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道德經》上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芻的本義是什麼,為什麼叫“芻狗”?

子夏故壇


芻,chú,一隻手正在拔(用來飼養牲畜的)草,割草、拔草;也指餵養牲畜的草。象形兼會意。甲骨文字形,從又(手)從草,表示以手取草。

芻狗,就是用喂牲畜的草編織成狗的形狀。

相對於其他祭品,草狗是沒有什麼價值,用完付之一炬或丟棄。

那麼這句話“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意思是不是:聖人不仁義,對待老百姓像草狗一樣?

把老百姓當做草狗是沒錯,關鍵是“聖人不仁”,並不是我們平時理解的意思。

這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我們知道老子的中心思想是“無為”,他的宇宙觀中最本源的是什麼?“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說世間萬物都是遵從“道”來自生自滅,不用“有為”來橫加干涉。你的“有為”只會違背“道”的本意。在老子眼中,並沒有好壞善惡忠奸,只有遵“道”無為和逆“道”有為。

那麼在老子的思想裡,人和芻狗有沒有區別?並沒有。天和地又有什麼區別,也沒有,不過都是遵循自然之道運轉的機器而已,自然也不會有任何傾向,任何感情。道生息萬物,並不自以為道。所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無情,生萬物而平等視之,任你自生自滅。“聖人”,是老子思想中接近道的人,“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管理百姓,也沒有偏頗輕重,一視同仁,任百姓休養生息。

所以,作芻狗沒什麼問題,只要聖人不折騰,天下就安生。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喜歡請點關注,謝謝。

梧桐樹邊羽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要深刻理解這句聖人之言,有必要先深刻理解“芻”的本義和“芻狗”的意義。



“芻”的甲骨文字形是草和手的組合,象草在手指間。《說文》釋曰:“芻,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傳統上把“芻”簡單地釋為草或拔草,實際並未真正領悟到“芻”字的深義。事實上,草在手指間是說草還未長高,不能遮覆手指,會意指青草,即幼嫩的小草,引申而泛指幼嫩的、未成熟的東西。如芻議(言),即指淺陋而不成熟的言論。



“芻”作為一個字根,在漢字造字中有廣泛應用。凡帶有“芻”的漢字,都有幼小、柔軟和未成熟的含義。如芻+隹=雛,隹是短尾鳥的總稱,雛就是指幼小未成熟的鳥類。如芻+糹=縐,縐就是指柔軟而容易團皺的絲織品。如芻+阜=鄒,阜指土堆,鄒就有土地狹小的意思。《釋名》:“鄒,狹小之言也。”再如芻+心=急,急是一種思慮未成熟,不知該怎麼辦的一種心情。如果考慮好不,胸有成竹,那一定是從容自如,又怎麼會急呢?



“芻狗”是“芻靈”的一種。所謂“芻靈”,就是指用柔草扎束而成的人或動物,為古人送葬之物,類似於今天的紙紮。《禮記·檀弓下》:“塗車芻靈,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鄭玄 注之曰:“芻靈,束茅為人馬,謂之靈者,神之類。” 孫希旦 集解:“塗車芻靈,皆送葬之物也。”這裡需要強調的是,用於扎束“芻靈”的材料,必須是柔嫩的青草,而不能用枯敗的衰草。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古人認為幼嫩的東西才更接近於自然的狀態,接近於自然狀態,故幾於道,幾於道才能通神,能通神故謂之靈。老子論道常提到嬰兒,就是這個道理。人之初最接近於先天的自然狀態,這種狀態由於還沒有受後天世俗風塵的薰染,是純淨無邪的,故古人迷信嬰兒的心靈和神靈是相通的,嬰兒純淨的眼睛可以看到超自然的東西。是故古人祭祀祖宗,常以受祭者的孫子為“屍”,以溝通鬼神,與逝者對話。用柔嫩的青草紮成的人與動物的形象具有溝通神靈的靈性,故謂之“芻靈”。送葬時,“芻靈”可以引導並護送死者去該去的地方,所以很神聖。送葬完畢,“芻靈”也就完成了使命,變得無用了,於是被堆棄於一邊,最後一把火燒成灰燼,伴一縷青煙隨死者而去了。



狗是人類的朋友,為主人看家護院,隨主人圍田打獵,很受人類青睞,所以人死後,兒孫們都要用“芻狗”來為逝者送葬,希望“芻狗”在陰間繼續為主人服務。“芻狗”從制到棄再到灰燼,象徵事物從生到滅的一個自然的過程。《道德經》上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意思就是萬物與百姓都有其從生到死的自然演變過程,天地不干預、偏私萬物的自然演變,任由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不干預、偏私百姓的自然生活,任由人類社會自然發展。




子夏故壇


含義有三層:

