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2019年,32年最低繳費的企業工人退休,養老金如何估算?

龍喬珍


樓主你好,2019年32年最低繳費的企業工人退休養老金如何估算?這個問題問的很好,而且也很現實,那麼我們的養老金確實是只能夠估算,因為你提供的條件實在是太有限,大致可以估算出一個範圍,因為你在2019年退休,基本上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範圍之內,可以獲得相應的一個退休金的待遇。

一般情況下,32年的最低繳費年限,那麼大約可以獲得2000元以上的一個退休金待遇,有些地區會高達2800。所以說你的這個退休金待遇大概會保持在2000元到2800元,具體要根據你的一個平均繳費指數,還有你們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來決定自己的退休金能夠獲得多少錢,但是一般情況下,作為企業對退退休職工來講的話,在這樣的一個區間範圍之內是比較合理。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條件就是,自己雖然可能初始退休時,你可能獲得了2500元的一個退休金,覺得自己是比較低的一個水平,但是沒有關係,因為我們的這個退休金待遇,每一年實際上都是能夠正常增長的,所以說隨著你退休年限的增加,那麼你的這個退休金待遇也是不斷的會增加這樣的一個狀態,所以說2500元只是剛開始退休時的一個待遇水平,今後那麼都會在這樣的基礎上不斷的增長。


懂社保


2019年退休,32年最低繳費的企業工人退休,養老金如何估算?

題主到2019年退休時巳經有32年工齡,就應該是1987年進工廠上班的女職工,按18歲參加工作推斷退休時正好50週歲。企業的最低繳費就應該是60%的繳費基數。那麼你1987年到1996年這9年可算作視同繳費年限。

作為企業“老人",你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具體計算公式為: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其中: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指數化視同繳費指數x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x繳費年限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內養老金儲存額÷計發月數;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指數化視同繳費指數x視同繳費年限x1.3%。

從養老金的三項計算公式可以看出,你退休時能領取多少養老金與好幾個因素有關,包括退休時所在地上年度的社平工資、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繳費金額、個人賬戶儲存額、退休年齡等。題主只介紹了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退休時間,要幫你估算退休時能領取多少養老金,就必須先把其他幾個數據補齊。

假設,女題主2019年退休時所在地的社平工資為6200元、繳費年限32年(其中視同繳費年限9年)、繳費基數60%、個人賬戶儲存額80000元、退休年齡50週歲。

這樣,你的基礎養老金=[6200x(0.6+1)]÷2x32ⅹ1%=1587.2元;

你的個人賬戶養老金=80000÷195=410.3元;

你的過渡性養老金=6200x0.6x9x1.3%=435.2元;

你的基本養老金=1587.2+410.3+435.2=2432.7元。

通過估算,女題主作為有32年最低繳費基數及年限的女職工,2019年退休時每個月大概可領取的養老金為2432.7元。


葉公來幫忙


樓主您好,今年是2018年,如果你2019年退休,也就意味著明年就可以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

當然如果你知道工齡,也就是32年的工齡繳費年限,那麼是完全可以估算出,你養老金可以拿到多少錢。

明年退休,32年工齡,那麼你退休養老金基本大約可以保證到2400元到2800元之間。當然如果你所在的地區是北上廣地區的話,那麼是要遠遠超過我說的這個數字,如果不是北上廣地區是普通的二類三類地區,基本上就是在2400到2800之間。

因為計算養老保險,養老金的待遇,他要考慮的是你所在地區社會平均工資是多少,我們大家都知道北京上海地區它的社會平均工資是非常高的,所以說估算養老金的時候要重新估算。

其次是你的繳費年限和你的平均繳費指數,你在題目中都說了你的繳費年限是32年,平均繳費指數是最低繳費的時候,那麼大約就是60%,32年最低繳費指數按照60%來計算,退休以後基本上都是可以拿到2400塊錢以上的退休工資的。


社保小達人


我認為;養老金開多少由下列因素構成,1〉企業性質,即;央企,國企,私企,自由職業者等,2)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3〉激費基數,即按6O%,100%,300%,這決定你個人帳戶的數額,也就是通常人們說的池子裡的水多少。4)實際工齡,5)所在省的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數值。


小剛238252430


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只要有數據,對照著套公式即可。有幾項數據是必須要知道的。

1、您的退休所在地是哪裡?

