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醫藥行業裡,無可替代的“她”能力


儘管醫藥行業的創始人/高管向來以男性居多,但隨著科技的進步,體力活不再成為職場技能的關鍵,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在醫藥界中脫穎而出,有的女性高管也正引領著企業的變革,女性的領導力在行業內越來越受到關注。


在今天這個別的日子裡,向所有奮戰在醫藥領域的女性工作者致敬,同時也回味一下醫藥魔方深度採訪過的幾位深耕醫藥行業數十載的女性管理者/創業者的故事,重新感受一下她們的溫暖和定力。她們也曾經歷過人生價值的困惑,遭遇過來自社會大環境、工作、家庭和身心健康的挑戰。無論怎樣,她們終究成就了更美好的自己。



杜瑩,再鼎醫藥


醫藥行業裡,無可替代的“她”能力


杜瑩博士被業內尊稱“行業一姐”,她在業內的知名度無需贅述。作為創業者,她創立了2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生物醫藥公司(和黃藥業、再鼎醫藥);作為投資人,她挖掘的多家企業成功IPO,幫投資者獲得豐富回報;她還榮登了首個福布斯“中國科技女性榜”。


作為再鼎醫藥創始人、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杜瑩帶領該公司引進開發的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劑甲苯磺酸尼拉帕利膠囊(商品名:則樂)於2019年12月27日被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准上市,用於複發性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含鉑化療達到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後的維持治療,並有望成為卵巢癌患者全程治療用藥,為罹患卵巢癌的女性帶來了更多治療選擇以及新生的希望。


不甘於只顧事業而忽視家庭的杜瑩,寧願自己辛苦一些,也要將家庭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儘管事業有成,但她對成功的定義很簡單——成為兩個孩子心中的好母親便是最大的成功。



範敏華,普利製藥

醫藥行業裡,無可替代的“她”能力


範敏華女士創辦的普利製藥是國內最早一批探索製劑國際化的企業之一。早在2004年國內藥企剛剛起步做原料藥出口的時候,普利製藥就決意要做製劑出口,而且一上來就選擇了技術難度比較大的注射劑作為啟動項目,瞄準的也是歐美高端市場。


作為女性企業家,範敏華經歷了20多年的打拼將默默無聞的普利製藥做到了上市。範敏華個人喜歡看書,人物傳記、經濟學、互聯網、人工智能……涉獵廣泛。


在範敏華看來,學習是最好的保健品,活到老學到老,企業也應該始終保持學習的氛圍。因為一旦停止學習,質量標準就會落後,就會被市場淘汰。



黃純瑩,東曜藥業


醫藥行業裡,無可替代的“她”能力


東曜藥業總經理黃純瑩是活躍於蘇州生物製藥領域、被屬下稱作“黃藥師”的職業經理人。東曜藥業從名不見經傳的“小生”成長為在國際舞臺發聲的創新藥“新秀”,自然離不開黃藥師的嘔心瀝血。


出生在寶島臺灣的黃純瑩因為機緣巧合,萌生了來到大陸“開發高端抗腫瘤藥品、為生命點燃希望”的想法。品嚐過創業酸甜苦辣的黃純瑩,始終不忘『以人為中心』才是最好的治癒理念。“平衡和諧、健康幸福、永續經營和貢獻社會”是她推崇的企業家價值觀之一。


2019年11月8日,東曜藥業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為港交所第12家的未盈利性生物醫藥上市公司。在此抗擊疫情關鍵時刻,東曜藥業第一時間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100萬元人民幣現金,用於支持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急需的醫療物資採購及人員物資保障。



姜華,綠葉製藥


醫藥行業裡,無可替代的“她”能力


姜華是綠葉製藥集團戰略發展及業務拓展副總裁。她於1998年加入綠葉製藥並服務至今,已在綠葉製藥工作了20餘載,不僅從懵懂畢業生成長成為企業高管,也見證了綠葉製藥在國際化道路上的成果。


在姜華看來,綠葉製藥給了女性職業經理人充分的發展空間,商務拓展(BD)工作要以公司長期戰略為導向。任何公司一旦確定了長期戰略方向,執行層面的策略應該嚴格按照公司戰略去執行,避免朝令夕改。



劉利平,君聖泰


醫藥行業裡,無可替代的“她”能力


君聖泰創始人劉利平博士是筆者遇見的受訪者中,第一個提到“想把新藥結構式刻在墓碑上”的創業者。以終為始的目標導向,如影隨形的危機意識,劉利平同時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創業者。


作為極簡主義者,劉利平於個人沒有太多的物質需求,只希望在其擅長的領域,開發出世界級的新藥;對於一手創辦的君聖泰,她則希望將其打造為一個源自中國的世界級新藥公司,類似日本的Takeda、丹麥的Novo Nordisk等等。


君聖泰致力於解決的是醫藥界內尚未攻克的難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這是一種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肝病,發病率逐年升高,有可能成為未來十年高發性疾病。由君聖泰開發的NASH候選藥物正在進行II期臨床試驗,願劉利平帶領團隊早日攻克NASH疾病。



夏瑜,康方生物


醫藥行業裡,無可替代的“她”能力


康方生物創始人夏瑜博士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曾任職中美冠科高級副總裁等職位。在任職輝瑞-冠科亞洲癌症研究中心冠科負責人期間,夏瑜團隊實現了全球第一例最大跨國製藥公司抗體新藥研發在中國的整體外包合作項目。


在夏瑜的帶領下,康方生物不僅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還與正大天晴聯姻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合作開發其研發的PD-1抗體AK105。今年2月,康方生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申請主板上市,雙特異性抗體是該公司佈局方向之一。



原瑞華,侖勝醫藥


醫藥行業裡,無可替代的“她”能力


侖勝醫藥總裁原瑞華博士被業內尊稱為藥品開發註冊管理“黃埔軍校之母”。因為她曾僅用了2.5年的時間,幫助羅氏製藥搭建了中國產品開發中心,團隊從零擴展到過百人,成為中國第一家把整個新產品開發體系帶進中國的領軍人物。


她加盟諾華中國的4年時間裡,潛心研究推進產品開發策略,使諾華製藥在中國的開發管線擴增2倍,最後2年時間內獲得25個新藥證書的批准上市,在行業裡遙遙領先;她做過CEO, 參與過風險投資……


普通人無法企及的職業生涯成就,在原瑞華的眼裡似乎都雲淡風輕。因為她的興趣不止於藥品開發、註冊管理……,她更願成為製藥產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者與實踐者。


在原瑞華眼裡,人才培養不是空洞的,是行業進步、企業成長的基礎,其精髓是幫助人成有用之才,是企業管理者應該用一生去體會和踐行的事業。



殷敏,阿斯利康


醫藥行業裡,無可替代的“她”能力


別人眼中的外企工作可能比較安逸,對已經服務阿斯利康13載有餘的殷敏來言,996是一種常態,因為她一直以創業者的心態處理工作。


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的殷敏並非生物醫藥專業背景出身,她於2006年以高級財務規劃經理的身份進入阿斯利康,而後經歷了多次海外輪崗,慢慢地從一個偏後臺性的崗位走向戰略、合規的市場前線,時至今日管理國內2000多人的腫瘤業務團隊。


在殷敏看來,阿斯利康中國腫瘤業務部既是支持阿斯利康參與全球最熱門藥物市場競爭的關鍵力量,也是捍衛中國乃至全球腫瘤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守護者。她希望用5年的時間,讓肺癌成為慢性可控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