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核潛艇水下發射魚雷都有哪些方式?對水深有什麼要求?

獨行者老黃


說起海戰常用的這些武器系統,最隱秘、最富有魅力的莫過於縱橫海底的特戰武器潛艇了。相比於水面作戰武器,潛艇是出現比較晚的武器了。雖然法國文學家在他的作品中早就創造了潛航器船長的經典形象,但潛艇成為現實還是過去了相當長的時間。潛艇的骨幹武器就是魚雷,魚類的發射方式說起來就兩種,一個是自航式,另一個是壓力式,而發射方式對水深的要求則很大程度取決於潛航的深度,這是個互相制約的因素。



魚雷的發射方式也是經過了長期的發展和沿革,人們一直在嘗試更好的方案。最初的發射方式就是自航發射,這種方式最容易理解。核潛艇也就是“核魚”,在水下始終處於高壓海水的包圍之中,內外的壓強區別很大。魚雷在打出去前,首先考慮的就是壓強均衡問題。因此自航發射就成了最初的方案。發射前,發射管會打開,讓海水灌進來,而海水一進來,內外壓強也就平衡了。這時候,發射管裡面的魚雷就會點火,依靠自身的動力系統自己游出去。但這種方式涉及到了另一個問題,就是在溼發射的環境下,魚雷的初速會受到很大影響,這直接影響到魚雷的航程和速度。如果魚雷本身出了故障,出管子太慢的話,還會給潛艇本身造成危險。



為了解決難題,就出現了幹發射方式,也就是直接用氣壓把魚雷壓出去,這樣做不僅避免了海水腐蝕發射管增加的維護難度,還避免了下一枚魚雷進入發射管阻力過大的硬傷。這樣做維護確實方便了,但其他的問題又來了。之前的自航發射方案雖然慢,但它很“安靜”,而這種壓力發射方案則會在魚雷發射的同時帶出大量的海底氣泡。在反潛設備快速發展的今天,這隨時可能暴露潛艇的位置。



為了避免這種危險狀況,美國想出一種中和“乾溼”兩種模式的發射方案。這種模式被稱作水壓平衡式,具體操作就是讓海水跑進發射管,然後再用高壓氣體推動發射管後端的活塞將魚雷和海水一下子推出去。這下隱蔽性有了,速度也有了,既安靜又快速,不過無奈是它的設備太複雜了,維護起來很麻煩。現在比較流行的方案是英國人提出的空氣渦輪泵模式,它的思路跟美國人的思路一樣,但是他們把活塞改成了渦輪泵,這樣就減少了設備的體積和維護難度。由於核魚的潛航深度普遍不超過500米,所以魚雷打的再深也沒什麼用,儘管有的魚雷可以在1000米深度潛航。相比於深度,現在國際上更追求魚類的速度,畢竟魚雷速度越快,留給敵人反應的時間也越短。


戰情解碼


潛艇作為現代海洋作戰利器,憑藉著海洋的掩護使其具備了很高的隱蔽性,特別是現在海洋作戰中戰略核潛艇被認為是國防戰略反擊的最後一道屏障,而攜帶魚雷和導彈的攻擊核潛艇又以更高的航速和更遠的航程成為各國想要發展的目標之一,那核潛艇在水下發射魚雷的時候都有哪些方式方式?發射深度對發射方式有影響嗎?

