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反覆咳嗽、氣喘,卻不是“哮喘”,原因是這個

反覆咳嗽、氣喘,卻不是“哮喘”,原因是這個

那天在門診接診了一位特殊的“哮喘”病人。

“醫生,我女兒哮喘又犯了。你給她輸點“地塞米松”、“氨茶鹼”吧。”一個有點滄桑的中年婦女,帶著一個約莫21-2歲的女孩子進來診室,要求我開點滴。

“她的哮喘是有多久了?平時用什麼藥物控制啊?”我問道。

“她這個哮喘有大半年了,一直反反覆覆的。也不知是遭了什麼罪,要她受這麼多苦。”她媽媽一說起眼眶就紅了。

經過詳細的瞭解,我大致知道了病人這大半年來的情況。她本來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性格有點內向。有一個男朋友,兩人談戀愛有兩年了。本來是到了該談婚論嫁的時候的。那男的卻移情別戀,要跟她分手。姑娘死活不同意,極力挽留。終究未能挽回男友的心。她自己一個人悶悶不樂。在家呆了一個星期後。用她爸爸平時皮下打的胰島素,一整支推了進去。家人發現的時候,已經不省人事了。

趕緊送醫院,快速血糖監測提示嚴重低血糖,血壓很低,血氧測不到。直接就在急診科氣管插管,用呼吸機輔助通氣。一度病危,瀕臨死亡。當時,大家都以為她快不行了。也許是她意志力堅強,也許是醫務人員的努力感動了上天,她挺過來了。住了大半個月重症監護室,然後轉出普通病房1周後,就順利出院了。因為大腦缺氧時間比較長,人是搶救過來了,智力、記憶力還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一般日常生活能夠自理。能夠有這樣的結局,家裡人已經謝天謝地了。

反覆咳嗽、氣喘,卻不是“哮喘”,原因是這個

出院後,第二個月,病人一次受涼後出現明顯的咳嗽、氣喘。到了附近的醫院急診就診,考慮是“支氣管哮喘”。按照哮喘的常規治療,病人的咳嗽、氣喘是可以緩解的。但是,自此之後,經常因為咳、喘,反覆進出醫院。每次打點“地塞米松”、“氨茶鹼”之類的藥物就好一段時間。家裡人為此很是苦惱。這次病人來我們這邊玩,不巧又復發了。於是,來到我們呼吸門診就診。因為之前多次就診的經歷,她媽媽已經熟門熟路了。進門就要求打點滴。

“這次具體是怎麼不舒服呢?有沒有誘因?”在跟她媽媽瞭解了病人大致的病史之後,我開始詢問病人。

“就是跟之前差不多,休息的時候還好,一活動就出現明顯的咳嗽、喘不過氣來。沒有什麼誘因。”病人反應稍微慢點,還是能夠流利回答我的問題。

“你之前有對什麼食物或者藥物過敏的嗎?有沒有過敏性鼻炎?”因為支氣管哮喘的病人,很多時候都是與過敏有關的。譬如說對花粉、粉塵、油漆、有機溶劑等等。很多時候疾病的發作都是與接觸了過敏源有關。如果能明確過敏源的話,最有效的治療,就是脫離過敏源。所以每位就診哮喘的病人,醫生都會常規詢問過敏史

“沒有的,沒有這些情況啊。也沒有鼻炎。這些咳嗷、喘氣不勻都是這大半年才有的。”病人強調只是這段時間才出現的。

反覆咳嗽、氣喘,卻不是“哮喘”,原因是這個

“以前都沒有什麼病史嗎?你剛才說,每次都是活動後就會出現症狀?”一般支氣管哮喘的發作是接觸了過敏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寒冷刺激等因素誘發的。她這個強調是活動後的咳嗽、氣喘,跟一般的哮喘還是有點不一樣。

“是的,每次活動的時候,比如跑步、爬樓梯,我就會覺得吸氣很辛苦,還會劇烈的乾咳。要停下來休息一會才行。”病人跟我描述發作時候的情況。

“是啊,醫生,她也不知道是不是上次搶救後,肺沒恢復好。像個老人家一樣,動一下就說氣喘。”她媽媽在旁邊忍不住插了一句。

她們這麼一說,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個病人這麼年輕,之前又沒有什麼過敏史。突然就出現哮喘了。而且她主要是吸氣困難為主,一般的哮喘是呼氣困難為主的。吸氣困難為主,是應該考慮上氣道梗阻的問題。她之前有過氣管插管,這個是急救操作,目的是保持病人呼吸道通暢的。這個操作有個嚴重的併發症就是會導致氣管狹窄。結合她目前提供的情況,我初步考慮是不是氣管插管後氣道狹窄導致的。因此,我有點懷疑她這個哮喘的診斷了。“你確定是吸氣的的時候比較辛苦?”我再次向她確認。

“是的,我確定。每次吸氣的時候,總是感覺有東西掐住我的喉嚨。”病人很明確地表示。

“如果是這樣,那這個不一定是哮喘啊。要注意是不是因為上次氣管插管導致的上氣道狹窄引起的。”我說。

“是這樣嗎?之前按哮喘治療,也有效果啊。”病人有點不太相信。

“這個咳嗽、氣喘,表面上看起來都差不多。是容易診斷為哮喘的。你用哮喘的那些藥治療,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不解決根本問題啊。所以還是反覆發作。”我解釋道。

“對啊,就是反反覆覆的。太折磨人了。”病人說。

“你這個我建議做個胸部CT看看。”在跟她家屬溝通後,我給她開了胸部CT。

後來,胸部CT檢查,證實了上氣道嚴重狹窄。找到了困擾她大半年反覆咳喘的根本病因。建議她進一步到呼吸介入中心,行球囊擴張、支架植入治療。之後,她的咳喘就消失了。

反覆咳嗽、氣喘,卻不是“哮喘”,原因是這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