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悠悠塘河水,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悠悠塘河水,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悠悠塘河水 ,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文/小鮑叔 攝影/林炮
一道水,一道城,城在水邊,水邊有城。 平陽民間俚語說:“鳴山山,鳴山直落山下方。山下方轉彎,是鮑岱小臺灣。上海灘,不值西浦橋間。”
這都來源於一條河的鄉土情結。這是一條歷史之河、人文之河和景觀之河。她帶著母性的慈愛與父輩的尊嚴,帶著碧波粼粼的旖旎風光與鍾靈毓秀的燦爛文化,從歲月深處汩汩流來。
透過時光隧道,她從東晉時代,伴隨時光年輪輾轉千年,北依瑞安碼頭,西靠平陽城,一路逶迤,“百里荷塘”像一支無休止的曲子,飄蕩在古今遊子的夢裡。
聽老一輩人說,歷史比京杭大運河還悠久的她,像一條大地血脈,滋養了一代又一代溫州人,孕育了璀璨的甌越文明。宗祠、宗教、河居、榕亭、古橋、水運、農耕文化相得益彰,把塘河兩岸裝扮得像一座文化大觀園。
從塘河邊走出的歷史文化名人如數家珍:永嘉學派的陳傅良、葉適、孫詒讓,都是溫州人曾引以為豪的社會名流,倡導的“經世致用,義利並舉”是溫州模式的思想源頭。


平瑞塘河屬人工運河,它開鑿於東晉(385-400)年間,至南宋時期,已逐步形成一定的規模,古時稱之為三鋪塘河。其作用是排水洩洪、灌溉糧田以及水路交通,由於萬全平原的地勢低,塘河的排水洩洪是其主要功能。平瑞塘河全長15餘公里,北起瑞安飛雲江馬道南岸至橫陽的北門河頭,它是溫瑞塘河的北延水道,接連浙閩交通的重要水路,也是平陽、瑞安兩地人民的母親河。


悠悠塘河水,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鳳湖公園雙虹橋
目前為我縣最大的公園,鳳湖公園根據“南有龍山,北有鳳湖”的景觀設想,致力於將其打造成一個自然、開放,並有鮮明時代氣息、方便各類人群戶外遊息的城市綜合性生態公園。該公園南起三和酒店,北接新104國道,西到公園路,東臨解放北路,公園總規劃面積30.99公頃,其中水域面積12.39公頃,計劃總投資2.3億元。公園水系闊達、平直,整個公園由水體自然分為7大區塊,通過功能區分、景觀營造、橋樑連接,形成了“一帶一湖六洲八景”的佈局結構。其中水域面積12.39公頃。公園水系闊達、平直,將公園自然分為7大區塊,形成了“一帶一湖六洲八景”的總體框架。現已經建成濱水景觀綠化帶、柳州、花島等。


悠悠塘河水,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鳴一橋
黛色淺深山近遠, 百鳥齊鳴山,塘河第一灣,山腳下鳴山村由此而得名。鳴山村,始建於東晉年間,至今有1700多年曆史。地處溫州平陽昆陽鎮郊外,由鳴山和鳴一兩個自然村合併而成,西連昆陽城北社區廟頭村,北與風光旖旎的塘橋為界,依山帶水,村莊兩面繞著當年開鑿的平瑞塘河,西北首依偎伏虎山。
鳴一橋跨塘河連接村南北,形成水鄉,北首依山,與周圍自然環境非常和諧,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古村落意境。


悠悠塘河水,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塘橋長橋
在臨區塘橋村北塘河東岸,跨三大寮河龍口舌段入北塘河口處。水泥平板人橋,15孔,長105米,寬2.4米,高8米。1979年重建。
此河是北塘河支流之一,稱為三大寮河,又名臨區河,這裡就是三大寮河的龍口舌段,也是三大寮河與北塘河的交匯處。河面最寬處有一百多米,比北塘河最寬處還寬,比京杭大運河的平均寬度也寬,因為北塘河最寬處為94米,而京杭大運河的平均寬度為90米。此橋俗稱塘橋長橋,這裡接水亭、石塘諸山之水。暴雨時水流湍急,很長時間裡沒建橋樑。


悠悠塘河水,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1945年時才由臨區下里人黃裘(號馨山,字昌桂)出資建造。施工師傅是很有技術的鄭姓泥水匠。橋式結構仿泉州洛陽橋,筏形基礎,船形橋墩。只是石橋要短得多,只有四墩三間,南北兩側用石砌河堤連接石橋。當時稱倡義橋,民間則誤稱為“鯧魚橋”或“鯧魚墩”。此橋於20世紀70年代初拆建,施工者恰是鄭姓師傅的兩個兒子。重建時先把原來的堤壩、橋墩拆掉,橋址東移若干米,現在的橋有15孔,橋面由185塊水泥平板(每塊平板約有50公分)組成,連引橋橋長共有105米,橋寬2.4米,橋高8米,水泥平板人行橋。如今,有的橋墩已經微斜,所有的橋墩都用鐵管加固過,橋面的一些欄杆也已經損壞。颳風下雨時,行走在橋上,讓人有點心驚肉跳的。
橋的東邊河中有一個半島,形狀宛如巨龍伸出的舌頭,當地人稱之為龍口舌。


悠悠塘河水,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紅碌橋
(又名紅龍橋)平陽縣昆陽鎮內,是聯繫塘橋村和長(象)口村的通道,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2017年重建。


