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離退休5年再交300%的社保怎麼樣?

雲捲雲舒21817


樓主你好,如果你僅僅只是在退休5年,提高自己的一個繳費指數,那麼對於自己的退休金肯定會有所提高,但是絕對不會是你想象中的提高的會那麼多,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繳費指數,我們計算的是平均繳費指數,也就是說你之前如果說沒有按照300%,可能你之前是按照60%來繳納自己的社保,那麼最終你的平均繳費指數相對來說是達不到300%的可能只有百分之七八十或者只有100%多。

那麼這個平均繳費指數越高,就意味著你所獲得的退休金待遇也就越高,當然最後5年擬提高到300%交,那也是完全可以的,這樣一來的話你可以繳費指數就會有所提高,比如說你之前一直按照60%來交納,那麼今後5年按照300%來交納就會相應的提高一部分,但是如果說你之前的年限,比如說比較長,按照60%參保了30年,那麼最後5年提高了300%也是提高不了多少的一個平均繳費指數的。

就說自己在最後5年想提高這個繳費指數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最終養老金的這個獲得可能達不到你的預期收益,所以說你心裡要提前有個準備,大概我估算一下,如果說你之前有30年是按照60%來繳納,那麼今後5年按照300%來繳納,那麼可能最多對你的養老金待遇能夠提高150塊錢到200元左右的一個水平。


懂社保


交五年300%,好處的有的,但是月工資提升可能沒有預期明顯。

我爸是企業單位,保險一直按最低檔交的。我二舅和我爸同一個單位,他早些年買斷了,一開始自己按最低檔交,到退休前四年交的最高檔,四年多交了2萬多。到退休時候每月比我爸高320塊,而且他工齡還比我爸多五年。去掉工齡,每月才多200多塊,每年3000,抹平這2萬多的多繳金額需要大約8年時間。

所以實際上多交這部分的見效收益,大概要七八年以後才能顯現。加上你這些本金存銀行七八年定期還有八千左右的收入,分攤到成本之後,相當於高檔比低檔多交了3萬多塊。你得算算多少年收回這個成本,然後再考慮必要性大不大。

當然如果你經濟條件很好,這五年多交三倍社保毫無壓力,那能交就交吧。


城市發展報告


這個適合靈活就業人員。我還有3年退休,以前交的有得是60%,有的是100%.我現在辦理了失業,按靈活就業人員交300%.3年要交15萬左右,退休後,每月能領4000多退休金,3年就可以領回15萬,3年後每月有四千多的退休金也是不錯的。若最後3年還是按100%交,退休金只有3000多每月,等退休了,你想多交都沒有機會了!我認為最後5年有條件按300%交最合適,前提是適合靈活就業人員,在單位你達不到收入,不可能按300交,還有個人所得稅的徵收。


價值與價格的關係


這是非常明智的選擇,會較大幅度提高你的養老金,並且每年養老金上漲金額也會變多。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距離退休五年,再繳納300%的社保,怎麼樣呢?

300%的社保,這已經是社保的繳費最高檔次了,意思是你按照當地平均工資的300%來繳費。

由於養老金是多繳多得,你在大幅提高養老金繳費檔次到頂格之後,會產生三個連鎖反應。

1、個人平均繳費指數大幅提高,帶動基礎養老金上漲。

個人平均繳費指數是決定基礎養老金的關鍵因素,它指的是每年繳費基數所佔當地平均工資的比例的平均值。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之前你一直按照100%的繳費檔次,繳費了十年,如果你一直按照100%的繳費檔次繳費,那麼最終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1。

如果你在最後五年把繳費檔次提高到300%,那麼個人平均繳費指數就提高到了(10+3×5)÷15=1.67左右。

隨著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的提高,那麼基礎養老金也會水漲船高。

2、個人賬戶養老金應提高。

如果你是靈活就業者個人繳費的話,每月繳費比例是20%,其中8%進入到個人賬戶,也就是繳費的40%進入到個人賬戶。

因為養老金是多繳多得,你的繳費大幅提高了,進入到個人賬戶裡的錢變多了,所以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會相應提高。

舉個例子來說,當地平均工資為5000,最後五年,如果你一直按照100%的繳費檔次的話,每月進入到個人賬戶的錢有400元。

如果你最後五年繳費,繳費檔次提高到300%的話,每月進入到個人賬戶的錢有1200元。

每月進入到個人賬戶的錢可以多出800元,如果是60歲退休,相應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會多出800×12×5÷139=345元。

3、每年養老金上調的時候會漲更多

隨著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提高,所以最終的養老金待遇也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而每年的養老金調整是與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掛鉤的,養老金水平變高了,那麼上漲的水平也會變高。

這就是養老金多繳多得,多得多漲的激勵機制。

所以在最後五年,如果你有能力把繳費檔次提高到300%的話,是建議這麼做的,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留言討論。


