子),或輕子(如電子和中微子)多於反輕子(如正電子和反中微子)的情況。
  • 在目前最佳的測量技術下,我們測得宇宙中的光子數是重子數(以及輕子數)的

16億倍。

雖然重子的數量與光子相比看起來少得可憐,但請別忘了宇宙有多麼巨大。假如要把宇宙中的所有原子都擺勻,讓宇宙的密度各處一致,那麼結果就是每4立方米的空間之內會有1個氫原子。作為對比,自大爆炸時遺留下來的光子僅在每1立方厘米的空間內就要有411個。二者儘管數量懸殊,但就整個宇宙而言,其數量都多得令人驚歎,而且十分重要。

那麼,物質多於反物質的情況是如何出現的呢?

如果宇宙開始於某個物質和反物質總量相等的高能量狀態,後來演化至物質比反物質多一點的低能量狀態,那麼宇宙一定是在膨脹並冷卻的過程中發生了某些事情。蘇聯物理學家薩哈羅夫(Andrei Sakharov)經過研究,在1967年率先指出,只需發生三件事情就可以讓上述過程成真,也就是讓物質對於反物質。這三件事也是宇宙必須具有的三種屬性,如今被稱為“薩哈羅夫條件”:

  • 宇宙必須偏離熱平衡態。

  • 宇宙的三種基本對稱性中的兩種必須被破壞,即電荷共扼(C-對稱性)、電荷共扼宇稱(CP-對稱性)。
  • 必須有某種相互作用去破壞重子數的守恆。

這三件事必須同時發生,否則如今宇宙中的物質和反物質的數量仍然不會不對等。最容易滿足的是第一個條件:不斷膨脹的宇宙,本身就是一個絕好的非熱平衡系統!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發現了三類能夠表現出C-對稱破缺和CP-對稱破缺的粒子,它們都是中性介質(夸克/反夸克對),包括奇夸克、底夸克以及粲夸克。由於這些粒子在膨脹並冷卻的、非熱平衡的早期宇宙中存在併發生了不對稱的衰表,所以我們的宇宙符合前兩種條件。

那麼,第三個條件呢?記住,當我們說“重子數”時,意思是用重子(例如質子、中子等)的總數減去反重子(例如反質子、反中子)的總數,每個質子的重子數算作1(每

個反質子的重子數則算為-1)。為了產生出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對稱性,需要一種使重子數破缺的反應。並且,因為宇宙看上去擁有與質子數量相同的電子,應該也有與之相應的使輕子數破缺的反應,所以電子是為了每顆質子的產生而產生的。在所有已知的粒子和它們之間的反應中,我們通過實驗室裡的工作,還沒能使這些粒子不依靠外部力量而破缺其重子數和輕子數,同時也不知道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條件。

但根據關於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標準模型”,只要重子數(B)與輕子數(L)的差是守恆的(B-L=0)是守恆的,重子數守恆和輕子數守恆都應該有可能被打破。薩哈羅夫的第三個條件,可以說是我們研究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對稱性時最大的不確定性的來源,也是三個條件中目前唯一有待實驗驗證的。

以上就是宇宙中物質的來源,也是一個現今物理學的未解之謎。但你只需要記住,宇宙只有能量守恆,能量可以通過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可以自發的產生物質和反物質,但宇宙在膨脹冷卻的途中,放了一了一些我們目前不明確的破壞重子數/輕子數守恆的反應,而導致了正反物質的不對成,讓宇宙的能量以小部分物質的形式保留了下來,產生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物質宇宙、產生了你和我。


量子科學論


若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確物質的定義是什麼。

在人類認識的早期,物質是與實物等價的,其與虛無相對應。此時,物質是有的代名詞。因為,早期人類的認識是從模仿現象開始的。

後來,到了古希臘時期,人類產生了抽象思維,引起了唯物與唯心的爭論。於是,當時的物質概念是與心靈相對應的,物質是外在客觀存在的代表。

稍後,亞里士多德提出了以太的概念。他認為地球🌍上的物質是由水、火、土和木等四種元素構成,而天空和星辰則是由第五元素以太構成的。

在古希臘,以太是精英的意思。亞里士多德認為,地上的物質是凡俗的,其與以太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事物。此時,物質被賦予了社會性,是普通事物的代名詞。

