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日本動漫《灌籃高手》實景圖


每到節假日,朋友圈都有很多人在日本,甚至有人說,感覺朋友圈全都在日本。你也或多或少在朋友圈見過奈良的鹿和北海道的雪吧。每年音樂愛好者也都會去日本富士音樂節(FUJI ROCK FESTIVAL)朝聖,感受亞洲最大的搖滾音樂節。


為什麼都去日本?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本期我們將聊一聊,當然也期待你在留言區留下你的觀點。


01


適逢節假日,朋友圈裡必有人在日本。


或是在心齋橋和表參道瘋狂購物,或是在別府溫泉拍上數百張看不出什麼差別的出浴照,或是在京都某個寺廟排著隊團購開了光的御守。


日本政府旅遊局最新數據表示,去年11月的赴日中國大陸游客為75.9萬人,同比增21.7%,毫無疲態。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網紅奈良的鹿 圖/哦魚魚魚


赴日旅遊不知道什麼時候變成了小資品味的代名詞。日本,似乎已經成為了年輕人度假旅遊發朋友圈的第一選擇。


02


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幾十年過去了,東京還是年輕人的聖地,原宿還是流行文化的風向標,時尚寵兒矗立在世界上最繁華的交叉路口――澀谷十字路口。


赴日旅行團匆忙穿過心齋橋旁的美國村,打扮嬉皮的少女拖著半人高的大口袋和一身鈴鈴哐當的吊墜,走進了週末的跳蚤市場。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京都街景 圖/哦魚魚魚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京都街景 圖/哦魚魚魚


受氛圍的影響,女生刷卡付款的熱情,絲毫不弱於在李佳琦直播間裡的揮金如土,不需要“oh my god,買它!”的口號,購物的手已經停不下來了。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日本在60年代幾乎是時尚的荒漠,即便是行走在銀座,也絲毫看不到可以與“潮流”二字貼邊的打扮。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上世紀60年代日本的雜誌


當時穿著厚布襯衫,格紋西裝配卡其長褲或短褲,配上及膝黑襪和復古雕花皮鞋的年輕人被稱為

“御幸族”


這種風格被稱為“常春藤風格”,是比較典型的美式舶來品,日本富二代石津謙介創建了VAN公司並在日本推行這種新的時尚靈感。


御幸族紛紛效仿,用吹風機將頭髮吹成三七偏分,穿著常春藤風格的衣服在銀座的街頭遊蕩,而偵察隊會以“奇裝異服”為由,將年輕人們就地逮捕。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警察在街頭對御幸族問詢


這一時期,美國流行文化與日本傳統精神激烈撕扯,父母認為穿著奇怪的孩子不僅叛逆也很不孝,是被外來文化腐蝕的一代。


在美國代表富有階級的紐扣領襯衫,在日本卻與犯罪行為聯繫在了一起。


為了打破大眾的這種認知,石津謙介作為1964年東京奧運會日本代表隊制服設計師,特意設計出了鮮紅色的常春藤風格西裝外套,向日本展示了什麼是美國常春藤文化。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穗積和夫的“常春藤男孩”系列插畫


日本發揮了自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的神之技能。


在其後的歲月裡不僅接納了美國文化,更是不斷髮展自身的潮流風格,此後“不良洋基”、“澀休時尚”等不同的時尚風格應運而生。


發展至今日,日本已經漸漸脫去他人的痕跡,發展出自己的味道,日式自成一派,儼然沒了美國氣。


03


從“買買買”到“朋友圈瘋狂曬圖”的行為延伸出去,不難發現我們下意識地把日本

更好的消費享受 聯繫在了一起。


如果要再進一步分析其內在邏輯,就會驚訝地發現,這其實代表了我們對於日本文化的大眾認可度。


仔細想想,日本文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影響我們的?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日本作曲家坂本龍一


或許可以追溯到各位都還年幼的時期,以音樂領域來說,日本90年代的音樂幾乎滋養了大半個香港樂壇,進而又影響到了大陸的流行音樂。


陳百強的《冷風中》翻唱自《戀の予感》,順子的《dear friend》翻唱自《Friend》,《秋意濃》翻唱自《行かないで》,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翻唱自《ひとり上手》,劉若英《原來你也在這裡》翻唱自《愛される花》……


耳朵被外來音樂大範圍包裹的時候,眼睛也幾乎被全面覆蓋,從《灌籃高手》到《櫻桃小丸子》,從《白線流》到《一吻定情》。


在90年代末,又有多少男女一邊看著《東京愛情故事》默默垂淚,一邊學劇中赤名莉香和永尾完治的各種穿搭。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東京愛情故事》經典畫面


