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周俊傑:創作與理論兼修(2018中國書壇年度觀察之系列一)

周俊傑:創作與理論兼修(2018中國書壇年度觀察之系列一)

周俊傑:創作與理論兼修(2018中國書壇年度觀察之系列一)

周俊傑:創作與理論兼修(2018中國書壇年度觀察之系列一)

2018年4月30日,77歲高齡的周俊傑先生應邀前往廣東南海大瀝鎮“廣東書法園”為“首屆中國書壇批評人才高級研究班”學員開展《書法批評漫談》的主題講座。周先生思路敏捷、聲音洪亮。他指出,在文革時期,有的大字報上的字體寫得非常好,常引來市民駐足欣賞,甚至有人偷偷揭下來帶回家收藏。另外,一些地方舉辦過毛澤東語錄書法展,很幸運地讓書法的根沒有斷裂。書法在痛苦掙扎中悄悄積蓄了星火燎原的力量。周先生形象地比喻到:批評的作用是鋤草和澆花。他認為書法批評歷來都是薄弱環節。批評的作用一是鋤草、二是澆花。目前有許多批評已經變成吹捧、轎伕或洗腳水。上世紀80年代有一位批評啟功的書法家,說啟功的字筆法太單調,結果出名了。過不久,沒想到他又寫了一篇文章極力吹捧一位字寫得俗不可耐書家,後來他乾脆又寫了篇文章叫《中國書法不是藝術》。如此妄評,結果他的批評生涯一下子完了,從此銷聲匿跡。周先生講這個故事其實是對我們的警示,開展書法批要有客觀公正的立場,要學會激濁揚清,不能做牆頭草,風吹兩邊倒。他還認為,書法批評關鍵是要把握好視角和尺度。一位缺乏經驗的批評家經常會找不到批評的抓手,周先生對此進行了適時的點撥。他認為,批評就是發現真,比如梵高生前只賣掉一幅畫,其去世後幸好有批評家對其價值的發現。他對當代書法進行的分類非常中肯,認為可以分成“純傳統”,如中小學教師的取法。周先生首倡“新古典主義”,認為其三個特點是時代性、歷史感和個人風格,具有多樣化、高端化、個性化要求。然後是現代說法。周先生認為現代書法的標準是要“群眾喜愛和專家點頭。”自己怎麼玩都行,但拿到社會上,如果一味迎合世俗,一味張揚個性、超現實,不顧傳統,那就是玩瘋了,人都廢了。書法批評是“艱苦、激情和創造性勞動”的結晶,是熱情與冷峻。

周俊傑:創作與理論兼修(2018中國書壇年度觀察之系列一)

周俊傑在當代書法理論體系的建立方面功勞卓著。以下摘錄蔡春生《風驚雲濤生絕壁興酣嘯聲響空巖》 一文中對其評價:在關於當代書法理論建設中,周先生闡述了純理論、經驗理論、隨感性理論的重要性及辯證關係,同時提出了“系統論”、“信息論”,強調當前的書法研究即書法理論已走出了純粹在“書法基礎入門”、“書法知識普及”等淺表層面打轉的初級階段,逐步地深入到藝術的本體之中。同時,他還提出了“書法史觀”的理念。他認為,建立起較為正確的新的書史思維模式和史觀,是當前的迫切任務之一。一部書法藝術史,是一部活生生的藝術家的靈魂變遷史,是一部充滿活力的書法創作發展史,是一部有著內在緊密聯繫和動因的藝術規律、藝術思維繫統的“揭秘史”。一部書法史,絕不是像流水帳那樣記下某年某月發生什麼事情,書法史學應具備對整部書史、斷代史及某些作品和書家提出觀點的能力。在收集、詮釋史料基礎上對書法發展的內在動因予以回答,進行理論性的描述。他認為,一部書法史應有明確的價值追求,以呈現出現實的及歷史的社會意義和價值。

周俊傑:創作與理論兼修(2018中國書壇年度觀察之系列一)

不僅如此,周俊傑先生於書法創作同樣成就斐然。以下引用蔡春生《風驚雲濤生絕壁 興酣嘯聲響空巖》 一文中部分內容:沈鵬先生曾這樣評價周俊傑先生的書法:“俊傑的書法博涉多體,但不是簡單的真、草、隸、篆的雜交,而是一種內在的熔鑄。”“俊傑作為改革開放時代湧現出來的出色的書法家,理論與實踐互補互融,中原沃土的滋養,黃河流域粗獷霸悍的鼓點已深深印在了他的作品中。”先生早期的隸書,以《大開通》為主基調,參以《張遷》的稚拙樸茂,《石門頌》的蘊藉流宕。他認定藝術必定是一種人的生命狀態的文化暗喻,書法則是人“心電圖”,即表現人的生命本質的最直接的形態。他崇尚“童心說”,所以,堅持在古典名作與民間書法中追尋那種既深厚、豪放又率意散逸的自由精神。其隸書結構的巨大張力、線條的蘊藉沉雄、墨色的豐富變化,以及章法上的“亂石鋪街”,共同構成了“周氏”的語法與句式,流淌著一種激昂澎湃難以遏止的情緒意蘊。

周俊傑:創作與理論兼修(2018中國書壇年度觀察之系列一)

在當代書壇,能像周俊傑先生那樣保持“理論和創作雙修”的成績的書家的確不多,其學術與創作成功的路徑值得當代書壇好好研究和總結。

( 周俊傑 ,筆名魯巖,齋號揮雲齋。1941年8月出生於開封市。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名譽主席。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河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鄭州大學名譽教授、鄭州大學書法學院草書研究所所長等。曾擔任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中青年書法作品展、全國書學討論會、書法“蘭亭獎”(藝術創作獎和理論獎)評委及評委會副主任等。 曾應邀出訪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法國、德國、瑞士、俄羅斯、澳大利亞、瑞典、丹麥、南非、肯尼亞、英國等二十多個國家,進行展覽、講學、學術考察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

周俊傑:創作與理論兼修(2018中國書壇年度觀察之系列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