倒樹橋


悠悠塘河水,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白石橋、倒樹橋
《塵光遺文——平陽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功精粹》載:“白馬橋航運埠頭位於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萬金村西首,始建於民國,為近代重要水利設施及附屬物。埠頭坐西朝東,平面呈長方形,長13.41米,寬9.58米。現埠頭地基仍在,原有埠頭商店改為民房,於上世紀80年代停止使用。”但這埠頭,雖現地處白馬橋村,可人們總習慣稱之為倒樹橋輪船埠頭,其原因是埠頭建於民國,當時沒有白馬橋村,此地還屬於倒樹橋村,倒樹橋埠頭的名稱沿用至今。


悠悠塘河水,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紅波橋
紅波橋位於章岙周境內塘河上。橋的來源和平陽廣播轉播臺的前身有關。1970年8月30日,“浙江省溫州地區六九四二”在宋橋章岙周建臺,整個工程一次性土建投資19.7萬元。經過1年8個月,於1972年6月正式開播。據瞭解,為了運輸電臺設備和方便職工往來(職工住在昆陽西城下),由電臺出資建設這座橋,包括章岙周通往下宋的道路。橋系70年代永嘉朱塗造橋工程隊建設,1973年3月竣工。橋的名字是由電臺職工吳祖光取的,取“紅色的波浪在轉播”之喻意。聽說當年激情澎湃的他還為橋名寫過幾句詩,可惜63歲的老人說現在已經想不起來了,很是遺憾。該橋當時按小型轎車安全通行的標準設計的。隨著經濟發展,車輛來往超載超重,致使該橋碼頭、橋樑嚴重沉陷,橋面斷裂,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現在村兩委正多方籌資重建新橋,造福百姓。


豺狼橋
塘河流至萬全鋪時,便到了豺狼橋。該橋系石橋,橋面幾塊石板,底下破損的柱子沒入水中,岌岌可危。橋南首有豺狼亭,斷牆殘垣,和著橋相掩映,夕陽斜照,人煙稀少,荒涼寂寥。橋上的石板新舊質地不同,顯然已經過多次修建。有石板上的刻字為證,“大清道光拾年歲豺狼橋次庚寅春月吉旦,”“領首金垟金文清鮑垟區學生鍾瑞麟□清翁□英山豆外黃金榮瑤山陳士品眾等重建。”為什麼會取這麼兇險的橋名?同治11年(1872),清著名學者俞樾在《壬申春日自杭州至福寧雜詩》一首中也留下一翻疑問:“輕舟卅裡到羅陽,道是山鄉又水鄉。小橋流水無限好,不知何故署豺狼。”


悠悠塘河水,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觀音亭橋
觀音亭橋是俗稱,其實該橋稱萬安橋,位於金宕村內塘河之上。系乾隆年間,由馮宅村邦遠公等人發起籌建。因橋的一側有兩米長的溝渠,又名溝連橋,可能是以備排澇時用途。橋原本是溝通聯繫宋橋東、西片群眾交通要衢,在地理位置上佔有重要地位。而橋旁的觀音亭的建成更是亭橋相輝映,聞名兩遐邇。“觀音亭原名萬安堂,始建於光緒戊子年(即公元一八七六年),由馮氏先人熙歧公則首倡建成。為行人歇腳乘涼,遮風避雨所用。其亭建成後,真乃盡收天地靈氣,八方景觀也。”時平邑名士周鼎有楹聯贊曰:“南馬橋,東龍潭,乾坤開異境,應多策馬乘龍。西魚山,北塘河,飛躍跨真機,何俟觀魚放鶴。”亭建成後,善男信女燒香拜佛祈求平安,絡繹不絕,香火非常旺盛。受此影響,這座橋的原名漸被淡忘,人們習慣稱之為觀音亭橋。


悠悠塘河水,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萬全鋪橋


悠悠塘河水,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章岙周橋


悠悠塘河水,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欄杆橋
位於五里塘河路中部位置。欄杆橋,顧名思義,就是有著石制護欄的橋樑。總跨度為20米,設計為七孔六橋墩。當時鄉間田野裡的橋樑大都是簡易的禿頭橋,造型別致的欄杆橋可是鶴立雞群。兒時,感覺從城底步行到鳴山很遠,但只要走過攔杆橋,就明白路程己過半,於是信心大增。因此,只要遠遠的一看見欄杆橋,感覺特舒暢,心裡特踏實。2010年間攔杆橋改建,橋還是石橋,但欄杆改建成木質,並在兩邊欄杆處各加制了8根2.2米高的木頭立柱,相對的2根立柱頂部再用木頭相連,獨有一番造型,再加上整個木質都刷成陳舊的棗木色,頗有古色古香的韻味。


悠悠塘河水,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霸橋
平陽縣古驛道北起瑞安的第一站就是霸橋,即該橋是平瑞交界的第一橋,位於宋橋章岙底和瑞安杜山頭交界處。據杜山頭村77歲的杜國松和75歲的劉阿眾老人回憶,當時有“天燈下,霸橋頭”的說法。橋的一側豎著3-4米高的石柱,上點著照明用的蠟燭,所以霸橋又稱“天燈橋”。 該橋已不復存在,而近年杜山頭村在離霸橋原址東向5米處新建一座水泥橋,橋的對應處作為平瑞大致交界線。據瞭解,原霸橋的位置距現杜整登科牌坊處約有70米遠。筆者在杜山頭村杜整紀念館裡發現牆上懸掛著一張題為半世紀的歷史變遷、1950年杜山頭古居圖,其中在杜整登科牌坊前等距處的塘河上有一座石橋,橋下輕舟一葉而過,根據空間距離推測這很有可能正是當年霸橋的留影。


悠悠塘河水,濃濃故鄉情。塘河斷橋知多少?


悠悠 塘河水,濃濃故鄉
情。塘河斷橋知多少?塘河見
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也
留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