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楊丹陽——科學預判讓警方“中樞大腦”為疫情防控服務

楊丹陽是市公安局指揮中心的一名民警。疫情發生後,懷孕6個月的她堅守指揮中心,梳理排查外來風險人員,做好接處警各項工作,並充分利用指揮中心視頻監控、智能圖控、110熱線等現代化手段,合理調配警力,讓警方的“中樞大腦”更好地服務疫情防控。

杨丹阳——科学预判让警方“中枢大脑”为疫情防控服务

見到楊丹陽的時候,她正在辦公室梳理外來人員信息。近期,我市發生了境外輸入性疫情,因此,防止外來人員輸入性疫情的傳播成為當前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來靈人員信息核查也需要更加細緻。

杨丹阳——科学预判让警方“中枢大脑”为疫情防控服务

楊丹陽說:“通過核查我們能有效、快速地梳理出外省市來靈人員,讓社區民警及時去排查這些人員的身體健康狀況,從而有效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有健康狀況異常的,我們也可以快速識別出來,進行有效的醫學干預措施或進行居家隔離觀察,降低風險隱患。”

杨丹阳——科学预判让警方“中枢大脑”为疫情防控服务

來到市指揮中心,楊丹陽熟練地調取查看著全市各重點位置的視頻監控,並幫助110接線員解決派警難題。她告訴記者,由於近期指揮中心接到的電話多數都是和疫情防控有關,她們在接聽電話的時候必須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準確地把群眾遇到的問題分配到最近的派出所。

楊丹陽說:“指揮中心作為全局的中樞大腦,是和群眾打交道的第一個窗口,因為‘有困難、找警察’這句話已經深植於老百姓心中,每天我們要接到上百起求助、諮詢、糾紛類報警電話,這就需要我們有專業、高效的工作能力,要熟悉靈武市轄區的分佈情況,才能對每一個警情做出精準、有效的判斷,然後分發給各派出所進行處置,從而幫助群眾解決困難。”

杨丹阳——科学预判让警方“中枢大脑”为疫情防控服务

今年是楊丹陽在靈武市工作的第五年,她告訴記者,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通信方式和報警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但警方“有困難,找警察”的服務態度始終沒有變。作為一名年輕的公安民警,她將會進一步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讓科技的發展更好地服務於警務工作。

楊丹陽說:“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大數據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得越來越廣泛,如果我能運用好這項技術,拓展相關領域的知識,就能讓我在工作中提高對各類信息的敏感度,及時處置和預警信息,把危險的狀態扼殺在萌芽中,從而推進社會治安的穩定。”

杨丹阳——科学预判让警方“中枢大脑”为疫情防控服务

記者:王雨 李愛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