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帶娃要謹慎,不到2歲,5種食物碰不得,會讓孩子變病秧子

這段時間不能出門,大家都“悶得慌”,我們小區有個寶媽群,最近整天都在討論孩子的身體狀況,有一個寶媽唉聲嘆氣,說自家寶寶體質弱,剛過了兩週歲的生日,但是體重和身長“落後”於標準,明明她每天都變著花樣給孩子多輔食,肉、蛋、奶都不缺,海鮮粥也是隔三差五的煮,按理說已經夠營養了,怎麼孩子就是發育慢,像個“病秧子”?

帶娃要謹慎,不到2歲,5種食物碰不得,會讓孩子變病秧子

原來,正是她給寶寶吃得雜,盲目追求高營養,結果寶寶的脾胃適應不了,營養根本不吸收,才影響了身體發育。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尤其是年輕的寶媽帶娃,總會發牢騷,怪孩子餵飯難、愛生病,“三天一小病,七天一大病”,究其原因,都是寶媽餵養不當,損傷了孩子嬌嫩的脾胃,才破壞了孩子體質,甚至耽誤發育。

帶娃要謹慎,不到2歲,5種食物碰不得,會讓孩子變病秧子

帶娃要謹慎,不到2歲,這5種食物碰不得,會讓孩子變病秧子!

1、葷湯

寶寶剛吃輔食時,以流食為主,有的寶媽就會熬骨頭湯、雞湯給孩子喝,覺得這樣可以補鈣、蛋白質等營養,殊不知,這類“葷湯”脂肪含量較多,孩子稚嫩的脾胃承受不了,消化系統“超負荷”運化,消化吸收功能逐漸下降,再多的營養也吸收不了,還會把脾胃慢慢拖垮。

帶娃要謹慎,不到2歲,5種食物碰不得,會讓孩子變病秧子

2、湯泡飯

除了喝湯,寶媽還喜歡給孩子吃湯泡飯,因為麵條、米飯等主食都寡淡無味,摻上湯汁就有滋味,寶寶喜歡喝,但是有了湯汁的潤滑,寶寶容易把米粒、饅頭塊直接吞下去,咀嚼不夠充分,更難消化,湯汁還會沖淡胃酸,增加飽腹感,所以經常給寶寶吃湯泡飯,寶寶容易肚子脹、積食,慢慢變成脾胃虛弱、營養不了。

帶娃要謹慎,不到2歲,5種食物碰不得,會讓孩子變病秧子

3、果蔬汁

水果蔬菜是寶寶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很多寶寶不愛吃蔬菜,也“啃”不動水果,寶媽就會做“果蔬汁”給寶寶喝,殊不知,榨成汁後水果和蔬菜中的膳食纖維都被破壞了,維生素也損失大半,果蔬汁中保留最多的是大分子物質和糖分,只會給寶寶的脾胃增加負擔。

帶娃要謹慎,不到2歲,5種食物碰不得,會讓孩子變病秧子

4、加鹽飯

老一輩認為“吃鹽長力氣”,從輔食開始就喜歡給寶寶的米湯、米粉里加鹽,這種做法是大錯特錯的,增加了寶寶的腎臟負擔,降低了腸道免疫力,還會造成鈣流失,影響孩子身體發育,而且,過早接觸食鹽,會讓寶寶變得挑食、厭食。

帶娃要謹慎,不到2歲,5種食物碰不得,會讓孩子變病秧子

5、巧克力、蜂蜜

寶寶2歲之前,不僅要少吃鹽,甜味的食物也要少吃,家長別拿麵包、糖果等哄孩子,不僅對牙齒有傷害,還會增加體內溼氣,損傷脾臟運化功能,尤其是巧克力和蜂蜜,巧克力中含有咖啡因物質,不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蜂蜜則會增加孩子性早熟的風險。

帶娃要謹慎,不到2歲,5種食物碰不得,會讓孩子變病秧子

給娃養護脾胃、改善體質

脾胃不僅是消化運化吸收,給身體各個系統提供氣血、營養的“樞紐”,腸道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為了孩子健康的生長髮育、養成好體質,家長可以從小給孩子喝點焦胗棘,焦胗棘從含有雞內金、沙棘、山藥等食材,能調節腸胃功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輔食,提高脾臟吸收營養的能力,改善腸道免疫力,幫孩子建立好的體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