魚雷作為潛艇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攻擊武器,從最早的壓縮空氣魚雷開始到今天,魚雷光是在種類上就已經有瓦斯魚雷、熱動力魚雷、電動魚雷等,但是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魚雷,發射方式都是通用的。而潛艇要想發射魚雷最簡單也是最笨的方法就是打開魚雷發射管艙蓋讓發射管內注滿海水(溼發射),這樣魚雷發射管內外的壓力一樣,這樣魚雷在發射管內點火就可以依靠自身動力游出去了。這種發射方式最大的的好處就是可以滿足深海發射,只要魚雷能夠承受潛艇發射前的海水壓力就可以在這個深度發射,而且有著結構簡單、重量輕、噪音小、隱蔽性好等優點,但是這種自航式發射方式的缺點也不少,首先因為魚雷需要依靠自身動力離開發射管,所以對於魚雷來說初速較低、射程也比較低,其次不能發射熱動力魚雷(因為熱動力魚雷有排氣,而且從點火到離開發射管時間太長,會增加潛艇的危險性)。再一個這種發射方式在佈雷的時候就比較麻煩了,而且每次發射後都需要先將發射管內的海水抽走才能繼續裝填魚雷,在戰時很可能會貽誤戰機。
隨後出現的就是利用高壓空氣將魚雷射出去的發射方式,也被稱為氣動不平衡是發射。在發射時高壓空氣作用在魚雷尾部通過強大的氣壓直接將魚雷射出去。這種發射方式最大的優點就是魚雷有高壓空氣的助推所以初速較高航程也更遠一些,再一個沒有海水注入發射管所以維護簡單方便,重新裝填魚雷也比較快。而且不管是魚雷還是水雷這種無動力潛航器都可以發射,所以也被成為“幹發射”。但是其缺點也不少,首先就是利用高壓空氣將魚雷射出發射管後,這股高壓空氣也會進入到海水中產生大量的氣泡和噪音,繼而暴露潛艇的位置。其次是隨著發射深度的不斷增高,潛艇在發射魚雷的時候所需要的高壓空氣的壓力也隨之增高,所以這種魚雷發射方式並不適合在深海發射魚雷。
為了滿足深海發射魚雷的要求,又要保證潛艇在發射魚雷的過程中不會暴露自身的位置,所以美國人開發了水壓平衡式魚雷發射系統。這種魚雷發射方式主要利用高壓水流來發射魚雷。簡單來說就是將前面兩種魚雷發射方式結合在一起來發射魚雷,具體一點就是在魚雷發射前,還是讓海水注入魚雷發射管,但是魚雷離開發射管是利用高壓空氣推動活塞,活塞再推動海水將魚雷發射出去的。這種魚雷發射方式由於魚雷發射前內外壓力一致,所以可以在任何深度發射魚雷,美國的洛杉磯級核潛艇和歐美六七時代的核潛艇都採用這種魚雷發射方式。

這種魚雷發射方式雖然可以在任何海深發射魚雷,但是也存在著結構複雜,體積和質量較大、魚雷發射管長度較長等缺點。法國有一種很相似的發射方式,就是將活塞換成了衝壓器,雖然體積和重量大幅度降低,但是對於魚雷的衝擊力很大,有可能會造成魚雷的損傷,所以這種魚雷方式只有法國潛艇使用過。

現在各國潛艇主要採用的是英國人發明的空氣渦輪泵發射方式,這種發射方式其實還是將美國人發明的活塞替換成渦輪泵,通過渦輪泵產生的高壓水流將魚雷射出去,所以也不會受到海深的影響,而且渦輪泵的體積和質量相比活塞更小,魚雷發射管的長度也能進一步降低,所以適裝性更高,很多千噸級的小型常規動力潛艇也可以使用這種魚雷發射方式。
再一個對於魚雷來說採用何種動力系統也直接影響其發射深度,比如熱動力魚雷有開式循環和閉式循環兩種,開式循環在工作過程中會有排氣產生,所以隨著作戰深度的增加,採用開式循環的魚雷的排氣背壓越來越高,繼而影響到開式循環發動機的工作效率和作戰深度。而採用閉式循環的魚雷因為沒有排氣產生,所以發動機功率不受魚雷航行深度的影響,而且航行時無航跡,隱蔽性較好。目前採用閉式循環的魚雷比如美國的MK48ADCAP魚雷的最大航深達到了1200米,這個航深已經可以說是熱動力魚雷最大的潛航深度了,當然魚雷的最大航深並不代表魚雷可以在這個深度發射,因為目前潛艇最大潛航深度也就只有400米左右。目前也就只有電動魚雷的作戰深度不受限制,只要魚雷殼體的耐壓深度越高,那魚雷的作戰深度就越深,比如歐洲的MU90輕型電動魚雷採用的是鋁-氧化銀海水電池 ,其最大潛航深度超過了1000米。
總結一下就是潛艇發射魚雷的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隨著技術的迭代更新發展,目前全球範圍內採用空氣渦輪泵發射方式是最普遍、也是最好的選擇。而魚雷的發射深度不管是現在速度佔優的熱動力魚雷還是研製難度低一些、潛航深度不受動力系統限制的電動魚雷其實都基本留在在1000米的海深,因為魚雷的主要作戰目標還是敵方的水面軍艦和潛艇,而目前各國潛艇的最大潛航深度大概在400米左右,和魚雷最大的1000米的潛航深度相比差距還很大,所以提升魚雷的最大潛深已經不是魚雷的發展方向了,現在魚雷的發展方向還是提升最大航速,比如英國的旗魚魚雷是熱動力魚雷中速度最高的達到了70節,而電動魚雷受限於電池的功率密度其最大航速普遍都低於同期的熱動力魚雷,而俄羅斯發展的暴風雪魚雷利用超空泡效應和火箭助推方式雖然其最大航速達到了200節,但是實戰意義不大。