到了經典力學時期,為了描述物體的運動,需要考慮物體運動的參照系。於是,物質又是與空間相對應的。此時,物質是自然界中的主角,而空間僅只是盛納物體的幾何框架。

到了二十世紀初,人類的認識超出了宏觀範圍,發現了許多新奇的現象。這些現象需要藉助於統一的物理背景來予以解釋。於是,空間具有了實際的物理意義,而物質也由原來的主角降為自然界的普通一員,其僅只是自然界的一種特殊的存在形式。

由於普朗克常數h的存在,使得原本連續的能量粒子化,具有了不連續的性質;反之,由於盧瑟福的阿爾法粒子撞擊原子的實驗,表明原本以為是實體的原子,卻僅只是由電子高速的運動所形成的封閉體系。

於是,人們意外地發現,原本虛無的能量具有了粒子的實體性,而原本實體的物質竟然只是運動的屏蔽效應。

於是,兩個原來絕對對立的概念,在本質上卻是相同的。它們的差異僅在於存在形式的不同。

於是,原來機械的世界觀轉變為有機統一的觀念。能量是關於粒子運動能力的度量,而質量則是被封閉的粒子關於其空間效應的度量。兩者都是對粒子運動的描述就,前者描述的是開放的粒子,而後者則描述的是被封閉的粒子。

於是,能量與質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問題是兩者轉化的方向是由什麼來決定的?

如果我們攪動池中的清水,原本平靜的水面會產生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水泡。之後,形成的水泡又會破滅,迴歸原有的平靜。

能量與物質的互換也是如此。在宇宙早期的膨脹,其膨脹的速度遠大於宇宙內部傳播的速度(光速)。於是,宇宙內部的空間會隨著宇宙的膨脹越來越不平衡;於是,局部的高能量子就形成了封閉體系,以維持宇宙內部的平衡。這就是能量轉化為質量,即產生物質的過程。

在宇宙急速膨脹之後,其膨脹的速度就會迅速降低,而其內部的傳播速度卻隨著空間量子密度的下降而增大。

於是,宇宙膨脹的速度小於其內部傳播的速度,宇宙內部的不平衡性可以靠其自身的傳播而消除。

於是,宇宙趨於平靜,能量與質量的轉化方向發生了反轉,由質量轉化為能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觀察到的,主要是質量轉化為能量的原因。

比如,太陽🌞輻射☢️陽光☀️;比如,基本粒子的衰變等。

總之,隨著人類認識的深入,物質的定義是量子的封閉體系。其與開放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環境劇烈變化時,能量轉化為質量;環境平穩時,則質量轉化為能量。


淡漠乾坤


我們宇宙的物質來自於宇宙奇點大爆炸,大爆炸之後在極端的時間內,形成了電子、質子、中子以及其它基本粒子。然後這些粒子再相互結合形成了原子,這就是我們宇宙物質的來源。



但宇宙物質來自於奇點,這個仍然不能夠解決我們的困惑:奇點又是哪裡來的?

如果說奇點天生就存在,這樣的理由估計很多人不滿意。那好,科學家發揮充分的想象力,根據量子力學的最核心基本理論,提出了一個十分新奇的奇點誕生理論:即奇點也可能是量子漲落出來的!那麼何為量子漲落呢?


量子漲落指的是在完全沒有任何物質的空間中,粒子可以憑空出現,不過出現的粒子是正反虛粒子,正反虛粒子憑空出現然後再相互泯滅。既然粒子可以這樣誕生,那麼我們的奇點也可以這樣誕生,只不過奇點誕生後發生了爆炸,形成了我們如今的宇宙。而與之對應的,還應該存在另外一個性質相反的奇點,它產生的宇宙和我們剛好相反,假如我們宇宙能量是正,那麼另外一個是負。二者一遇到,就會泯滅為虛無。