而對於遊戲黨來說,日式遊戲在主機遊戲和手機遊戲裡是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即便不玩遊戲,精靈寶可夢的手辦玩偶也在各個商場遍地開花,皮卡丘、馬里奧更是全球IP,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看起來日本文化的對外輸出似乎格外成功,可如果回溯到古早時期,日本實際上是處在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文化圈,對外文化相對保守。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無人不愛的皮卡丘


公元631年,舒明天皇向唐朝派出了“遣唐使”隊伍,力圖學習中國當時的政治、文學、科技、醫療等諸多方面。


到公元894年為止,日本總共派遣了20次遣唐使,為日漢文化的部分融合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遣唐使派遣路線圖


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世界政治形勢變幻莫測,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開啟了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與美軍正式交戰。


戰爭最後的結局我們都清楚,日本在戰敗後接受了《波茨坦公告》,被美軍佔領。


美軍對其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各個方面進行改革,試圖恢復日本頹靡的經濟和社會秩序。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


在進入90年代後,日本製定了包括文化外交戰略、文化產業戰略、日本品牌戰略與“酷日本”戰略在內的“文化立國”總戰略。


1996年,日本文化廳提出了“文化立國21計劃”,開啟了日本重點建設文化的時代。


隨著新時期的到來,日本重拳推出“Cool Japan戰略”,並將“酷日本戰略”定位為“維持日本在世界範圍的存在感與影響力的有效手段”。


希望通過輸出流行文化產品來挽救“失落的十年”的經濟落後。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日本動漫代表人物之一宮崎駿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宮崎駿的三鷹美術館 圖/哦魚魚魚


他們開始注重對於文化產業的扶持,在日本動畫、漫畫、電視、電影、遊戲、出版等為國家帶來鉅額經濟利潤的同時,也將獨屬日本的價值觀念散播到了世界各地。


顯然,“酷日本”的“酷”指向性更加明顯,是要向更年輕的群體輸出本國的“文化軟實力”。


我們,皆是他國文化輸出瞄準的目標。


04


不得不承認,日本太擅長挖掘人們的“興趣”了。


從追了十幾年的動漫到時不時引爆話題的日劇,從街頭的章魚小丸子到小而美的“壽司之神”;


從傳統的能劇和服到國際時尚潮流,從養生保溫杯到大媽人手一隻的馬桶圈。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先是傳達一種理念,只要大眾認可,其背後的文化市場就能生生不息。逐漸的,日本商品、日式管理、日本理念都成為了一種普遍卻不可複製的特定文化。


“可以,這很日本。”


這句話背後隱藏的含義是——我雖然說不清到底什麼算是日本文化,但我的感覺已經告訴我了。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這很日本 圖/哦魚魚魚


“我自己並沒有什麼想法今年要去哪裡玩,但朋友圈裡都去日本了,那就去日本吧。”


這可能就是文化輸出最高級的形式。


05


追趕潮流的人本質是在追趕文化,追趕一種族群的認同感,方便為自己貼上時尚前沿的標籤。


而明明東亞圈受漢文化影響更深,為什麼傳達效果總不盡人意?


這或許跟傳播途徑有關。


當代年輕人對日本“能劇”感興趣的不多,可如果它出現在了村上春樹的作品裡呢?出現石原里美主演的電視劇裡呢?甚至出現在《銀魂》的最新一集裡呢?


不同的載體,給了一種文化截然不同的新生。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日本動漫《銀魂》


這一點從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就可見一斑。


如同更早之前的《西遊記大聖歸來》,他們的成功不止是電影票房而已,更重要的是激活了一個古早IP所能帶來的的市場增量。


當代年輕人不再去甄別文化所屬的國籍,穿著西班牙品牌ZARA的衛衣,腳上蹬著美國的AJ,電腦桌面是新海誠的動畫截圖,手機壁紙是哪吒和敖丙。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劇照


文化輸出某種程度上應當利用產品思維,同處於東亞文明圈內,日本文化的現代進程對中國當代有著更切近的借鑑意義。


或許某一天,知乎的某個帖子會被頂上熱門,點開來一看——


“日本年輕人為什麼都喜歡來中國旅遊?”



但願這一天不會太久。


為什麼朋友圈總有人在日本?


[1] 日本文化發展戰略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G]. 左曉曉. 大連理工大學

[2] 日本國家品牌戰略的演化:從“日本的品牌”到“日本品牌化”[J]. 平力群. 南開日本研究. 2013(02)

[3] 鮑顯銘.“酷日本”:旨在增強國家軟實力[N].經濟日報,2011-11-16

[4]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Ivy League Look.

[5] DANDY DECENCY:從校園進入社會的常春藤風格

[6] 東京旅遊官方網站:澀谷、原宿、表參道 購物指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