魑魅涅磐


我是軍史石頭,我來回答。

潛艇發射魚雷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

1:自航發射

自航發射即魚雷在魚雷管內啟動,靠自身的動力“開”出潛艇,優點是噪音低,缺點是發射速度慢。

2:壓力發射。

壓力發射還分氣壓發射和水壓發射兩種。

氣壓發射,預置一個高壓氣瓶,衝入大量高壓氣體,發射時利用氣體的壓力,將魚雷推出潛艇,然後潛艇自身動力啟動,推動魚雷射向目標。優點是發射速度快,啟動就有較高的航速,缺點是噪聲較大,產生的大量氣泡極易暴露母艇的位置,會給母艇帶來極大的威脅。水壓發射,水壓發射其實和氣壓發射的原理基本相同,只不過是把動力源由氣體換成了海水,也就沒有了氣壓發射時的氣泡困擾,是現代魚雷的主流發射方式。

至於魚雷的發射深度,早期的魚雷發射深度一般在100米以內,現代先進的魚雷都可以全深度發射,就是潛艇可以下潛多深,都可以隨時發射魚雷。






迷彩石頭


方式有很多,比如水壓平衡法,利用壓縮空氣泵把艇外海水吸進發射筒內並推動魚雷發射,由於發射筒內外壓力相同,所以發射深度不受影響,最深可以在600多米水下發射。當然還有其他發射方式,但是目前最先進最主流的是空氣渦輪泵發射方式,和水壓平衡法差不多,只是把壓縮空氣換成了空氣渦輪泵,由於空氣渦輪泵壓力更大,所以這種發射深度更廣,1000多米都可以,但是目前軍用潛艇一般沒那麼深的,只有前蘇聯海軍的共青團員號能下潛那麼深。


小城的小程



薯烤條


潛艇發射魚雷的方式主要有平衡式發射和不平衡式發射兩大類,核潛艇潛深大,一般採取平衡式發射。所謂平衡式是因為發射前在發射管注水,內外壓力平衡。最早的平衡發射其實就是自航式發射,也就是魚雷憑著自己的動力航行出發射管,這個方法現在幾乎見不到了。早期最常見的是水壓平衡式發射裝置。如圖一。用高壓氣體推動活塞,活塞推動海水,把魚雷推出發射管。法國採用的是氣動衝壓發射方式,如圖二。這樣省掉了複雜的海水管路,但衝擊過載大,但魚雷結構強度有比較高的要求。為其他國家所不取。更先進的方式是空氣渦輪泵發射方式,如圖三。它和水壓平衡式大致原理相同,區別在於用高壓空氣驅動渦輪泵把海水泵入發射管後端推動魚雷,比水壓平衡式發射裝置的活塞機構有著更小的體積和重量。





薺菜糰子


嘿嘿嘿

最舊的高壓氣直推已經退休咯

現在主要是平衡式了,還有其他的,記不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