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中國最低調神祕富豪,揣著10塊錢闖天下,4次抄底成就667億身價

7年前,有個企業空降世界“正威集團”500強第387位時,我們都對這個企業很陌生,當時時任深圳市市長的許勤,也有同樣的困惑,這家企業有什麼來頭?


中國最低調神秘富豪,揣著10塊錢闖天下,4次抄底成就667億身價


這家企業的掌舵人是王文銀,他是一個極其低調的人,外界都稱呼他為“中國最神秘的富豪”之一,神龍不見馬尾。


對於他的崛起歷程,外界也鮮有人知道。據悉,他27年前揣著10塊錢隻身闖蕩深圳,他歷經三次危機,四次大抄底,熟悉他的人都形容他是個“聰明的賭徒”。


“萬一哪天我成了大人物”


今年52歲的王文銀出生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梅城鎮下轄的河灣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


但他尤其愛學習,他上學用的書本和筆記從來不讓母親賣掉,他跟母親自信的說,“一定得留著,萬一哪天我成了大人物,這可是無價之寶啊。”


一切彷佛冥冥中天註定。高考時,他以超過重點本科50分的成績順利進入南京大學就讀。


畢業後,王文銀去上海做了白領,月薪400元,但他“並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他想給父母買大房子”,他還有更大的野心,他辭職了。


輾轉了兩個星期到深圳的時候,他全身上下只有10塊錢了。


他的大學專業,並沒有給他的求職帶來很好的幫助作用,他索性把大學畢業證收起來,到一家燈泡廠上班,由於他肯吃苦,還有學問,不久就被提拔為扣絲部部長,月薪3000,手下管著800個女工。


但後來因為看到很多人眼睛勞累流血,他帶著工人罷工,結果,他被開除了。


不久他找到了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叫恆都的港資企業做倉庫保管員。這是一家電線插頭生產廠,纜線、插頭、連接件,還有物料編碼也就有幾千種。他只花了一個星期就把全記住了。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中國最低調神秘富豪,揣著10塊錢闖天下,4次抄底成就667億身價


有一天,香港老闆來到庫房例行檢查,隨口問了倉庫的總經理:“最近銷售不錯啊,我們的S415線纜還剩多少?”一旁的王文銀立刻回答道,“報告老闆,還剩1252個。”


老闆看中他的能力,王文銀很快就被任命為“庫房管理部總經理助理”。


隨後在一年內連升七級,據說一年拿的獎金和提成有百萬元之多。


之後,從總經理助理到營業部主管、廠長、副總經理、總經理,王文銀不過用了2年時間。


任總經理期間,王文銀帶領團隊把當年恆都的業績增長了300%,讓人佩服他的能力。


“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1995年,不甘於替別人打工的王文銀用之前4年時間裡賺到的500萬創辦了攜威實業有限公司,專做電源線買賣。


他不怕折騰,也不懼怕風險,雖然剛剛創業的他,也遭遇到破產的艱難一刻。


但丘吉爾說,“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來了,別人都因產品賣不出去苦惱,王文銀趁機果斷地低價分期買了100臺生產設備,首次只需支付總價的10%作為定金。


金融危機過後,電源線進入了旺銷期,等工廠建完後的1999年元旦,王文銀的工廠第1個月就實現盈利,第3個月,月銷售額就從200萬元增加到1000萬元。王文銀大賺了一筆,也在行業內一戰成名。


他很善於分析市場行情走勢。


中國最低調神秘富豪,揣著10塊錢闖天下,4次抄底成就667億身價


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讓經濟下行十分明顯,很多企業為此放緩了投資。但王文銀再次劍走偏鋒,帶領正威正式殺入了上游的礦業資源產業。


當時還有人譏諷他:“你一個造電線的買什麼礦啊,這不是自掘墳墓嗎?”當時他的決定在公司內也遭到了一致反對,但王文銀一直堅持自己的決定,哪怕合夥人離職。


那段時間,王文銀不斷追加投資,在江西、雲南、內蒙、澳大利亞、美國、贊比亞等海內外多個地區購買了大量礦產資源,大舉進軍銅、鎢產業,將原先的產業鏈延伸到了最上游的採礦、冶煉領域。


正威也由此成為業內較早開始發展“採礦—冶煉—加工”全產業鏈模式的企業。


如王文銀所料,“非典”過後,國際銅價、國內銅價、連創新高,王文銀低價買入的礦山價值翻了數番,正威脫胎換骨,跨界成功。


他像是一個“扛著槍的狩獵者”,也想是一個站在遠處的將軍,對市場走勢運籌帷幄,排兵佈陣。


“天生的狩獵者”


在危機期間,正威集團還以5000萬元的低價拿下了深圳園區30萬m的地塊,並開發成了精密控制線纜產業園。


他還感慨道,“深圳寸土寸金,如果沒有“非典”,正威不可能順利拿下這塊地,即使可以,代價也會大得多”。


2005年,安徽銅陵一個年產30萬噸銅項目因連年虧損招商,王文銀又“叩響了扳機”。


這個項目需要28億的資金,僅一期預算就要10億元現金,而當時正威集團年銷售額才50多億,自己集團對銅原材料的需求每年才3萬噸。


但嗅覺敏銳的他發現,全國每年需要的銅原材料可是300萬噸,開發這個銅礦可能代替進口。


他這一決定又遭到了內外的一致反對,就連掌握財務大權的老婆此時也不給他轉錢,說“你要折騰就折騰去,我要守著這些來之不易的錢”。


王文銀不願意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請政府領導視察項目、去銀行貸款、賣掉自己手下的兩個廠子,才籌到足夠的錢,其大膽的做法再次令很多正威管理層捏了把汗。


因為焦慮,那段時間,他的頭髮都掉光了。


中國最低調神秘富豪,揣著10塊錢闖天下,4次抄底成就667億身價


他想做的事情,還沒有做出不成的,這個項目於2009年8月正式投產運營。


2009年,全威(銅陵)銅業公司的營收就突破了百億,成為安徽省首個年營收超百億的民營企業。


近十年來,全威銅業年營收不斷翻番,已然成為了正威集團的“主心骨”。


王文銀的每次出手,並不是看準什麼就做什麼,大膽佈局的背後,有著自己縝密的思考。


當初入手銅陵礦業,是看準了它擁有較強的開採、選礦、冶煉和銅板生產能力,但銅線、銅杆生產能力薄弱,而正是正威的強項。


他希望借這個項目把公司在當地的銅礦開採、電線加工打通,打通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他做到了!


從礦山到銅板、再到精銅製造,在生產過程中大大保留了每個環節的價值,實現了效益的穩步提升。


都說他是一個“瘋狂又聰明的賭徒”,每一次,他都押對了。


如今的他保守估計年收入至少5000億,旗下資產超萬億他自己的身價也超千億。


但賺大錢的人,尤其是一次次賺大錢的人,他的成功一定不僅僅是靠著“賭”走過來的,他身上一定還具備著把握住全球趨勢和格局的能力。


早在20多年前,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的王文銀就開始研究全球經濟危機規律。


他發現,“每十年左右就會經歷一次全球經濟震盪,每三五年就有一輪嚴厲的宏觀調控政策,而這都是抄底良機”。


所以,我們羨慕王文銀成功的同時,也要敬佩的他敏銳的洞察能力,敢於堅持自己想法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