01

芻,本義是草;芻狗,是指用草紮成的狗,春秋戰國時一般用作祭祀之物,使用後會焚燒掉。

02

老子認為,萬物對於天地來說,如同芻狗一般;百姓在聖人眼中,也如同芻狗一般。

一般的解釋,認為天地沒有偏私,對於萬物沒有偏愛,萬物自生自滅,完全按照道的法則運行;

聖人也沒有偏私,任憑百姓自然的生活,而不加干預。

這是一種主流的解釋,它強調了道的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當時從統治者到普通百姓,都競逐私利,黨同伐異,社會失序,老子這麼說正是對當時社會的一種抨擊。

03

但是,這還不是全部。因為老子要表明這一點,論證天地不仁,聖人不仁,沒必要借用芻狗,草木、沙石等等,都可以用,而且這些東西更通俗,更容易被接受。

所以,老子用芻狗,還有更深層含義。

芻狗,雖然是用草紮成的,但並不是無用之物,在祭祀時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而祭祀在當時非常重要,是很嚴肅的事情。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在祭祀中,芻狗有著獨特的地位,即使被焚燒了,也是祭祀的一部分,有著獨特意義。所以,芻狗,不是無用之物。

那麼,天地不仁,把萬物作為芻狗,聖人把百姓作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老子在《道德經》中已經回答了,第五十一章講“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這正是天地對萬物,聖人對百姓的態度,就像人們對芻狗一樣,無論是用草紮成芻狗,還是焚燒它,都是在成就它,幫助它完成自己的使命。

所以,天地、聖人,都是在促成事物的發展,而不是限制他們,即使對芻狗也不例外。


孟章先生


道德經被外國人稱為中國的聖經,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一本書。

這本書光靠字面的意思是無法理解的,真的要理解還是要靠悟。

我第一次接觸道德經是十幾年前的時候,那時候就感覺在看天書,一點也不懂。後來慢慢的有了興趣,成了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經常去讀。

聖人是指意識超出世人,並伴有相應的言語行為,也就是今天常說的開悟的人。

聖人不仁是說聖人沒有任何分別心,不存在仁愛與暴虐等心理,就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一樣,真正有德的人是沒有德的意識,而無德的人經常把德掛在嘴邊,放在心裡,做事按著德的標準去做。

聖人沒有德的意識,而做的事沒有一件是違背德的,就像^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芻狗是古代為了祭司用草扎的狗,芻狗本身就是卑賤的乾草做成的,但是放在神壇上,那就是聖物,讓人尊敬和受到禮拜。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說聖人沒有分別心,把貧賤的百姓當成崇高的神一樣尊敬和禮拜。


心理諮詢師陶相敏


要真正曉得這句話的本義,得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是老子《道德經》的主題思想,二是“芻狗”是個什麼東西。

不管怎麼去分析,都不能與老子的關鍵精神相違背,這是要弄懂這句話的底線。

老子《道德經》的主題思想是無為,大道就是無為的,既然無為,就沒有喜歡、沒有厭惡,對天地萬物沒有偏好,任其自然發展、榮枯生死。

如此,大道就沒有感情色彩,沒有主觀意志,不會像真主或者耶穌那樣,可以判定善和惡,可以賞賜或懲罰。

什麼是“芻狗”呢?

莊子在其大作《天運》裡說芻狗是用草編成的狗,用於祭祀。這種芻狗,在祭祀之前,人們很重視,又是禮盒盛裝,又是披紅掛綵,還專門迎送,但祭祀完了後,人們就不再重視它,反而又是踩啊踏的,又是拿來當破柴燒火做飯,反正就是沒用了。

這說明芻狗有自己的盛衰興亡,與其他東西、物種或者人類一樣,都有其自身的成長、發展規律。

綜上所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們可以理解為大道沒有主觀意志,不像人類有感情色彩、有愛憎喜惡、有個人偏好,大道無慾無為,公平地對待萬事萬物,任其自然發展、自生自滅、自興自衰。


龍易國學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其實這句話幾乎所有的人都理解錯誤,要害是‘仁’字!

那麼,何為‘仁’?提起仁字,很多人就聯想到仁慈,仁愛,仁者愛人等等,然而‘仁’卻是一個令老子非常討厭,非常糟糕的字。

孔老二畢生所追求的,就是‘克己復禮為仁!’,用現代的語言闡述就是: 恢復奴隸社會制度的‘周禮’(頂層為周天子,第二層為諸侯,最底層為‘黎’: 供殉葬用的戰俘或奴隸,考古發掘觸目驚心!),所有的低社會等級的奴才必須首先向周天子效忠,然後周天子再向奴才們施仁。這就是孔老二的腐朽透頂的,以‘(周)禮’和‘仁’為核心的,危害中國2000多年的儒術!

所以,‘仁’是社會等級制的產物,只能出現在社會等級制(如周禮)中,這正是老子討厭‘仁’的理由。‘道’視萬物平等,絕不會要萬物效忠與祂,再自上而下去‘施仁’於萬物,而是讓萬物在平衡的環境下,任其自生自滅,這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本意,同樣地,‘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意思是一樣的,聖人不要百姓向他效忠,也不施仁於百姓,而是保持一個平衡的社會環境,讓百姓生生不息。

這就是老子的本意!