思之想之


【HR雜談】用數據為你揭開真相:離退休5年再交300%的社保肯定是比一直繳納60%檔次的養老金要高,但是究竟高多少?究竟值不值得?這才是題主真正關心的問題。下面將深度解析與數據測算:

一、養老金計算公式

基礎養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之和便是我們每月的養老金。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養老金的影響因素是繳費工資、繳費金額、繳費年限、退休所在城市。



如果對於同一個人來說,離退休5年再交300%的社保,那麼繳費工資、繳費金額這兩項將增高,具體養老金提高多少,需要進一步測算。

二、養老金究竟提高多少

舉例說明,老王,大連本地人,從2005年-2008年一直以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因為費用全部自己承擔,所以老王一直按照當地社平工資的60%檔次繳費,也就是最低檔繳費。眼瞅著快退休了,他聽人說退休前五年繳費300%,退休金將提高不少,他猶豫了。




方案1: 養老保險15年一直按照60%的檔次繳費退休金多少呢?

根據大連市上年度社平工資7299元,進行測算養老金,得出退休金每月1124元。

方案2:養老保險10年按照60% 檔次繳費,後5年按照300%檔次繳費

根據大連市上年度社平工資7299元,進行測算養老金,得出退休金每月1958元。



因此,離退休5年按照300%繳費,養老金提高了834元/月,漲幅在70%。

但是,這5年300%的檔次繳費比60%檔次繳費多承擔166206元,需要199個月也就是16.6年才能將這些費用領回來。



綜上所述,經過分析多繳費養老金必然增高,但是是否值得花16.6萬去換養老金多個800多塊,那就得慎重考慮了。作為一名HR,建議中低收入群體來說,沒有必要這麼做。

如果對你有一點幫助,還請右上角關注我,更多社保乾貨等著你。


HR雜談


養老保險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多繳多得,但我認為最後幾年按300%交真沒必要:

先看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月基礎養老金=(職工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看了就能明白,(職工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 這裡,把繳費水平高的平均低了,把繳費水平低的平均高了,說白了就是劫富濟貧了。

再看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注意:這裡的計發月數60歲退是139個月,55歲退是170個月,50歲退是195個月。很明顯,高繳費帶來的養老金的提高非常有限。

最後要說的是,現行養老保險計算辦法,更注重的是個人在整個參保期間的繳費水平。所以,假設30年的繳費歷史裡,只有5年比較高,對最終養老金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如果最後5年您真的能夠自己選擇繳費基數,那建議您按社會平均工資的100%交就可以了,不多不少,性價比最高。


人社寶


首先我們要理解養老金的領法,有些賬不用細算,有人已經算了,我也不再重複了,按我們這裡,一年如果繳100%是一萬五左右,你如果繳300%,就應該是四萬五,多繳老金劃不划算是看誰活得久,好比是你分五年給多了銀行二十萬,五年後銀行每個月返還你幾百,每年幾千塊,也就是說,你要爭取比同時退休的人多活近二十年,才能拿回本金,不要在乎每月領多少,應該在乎領多久。有命拿才是重要的。


用戶2698162718862


40年工齡最後5年300%繳費每年比60%繳費多支出9萬,5年共計45萬,到了60歲退休金每月比60%繳費每月多2300元,每年多2.76萬收入~45萬放銀行理財年收益2.25萬~傻瓜都會算的帳。


非非非哥哥哥oK


希望通過最後幾年提高交費工資的方式,可以實現退休工資提高,肯定不划算。

01

最後5年按照社平工資的300%來交社保,估計是以為,退休之後領的工資與退休前的繳費工資掛鉤吧。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首先我們的社保退休金其中一部分來自於個人賬戶,這一部分交的多,自然領的多,同比例增加,所以不可能佔社保的便宜。

另外一我們社保退休金的一部分來自於統籌賬戶,很多人是希望通過這一部分退休金來佔點便宜,但實際上不可能。

統籌賬戶的退休金與繳費工資有一個係數關係,但這個係數是整體繳費期間的平均係數。

比如說一個人交了20年的社保,前15年都按照社平工資交這個係數就是1。最後5年按照社平工資的三倍交這個係數就是2。最後領退休金的時候,係數應該等於1×75+2%×25%。

假如他同樣交20年的社保,前5年或者中間的任何5年是按照300%交的,其他的15年都是按照社平工資交。結果其實是一樣的。

最後領退休金時的係數,並不是退休前的係數,而是按整個交費年限平均計算。

其實這個道理想一想也能明白,如果真的能夠通過最後加高繳費工資獲利的話,那就不用最後5年按300%交了,最後一年按300%交就可以了。你能想到的社保局早就想到了。

02

當然了,最後5年調高了繳費工資,社保肯定會增加一點。這是與最後5年沒有調高相比較而言。

但實際上並不划算。

因為如果按社平工資交係數為1,按300%的社平工資來交係數也才為2。按60%的社平工資來交,係數是0.8。

如果一個人按60%的來交,一個要按300%來交,進入統籌賬戶的錢是5倍的差距。但是從統籌賬戶拿錢,卻只是2.5倍的差距。

還有人覺得這是划算的嗎?

