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安徽省和河北省哪個發展潛力大?

幸fu在雲端


安徽擁有長江、淮河、新安江江三大水系,安徽地跨南北,沿江通海,地理位置優越,發展潛力很大。眾所周知,安徽黃山與宏村是馳名中外、聞名天下的風景名勝,池州九華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休寧齊雲山是四大道教名山之首,碭山是世界梨都,安徽鳳陽小崗村是農村改革的發源地。河北省是全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河北環抱首都北京,東與天津毗連並緊傍渤海,承德避暑山莊與北戴河是聞名天下的風景名勝,西柏坡是著名的革命老區。




安徽東臨江浙滬,是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北環抱京津,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徽有奇瑞汽車、江淮汽車、海螺集團、科大訊飛、銅陵有色、美菱、揚子集團、榮事達、聯合利華、亞夏汽車、華菱星馬汽車、合力叉車、馬鞍山鋼鐵、三隻松鼠電商等王牌企業,發展潛力巨大。河北有長城汽車、今麥郎食品、河北鋼鐵集團、華北製藥集團等王牌企業,發展潛力很大。2018~2019年第一季度,安徽省GDP總量為7065.71億元,增速為7.7%,河北省GDP總量為8164.42億元,增速為7.4%,所以河北省的經濟實力略高於安徽省。上半年安徽省生產總值1566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8%,居全國第6位。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29.6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7079.3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7555.1億元,增長8.5%。



2014年安徽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正式加入了長三角城市群,安徽的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2015年12月3日,長江三角洲地區三省一市主要領導座談會在合肥舉行,合肥作為皖江城市帶的龍頭正大力發展白色家電與智能語音產業,成為長三角的I型大城市。2019年5月12至13日,2019中國長三角青商高峰論壇在合肥成功舉辦。同時,首批長三角地區青年企業家產業協作共同體正式成立。2019年5月22日,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暨第一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已經在安徽蕪湖舉行。安徽作為最初默默無聞的成員,在長三角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了,安徽的前途一片光明,是金子總該發出它的光了!安徽正自信地邁步在江淮大地,正贏來從配角到主角的華麗轉身,攜手蘇浙滬集中力量幹大事,與江浙人民共同奏響長三角經濟的新篇章!

相較於河北,安徽的發展潛力更大。祝安徽、河北兩省攜手共進、合作共贏,安徽加油!河北加油!


舒州翰墨俠客行


河北省一直以來就是中國最為重要的發達省份:沿海,內外交通發達;國家大工業布點眾多,大城市多,唐山、秦皇島、石家莊、保定、邯鄲、張家口都是有名的城市;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又地處華北平原主區域,農業生產具有天然優勢;最主要的,是環抱中國一百年來最為有名的京、津兩大都市,無償享受了全國頂尖的教育、醫療、購物、休閒、中轉等福利的輻射;近年更有橫空出世的北方深圳一一雄安新區,由國家傾力精心謀劃打造!環顧全國,有如此先天優勢的省份還有誰?

反觀安徽省,現有區域是在大清滿人為制衡漢人而劃江南省分置出的邊角料省份(且省府主要領導及機構長期寄居南京,一百多年間少專心打理治皖的當家人)。北部的淮河流域自黃河屢次氾濫奪淮,於塞河道及出海口,幾百年間由富甲中原的糧倉淪為被人恥笑的“丐幫”;南邊的長江流域皖江段也曾是有名的水患之鄉。看看國家在安徽的長江、淮河沿岸安排設置了一溜行蓄洪區,便可知安徽是怎樣的一個省份啦!窮家薄業,是對近代以來安徽最為真實的寫照。

解放後,全國各地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安徽的運氣一直比較“背”:58年預備上馬開建的蕪湖長江公鐵兩用大橋(與武漢、南京大橋同期立項),在六十年代初被迫下馬,讓安徽成為交通窪地,失去大發展的先機;在改革開放前,安徽省被劃為沿海省份,失去國家大工業佈局。改開後,安徽省又被踢出沿海,享受不到沿海大開發的國家政策紅利。幾十年間,安徽省被定為農業省份,成為農產品、工礦原材料和廉價勞動力輸出地,在“工農業剪刀差”的巨大差異態勢下,安徽也無力自我積累,滾動發展。幾十年間,安徽除了幾座礦山城市外,並無稍有名氣的城市(包括全國倒數的省會合肥)。與河北省一樣,安徽也是有近7000萬人的人口大省,但在全國的經濟排名,在人口大省(超6000萬人)中一直倒數第一。安徽近年流出人口逾千萬,苦活、累活、髒活幾乎是外出安徽務工人員的“專利”,歷經磨難的安徽、為生活所迫闖天下的安徽人,受盡了他人的白眼、歧視!