1)影響養老金多寡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退休地上一年社會平均工資。不同的地區,差異較大,如北京2017年社平為8467元,而黑龍江僅為4645元,兩者相差83% 。

並且,由於您是2019年退休,需要用到2018年所在地社平,這個數據,除個別省份外,大多數地區要在2019年4月份以後才會公佈。

2)對大多數地區而言,如所有繳費年限都是最低基數,那麼計算指數化工資時可按0.6計算,但存在特例,如北京養老保險可按社平40%繳費,那麼指數化工資則為0.4了。

3)到2019年32年工齡,那麼您應該是在1987年參加工作的。我國各地實行養老保險改革的時間並不相同,大致在1992-1995年間完成的。也就是說,您1987年參加工作,是有幾年視同工齡的,但因未指明退休地,無法計算您視同工齡年限。

4)從上條中也能得出您是“中人”的結論,是享有過渡性養老金的,但各省核算方式有所差異,也要知道退休地方可計算。

2、您的性別是什麼?男性統一6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39,但女性則可能是50歲或55歲退休,計發月數並不相同,也需明確。

3、您個人帳戶中本息是多少?亦需明確。

4、說了這麼多也沒算出來您養老金的多少。把公式寫這裡,您根據實際情況套用吧。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上年社平(1+指數化月均工資)/2*32%+個人帳戶本息/計發月數+過渡性養老金。

或者您可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再幫您計算。


老王觀職場


養老金如果估算的話,我們可以按照實際到手工資和養老金替代率算出大約的數額。

我們國家建立養老保險制度的目的,就是想實現到達退休年齡後,發放的養老金能夠替代工資收入,能夠滿足生活的需要。

一般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與退休前領取的工資收入的百分比被稱為養老金替代率。

我們現在實行全國統一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

基礎養老金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掛鉤、跟本人的交費指數掛鉤、跟交費年限掛鉤。繳費指數等於每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年的社平繳費基數,也就是說基礎養老金間接的跟繳費基數掛鉤。

個人賬戶養老金雖然等於個人賬戶累計額除以計發月數,60歲是139個月,50歲是195個月。實際上個人賬戶累積額是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的,每年還按照國家和地方統一標準計發個人賬戶記賬利息。

從2016年開始,我們養老金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由國家統一發布,原先都是由各省級部門發佈,甚至直接規定按照定期存款利率。2016年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是8.31%,2017年是7.12%,都比定期存款利率,甚至理財利率要高不少。

如果我們每年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跟工資增長率一致的話,我們就可以根據養老金計算公式推斷出養老金替代率了。

如果按照社平基數百分之百交費40年,養老金替代率能達到80%。

我們養老金計算公式兼具了調節社會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所以按照60%基數交費,養老金替代率更高一些,交費40年替代率高達95%。

所以,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繳32年,養老金替代率能夠達到76.2%。

因為我們國家認定交費基數就是我們的應發工資,可以間接推斷出到手養老金。應發工資要扣掉8%的養老保險個人部分 2%的醫療保險個人部分,0.5%的失業保險個人部分。住房公積金也包括在內的,一般按照5%到12%扣繳。

這樣,我們實際到手工資能拿到85%的應發工資。


如果,如果2019年我們退休是2018年的社會平均工資是6000元的話,60%的最低基數就是3600元。實發工資大約是3600元乘以85%,是3060元。

如果我們的養老金替代率是76.2%,可以計算出我們的到手養老金大約是2330元。

當然這是非常粗糙的估算公式,實際養老金計算公式要複雜一些,尤其是工齡32年的情況。

因為,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是1986年初步建立,1992年全面實施,1996年全面建立個人賬戶,一般各地規定建立個人賬戶之前,由於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會計發過渡性養老金予以補償。

過渡性養老金,各省市是不同的,他一般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掛鉤,過渡係數從1%到1.4%,計算方式有的類似基礎養老金,有的類似個人賬戶養老金也不一樣。

不過,總體來看社平工資6000元的情況下,真正到手養老金比2300元只多不少。


暖心人社


北京有個拳友前些日子剛辦了退休(社會退休)正好是32年繳費。核准退休工資3350元


問天46945177


沿海省市每個工齡35~40元,個人帳戶餘額除於139(60週歲退休的),兩項總:工齡X40+帳戶餘額÷139=月退休金。其中40是(1+繳費指數)÷2得數x當地社會職工平均工資÷12。


MBZ39562118


2019年"企退″的不會超過2100元/月!

立帖為證!


用戶黃山路老芋頭


32年工齡,最低繳費,那麼可能就是1500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