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亳州三縣,兩為千年古縣,都為人口大縣!

安徽省,位於我國華東內陸,地跨長江、淮河,為地理多樣、文化多元之地。安徽歷史悠久,分屬“古九州”之揚州、豫州、徐州,自古為中原腹心之地,兩漢時豫州、揚州兩大刺史部均曾以今安徽省境之地為治所,歷史上降生了莊子、管仲、曹操、華佗、朱元璋等先賢、名人,是歷史秘聞深厚之地。

亳州三縣,兩為千年古縣,都為人口大縣!

安徽只管歷史悠久,但作為獨立政區泛起的卻很晚。歷史上,安徽省域分屬數個地理、文化單元,到朱元璋建設明朝定都南京後才同屬直隸(後為南直隸),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才設安徽、江蘇兩省,取省內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得名。安徽省內名城眾多,其中亳州不僅為曹操故鄉,也是漢朝時豫州刺史部治所,現為安徽省地級市,所轄渦陽、蒙城、利辛三縣不僅為歷史悠久之地,也都是人口大縣。

亳州三縣,兩為千年古縣,都為人口大縣!

渦陽[guō yáng],位於安徽省北部、豫皖兩省接壤處,地處淮北平原中部要地,自古物產豐饒,土地肥沃,現為安徽亳州市轄縣,總人口168萬。渦陽曆史悠久,相傳為老子故鄉,境內奇蹟眾多,秦朝時縣境就已置縣,渦陽之名則始自北魏。

亳州三縣,兩為千年古縣,都為人口大縣!

陽古為豫州之域,春秋戰國曾分屬楚、宋、陳等國,秦滅六國後為泗水郡之地,縣域設銍、城父等縣,西漢時改泗水郡為沛郡,今渦陽分屬數縣,其中有一縣名山桑,東漢城父、山桑改屬汝南郡。北魏時,山桑縣改稱渦陽(治今蒙城北),後曾置渦陽郡、渦州,今後今縣境還曾設丹城、龍山等縣。清朝1864年析蒙城、阜陽、亳州、宿州等州縣之地置新縣,取舊縣名渦陽為名。開國後,渦陽縣先後屬阜陽專區、阜陽地域、阜陽市等,2000年縣級亳州市升為地級市後,渦陽縣改屬亳州市至今。

亳州三縣,兩為千年古縣,都為人口大縣!

蒙城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平原中部,為安徽省亳州市轄縣,也是安徽人口大縣,總人口145萬。蒙城歷史悠久,商朝初都,中國原始第一村,相傳為莊子故鄉,秦朝屬碭郡,西漢縣域置蒙縣、山桑縣,北魏時山桑縣改稱渦陽,隋朝改為淝水縣,唐朝時正式命名蒙城。開國後,蒙城先後為阜陽專區、阜陽地域、阜陽市所轄,2000年改屬地級亳州市至今。著名錶演藝術家牛群曾任副縣長而蜚聲海內外。

亳州三縣,兩為千年古縣,都為人口大縣!


亳州三縣,兩為千年古縣,都為人口大縣!

蒙城縣歷史悠久,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據尉遲寺遺址發掘文物證實,4500多年前,即有古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自殷商以來,縣名迭更,隸屬多變。唐代天寶元年(742),正式定名為蒙城縣,沿用至今。以後隸屬和行政區劃雖迭經變化,但轄區卻無大的變更。[2][1]蒙城縣為安徽省級歷史文化名城[5]、莊子故里[6][7][8][9][10]、中國楹聯之鄉[11]、安徽省硬筆書法之鄉[12],也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13]、全國文化工作模範縣[14]、全國科普示範縣[15]。2018年8月,安徽省政府批准蒙城縣退出貧困縣。

亳州三縣,兩為千年古縣,都為人口大縣!

利辛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1965年建縣,現為安徽亳州轄縣,總人口171萬,有“皖北水鄉、淮上江南”之譽。

亳州三縣,兩為千年古縣,都為人口大縣!

利辛歷史悠久,自古為中原要地,先秦時曾為鬍子國、陳國、州來國等國地,後吳、楚於此爭鋒,秦滅六國後今縣域分屬汝陰、下蔡兩古縣,今後歷代也並未形成統一建制,到清朝、民國時為阜陽、鳳台、渦陽、蒙城等四縣地。1965年析阜陽、鳳台、渦陽、蒙城各一部置利辛縣,以縣城居於利辛集而得名而得名。利辛設縣後為阜陽專區所轄,後屬阜陽市,2000年改屬亳州市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