近幾年,在國家中部大開發政策的推動下,安徽落後的交通、水利及城市建設都有了很大改觀。對此,我們安徽百姓深受鼓舞!我想,一貫任勞任怨的安徽人,不求能獲得國家的特別關照,也不求比其他省份更發達,我們只希望能擁有我們本該擁有的權利和福利!與兄弟省市一樣,讓每個安徽人儘可能在自己的家鄉安居樂業,靜享幸福美好的生活!


心潭Z農家


又是一個比較哪裡潛力大的問題。

說發展潛力,那就要知道經濟發展的要素有哪些,從經濟學上看,資本、技術(人才)和資源是三個主要方面。那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比較安徽和河北哪裡潛力大。

首先,在資本方面兩省差距如何呢?一個簡單的數據,前三季度安徽省利用外資金額是140億美元,而河北省是82.1億美元。外資利用的金額代表了一個地方的投資吸引力水平和資本充足程度。從這點來看,安徽完勝。

第二,技術(人才)。未來的發展,關鍵在人才和技術,有人有技術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安徽省有中國科技大學,這一中國科技領域首屈一指的大學之一,合肥也是中國三大科學中心,安徽省今年新增的兩院院士還排名全國第二,甚至超過浙江省。而河北呢?全省沒有一所能在全國排上名的大學,人才都往京津跑,實在乏善可陳。所以,在技術和人才上,還是安徽完勝。

最後,就是資源了。當然,未來的經濟發展資源的作用會越來越弱化,你看現在經濟發達的江浙廣東哪個資源豐富?所以,在前兩點上安徽已經完勝的情況下,資源誰勝誰負已經不重要了。

其實,換個更大的視角來看,河北省屬於京津冀經濟圈,安徽加入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兩省的競爭也是兩大經濟圈的競爭,當然在河北雄安這一千年大計和京津冀一體化戰略下,未來河北或許將有出頭之日,畢竟歷史上的河北也在民國時期領先全國。

但是,安徽仍是更被看好的地方。


南山之北


安徽與河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安徽挨著江浙滬,河北包圍著京津兩大直轄市,在不少人眼中,它們的地理位置很優越,近水樓臺先得月!但是在發展水平上,安徽相對於江浙滬、河北相對於京津來說,差距甚遠,因此江浙滬與京津強大的虹吸效應反而對安徽、河北抽了不少血,安徽與河北為它們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源,無論是礦產資源還是人力資源。

目前安徽與河北的發展水平都不高,2018年安徽GDP為30006.8億元,人均GDP只有4.8萬元;河北GDP為36010.3億元,經濟規模雖然高於安徽,但人均GDP也只有4.79萬元,兩省的發展水平幾乎都差不多,人均GDP都遠低於全國6.45萬元的平均水平。


如今或許真的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了,長三角城市群擴容,安徽就有8座城市加入,其中合肥還被定位為長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在此之前,只有南京和杭州有此殊榮。而京津冀一體化也在推進當中,還成立了千年大計雄安新區,看來這兩省未來經濟發展大有可為,畢竟長三角、京津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在它們的帶動下,兩省的發展前景自然是非常好的,至於誰的發展潛力更大,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都有各自的優勢,最後還是得交給時間來評判。

但就目前而言,安徽的發展更快,自中部崛起戰略實施以來,安徽經濟發展迅速,過去五年經濟增速基本保持在8%以上。而河北過去五年經濟增速基本保持在6%~7%,河北經濟主要以重化工業為主,機械、煤炭、鋼鐵、石油、化學、陶瓷、建材等產業規模較大,過去幾年由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滑,我國出現產能過剩等問題,河北經濟發展比較緩慢。


總的來說,安徽也好,河北也罷,不管它們未來誰的發展潛力更大,還是希望它們未來發展越來越好,攜手共進,為我國經濟繁榮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錦繡中源


安徽算了吧,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河北養兩直轄市,去除這倆直轄市安徽也不是對手,安徽一個內陸省份註定是塊軟地,安徽就一個合肥而河北遍地開花,港口城市唐山市GDP7000億,京津唐第三極,省會石家莊不斷擴張衝刺一線,美麗秦皇島,承德旅遊勝地,千年古都邯鄲,京津走廊廊坊等等,安徽還是別比了跟西藏比去吧