那麼,忘掉孔老二的,偽善的‘仁’吧!


外星文明新時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章,整章全文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鄒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 地 之 間 , 其 猶 橐 龠 乎 。

虛 而 不 屈 , 動 而 愈 出 。

多 言 數 窮 , 不 如 守 中 。

這句話很早就聽過,但是一直沒看過道德經,第一次從紙質書上看到這句話是在小說《誅仙》上,這句話是成為這本小說引用的開篇語,印象深刻。那都是十幾年前的了。

剛看到這句話時,我也是很疑惑,按這句話文字表面所述的初略文意難道是:天地無情,世間萬物在永恆的天地面前都如同螻蟻,而百姓在聖人眼中也是如此?這部小說也是我看的最多最仔細的一部小說,除了小說故事情節外,蕭鼎的恰到好處的引經據典也是很出彩的地方。

後來我專門去找了一本《道德經》去看,遺憾的是很多地方都感覺有理非理,晦澀難明。

尤其被引用最多的第五章這段話,專門看了一些學者註釋以及其他資料。這個就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似的,但更多的譯文資料傾向於這個說法:

“芻狗”---芻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得餘食也。祭祀既訖,則芻狗為車所轢,故中夢當墮車折腳也。芻狗既車轢之後,必載以為樵,故後夢憂失火也。

“芻狗”就是扎草為狗形,疾疫時用於求福禳災,此時要文飾妝扮一番。祈禱之後,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芻狗即便棄置,人踏車轢,隨後就將它當做柴草,一燒了事。


就是一個用來祭祀或者禱告上天的祭祀用品,形狀像狗,所以叫芻狗。這句話的大意也就是上天對萬事萬物是公平的,看待人和事就如同看一個用草扎的芻狗一樣,只是用來祭祀用的物品,沒有分別。聖人眼中,看待百姓也是如此,沒有貧富貴賤之分。


貓咪家的小老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闡述老子的宇宙觀和人生觀。

關於這句話的意思,歷來有很多分歧,有人認為這是老子看不起孔子,鄙薄儒家的“仁義”思想。我不贊同這種說法。

那麼,老子究竟想要表達什麼呢?

我們先從字面意思來理解,芻的本意是指喂牲畜的草,“芻狗”就是用草紮成的狗。古代舉行祭祀典禮的時候,用狗肉做祭品,後來慢慢演變為用草紮成的狗來代替狗肉,所以叫“芻狗”。

人們製作“芻狗”,並非出於喜愛之情,只是為了祭祀之用;祭祀之後,就把“芻狗”丟掉了,毫無顧惜之情,這也不是出於厭惡之情。人們做這一切都自然而然。

老子認為天地對於萬物也是如此,並不帶有主觀的感情偏好,春天萬物復甦,秋天葉落枝枯,天地並不會標榜一個“仁義”,當然也不是故意殘暴,都是自然規律。聖人對於百姓也應該如此。

那麼老子是不是用這話來反對儒家的“仁義”思想呢?非也。

老子反對的是那些打著“仁義”的旗號,標榜“仁義”,空喊口號,來滿足自己一己私慾的行為。

因為任何一種思想,無論多麼高明,在流傳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走樣,從而產生弊端。一些存心不良的人就會利用這些高大上的思想,做一些名實不副的事,嘴上說的是“仁義道德”,實際做的都是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所以,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

有鑑於此,老子呼籲人們返璞歸真,不要標榜“仁義”,空喊口號,而要效法天地之道,讓百姓自然而然地發展,不要耍小聰明。


叔本華哲學智慧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仁=愛,不仁≠不愛,不仁=不能施私愛。

芻狗=草扎的狗=普通的動物=不看作特別高貴的動物=不搞特殊化=人人平等

天地不仁=天地不能施私愛=天下為公=天下大同

因此,老子的本意是:天地不能對萬物施私愛,要一視同仁,要天下為公,大公無私。

聖人也得這樣,對待百姓,也要人人平等,象對待最普通的草狗一樣,要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不要搞特殊化!不搞貴族階層!


老許生活之體驗


聖人即神聖的人,是指社會地位極高被尊崇的人。芻狗,是指祭祀儀式中使用的青草扎的狗,沒生命沒感覺,儀式用完就可以毫不痛惜地丟掉。道德經是老子為治國安邦提出的、給個人修養設定的目標和方法。道德經大篇幅論述了修道首先要修德的重要性,無德之道怎能行於天下?故指出:聖人不仁,以天下百姓為芻狗。是人誰會願意當芻狗?用芻狗這種東西來類比就是說明這個結果是不能被接受的。所以,言下之意就是聖人不能把百姓當芻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