03

假如我們在考慮收益率的問題,那差距就更大了。

有人按照300%來交,相當於這些錢都由社保代為管理,這些年來收益率可不怎麼樣。

有人按照60%來交,然後少交的部分省了下來自己做些投資理財,同樣用來未來退休養老在用。如果這樣對比的話,那差距就更遠了。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財說得明白


俗話說得好:“臨陣磨槍,不快也光!”退休前5年選擇最高基數交社保,肯定可以提高養老金計算公式中的平均繳費指數,從而提高退休後的養老金月領取金額。
但是,退休前5年按社平工資的300%繳納能提高多少養老金?這樣做划算不划算?如果您也存在類似的疑惑,不妨跟超老師一起來探討學習,揭曉答案吧。

退休前5年按社平工資的300%繳納養老保險,能多領多少養老金?

根據養老金計算公式來看,能多領多少養老金,取決於您之前繳納的社保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所以,為了更直觀的看出退休前5年按社平工資300%交養老保險,退休後的養老金變化。我們選擇退休前按照社平工資60%繳費15年的甲先生、退休前按照社平工資100%繳費15年的乙先生、退休前按照社平工資60%繳費10年的丙先生和退休前按照社平工資100%繳費10年的丁先生四人為案例為大家對比分析。

數據支持:四人都在A城市2018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60週歲(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為139個月),A城市2017年職工月均社平工資為X元,假設不計個人賬戶利息和變動,則後5年按社平工資300%繳納社保的甲、乙、丙、丁四人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分別為:23X、28.8X、20X和24X元;後5年沒有改變的話,甲、乙、丙、丁四人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分別為:11.52X、19.2X、8.64X和14.4X元。

則後5年按社平工資300%繳納社保的甲、乙、丙、丁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為:

甲先生:23X÷139=0.165X;

乙先生:28.8X÷139=0.207X;

丙先生:20X÷139=0.144X;

丁先生:24X÷139=0.173X;

若後5年沒有改變的話,甲、乙、丙、丁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為:

甲先生:11.52X÷139=0.083X;

乙先生:19.2X÷139=0.138X;

丙先生:8.64X÷139=0.062X;

丁先生:14.4X÷139=0.104X;

小結:後5年按社平工資300%繳納社保的甲、乙、丙、丁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比後5年沒有改變分別增加0.082X、0.069X、0.082X和0.069X,分別增高99%、50%、132%和66%。

後5年按社平工資300%繳納社保的甲、乙、丙、丁的基礎養老金為:

甲先生:{X+X x (0.6x15+3x5)÷20}÷2x1%x20=0.22X;

乙先生:{X+X x (1x15+3x5)÷20}÷2x1%x20=0.25X;

丙先生:{X+X x (0.6x10+3x5)÷15}÷2x1%x15=0.18X;

丁先生:{X+X x (1x10+3x5)÷15}÷2x1%x15=0.2X;

若後5年沒有改變的話,甲、乙、丙、丁的基礎養老金為:

甲先生:(X+X x0.6)÷2x1%x20=0.16X;

乙先生:(X+X x1)÷2x1%x20=0.2X;

丙先生:(X+X x0.6)÷2x1%x15=0.12X;

丁先生:(X+X x1)÷2x1%x15=0.15X;

小結:後5年按社平工資300%繳納社保的甲、乙、丙、丁的基礎養老金比後5年沒有改變分別增加0.06X、0.05X、0.06X和0.05X,分別增高37.5%、20%、50%和33.3%。

總結:後5年按社平工資300%繳納社保的甲、乙、丙、丁的退休當月養老金為:0.385X、0.457X、0.324X和0.373X;後5年沒有改變的話,甲、乙、丙、丁的退休當月養老金為:0.234X、0.338X、0.182X和0.254X;相對而言分別增加0.151X、0.119X、0.142X和0.119X,漲幅分別為:64.5%、35.2%、78%和46.8%。

超老師有話說:

根據以上案例得出,退休前5年之前的繳費基數越低,後5年按照社平工資300%繳費,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越多;繳費年限越高,漲幅卻越慢。但是,養老金的領取卻一直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基本原則。

後5年如果按照300%繳費,如果是單位給您繳納的城鎮職工社保,扣除單位承擔的三分之二,相比漲幅還算是比較划算;但是如果自己承擔全額或者繳納的是自由職業者社保,倒不是很划算。因此,後5年提高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對於養老金的領取有影響,但是希望大家保持理性,如果經濟狀況良好可以提高繳費基數,爭取退休後能得到更好的養老保障;但是,如果經濟狀況不太好,就按照原來的基數繼續繳納,只要在法定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超過15年年限,一樣可以領取養老金。

歡迎【關注懂社保、懂退休、懂職場的超老師】,一起學習更多職場和社保實操知識。更多【分享】,更多【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