當然了,這些也都僅僅是猜測。畢竟就連宇宙大爆炸都還只是個理論而已,而且就是真的奇點存在,我們現有的物理規律是否在奇點形成時扔能夠成立,還是未知數。


科學探秘頻道


宇宙中的一切物質都是由光子之間對撞撞出來的,而光子是隻具有能量而沒有靜止質量的,所以,物質的確是“無中生有”而來。

首先,宇宙中最初的物質為何會憑空產生。

我們知道,宇宙中包含4.9%的可觀測物質、26.8%的暗物質和68.3%的暗能量,而我們所能觀測到的所有行星、恆星、銀河系以及超星系團的一切物質都包括在這4.9%的普通物質裡面,可見宇宙中的物質有多麼的浩瀚。但是這所有的一切物質原來都來自於一個奇點,它體積是零、質量和密度無限大、能量無限大、溫度無限高,一切物理定律在奇點處都將失效,這個神秘的奇點在138億年前發生了爆炸,從而出現了時間、空間以及物質。

2.時間和空間以及物質的具體是如何出現的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由於大爆炸作用導致物質產生的簡單經過吧:

分 布 閱 讀

01大爆炸開始時:約150億年前,空間和時間誕生於某種超時空——部分宇宙學家稱之為量子真空(假真空),其充滿著與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相符的量子能量擾動。

02大爆炸後10-43秒(普朗克時間):約1032度,宇宙從量子漲落背景出現,這個階段稱為普朗克時間。

03大爆炸後10-35秒:任意兩個光子發生正面對撞,能量發生虧損,產生有質量的夸克、玻色子、輕子。此階段宇宙已經冷卻到強相互作用可以分離出來。同時宇宙也發生了暴漲,暴漲僅持續了10-33秒,在此瞬間,宇宙經歷了100次加倍(2100),得到的尺度是先前尺度的1030倍(暴漲的是宇宙本身,即空間與時間本身)。

04大爆炸後10-12秒:在強相互作用力下,質子和中子及其反粒子形成,玻色子、中微子、電子、夸克以及膠子穩定下來。宇宙變得足夠冷,電弱相互作用分解為電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輕子家族(電子、中微子以及相應的反粒子)

05大爆炸後10-4秒:中微子才能從與其他粒子的平衡相中分離出來。其中中微子一旦從物質中退出,將擁有自由穿越空間能力。

06大爆炸後0.01秒:宇宙中的粒子以光子、電子、中微子為主,質子中子僅佔10億分之一,熱平衡態,體系急劇膨脹,溫度和密度不斷下降。

07大爆炸後0.1秒後:中子質子比從1.0下降到0.61。

08大爆炸後1秒後:中微子向外逃逸,正負電子湮沒反應出現,核力尚不足束縛中子和質子。

09大爆炸後10秒後:氫、氦類穩定原子核即化學元素形成。100秒後,當宇宙冷卻到109開爾文以下,粒子轉變不可能發生了。通過核合成計算,重子密度僅佔拓撲平宇宙所需物質的2%~5%,說明其他物質能量的形式(非重子暗物質和暗能量)充滿了宇宙。

10大爆炸後35分鐘後:原初核合成過程停止,還未能形成中性的原子。

11.大爆炸後10的11次方秒:溫度約為105開爾文,物質期。在宇宙早期歷史中,光主宰著各種能量形式。隨著宇宙膨脹,電磁輻射的波長被拉長,相應光子能量也跟著減小。

輻射能量密度與尺度(R)和體積(4πR3/3)的乘積成反比例減小,即安1/R4減小,而物質的能量密度只是簡單地與體積成1/R3反比例減小。一萬年後,物質密度追上輻射密度且超越它,從那時起,宇宙和它的動力學開始為物質所主導。

12.三十八萬年後,電子加入其中,形成了原子,依然主要是氫和氦。帶電子的氫原子和氦原子

3.宇宙的持續膨脹和星系的形成階段。

四億年後,在引力的作用下,氫氣開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原始的恆星和星系。後來又經過漫長的130多億年的演變,宇宙才成為現在的樣子。如果用一張圖來表現這個過程的話,就是下面這樣的:

所以說,奇點是真正的“造物主”,宇宙中的一切都來源於奇點,而奇點是一個既存在又不存在的點,所以,宇宙中的一切物質都是“無中生有”而來的。

我是科學探秘007,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加關注,開和我一起探索宇宙的奧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