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你覺得農村就地焚燒秸稈,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為什麼?

眾緣鍋爐嬌


養值沒有形成規模,如搞好養值,做青貯原料是很好的選擇,還能賣錢。


長白山207262547


對農民來說利大於弊。因為秸杆裡面有很多蟲卵。焚燒後能減少很多害蟲繁植。有利於來年農業生產。燒過的草木灰能改善土壤結構。有利於增產增收。缺點。嚴重汙染環境。焚燒桔杆還會構成犯罪。同時國家禁止農民焚燒桔杆。及有利於環境保護。也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危險。所以應該響應國家號召。禁止焚燒。


手機用戶5492999511常青樹


目前我們北方越來越重視秸稈再利用了,以前確實是以燒為主,但就最近幾年開始,收割玉米和水稻後,普遍都帶有打包功能,破碎秸稈,擠壓,捆好,留地裡曬乾,然後賣給飼養家禽牲畜的做飼料,有的能夠賣給火力發電廠,部分還能夠拿回家來用於冬季取暖,燃燒效果非常好,配合以木頭可有效節約木頭,然後還有玉米核,我老家叫[苞米棒子]也可以用作冬季取暖,就不用像過去,到森林裡去鋸木頭拿回家燒火了,有很多代替的取暖方式了。 其實農民不是非要焚燒秸稈的,究其原因就是收割後的作物秸稈很不好處理,還不能不處理,說什麼秸稈還田那純粹是扯淡! 第二年作物長勢都極差!!有的都絕收了[捂臉]



豐德戰隊—張迪


我小時候沒有發現村裡周邊有燒麥秸杆的習慣,後來出了外地發現這種情況確實有。那時候不懂燒麥秸杆有啥用,覺得嗆,地也黑,特別是覺得在地裡燒了多浪費?哈哈

本人唐山的,燒秸稈好不好沒法評論,發表此言論權當閒聊吧


月下夜客


焚燒秸稈,有一定的弊,但比起利來說,肯定利大於弊。利就不用說了,真正種地的都知道,弊的話就是專家說的對空氣汙染有影響,你說完全沒有影響是不可能的,但比起工業汙染那就是跟人在空氣中放了個屁一樣。焚燒秸稈最主要的有序焚燒,不能大家一起整個焚燒。記得我小時候的家鄉是沒有大面積整個燃燒的,因為是山區,資源貧瘠,秸稈都是拿來做生活燃料和耕牛過冬的主要塑料。


全程呵護800


當然利大於敝,因為燒了可以當肥料,農民少出很多錢,且有柴火做飯,又省煤錢等等。舉個例,我家院子後邊的果樹上掉了很多落葉,我想把它掃來燒了,他們不許燒,要我用口袋裝好,叫垃圾車來拉了,我買了10個口袋,共15塊錢,裝了10袋,垃圾車來拉,說不是生活垃圾不包月,只能1塊一袋,另出了10元錢,才拉起走。哎!那時的心情真沒法表達。


Auter792


農村就地焚燒秸稈從眼下看,利大於害,易耕種,種子蓋得好,苗出得齊,苗全苗壯;但從長遠看,莊家在生長過程中,遇到乾旱或內澇,秸稈還田的地塊就比焚燒秸稈的地塊抗壓,可塑性明顯要好,到收穫的時候,畝產量就往往高於焚燒秸稈的地塊。這就足以說明農村就地焚燒秸稈弊大於利!


鹿欽山


我是一個農民,從現實中能看到焚燒秸稈利大於弊。

第一焚燒秸稈,能把秸稈中。所隱藏的蟲卵全部滅殺。

第二,當年所產生的秸稈中有很多病菌。通過焚燒全部滅殺。

第三,秸稈焚燒所產生的草木灰是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優質鉀肥。

都說秸稈兒還田,但秸稈還田,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油料。機器在作業中所產生的粉塵。不亞於焚燒所產生的煙霧。

19年禁燒,但19年空氣質量並沒有達到預期,事實說明。農民不背這口空氣汙染的黑鍋。


春博秋石


上下幾千年,從古至今,農田就是燒荒耕種…古人總結出來的經驗,燒荒能肥田滅蟲,不會產生過多的枝杆敗葉…保證來年豐收……有利還是有弊…你認為呢?


路燈下的靈魂


毫無疑問,農村就地焚燒秸弊遠大於利。最主要的弊病是造成土地貧瘠鹼化,秸稈是吸收土地中的大量營養而來,你付之一炬,營養完全流失。有人會說草木灰是很好的肥料,是的,但是草木灰只有很短暫的肥效,對土地改良起不到作用。最顯而易見的弊端是汙染環境,秸稈點燃後灰塵四處飄揚,房頂,池塘,晾曬的衣服,無處不是。沒有人能說他不會吸進草木灰,不吸進濃煙,既影響衛生又危害健康。

秸稈還田是最科學合理的事,既還回營養物質,又可以有效改良土地。但現在的就地還田帶來很多不利因素,導致農民反對。象蟲害更嚴重,種子架空影響產量,影響出苗率,影響生長等等。這些事實證明是存在一定問題,但任何事都是相對的。益處還是很多,如上所述營養迴歸,土地改良也確實存在。那到底怎麼樣才能既保營養又改良土地,不可以避免不良因素呢?

有個成語叫"返璞歸真",雖然科技越來越發達,但有些傳統種植方法仍然比現代科技效果更好。就拿秸稈來說,從前都是通過堆垛腐化後還田,效果特別明顯而且沒有弊病。那麼現在為什麼不可以用呢?當然可以用。只是現在人工貴,所需成本太大,那我們為什麼不利用現代科技使用機器搬運堆垛呢?只要使用機器節約人工,同樣可以使用原始方法處理秸稈。象大地塊可以有規劃合理地間隔留下一小塊一小塊的土地打垛發酵,雖然會浪費一點土地,但這點損失跟弊病比較應該很合算。

不容置疑,秸稈不可以就地焚燒,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堆垛發酵後還田,有百利而無一害。這也是秸稈處理的最科學的方法,希望引起農技部門和農民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