去去去去SX888881


安徽省和河北省哪個發展快,各有各多優勢。安徽緊靠長三角,安徽人比河北人要勤勞,勤奮,勤儉,智慧聰明。地方工業溥若的地區,百分之九十的人到外打工,全國各地無處不有安徽人的身影,河北,北都的人設有安徽人勤奮,勤勞,我去過張北地區一到東天人們就在房子裡不出來了,不過河北緊靠首都北京有優優勢。國家又辦個雄安新區,可以帶動經濟,總之各有長處!!!!!!


用戶9991278471770


毫無疑問河北潛力更大。

安徽雖然幾乎全境都被劃入長三角,但絕大多數區域都是邊緣化的,未來也就合肥、蕪湖、馬鞍山這些臨近原長三角核心區的城市有融入一體化的可能,其他外圍城市被這三個城市擴大差距的概率反而在增大,而不是因為劃入長三角就能夠突飛猛進。

所以對於安徽,我更看好局部,而非整體。

河北情況則不同,河北多個城市是京津冀一體化的主體城市,比如早期京津唐都市圈的唐山,有京津走廊之稱的廊坊,定位極高的雄安,以及省會石家莊,這都是有著單獨高定位的城市,即使不依靠整體,也能分為多箇中心點。

況且河北是沿海城市,有全球十大港口之一的唐山港,有十大海濱旅遊城市之一的秦皇島,緊鄰兩個直轄市,這種先決優勢是安徽難以比擬的。因此我更看好河北的整體潛力優勢。

通過夜間衛星亮度不難看出,河北雖沒有非常高亮的區域,但是點狀亮度分佈顯然更廣泛,發展均衡性更強。所以整體潛力來看,多點開花的概率顯然大過安徽。

未來的安徽,會由合肥的加速崛起而引人注目,就像湖北、湖南這樣,一個超級龍頭帶兩個小弟的三角共進模式,並加速擴大與省內其他城市的差距。


城市發展報告


2019全國百強小康城。看這個吧。最直觀體現發展指數。安徽6城,河北3城。石家莊放在安徽只能排第7。



gaolei333


我認為還是看好安徽,安徽現在是長三角的一支了,未來上海的產業會外擴,帶動安徽發展。更何況南京可是號稱“徽京”的,有南京帶著滁州馬鞍山等地,杭州帶著宣城等地,皖中跟著合肥混,淮北跟著徐州混!而京津冀說的好聽,可是北京的產業根本不會外遷,只會把有汙染的踢給河北,北京吃肉,天津喝湯,河北湯底都沒有。

再說現在的工業水平,河北除了唐山能拿得出手,還有嗎?一堆鋼企,石家莊一堆藥廠,保定就一個長城汽車,張家口的煤,別的地方根本沒有大企業。再看安徽,合肥主打家電,聲谷,智能製造,京東方,科大訊飛等等,淮北淮南的煤,銅陵的有色金屬製造,馬鞍山的馬鋼,安慶的合力叉車,造船廠,蕪湖的奇瑞,研發走在中國車企前列,還有一個機器人公司!

人才決定經濟,而人才的培養看高校,河北除了河北工業別的沒了,而河北工業還在天津,畢業生大多留在天津了,安徽一所985,2個211,中科大全國理科前三,研發能力很高的,合工大號稱汽車產業中的“黃埔軍校”,還有一個安大。

再說環境,京津冀現在霧霾是出了名的,再來一波藍天行動,整個河北的企業又要停工,安徽很少有這種大氣汙染。

綜上,我認為安徽勢頭猛一些


喜羊羊129051046


最簡單地說,安徽和江浙滬等是大哥小弟關係,可以坐下來談,吃點虧沾點光,差不到哪裡去,實在不高興,不來往誰也吃不了虧沾不了光。可誰求不著誰,還是互相幫忙的好。

河北和京津的關係就不同了。北京是大爺,天津是大叔,一巴掌打你臉上,你再不高興也不能倒蹄,只能忍,比如環保,河北任務重,不掙錢還要往裡搭錢,還得接下效益低的產業。教育就更不用提了,人才也被吸走。河北有一個豆湯能灌活的方法,就是北京天津真把自己當河北人。

所以,安徽勝出的概率大,河北翻盤缺把鑰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